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论语十则课件_第1页
七年级论语十则课件_第2页
七年级论语十则课件_第3页
七年级论语十则课件_第4页
七年级论语十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论语十则七年级论语十则七年级论语十则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七年级论语十则七年级论语十则七年级论语十则孔庙1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2《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门人和再传弟子编纂,共二十篇。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七年级论语十则课件4《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的是孔子的话。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的问题所作的回答。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5孔子名____字____,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____国人,我国____时期著名的____家、_____家,是____学派的创始人。先秦儒家典籍是《____》,它属于______体,由____________编纂,共____篇。考考自己丘仲尼鲁春秋思想教育儒家论语语录二十孔子门人和再传弟子孔子名____字____,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____6论()语不亦说(

)乎人不知而不愠(

)三省(

)吾身传(

)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诲(

)女(

)知之乎是识(

)也弘毅(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其恕()乎试试看,谁读的准课前展示:论()语不亦说7

你读对了吗?

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wăng)思而不学则殆(dài)诲(huì)女(rǔ)知之乎是识(Zhì)也弘毅(yì)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其恕(shù)乎你读对了吗?8诵读课文,划分节奏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及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诵读课文,划分节奏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9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10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7、11语句赏析语句赏析12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重点字词:时、习、说、朋、知、愠、君子学习的方法生活的乐趣个人的修养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13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及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及朋友交往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忠(尽心力)信(诚实)习(温习)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及14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独立思考有所发现获取新的知识将旧知识融会贯通温习学过的知识↙↙↑↘↗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独立思15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词:罔、殆学习辨正统一停殆迷惘思考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16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重点字词:“女”通“汝”“知”通“智”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17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述而》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8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重点字词:士、弘毅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仁以为己任”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19学习态度传不习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习态度传不习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20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21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及朋友交而不信乎?士不可以不弘毅。

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2①要有好的学习态度:敏而好学——好学不耻下问——肯问,善问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②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③要有好的思想修养。孔子告诉我们:①要有好的学习态度:孔子告诉我们:2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谦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及朋友交而不信乎——忠诚、守信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坚强的意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厚待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谦和24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死而25①温故知新②见贤思齐③任重道远④死而后已⑤三人行必有我师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负担沉重,路程遥远。。比喻担负的责任很艰巨。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语言积累(成语归纳):①温故知新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26学以致用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2、学习及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不知而不愠任重而道远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7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8、越是艰苦的时候,越要坚强,要像松柏那样:9、一个人要经常反思,孔子说:曾子是每天三省:10、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己所不欲,28课堂检查1、作为“四书”中的一部,《论语》及()、()()三部相比,更具有教育作用。它是()的一部书,共(),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书中的“子”指的是(),名(),春秋时期的()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吾日三省吾身4、传不习乎课堂检查1、作为“四书”中的一部,《论语》及()、(295、诲女知之乎?6、士不可以不弘毅?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照例子,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词语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实事求是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学习及思考相结合3、()——乐于交友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诲女知之乎?30《论语》中阐述学习及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中阐述学习及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31五、难句翻译类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五、难句翻译类32课外延伸孔子的经典语录文言文翻译方法课外延伸孔子的经典语录33

子曰:“知之者

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待任何学问和事业)懂的人比不上爱好喜爱以……为乐认为……是乐趣

理解:讲学习态度 (好之、乐之)唯会寻学习乐趣,方能学大成.

34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

斯夫,不舍昼夜。”河流(时光)流逝像这代河水舍弃下一则返回一寸光阴一寸金,逝者不可追,要珍惜宝贵时光。理解:讲学习态度

35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记满足疲倦=于我有何哉对我来说有哪一样呢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默记成诵,积累知识,好学不止,热情教导。下一则返回教导子曰:36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曾经睡觉用来返回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亲身实践胜于呆坐空想.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曾经37精品课件!精品课件!38精品课件!精品课件!39文言文九字翻译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帮通假字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文言文九字翻译法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2补(补出省略40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41七年级论语十则七年级论语十则七年级论语十则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七年级论语十则七年级论语十则七年级论语十则孔庙42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43《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门人和再传弟子编纂,共二十篇。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44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七年级论语十则课件45《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的是孔子的话。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的问题所作的回答。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论语》: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46孔子名____字____,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____国人,我国____时期著名的____家、_____家,是____学派的创始人。先秦儒家典籍是《____》,它属于______体,由____________编纂,共____篇。考考自己丘仲尼鲁春秋思想教育儒家论语语录二十孔子门人和再传弟子孔子名____字____,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____47论()语不亦说(

)乎人不知而不愠(

)三省(

)吾身传(

)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诲(

)女(

)知之乎是识(

)也弘毅(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其恕()乎试试看,谁读的准课前展示:论()语不亦说48

你读对了吗?

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wăng)思而不学则殆(dài)诲(huì)女(rǔ)知之乎是识(Zhì)也弘毅(yì)然后知松柏之后凋(diāo)也其恕(shù)乎你读对了吗?49诵读课文,划分节奏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及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诵读课文,划分节奏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50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51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7、52语句赏析语句赏析53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重点字词:时、习、说、朋、知、愠、君子学习的方法生活的乐趣个人的修养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54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及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及朋友交往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忠(尽心力)信(诚实)习(温习)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及55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独立思考有所发现获取新的知识将旧知识融会贯通温习学过的知识↙↙↑↘↗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独立思56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词:罔、殆学习辨正统一停殆迷惘思考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57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重点字词:“女”通“汝”“知”通“智”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58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述而》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任何人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9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重点字词:士、弘毅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仁以为己任”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60学习态度传不习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习态度传不习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6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62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及朋友交而不信乎?士不可以不弘毅。

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63①要有好的学习态度:敏而好学——好学不耻下问——肯问,善问学而不厌——不满足,不骄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②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温故而知新——总结复习,发现新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③要有好的思想修养。孔子告诉我们:①要有好的学习态度:孔子告诉我们:6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谦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及朋友交而不信乎——忠诚、守信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坚强的意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厚待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谦和65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温故知新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死而66①温故知新②见贤思齐③任重道远④死而后已⑤三人行必有我师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负担沉重,路程遥远。。比喻担负的责任很艰巨。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语言积累(成语归纳):①温故知新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67学以致用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2、学习及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不知而不愠任重而道远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8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8、越是艰苦的时候,越要坚强,要像松柏那样:9、一个人要经常反思,孔子说:曾子是每天三省:10、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严正警告:己所不欲,69课堂检查1、作为“四书”中的一部,《论语》及()、()()三部相比,更具有教育作用。它是()的一部书,共(),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书中的“子”指的是(),名(),春秋时期的()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吾日三省吾身4、传不习乎课堂检查1、作为“四书”中的一部,《论语》及()、(705、诲女知之乎?6、士不可以不弘毅?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照例子,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词语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实事求是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学习及思考相结合3、()——乐于交友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诲女知之乎?71《论语》中阐述学习及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中阐述学习及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72五、难句翻译类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