运动动机课件_第1页
运动动机课件_第2页
运动动机课件_第3页
运动动机课件_第4页
运动动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生课程--专题3

体育运动动机的理论与研究

第一节动机概述

人们从事任何活动,要解决两个问题:

要不要做?--动机问题如何做?--方法、手段问题?一、动机的含义概念: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基本含义: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个体的需要的念头、愿望或理想。引发动机的基本条件需要:个体由于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是导致动机产生的内因;环境因素:身体以外的各种刺激。引起动机的外因(诱因)。行为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环境引起,但往往是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主要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某一时刻最强烈的需要构成最强的动机,而最强的动机决定了人的行为。二、驱力与诱因驱力:驱使个体进入活动,与身体的生理需要或社会(精神)需要相联系的内部激起状态,是从后面对行为的推动;诱因: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是从前面对行为的拉动。动机就是驱力和诱因、推动和拉动作用相结合的产物。优良的场地、设备、器械,优美的身体锻炼环境,学校、教师、同学的积极影响,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可以成为对学生参与身体运动有吸引作用的环境因素。

学生体育动机的产生强身健体、提高技能、社会交往、情绪宣泄、追求成功、展示自我等都可能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

学生有了从事体育活动的需要,就会产生满足体育活动需要的想法。当这种要求与运动环境及条件诱因相适应时,将成为一种驱动力,推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三、动机的种类(一)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三)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四)缺乏性动机与丰富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或继发性动机

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社会性动机或继发性动机。

它是既重交往,又重声誉的运动动机,是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继发性动机,具有相对持久的特征。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中的人际互动与相互学习,对他们在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提高体能水平等方面追求成功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来源于主观内部原因外部动机:来源于客观外部原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外部动机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通过某种活动获得相应的外部奖励或避免受到惩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性需要。它是吸取外部力量的动机,是从外部对行为的驱动。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的关系外部动机既可转化为内部动机,也可破坏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的定义

源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内部动机。

低层次的需要和高层次的需要。

外部动机的定义

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为外部动机。

物质诱因与精神诱因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是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缺乏性动机与丰富性动机缺乏性动机是以排除缺乏,制止破坏,避免威胁,逃避危险等需要为特征的动机。它包括生存和安全的一般目的。缺乏性动机以张力的缩减为目的。(可理解为“厌恶的动机”)丰富性动机是以体验乐趣,获得满足,达到理解,寻找新奇,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和有所成就等欲望为特征的动机。它包括满足和刺激的一般目的。与缺乏性动机相反,它往往趋向张力的增强而不是张力的缩减。(可理解为“欲望的动机)丰富性动机的方向是追求刺激和加强刺激。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不同人群的体育诱惑?动机理论(一):本能论本能指先天的、在物种演化过程中形成并以遗传方式传递的、不学而能的行为或行为模式。本能论主要是用本能来解释人的行为的动因。美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人的14种本能:建设、好奇、恐惧、饥饿、嫉妒、谦逊、慈爱、幽默、忠诚、秘密、害羞、母爱、合群性、同情心等。本能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内在的生物本能所引发的。只是一些行为直接满足人的本能需要,另一些行为则间接地满足本能的需要。人类有两种基本的可能:一是生的本能,如饮食、性、自爱、他爱等,以此来说明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二是死的本能,如自杀、他杀、攻击等,以此说明人的破坏行为。需要层次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需要所驱使的。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7种,从低级到高级有层次的排列着,由低级满足上升高一级需要。前四层需要成为缺失性需要,为一般人所共有;后三层为成长需要,不为所有人共有。动机理论(二):自我效能论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的认识。自我效能论由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因素形成的对结果的期望的先行因素的影响。自我效能的主要观点:

效能信息决定着效能期望,效能期望进而影响着人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自我效能可以从人所接受的挑战、进行的努力和坚持的时间中体现出来,并影响着人的认知过程。如成功与失败的表象、目标定向、归因等,这些认知过程进而影响着人的动机状态。

自我效能—效能信息-成功的表现成功的表现能够发展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表现则会削弱自我效能感。过去的成功经验,是他们预测将来成功最有力的证据,会成为他们面对下一次挑战时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因此,在训练中,为运动员创设可获得成功的情景非常重要。在任务难度非常高时,成功将变得不现实,因此教练(老师)有时需要通过降低任务难度来保证运动员(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在比较简单的任务完成后,教练可以逐渐增加任务的难度。自我效能—效能信息-替代经验通过观察榜样,个体通常可以获得有关成功的替代经验。而替代经验也是自我效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榜样与个体自身的相似程度越高,对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则越大。当观察到条件与自己相似的榜样因努力而成功时,个体的自我效能就会提高;反之,自我效能就会降低。对于初级运动员来说,替代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非常重要。例如,继刘翔在110栏取得突破后,这一项目前所未有地涌现出较多优秀选手。这虽然与训练水平的提高有直接关系,但刘翔的成功对于其他运动员,形成了良好的替代性经验,成为提高其他人自我效能的源泉。自我效能—效能信息-言语说服言语说服指他人利用鼓励性的话语或正向的反馈使得个体相信其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体育领域中的言语说服通常来自教练、父母或同伴。需要注意的是:言语说服应采取积极的话语,尽量避免消极的语言。言语说服也可以采用自我鼓励的方式,即自我暗示。自我效能—效能信息-情绪唤醒个体的生理与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当个体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时,自我效能感会随之提高;而焦虑、紧张、沮丧时,自我效能也随之降低。决定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单纯取决于个体实际的身心状态,而且取决于个体对自身身体与情绪状态的知觉和解释。消极的情绪解释都会导致个体自我效能水平的下降。理论应用在竞技体育领域,自我效能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自我效能与运动成绩的关系问题。自我效能越高,运动员的焦虑水平就越低,努力程度就越高,运动成绩就越好;自我效能与运动员的注意方向、情绪控制等共同影响着运动员的运动表现;教练员的自我效能也是运动员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指标(杨艳芳,2006)理论应用在体育教育和大众健身领域,自我效能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从事体育运动的动机问题。自我效能高者,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也应该较高,反之则低。自我效能与身体锻炼的坚持性有中等强度的正相关,自我效能高者,身体锻炼的坚持性也越好。理论应用该理论未能直接说明自我效能究竟是稳定的人格特质还是易变的心理状态,其影响因素如何等重要问题。但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认为:自我效能是易变的心理状态,自信心则是稳定的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是特定状态下的自信心。动机理论(三):目标定向理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任务定向是指强调纵向的自己与自己相比,注重个人努力,以掌握技能、完成任务为目标的心理定向。它有助于内部动机的维持与提高;自我定向是指强调横向的自己与他人比较、注重社会参照,以超越他人为目标的心理定向。它对内部动机有损害作用。目标定向理论探讨哪些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会影响人的主观能力,这种主观能力又如何影响人的后继行为及其效率的理论。该理论认为,指向活动本身并以自身进步为参照的任务定向可以激发对任务的直接下去;而指向将自己同他人进行能力比较的自我定向则会导致内部动机的下降。简要评价目标定向理论主要强调人的目标定向对动机的影响,它主张任务定向,希望体育活动的参与者通过这种目标定向来获得更多的乐趣,从而加强内部动机。该理论更适合于大众体育。动机理论(四):成就动机论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成就动机在体育运动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体育中的各种情景与成功失败直接体验。成就目标定向---什么是成功?第一种观点:任务定向,是客观评价。认为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提高了能力、完成了任务,就是成功。第二种观点:自我定向,是主观评价。认为获得赞扬、取得荣誉、超越他人、赢得胜利、表现自我,才是成功。拥有不同成就目标定向的个体,在活动任务认知、策略运用、努力归因、满意源、注意焦点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看法。心理感受全体被试女性被试男性被试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任务定向自我定向乐趣、兴趣0.34**0.050.58***0.320.30**-0.12枯燥-0.28*0.00-0.42**-0.12-0.190.10提示:对学生要定任务,有要求,自我比较、自我要求

任务定向、自我定向和乐趣感、兴趣感、枯燥感之间的相关三、运动动机的测量阅读: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第二版)张力为毛志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运动动机的测量工具1、成就倾向个体差异问卷#2、竞技动机量表3、期待取胜量表4、社会取向--个我取向运动成就动机量表5、射击运动员目标取向测验6、运动成就动机量表#7、运动成就目标问卷8、运动成就责任测定量表9、运动动机量表10、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运动动机的测量工具之一

成就倾向个体差异问卷研究背景:个体在竞争时会产生2种内在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追求成功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中等强度的任务,因为中等强度的任务既存在成功的可能性,也存在着足够的挑战性,能够满足其成就动机。反之,避免失败动机强的人,则倾向于选择最容易或最困难的工作。量表来源:翻译引入国内(姒刚彦,1989)应用指南:38题,正向和反向问题分别对应的2个分量表,各19题,9级评分(“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儿童和少年运动员可采用5级评定)分别计算;成就动机总分=追求成功动机得分-避免失败动机得分运动动机的测量工具之二

竞技动机量表

研究背景:运动成就动机是决定运动员运动成就的关键因素。量表来源:叶平编制,后进行中国运动员的标准化应用指南:38题,4级评分,5个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相应的愿望或意向越强烈;分量表:社会认可、竞技水平提高、娱乐、感性体验、努力取向。有反向计分,有测谎题。运动动机的测量工具之三

期待取胜量表量表来源:国外学者编制应用指南:针对特殊运动情境编制。测定的是运动员对于比赛渴望取胜的程度,得分越高,表明其取胜的期待和渴望越强烈。14题,“是”“否”2项选择,有反向计分。运动动机的测量工具之四

社会取向与个我取向运动成就动机量表中国人的成就动机是一种以社会取向为主的成就动机,西方人的成就动机是一种以个我取向为主的成就动机。这两种成就动机的差异从成就目标、成就行为、结果评价、最终后果、总体特征等5个方面的比较中得以体现。量表来源:姒刚彦,适合于中国运动员的测定60题,6级评定,社会取向与个我取向运动成就动机2个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其成就动机越强。运动动机的测量工具之六

运动成就动机量表量表来源:杨勇(2008).我国优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群体凝聚力的研究博士论文国外引进、国内翻译修订、再次引用修订发展23题,5级评定。2个分量表,得分越高,成就动机水平越高。成就动机总分=追求成功动机得分-避免失败动机得分运动动机的测量工具之八

运动成就责任测定量表运动成就心理控制点:是指运动员在与运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运动行为结果的归因定向,即运动员对控制自己运动成功(泛指运动中的积极事件)或失败(泛指运动中的消极事件)的力量的认知与评价。运动动机的测量工具之八

运动成就责任测定量表心理控制点可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种类型。外部控制型的个体习惯上认为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受外部力量(如环境、他人、运气、任务等)的控制。内部控制型的个体有强烈的自我信念,并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结果是由自身所具有的内部因素(如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决定。运动动机的测量工具之八

运动成就责任测定量表《运动成就责任测定量表》共44对题。有SI和FI两个分量表,每题得分1分或0分,每一分量表最高分22分。运动动机的测量工具之十

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13个题目,包括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两个维度。五级评分(一点都不符合、有一点符合、不能确定、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说明其越具有某种目标定向的倾向。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在体育运动中我有最成功的感觉,每当……1.我学习一种新技术,这学习使得我想做更多的练习时;2.我是唯一掌握这种技术或技巧的人时;3.我学习一种使我觉得很有趣的动作时;4.我比我的同学做得更出色时;5.我通过努力来学习一种新技术时6.其他人没法做得像我一样好时;7.我非常努力训练时;8.其他人有问题而我没有时9.我学一种激励我去做更多练习的技术时;10.我获得最好成绩或最高成绩时11.一种新动作被我很好地掌握时;12.我是最优秀者时;13.我尽了自己最大努力时使用量表注意事项成熟量表:严格编制程序,符合要求的信效度关注前人使用的情况分析适合于你的研究对象:身份(国籍、等级、)、年龄等阅读书目及文献一、书籍、教材:动机与体育动机二、文献:体育动机研究、成就动机研究、运动归因研究三、文献:体育交往动机研究、体育社会动机研究四、测量工具:自编或借用作业:(主语)的体育动机分析(主语)的体育动机分析要求:主题要鲜明,要有自我的观点相关理论支撑,实际状况为例,前人研究为佐,测量工具运用。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事物,力求认识

参与频率认识程度

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活动内容参与态度体育兴趣: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学习或身体锻炼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

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

参与动机

体育兴趣的种类

(一)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是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如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物品)的兴趣。精神兴趣则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表现为对运动的偏好和渴望。

(二)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间接兴趣不是对体育活动本身产生的兴趣,而是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需的意志努力程度不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三)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广泛兴趣是指对多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水上运动等)或某一项体育运动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如运动技术、运动心理、运动生理等方面)感兴趣。

中心兴趣则是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

(四)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

三个阶段运动兴趣的初级水平——有趣

“有趣”是人们对于新事物或有趣现象的直接兴趣,是在感知中由于兴奋性增强形成的一种不太稳定的愉悦倾向,属于始发状态的低层次兴趣,是由事物的新异刺激而引起的好奇心。

“乐趣”是继发状态的中层次兴趣。“有趣”不断地发展积累,由量变引起质变,由被动的、观赏性的兴趣转化为主动参与的兴趣,由不太稳定的愉悦倾向(情绪性的)发展成为比较稳定的热爱倾向(感情性的),其动力效应大大增强,从而形成“乐趣”。

运动兴趣的比较高级水平——乐趣运动兴趣的高级水平——志趣

“志趣”是完成状态的高层次兴趣,即对体育运动技能及其基本用途的兴趣。

学生运动兴趣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一般都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的过程。影响体育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一、运动需要的满足(身体、心理、成就…)

井底之蛙二、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三、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四、成功体验的获得成就感五、融洽的师生关系

广州市中小学生

运动兴趣变化情况(1)调查对象兴趣稳定性感兴趣项目的数量经常变化变化基本不变1-2项3-4项5项以上小学三四年级学生69.220.610.316.829.453.7初中生41.450.58.124.349.526.2高中生16.134.449.552.629.717.7广州市中小学生

运动兴趣变化情况(2)调查对象感兴趣项目类型兴趣归因游戏性竞争性技术性从众好奇教师魅力爱好学技术小学三四年级学生67.322.410.352.330.816.8初中生25.248.126.726.247.126.7高中生15.638.046.418.825.056.3

讨论?

为什么学生喜欢体育活动?

而不喜欢体育课?

体育学习兴趣量表汪晓赞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

量表分为运动参与程度、体育学习积极兴趣、体育学习消极兴趣、自主学习程度四个维度。体育学习兴趣量表汪晓赞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

量表分体育学习消极兴趣、体育学习积极兴趣、运动参与程度、自主与探究学习、对体育的关注和对体育的认识六个维度。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量表分体育学习消极兴趣、体育学习积极兴趣、自主与探究学习、运动参与程度和对体育的关注五个维度。XX学生体育兴趣的研究What?When?

有否?是什么?(项目、特征、种类、阶段、程度、归因)Why?

影响因素,分析(环境:家庭、地域、学校他人:老师、家人、同伴自我:性格)How?

如何影响?途径?(个人、学校、社会)建议?对策?态度决定一切

有个老木匠向老板递了辞呈,准备离开建筑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员工离开,问他能否帮忙建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欣然允诺。但是,显而易见,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废料,出的是粗活。等到房子竣工的时候,老板亲手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漫不经心、敷衍了事呢?现在他只好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自己当成那个老木匠吧,想想自己的房子,每天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自己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惟一的创造,只有一次机会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充实、踏实,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态度决定一切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它们决定叠罗汉,大家轮流喝。而当其中一只老鼠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胜利”在望之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引来了人,它们落荒而逃。回到鼠窝,它们开了一个会,讨论失败原因。最上面的老鼠说:“因为下面的老鼠抖了一下,所以我碰倒了油瓶。”中间那只老鼠说:“我感觉到下面的老鼠抽搐了一下,于是,我抖了一下。”而最下面的老鼠说:“我好像听见有猫的叫声,所以抽搐了一下。”

原来如此——谁都没有责任。体育态度

定义: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的构成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3、体育态度的特点

体育态度是后天获得的体育态度指向一定的对象体育态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体育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体育态度的基础是体育价值体育态度的认知基础

体育价值观是个体拥有的对体育活动功能和意义的认识体育价值观是体育态度的认知基础个体对体育活动价值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体育态度4、体育态度的分类价值1健康和健身价值2社会交往身体活动价值3追求刺激价值4美感体验价值5宣泄价值6磨练意志5.

体育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体育学习态度体育运动需要体育活动实践教师体育教学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体育态度的观察学习: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看他人的行为表现,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模仿: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采取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榜样的一致。

强化体育态度模仿学习的三种类型:直接模仿:学生通过榜样行为的示范,直接学到积极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方式;象征性模仿:通过模仿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所展示的榜样来形成自己的体育态度和行为;创造性模仿:将各种榜样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方式综合成全新的态度体系表现出来。强化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生的观察和模仿学习还受到强化的作用与影响。强化为学生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认知提供了反馈信息,其种类包括外部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体育态度的转变体育态度的转变包括方向和强度两个方面。方向上的转变与强度上的转变密切相关。从一个极端转变到另一个极端,既是方向上的转变,又是强度上的转变,而且表明强度上的变化很大。根据凯尔曼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

不良体育态度的转变过程应包括:1、服从阶段学生为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而从表面上接受社会、学校的体育规定、要求,听从体育教师的说教,在体育行为表现上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过程。特点:学生的行为较大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旦外因消失,服从行为就会停止。2、认同阶段学生逐渐自愿地接受他人的体育观点和群体规范,使自己的体育态度与社会、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要求逐步接近的过程。认同阶段中,学生的体育行为不完全取决于外部因素,认同能否顺利实现有赖于个体对体育活动情感上的接近和体育活动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3、内化阶段

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体育观点、信念,并把这些新的观点、信念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彻底转变了自己体育态度的过程。它也是学生对体育活动行为价值认识提高,体育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成分协调一致的过程。态度测量态度测量锻炼态度量表训练比赛满意感量表运动行为量表运动员兴奋剂态度量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体育习惯习惯:

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成为需要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成自然,习惯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是不需外在监督和个人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活动倾向。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行动多半来自于习惯。后天性稳固性指向性省力性

体育习惯的特点

体育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对自己从事体育活动能力的自信是形成体育习惯的首要条件及时强化是体育习惯形成的关键体育兴趣在体育习惯形成和维持中起到特殊的作用社会和家庭提供一种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是形成体育习惯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

体育习惯的培养

从小培养技能指导坚持实践不断强化外部条件体育行为的成瘾性锻炼迷瘾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积极的锻炼迷瘾:人控制锻炼行为消极的锻炼迷瘾:人受锻炼行为的控制

24-36小时不参加已形成规律的锻炼活动就产生“戒断症状”:焦虑、烦躁、内疚、肌肉颤抖、神经质等。积极的锻炼迷瘾的标准活动是非竞争性的和个人自己选择的,每天1小时;活动只需要很少的技能和精神努力;活动不依赖他人,可最大限度地独立进行;参加者相信活动具有价值;参加者相信坚持活动对导致某种提高;活动后不会妄自菲薄。消极的锻炼迷瘾的标准活动单一导致每日身体活动的刻板模式和固定的时间表;个体为保证锻炼时间,日益把其放在优先于其他活动的突出地位;日益表现出对大运动量承受能力的增加;有规律的锻炼活动一旦停止,就表现出心境状态的紊乱;一旦恢复运动,紊乱现象便减轻或消失;主观意识到自己非要运动不可;不顾别人告诫,运动会引起、加重或拖延身体的不良状况而继续从事锻炼活动;为提高运动成绩而减体重,并不惜节食。

脑筋急转弯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