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轮机说明书_第1页
船舶轮机说明书_第2页
船舶轮机说明书_第3页
船舶轮机说明书_第4页
船舶轮机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轮机说明书第页1会签底图登记号目录TOC\o"1-1"第一部分轮机部分 41通则 42推进柴油机 52.1主机 52.2减速齿轮箱 62.3高弹性联轴器 62.4轴系及螺旋桨 63发电装置 73.1柴油发电机组 74加热装置 85泵 95.1离心泵 105.2齿轮泵及螺杆泵 116热交换器 127压缩空气装置 148舱柜 159分油机 1710机舱风机 1811其他机械设备 1912动力管系 2012.1概述 2012.2管系 2112.3隔热措施 2412.4燃油系统 2612.5滑油系统 2712.6冷却水系统 2912.7压缩空气系统 3012.8排气系统 3012.9机舱蒸汽、凝水、给水系统 3112.10供水系统 3112.11油舱柜快关阀操纵系统 3212.12机修间设备 3212.13机舱起重设备 3312.14舱底水油水分离器 3312.15机舱内地板,格栅和扶梯 3312.16备件及工具 34第二部分系统部分 351液货装卸系统 351.1概述 351.2液货泵 361.3液货管系与扫舱管系 371.4液货泵液压动力管系 402液货舱和污液水舱加热系统 403货油舱透气系统 413.1概述 413.2透气和除气系统 414液货辅助系统和设备 434.1液位遥测和报警系统 434.2洗舱系统 444.3液货控制室 464.4液货蒸气收集系统 474.5闭式测量装置 474.6后隔离舱及其它围蔽处所通风 484.7淋浴和眼冲洗装置 484.8压缩空气吹扫与氮气系统 484.9甲板洒水系统 495空调系统 495.1居住舱室空调系统 495.2控制室空调 505.3居住舱室通风 515.4自然通风 526船舶管系 526.1概述 526.2管系规格表 556.3压载水系统 576.4舱底水系统 586.5燃油注入系统 606.6消防和甲板冲洗系统 606.7空气和测深系统 656.8甲板杂用压缩空气系统 666.9卫生水及其排放系统 676.10管子绝热包扎 70

第一部分轮机部分1通则本船主推进装置型式为单机、单桨。主机为船用中速柴油机,通过高弹性联轴节、减速齿轮箱、中间轴及轴承、螺旋桨轴及轴承传动螺旋桨,轴系驱动定距桨。从后向前看,主机转向为顺时针方向。轮机部分的设计除满足我国船舶检验局颁布的“中国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1年),以及1999年颁布的“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外。同时还满足以下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74年)及其修正案。⑵73/78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其修正案。本船机舱自动化按CCS规范MCC进行设计并入级。本船在驾驶室对主推进装置进行遥控,也可在机舱集控室进行遥控,在应急状况下,应能在机旁控制。发电系统由三台主柴油发电机组成。发电机的使用工况如下:工况工作台数正常航行1台主发电机装卸货2台主发电机进出港2台主发电机停泊1台主发电机本船设一台燃油蒸汽锅炉和一台废气锅炉。主机、燃油蒸汽锅炉应能燃用180cst50℃重油,柴油发电机应能燃用轻柴油。燃油系统的设计应能实现轻、重油转换。推进系统用的空压机和泵的设计应能使主机在以下环境条件下以最大持续功率正常运行:海水温度: 32℃淡水温度: 36℃环境温度: 45℃大气压力: 0.1Mpa相对湿度: 60%要为推进装置、辅机等提供集中控制及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须满足船级社MCC的要求。2推进柴油机2.1主机型式立式四冲程单作用,筒型活塞,不可逆转,废气蜗轮增压船用中速柴油机数量1台最大持续功率(MCR)1680kW×775rpm持续服务功率(CSR)1512kW×775rpm缸数8缸径280mm活塞冲程320mm平均有效压力16.5bar燃油柴油和180cst50℃的重油燃油耗率200g/kW·h起动系统3.0MPa压缩空气柴油机的附属设备:增压器空气冷却器机械调速器及超速安全停车装置报警监测设备(包括装于机体上的传感器,二次仪表及接线盒等)盘车机构滑油循环泵淡水冷却泵喷油器注:备件和专用工具按规范和维修保养要求或按技术协议商定的要求供给。主机排放必须符合MARPOL73/74AnnexVI规定第十三条(NOX排放强制规定)。车间台架和装船试验必须符合船级社和制造厂的要求。2.2减速齿轮箱采用垂直异轴心,可逆转船用齿轮箱。输入功率: 1680kW(MCR)输入转速: 775r/min输出转速: 170r/min速比: 4.5:1离合器操纵: 附件: 冷却器、齿轮泵、油滤器等。2.3高弹性联轴器最大有效扭矩: kN·m扭转刚度: kN·m/rad2.4轴系及螺旋桨轴系包括1根中间轴和1根螺旋桨轴,锻钢制造,实心。中间轴两端为整体连接法兰,螺旋桨轴前端通过可拆联轴节与中间轴相连,后端与螺旋桨液压连接。轴径由最后扭振计算确定。尾管采用A级船用钢板和铸钢件焊接的结构形式,其首端焊接在尾尖舱舱壁上,尾端焊接在尾柱壳部。尾管内设铸铁铅基白合金轴承2个。轴承长度满足规范要求。尾管轴承采用重力式油润滑系统进行润滑。尾管前后端装设辛拔辣斯胶碗型密封装置,在尾密封处设有钢板保护罩,并设防砂、防渔网装置。一只定距桨,按制造厂标准制作,与螺旋桨轴法兰连接。型式定距桨数量1套螺旋桨直径3.4m转速~170rpm材料镍铝青铜加工误差ISO484/11级3发电装置3.1柴油发电机组机舱内设3台主柴油发电机组,该机系四冲程,V型,单作用,筒形活塞,废气涡轮增压,带中冷器,闭式冷却,电起动的高速柴油机,柴油机与发电机采用弹性联接,发电机是船用防滴式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发电机组的备件和专用工具按规范和维修保养要求或按技术协议商定的要求供给。

柴油发电机组主要参数见下表:柴油机缸数8缸径×行程mm128×140转速1500r/min燃油消耗率(MDO)196g/kW·h+3%滑油消耗率1.00g/kW·h功率249kW数量3台发电机极数4极电压400V频率50Hz转数1500r/min功率200kW数量3台发电机组应提供预润滑,集控室及机旁均可进行起/停操作。三台主发电机组应能并车运行。4加热装置本船配置一台燃油蒸汽锅炉和一台立式废气锅炉。锅炉机组的设计与制造要满足CCS船级社的有关要求,机组的自动化满足MCC要求。锅炉为下述系统提供热源:—货油舱的加热盘管(AISI316)—污油水舱的加热盘管(AISI316)—洗舱水加热器—HFO储存舱、澄清舱、日用舱内的加热盘管—燃油系统所需要的加热—通过空调装置为居住舱室加热—生活热水加热4.1废气锅炉的技术参数如下:蒸汽产量: 600kg/h蒸汽工作压力: 0.7MPa给水温度: 60(℃)台数: 1台4.2燃油锅炉的技术参数如下:蒸汽产量: 3t/h蒸汽工作压力: 0.7MPa蒸汽温度: 饱和蒸汽燃油品种: 180cst50℃燃油耗量: kg/h燃烧器型式: 全自动压力式台数: 1台5泵机舱内的泵均为电动泵。一般地,水泵为离心泵,油泵为螺杆泵、齿轮泵及活塞泵。推进系统设有二套泵组。当主机在MCR工作时,一台泵为正常使用,另一台泵为备用泵。泵的进、出口均配带阀的压力表。泵的排量须满足船级社的要求和实际需要。马达的功率及转速按制造厂的标准配。卧式泵及马达安装在公共底座上。泵的结构、材料、附件、备件、密封型式、连轴器等,均按制造厂标准。齿轮泵、螺杆泵须配安全阀。需要起动注水的泵应配自吸装置。每一台油泵的底座均应配集油盘。油泵的泄放管应引至相应的泄放舱。5.1离心泵所有立式、可分泵壳的离心泵,在设计条件下应尽可能有非过载功率特性。起动注水泵需按制造厂标准配足够排量的自吸装置。所有离心泵均按制造厂标准配机械密封。离心泵应使用可拆的旋转部件,以便检修、更换时不影响接管及马达。离心泵的叶轮应静平衡。离心泵的材料如下:海水淡水泵壳青铜铸铁叶轮不锈钢磷青铜叶轮轴不锈钢不锈钢轴套不锈钢不锈钢水泵清单如下名称数量型式容量×排出压力(m3/h×MPa)备注主机冷却海水泵2立式100×0.25主机冷却淡水备用泵1立式60×0.3主机缸套淡水预热泵1立式3×0.2舱底水泵1立式60×0.25带自吸装置消防/舱底总用泵1立式95/91×0.36/0.85带自吸装置舱底驳运泵1立式10×0.25带自吸装置空调冷却海水水泵1立式35×0.25日用淡水泵2立式3×0.4卫生水泵2立式3×0.4热水循环泵1卧式2×0.2燃油锅炉给水泵2锅炉配套废气锅炉循环水泵2锅炉配套5.2齿轮泵及螺杆泵轴承内置于泵壳内,利用所泵液体润滑。用于保护泵及电动机超载的安全阀或旁通阀与泵安装在一起。齿轮的齿型为渐开线及双螺旋型,轴承内置于泵壳内齿轮两侧。除单螺杆泵外,齿轮泵及螺杆泵均按制造厂标准配机械密封。当泵某一粘度的流体时,额定排出压力下的额定排量应不使驱动电机超载。所有泵的密封按制造厂的标准。卧式泵及马达安装在合适的公共基座上。泵的设计要使泵低粘度液体时达到额定排量,电动机的设计要使泵高粘度液体时不过载。特别是燃油系统的泵应能输送粘度为180cStat500C的燃油。用途泵排量的粘度电动机额定功率时的粘度燃料油输送261000柴油输送26260燃料油日用261000柴油日用26260滑油26260齿轮泵和螺杆泵的材料如下:齿轮泵壳体铸铁驱动轴及齿轮碳钢螺杆泵壳体铸铁主转子碳钢从转子碳钢或铸铁附件如下:1联轴器1联轴器盖及公共底座(卧式泵)1安全阀1空气旋塞1吸入真空压力表1排出压力表1每一压力表阀油泵清单如下:名称数量型式排量(m3/hMPa)备注主机燃油供给泵2螺杆按制造厂标准供油单元主机燃油循环泵2螺杆按制造厂标准主机滑油备用泵1电动、卧式、齿轮30×0.4齿轮箱滑油备用泵1电动、卧式、齿轮齿轮箱配套燃料油输送泵1电动、卧式、齿轮50.33柴油输送泵1电动、卧式、齿轮50.33滑油输送泵1电动、卧式、齿轮3.30.33辅锅炉燃油供给泵2螺杆锅炉配套油渣泵1电动、卧式、单螺杆30.6主机油头冷却泵2螺杆或齿轮泵~0.90.4注:泵的排量为近似值,需按制造厂要求或详细设计时调整。6热交换器壳管式和板式热交换器按污垢系数85%设计。诸如主机、辅机、辅锅炉等设备附带的热交换器或者直接由厂商供货的热交换器,其制造、材料、附件、备件、工具等需满足船东要求及制造厂标准。壳管式热交换器要在壳侧安装膨胀接头以减少热膨胀。每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在外壳上均应装设安全阀。每一壳管式热交换器在海水侧要安装锌块,两种液体的进出口安装温度计,放气拷克,泄放拷克。壳管式热交换器及冷凝器的海水进出口处,要安装化学清洗接口,并配有板法兰。热交换器的结构柴油机的淡水及滑油冷却器应为卧式壳一管型或为板式。壳管式冷却器的海水端盖内侧应涂环氧树脂保护层,并安装保护锌块。壳一直管型冷却器应配放气旋塞、泄放旋塞、苏打水座、温度表、蒸汽阀座。冷却器应配螺栓固定盖的视察孔,连接化学清洗系统的法兰。每一台油加热器应为扩展表面管式或制造厂标准,并应配放气阀、泄放阀、温度表,出口管上要配安全阀。主、辅机淡水冷却器应有足够的容量以保证发出最大功率。冷却器要按制造厂的标准制造。海水温度为32℃,污垢系统为85%,这是冷却器容量的设计基础。热交换器的材料热交换器的材料如下:壳管式冷却器壳钢板或钢管管铝黄铜(1.2mm厚)管壳海军黄铜端盖钢板或铸铁壳管式加热器壳钢板管钢管壳低碳钢端盖钢板板式冷却器框架低碳钢板海水:钛板;滑油/燃油:不锈钢板垫片制造厂标准热交换器清单热交换器列表如下:名称数量型式冷却面积m2主机淡水冷却器1壳管式或板式主机厂定主机滑油冷却器1壳管式或板式主机厂定主机缸套水加热器1壳管式辅机淡水冷却器3壳管式辅机厂定辅机滑油冷却器3壳管式辅机厂定滑油分油机加热器1壳管式制造厂定燃油分油机加热器2壳管式制造厂定大气冷凝器1壳管式制造厂定除设备厂供货外,上述设备的参数由热平衡计算定。7压缩空气装置空压机的结构、材料和附件按照相应的制造厂标准。空气瓶为钢板焊接式,并须满足船级社要求。主空气瓶的总容量必须满足主机6次连续起动的要求。空气瓶内表面涂以焦油环氧树脂。气笛、甲板杂用,主机操作,其他杂用及控制空气用1.0MPa、0.7MPa及0.4MPa压缩空气。(1)空压机主空压机应为2级压缩,空冷型,带自润滑系统,电动机驱动。主空压机应配自动起动—停止装置,以保证主空气瓶内有足够的安全的压力。对于主空压机,应实现在运转过程中,高压停机并自动泄放及起动时自动卸载的功能。主空压机的润滑要按制造厂标准。每一台空压机均应配备起动自动卸载装置、空气滤器、安全阀、压力表等附件。名称数量型式容量m3/h排出压力MPa冷却主空压机2电动,立式,2级24.53.0空冷(2)空气瓶配2只主空气瓶—提供主机等设备的起动压缩空气及气笛等设备的工作空气,同时也为杂用,控制设备提供压缩空气。每只空气瓶均配有进口、出口阀、安全阀、放泄阀、压力表及阀。空气瓶内表面在喷砂后涂防锈漆。空气瓶的结构及材料按制造厂标准及船东要求。名称数量型式容量(m3)压力(Mpa)主空气瓶2钢板焊接0.323.0控制空气瓶1钢板焊接0.11.0杂用空气瓶1钢板焊接0.51.0气笛空气瓶1钢板焊接0.11.0(3)控制空气干燥器名称数量型式容量(m3/h)压力干燥器1~301.08舱柜大容量的舱做在船体结构上,而小容量的柜子按制造厂标准做成独立箱柜。机舱的舱柜为钢板焊接型并用加强板加强。每个舱柜均应配置所需的附件。空气管、溢流管的大小须按船级社的规定。船用柴油和燃油名称数量净容积m3液位表备注燃料油舱(左/右)各1浮子式、加热盘管各1测深尺、加热盘管双层底内燃料油日用舱1浮子式、加热盘管燃料油澄清舱1浮子式、加热盘管轻柴油舱2测深尺双层底内轻柴油日用舱2浮子式轻柴油澄清舱1浮子式燃油溢油舱1测深尺、加热盘管双层底内污燃油舱1测深尺、加热盘管双层底内油渣舱1测深尺、加热盘管双层底内滑油名称数量净容积m3液位计备注主机滑油储存舱1测深尺双层底辅机滑油储存舱1平板式尾管滑油泄放舱1测深尺双层底污滑油舱1测深尺双层底齿轮箱油柜1平板式透平油柜1平板式淡水名称数量净容积m3液位计备注主机淡水膨胀水箱10.15玻璃式淡水压力柜10.5玻璃式0.4MPa卫生水压力柜10.5玻璃式0.4MPa热水柜10.3玻璃式电/蒸汽加热热井/凝水视察柜11玻璃式其他名称数量净容积m3液位计备注舱底水舱1测深尺、加热盘管9分油机燃料油、柴油及滑油净化系统须按柴油机厂的推荐来设计。有如下分油机:名称数量型式容量最大密度燃油分油机2电动,离心,自动清洗主机最大耗油量的130%滑油分油机1电动,离心,自动清洗按主机厂推荐机舱内有2台燃油分油机,1台滑油分油机。处理装置包括分油机、转动滤器供给泵,转动滤器以及必需的附件,如自动放水阀、控制箱等。材料按制造厂标准。燃料油分油机分油机的起动、停止只能在就地手动控制。燃油分油机从澄清舱吸入重油,排至重油日用舱。燃油分油机可串、并连运行。燃油分油机安装在分油间,排渣至油渣舱。油渣舱应配加热盘管。在分离船用柴油时,应提供安全切断燃料油至分油机的措施。燃料油分油机的参数如下:数量2台分离量/台约800/h以180cst燃料油计,其分离量足够给主机在MCR时供油型式自动,自清洗如果分油机水封破坏,分油机应发出水封破坏报警。应配2台燃料油分油机蒸汽加热器,型式及容量按分油机厂的标准。滑油分油机配有1台滑油分油机。分油机安装在油渣舱上方,并接有直接排渣管。分油机有一台电动泵及蒸汽加热器。材料按制造厂标准。分油机的分离量应按照主机厂推荐的分离量足以分离主机油底壳内的滑油。分油机应配必需的附件,如压力表和温度表等。滑油分油机的起动、停止应就地手动控制。分油机应配备一个装置,如果水封破坏,该装置能够切断至分油机的油路,并发出报警信号。滑油分油机参数如下:数量1台分离量/台约600/h,按主机厂推荐值型式自动、自清洗滑油分油机与电动机直接相连,配以独立供给泵,滑油温度自动控制装置。10机舱风机机舱配备2台电动机驱动可逆转轴流风机。名称数量型式风量m3/h机舱风机2电动驱动,可逆转轴流型30000490Pa分油机室抽风机1电动离心2500630Pa空气应由露天甲板上的菌形风帽引入机舱。风机的外壳的结构应便于维修及拆装,一般推荐为剖分式。风机外部吸入口应远离风机排出口。风机材料按制造厂标准及船东要求。风管为矩形风管,用钢板制成,主风管用3mm厚钢板制作。分支风管用0.7~1mm镀锌钢板。若需要覆盖较大的面积或工作处所,需配方向可调的出风口。所有进风口需设置应急切断挡板。宽度很大的风管应作适当的加强以防止振动。11其他机械设备其他机械设备如下:1台油水分离器1m3/h带油份监视器1台主机用手动单轨行车1.0吨3台辅机用手动单轨行车0.5吨1台机舱集控室空调器1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化型,20人,符合USCG要求1台车床,中心距1000mm1台钻床,最大钻孔直径12mm1台砂轮机,双头,干型,直径2200mm机械设备的容量,电动机功率及转速应按制造厂标准最后确定。油水分离器应配备1台油水分离器,1.0m3/h油份表(15ppm)。油水分离器应配备自动排油控制装置,油份监视器以及必要的附件,如阀和压力表。油水分离器排出水中的最大油份浓度应为15ppm,制造厂应按IMO的要求做试验。结构和材料应按制造厂标准,排出水中油份浓度应连续监测,一旦超标,排出的水应自动返回舱底水舱。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本船配备1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化型,20人,带USCG证书,流出质量:悬浮物:<40mg/B.O.D5:<40mg/大肠菌:<200/100m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和材料应按制造厂标准。机修设备作为主机检修设备,配1台单轨行车,起吊能力为1吨。为方便发电柴油机检修,要配3台行车,吊梁,0.5吨葫芦。同时,如果需要的话,也需为机舱内超过100kg的其他设备的检修配置吊梁,钩环等设备。每个起吊设备的安全起吊负荷要根据相应的机械设备重量确定,并且要标明安全工作负荷。机修间及工作工具机修间位于机舱某一适当的位置。机修间要配置1台电动车床,中心距1000mm,1台电动钻床,和1台电动砂轮机,还要有一只钢质工作台,一只台虎钳。对于主机起吊设备工作区域中大的部件,也应尽可能配备吊梁及行车或钩环、眼板,将其运至机修间。12动力管系12.1概述动力系统及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及供货均应按制造厂的标准和船东要求并满足船级社相关的要求。对于泵、换热器、风机、电动设备、阀和附件,机带或随主机及其他设备同时供货的辅助设备应按相应制造厂标准。泵、热交换器等机械设备要配隔离阀,短管、法兰,以便于维修。系统和设备的设计,计算所用到液体的比重,比热及粘度等均应按180cSt的燃料油选取。除非有特殊说明:液体比重比热(Kcal/kg.C)粘度燃料油0.960.45180cst50C柴油0.90.45滑油0.90.45海水1.0250.94淡水1.01.0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设备,其特性及容量在深入设计过程中经双方协商可有小的改动。12.2管系12.2.1概述管子、接头、阀件及附件的材料和尺寸除非指定均按ISO、GB、CB标准,优先选用GB标准。机舱排气管系统的热膨胀或收缩应使用波纹管式膨胀接头补偿。管子的弯曲半径、支架、连接方式,通舱件及安装方法应按建造厂标准,并满足船东及设计要求。一般对于钢管及不锈钢管应使用焊接套管和/或法兰接头。输送流体管路上的管接头及阀应尽可能不要布置在电气设备上方。如果不能避免的话,应使用焊接套管接头而不用法兰接头。使用法兰接头的地方,对电气设备要采取保护措施。规定使用镀锌管的地方,原则上管子制作完成后再镀锌,然而对于下述情况,镀锌之后不得不焊接的,则破损处的外表面应涂高纯度的锌漆:1.船上的套管接头2.船上现配的法兰接头3.船上现配的通舱件中间法兰4.船上调整后焊接在镀锌管上的系泊件上述情况应尽可能避免,只有为不可避免时才使用。管子应有可靠的固定以避免因振动而引起的破坏。机舱内公称通径为100及以下的管夹用单螺母锁紧,舱内的加热盘管的管夹用双螺母锁紧。如果泵、热交换器及控制阀的口径与管子口径不同,则用异径接头或膨胀接头连接。建造厂或制造厂应为泵、换热器、阀门等提供中文铭牌。阀门、透气头和测深头、热交换器等的铭牌的材料为黄铜,刻字要牢固(按建造厂标准)。海水冷却系统、淡水冷却系统、滑油和燃油系统应满足制造厂标准。装船前,主、辅机的滑油和燃油管要酸洗并且防腐材料保护好。主、辅机的滑油和燃油系统的冲洗工艺应按建造厂和主机厂的标准,并经船东认可。滑油注入管及主机气缸油管在注油前应用压缩空气吹洗。12.2.2阀门及附件旋闭式截止止回阀或摇动阀瓣式截止止回阀用于要求不能倒流及正向切断的管路。减压阀应配进、出口隔离阀及手动旁通阀。在减压阀的流出端,应配1只压力表及一只安全阀。自动控制阀的材料应按相应制造厂标准并满足船级社要求。应为位于格栅下300mm的阀或平台以上2000mm的阀配加长轴或阀柄扳手。应配Y型及F型阀柄扳手各4只。应为机舱内滑油和燃油舱的出口阀配备船级社及相关机械所需求的气动快关系统。管子一览表(材料及用途)系统通径管子材料阀接头备注阀体阀盘机舱日用淡水铜青铜铸铁青铜青铜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机舱热水系统铜青铜铸铁青铜青铜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卫生水排出无缝钢管青铜铸铁青铜青铜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镀锌燃油通用及低压无缝钢管青铜铸钢青铜、不锈钢焊接碳钢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滑油通用及低压无缝钢管青铜铸铁青铜青铜10bar焊接法兰无缝钢管冷却海水无缝钢管青铜铸铁青铜青铜10bar焊接法兰无缝钢管镀锌海水接口(舷侧)40及以下无缝钢管按规范青铜青铜10bar焊接法兰50及以上铸钢不锈钢钢焊接冷却淡水40及以下无缝钢管青铜青铜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50及以上铸铁青铜3.0MPa压缩空气25及以下无缝钢管锻钢不锈钢3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32及以上铸钢不锈钢钢焊接10bar压缩空气40及以下无缝钢管青铜青铜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50及以上铸钢青铜舱内加热盘管所有的无缝钢管焊接套管疏排水无缝钢管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镀锌舱底水40及以下无缝钢管青铜青铜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镀锌50及以上铸铁铸铁排气300及以下无缝钢管焊接套管或对焊法兰(膨胀接头及法兰接口除外)350及以上钢板(8mm)燃油及滑油泄放40及以下无缝钢管青铜青铜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50及以上铸铁青铜船体舱室透气无缝钢管透气头本体:镀锌,低碳钢浮子:不锈钢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镀锌(油舱除外)独立箱柜透气所有的无缝钢管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镀锌露天甲板测深无缝钢管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镀锌一般的测深无缝钢管10bar焊接法兰或焊接套管镀锌油柜除外注:在淡水冷却系统,海水冷却系统,滑油系统及其他系统合适的地方在通径为100及以上的管路上可使用蝶阀。上表中关于阀体、阀盘的描述如与GB标准中的有出入,应以GB标准为准。泵、热交换器进、出口的阀,其布置要能够使在拆下其相邻管子时而不需要移动该阀。机带及随设备一起供货的管子及附件的尺寸及材料应按相应制造厂的标准。12.2.3海水阀箱及海水舷外接口海水阀箱有1只低位和1只高位海水阀箱,均配有铰接的不锈钢格栅,其最小流通面积应为海水管进口的2倍。每只海水阀箱配1只压缩空气接口,以吹除海草等杂物。海水阀箱在其上部应有透气孔。机舱内舱底水和生活污水的舷外排出口应布置在海水阀箱的后部。舷外排出口应做标记以便在水中检查。12.3隔热措施12.3.1概述为保持内部流体的温度,有些机械设备、舱柜和管子的外表面超过60℃,为保护人员避免灼伤及防止火灾发生,这些表面必须采取如下所述的隔热措施,除非有特殊说明。隔热材料的厚度必须保证外表面的温度不超过60℃隔热包扎应按建造厂标准,并取得船东认可。阀门、法兰等用玻璃纤维隔热。机械设备的隔热措施不应影响机械设备的运转。隔热措施应使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检修或移动的影响降为最低。12.3.2机械设备及舱柜的隔热措施主机、辅机应按生产厂的标准采取隔热措施,并取得船东认可。辅锅炉和废气锅炉应由建造厂在船厂按生产厂的标准采取隔热措施。加热器等设备表面隔热材料及厚度应按下表:内部液体温度范围材料厚度60~100C岩棉或等效材料25100~260C岩棉或等效材料50隔热材料的外表面应覆以铝箔及镀锌钢网。机舱燃料油日用舱及澄清舱面向机舱部分应用50mm厚的岩棉隔热,外面用0.5mm厚的镀锌白铁皮包扎。在平台以上400mm处隔热材料的底端应安装钢质挡板,以防止油类浸泡,也减少对阀门的影响。其他舱柜不必作隔热包扎。12.3.3管系的隔热措施除排气系统,管子隔热的材料及厚度如下:管子材料厚度100及以下岩棉或等效材料25120及以上40隔热材料的外表面应包以玻璃纤维布。如下的机舱燃料油管应配蒸汽伴行管,并作隔热包扎:输送油管分油机吸入及排出管主机和辅锅炉日用油管油渣及污油输送管蒸汽伴行管应延伸至主甲板上无隔热包扎的燃油注入管。在设备和阀的每一接口伴行管应配螺纹接头。花钢板下面管子的隔热措施应按照建造厂施工方法及船东要求进行。冷却水系统及滑油系统不需隔热包扎。主、辅机增压器后的排气管及辅锅炉的排气管应用岩棉或等效材料隔热,并用镀锌钢丝扎紧,外部用镀锌白铁皮包覆。排气管的隔热材料及厚度按下表:用途材料厚度主机岩棉或等效材料密度100kg/m370辅机50辅锅炉7012.4燃油系统12.4.1概述应按相应制造厂标准及本规格书为主机、辅机、辅锅炉配备燃油系统。燃油系统包括注入系统、输送系统、净化系统、日用系统和泄放系统。主机和辅锅炉燃油系统的设计应能使其燃用粘度180cst50℃,比重为0.96t/m2的燃料油,辅机燃用轻柴油。冷起动时主机、辅机、辅锅炉应燃用轻柴油。12.4.3燃油注入、输送和泄放系统燃料油输送泵从燃料油储存舱、燃油溢油舱吸入排至燃料油澄清舱及甲板通岸接口。柴油输送泵从柴油储存舱吸入,排至柴油澄清舱及通岸接口。每个输送泵的吸入侧均应配滤器。燃料油澄清舱的溢流管应引至燃油溢油舱,其上装配视察器。燃料油日用舱及柴油日用舱的溢流管应从该二只日用舱的底部引出至相对应的澄清舱的顶部。燃料油澄清舱、燃料油日用舱及柴油日用舱应配自闭泄放阀。油舱阀的下方应设置拦油围板,其中的油分两路排放:一路排至污燃油舱;另一路排至燃油溢流舱,加阀控制。燃油输送泵、燃油加热器和分油机底板处的燃油应引至污燃油舱。油渣泵从油渣舱或污油舱吸入,排至上甲板处通岸接头。12.4.4燃油净化系统机舱内装配2台燃料油分油机、加热器及供给泵。每台供给泵的吸入侧均配1只滤器,每台加热器配1只自动温度控制阀。供给泵从燃料油澄清舱抽取重油,从柴油澄清舱抽取柴油,经加热器引入分油机,然后将净油排至燃料油日用舱和柴油日用舱。系统的设计应能使2台分油机串、并联工作。从燃油中分离出来的水、油渣应排至舱底水、油渣舱。2台分油机为全自动、自清洗分油机,每台分油机均有各自的控制系统。每台分油机的分离量均应满足主机和2台辅机满负荷时燃油消耗量。12.4.5燃油日用系统主机和辅机燃油系统主机燃油供给泵从燃料油日用舱或柴油日用舱抽取燃油,排至燃油循环泵吸入侧。2台燃油供给泵的吸入侧应配1只双联滤器。来自回油管及燃油供给泵的燃料油经加热器、滤器和粘度控制单元用燃油循环泵为主机供油。加热器应配一只由粘度控制器控制的气动或电动型自动热油调节阀。来自主机的再循环油应引至燃油回油管。为在柴油方式下运行,应从柴油日用舱接独立的柴油管。燃油、柴油的转换应手动操作。发电柴油机燃用轻柴油,通过机带轻柴油泵从柴油日用舱抽油为发电柴油机供油。辅锅炉的燃油系统辅锅炉的燃油从燃料油澄清舱和燃料油日用舱供给。点火时用轻柴油。燃油系统的设计应按辅锅炉制造厂的标准。12.5滑油系统应为主机、辅机按相应制造厂标准配置滑油系统。滑油系统包括注入系统、输送系统、净化系统、日用系统和泄放系统。12.5.1滑油注入、输送和泄放系统滑油应从储存舱引至相应主/辅机油底壳。滑油输送泵从以下各舱抽吸滑油:主、辅机滑油储存舱主机油底壳污滑油舱并排至如下各处:甲板注入口污滑油舱滑油输送泵的吸口侧应配一只双联滤器。设备及舱下部泄放的滑油应引至污滑油舱。透平油柜用油筒直接加油。透平油底壳的滑油应排至污滑油舱。12.5.2滑油净化系统机舱配1台滑油分油机、供给泵及加热器。每台供给泵的吸入侧均应配一只滤器,每台加热器配1只自动温度控制阀供给泵从如下油舱吸油:主机油底壳污滑油舱并将净油排至主机油底壳。从滑油中分离出来的水及渣排至舱底水舱及油渣舱。滑油分油机为全自动,可控制的分油机。分油机的分离量应满足主机厂要求的分离量。12.5.3滑油日用系统主机滑油系统主滑油泵从主机油底壳吸油,经滑油冷却器、滑油滤器送至主机。从主机自清滤器返回的滑油应分两路:一路经过手动单联滤器排至主机油底壳;另一路排至污滑油舱。配一只主机滑油冷却器,其容量足够发挥出主机最大持续功率。为调节油温,主滑油冷却器配一只自动温度控制阀。辅机滑油系统每一台辅机都有其各自的滑油系统,按辅机厂的标准。该系统应包括机带滑油泵,滑油滤器,机带滑油冷却器。机带温控阀和电动预供泵。12.6冷却水系统12.6.1海水冷却系统本系统包括主机、柴油发电机、空调冷藏装置、轴系等的海水冷却系统。12.6.2主机海水冷却系统本船主机设两台电动离心式水泵,其中一台作为海水备用泵。主机冷却海水的工作原理为,海水泵从海水总管吸水,该泵的出水一路至主机空冷器:空冷器出来的海水,先后经过主机滑油冷却器,淡水冷却器至舷外。为了避免冬天海水泵吸入的海水温度过低,故在海水排出舷外时有一回路至海水总管,这路回水接口尽量靠近海水泵的吸口。另一路至齿轮箱滑油冷却器中间轴承、大气冷凝器。根据规范要求,主机海水泵必须在进口处接一个舱底水应急吸口。12.6.3发电柴油机海水冷却系统三台发电柴油机均自带海水冷却泵,各自独立。由于有三台发电柴油机,故当任何一台发电柴油机机带泵发生故障时,即停机调换另外一台机组,故不配海水备用泵。工作原理为机带海水泵从海水管吸水,先后经过滑油冷却器、淡水冷却器,最后排至舷外,三台柴油机组的冷却向自独立,互不影响。船舶卸货油时,货油泵的隔舱填料函的冷却水由卫生水压力柜供给,因此当起动货油泵前,首先打开隔舱填料函冷却水管的进、出口阀及舷旁阀,货油卸完后,上述的阀必须关闭。液压动力单元的冷却水由主机海水泵供给。空调冷却泵除供中央空调冷却水外还供集控室的立柜式空调冷却水。当空调冷却水泵发生故障时可以消防总用泵代替。12.6.4淡水冷却系统本系统包括主机、发电柴油机组的淡水冷却水系统,主机和发电柴油机淡水冷却系统各自独立。主机淡水冷却管系为闭式循环,通过机带淡水泵冷却气缸套等后至淡水温度调节阀,淡水冷却器。主机淡水总管还有一根透气管接至主机膨胀水箱。系统中的淡水补充由主机膨胀水箱接一根补充水管至机带淡水泵进口,当机带泵发生故障时,则起动主机淡水备用泵,以保持主机正常冷却。发电柴油机淡水冷却系统自成体系,其工作原理与主机相似。淡水的补充由淡水压力柜补充。12.7压缩空气系统12.7.1起动空气系统机舱内起动空气系统配备了二台主空压机。二台主空压机的压缩空气经油水分离器充至主空气瓶。用于主机起动。主机起动空气管路的最低点设泄放口,带阀。12.7.2杂用空气系统1.0MPa的杂用空气来自杂用空气瓶,是主空气瓶的压缩空气经减压阀(带旁通)减压后至杂用空气瓶获得。机舱每一空气分配器均配截止阀。机舱内的杂用空气需配带球阀及快速接头的软管接口。需要为杂用空气配一套带喷嘴的橡胶软管,长10米,直径15mm。12.7.3控制和仪表空气系统控制和仪表空气是主空气瓶的压缩空气经减压阀(带旁通)减压后至控制空气瓶,再通过控制空气干燥器后获得。控制空气干燥器是为除去控制空气系统中湿汽而配置。12.8排气系统排气管是组装的或焊接的钢管,应配不锈钢波纹管膨胀接头。机舱的排气管应引至烟囱顶部,并在顶部安装火星熄灭器。主机排气管的泄放应经过水封排至舱底水舱,其他的泄放至附近排水口。烟囱应容纳所有的主机、辅机排气管、辅机消音器、辅锅炉烟道、主、辅机曲轴箱透气管,同时也为机舱提供排风通道。烟囱内应配置梯子及平台。12.8.1主机排气系统主机排气管经过废气锅炉、火星熄灭器通向大气。不需要单独的消音器。12.8.2辅机排气系统每台辅机均有各自独立的排气管,经消音器、火星熄灭器通至大气。12.8.3辅锅炉排气系统燃油辅锅炉排气管经火星熄灭器通至烟囱顶。12.8.4其他在烟囱顶部设置防火星不锈钢丝网罩。12.9机舱蒸汽、凝水、给水系统12.9.1蒸汽系统本船设置主机废气、燃油锅炉各1台,蒸汽产量分别为600kg/h及3000kg/h,工作压力均为0.7MPa,航行时废气锅炉产生的蒸汽,供全船空调、生活用及液货舱、燃油舱的加热保温,而不够部分则由燃油锅炉产生的蒸汽补充。停航时由燃油锅炉产生的蒸汽供上述各种用途。而且此锅炉还供洗舱用汽量。生活用蒸汽则经过减压,其工作压力为0.4MPa。12.9.2凝水系统机舱各加热器加热用的蒸汽凝水,经过各自的阻汽器汇集至凝水总管,进入凝水观察柜,然后排入热井,生活用的凝水则直接进入热井。热井设有给水自动补给阀及低水位报警装置。给水由淡水压力柜补水。12.9.3给水系统由于蒸汽系统强制式循环,故废气锅炉设有2台热水循环泵,燃油锅炉设有2台给水泵,其中1台备用,在2台热水循环泵和2台给水泵中都具有自动切换功能,泵的起停由锅炉水位开关自动控制。12.10供水系统12.10.1生活淡水系统储存舱中的淡水应通过压力柜引至各供水处,卫生间、热水系统、饮用水喷头等。淡水压力柜和热水柜的内表面按制造厂标准进行处理。12.10.2热水系统淡水压力柜出来的淡水引至洗衣间及各供水处所等。热水柜用来供应热水。热水系统的设计使热水在居住舱室与热水柜之间循环。在回水管路上设置带旁通管的热水循环泵。12.10.3卫生水系统卫生水由卫生水压力柜引至卫生间居,住区的卫生水排出及泄放管应按如下所述单独布置:黑水:厕所的排污系统和医务室排污系统。灰水:脸盆、排水口等排水系统。排放管要按下述方式布置。黑水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到标准后排出舷外。灰水可直接排出舷外,厨房废水直接排出舷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布置在机舱内,其参数如下:容量:20人型式:生化型12.11油舱柜快关阀操纵系统在机舱外适当的场所,设有机舱应急控制站,当在机舱发生火警时,在该控制站除可以操纵和关闭与机舱有关的各类风机、燃油泵及施放CO2,尚设有气动式快关阀控制箱,以便对双层底以上的各种燃油和滑油舱柜进行遥控关闭。12.12机修间设备概述机舱内应布置有机修间。机修设备应按相应制造厂标准及建造厂标准配备附件。除非有特殊说明,机修设备应布置在机修间。机修间内应配备件及工具的搁物架,搁物架应为钢质,并涂油漆。12.13机舱起重设备机舱吊车为检修主机,机舱内应配一台手动单轨吊车。吊车的制造及材料应按制造厂标准。应有措施防止吊车脱轨。辅机检修设备为检修辅机,需配吊梁及手动单轨行车,重量超过50kg电动机上方应设眼板。12.14舱底水油水分离器数量:1台容量:1.0m3/h(15ppm)型式:自动排油型,带高油份浓度报警及模拟按钮舱底水须经油水分离器处理,合格的直接排出舷外,不合格的返回舱底水舱,舱底驳运泵可以将舱底水舱的水排至通岸接口及舷外。油水分离器吸口侧应配单联滤器。如果油份浓度超过15ppm,应发出报警信号。油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排至油渣舱。12.15机舱内地板,格栅和扶梯概述为机械设备的操作及检修,应配置平台、格栅和扶梯。平台、格栅和扶手的材料及制作应按建造厂标准及船东要求。机舱地板、平台和格栅机舱地板应为花钢板,厚度为5mm,用角钢支撑。花钢板应为可移动式,以便接近阀门、滤器及人孔。网状格栅用于烟囱内及地板影响视线及通风的处所。扶梯在机舱底层及平台主通道均配斜梯,机舱每侧各一,并尽可能按前后方向布置,其斜度不超过60O。主通道扶梯应为钢质,踏步为防滑型,扶手用立柱支撑,需要的地方扶梯后面加背板,以防止污物落在设备或人员的身上。直梯的踏步为22×22方钢条,宽度350mm,踏步伸出两侧并焊牢。应配移动式铝合金扶梯,以方便机舱内的检修工作。为安全而必需的地方应设置栏杆。栏杆及支柱按GB或CB标准选用。机械设备需检修的地方或运送大型备件的地方,栏杆做成活动型。应急逃生通道应布置一条逃生通道,通道应隔热,并配直梯。机舱着色机舱应有适当的颜色,每一类管子应按GB标准用油漆颜色来识别。地板上的管子应用油漆涂出液体的流动方向。铭牌设备的铭牌,应急警告牌及阀门操作的说明牌等,均应用中文书写,管路上阀门、泵的铭牌应为铜板制作,或丙烯酸树脂或按制造厂标准,铭牌上应用蚀刻法刻字。12.16备件及工具12.16.1备件对本说明书所述及的设备,造船厂应按设备厂标准或船东特殊要求提供备品及技术文件,备件规格及数量应满足船级社规范要求。12.16.2工具本船机舱用的工具、属具可参照“机舱通用工具属具定额”(CB3278-85)配备。对于各设备的专用工具,造船厂一般应按设备厂标准提供。

第二部分系统部分1液货装卸系统1.1概述本船液货装卸系统设计应满足《73/78防污公约》附则II“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造成污染规则”、IMO“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CCS“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CCS“内河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修正案”等要求。本船设有装载化学品液货的10只液货舱,还设有1只污液舱(该舱通常不装载化学品液货)。每只液货舱设一台独立的液压潜液泵。污液舱设一台独立的小容量液压潜液泵。本液货装卸系统能同时装卸五种化学品液货。即在上甲板液货装卸区域设五根独立的液货横跨管、五根独立的液货排出总管(每对液货舱设一根液货排出总管)。另设一根污液横跨管与一根污液排出管兼接受管。各液货潜液泵与污液潜液泵由设在机舱平台的液货泵液压动力装置通过高压液压管路驱动。本船采用人工就地控制各潜液泵转速方式,所以本船不设液压控制管系。液货控制室设液压系统控制屏用来监控液压动力装置。以及设控制屏以监控压载泵与洗舱泵的起停与监测液货舱液位、温度等。本船液货系统还附设有效扫舱与吹扫系统,以满足各液货舱(B类物质)0.1m3残余量的要求。本船设独立高速透气系统,即每一液货舱与污液舱各设一根独立的透气管路、1只约DN65mm高速压力真空阀与一只液货舱压力传感器,各透气管分前后两组集中布置在步桥的两侧。在液货区域设置液货蒸气回收管及独立式高高液位报警装置。本船设有两套进口型水力驱动除气风机和在首楼设置一套固定式高压送风机及送风管与软管,以实现对液货舱及液货管路的通风、除气与干燥。所有液货舱与污液舱各设置一套磁致伸缩式液位测量系统和温度传感器。压载水舱、淡水舱、洗舱淡水舱设置压力式液位测量系统。本船洗舱系统是以冷、热海水与淡水以及清洗剂溶液作为洗舱介质的开式洗舱系统与循环洗舱系统。每一液货舱设置1套固定式双喷嘴洗舱机装置及另配手携式洗舱机装置总成2套。在后隔离舱设1台专用压载水泵和1台洗舱泵及其设置相关的全船压载管系与洗舱管系,以实现对液货装卸作业的服务。1.2液货泵在每一只液货舱各设一套液压潜液单级离心泵,以输送B、C、D类物质等多宗化学品液货。液货潜液泵由顶板、液压油马达驱动的单级离心泵、液货排出总管、扫舱管、吹扫管以及同心组合的液压管等组成。其由设在机舱平台的液压动力装置通过机舱与上甲板高压液压管路驱动(另见1.4液货泵液压动力系统)。液货潜液泵技术参数如下:数量: 10套舱高度: 约6.6m排量: 120m3/h扬程: 110mc(液柱)液货比重: 0.8液货粘度: 1.0cSt控制方式: 就地无级调速人工控制材质: 奥氏体不锈钢AISI316L液压动力装置同时供四台液货潜液泵工作时,每台液货潜液泵性能参数如下:排量: 120m3/h扬程: 110mc(液柱)液货比重: 0.8液货粘度: 1.0cSt此时,四台液货潜液泵总排量480m3/h,总消耗的轴功率210kW,则整船卸货时间(包括扫舱时间)约需8.5小时。为了应急操作,本船还备用一套可移式液压潜液泵及吊装用三角架。该可移式液货泵技术参数如下:数量: 1套排量: 70m3/h扬程: 70mc(液柱)液货比重: 1.0液货粘度: 1.0cSt材质: 奥氏体不锈钢AISI316L液货软管: 2根18m长(一根装在泵上,配齐控制阀、快速接头)另需配一根15m长3",该可携式潜液泵用液货复合软管,以及在左侧各装舱管设其装舱用盲板法兰。在污液舱设置一套液压潜液单级离心泵,以单纯输送该污液舱的污液。该污液泵也由设在机舱平台的液压动力装置通过高压液压管系驱动。该污液泵构造与液货泵相同,其技术参数如下:数量: 1套舱高度: 约6.6m排量: 约70m3/h扬程: 约110mc(液柱)污液比重: 0.8污液粘度: 1.0cSt控制方式: 就地无级调速人工控制材质: 奥氏体不锈钢AISI316L1.3液货管系与扫舱管系本船液货泵系的设计能满足同时装卸五种化学品液货的要求。在上甲板液货区域设置独立的液货潜液泵的排出支管、液货排出总管、液货横跨管和液货装舱管(参见“液货与扫舱系统原理图”)。在每台液货潜液泵排出端设DN100mm的排出支管与排出阀。每一对液货舱仅装载同一种化学品液货。每一对液货舱的左右两台液货泵通常需并联运行。即每对液货舱设一根独立的DN125mm的液货排出总管,且分别与该两台液货泵DN100mm排出支管相连接。本船共设置五根DN125mm液货排出总管,且其分别与设置在船舯附近的五根DN125mm液货横跨管相连接。在上甲板每一对液货舱的前部,由该液货排出总管上引出左右各一根DN100mm的液货装舱管及阀,并延伸至各自对应的液货舱底部舱壁侧。在每一根液货横跨管的两端附近设有阀、压力表、取样阀、吹扫阀及接头等。对于污液泵系,设置有污液泵排出管、污液横跨管、污液接受(装舱)管,其通径均为DN80mm。在上述各横跨管上方设置一根DN200mm液货/氮气/蒸汽跨接管通过阀、可拆短管分别与各液货横跨管、污液横跨管、DN200mm氮气/压缩空气/蒸汽横跨管和压载水通岸排放管等相连接。以实现多只液货舱装载同类货品、液货舱内污压载水和洗舱水排往污液舱、液货惰性化、液货舱与液货管系的除气与干燥等作业需求。本船液货泵系设有有效扫舱系统。该系统利用压缩空气/氮气吹扫方式,以清除各液货泵(包括污液泵)装置内部和整个液货管系内部的剩余液货。液货泵扫舱顺序:压缩空气/氮气将泵内剩余液货→泵液货上升管→泵小通径扫舱管→液货排出支管→液货排出总管→液货横跨管→排岸。横跨管区域后部液货管路扫线顺序:压缩空气/氮气将泵内剩余液货→液货横跨管→液货排出总管三通处→小通径扫线管→纵向公共扫线管→污液舱;以及从泵排出阀后侧→液货排出支管→液货排出总管→小通径扫线管→污液舱。横跨管区域前部液货管路扫线顺序:压缩空气/氮气将泵内剩余液货→泵排出阀后侧→液货排出支管→整根液货排出总管→小通径扫线管→纵向公共扫线管→污液舱。液货横跨管扫线顺序:压缩空气/氮气将泵内剩余液货→横跨管阀内侧→横跨管→横向倾斜小通径扫线管→横跨管阀外侧排岸或→纵向公共扫线管→污液舱。纵向公共扫线管在最低处设放泄阀。各液货泵与污液泵液压同心管腔设有吹扫装置,以检查液货/液压油密封装置的泄漏情况。除纵向公共扫线管通径约为DN32mm外,所有小通径扫线管通径为DN25mm,其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316L。所有小通径吹扫阀为球阀带快速接头,材料为不锈钢316L。在后隔离舱设液货残余物/水混合物的水下排放管与水下排放口,通径DN125mm。排放管设有上甲板操纵的阀与可拆短管,上甲板排放管通过液货软管与液货横跨管、污液横跨管相连接,可水下排放预洗后注入的任何水(且预先符合有关船舶位置、航速等排放要求)。其排量应控制在70m3/h以下。液货管系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管316L。液货管系阀件全部为手动不锈钢闸阀。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316L。液货管系采用对接焊连接,管路与设备采用不锈钢304法兰连接。在上甲板的液货总管、蒸气收集总管与纵向公共扫线管采用不锈钢弯管式伸缩接头。液货区域的液货管系采用的管子支架按CB/T3780-1997标准的Ta型(垫块与衬板材料为聚四氟乙烯)配置并设有电气接地装置。配置横跨管异径接头及ANSIB16.5Class150标准不锈钢304盲板法兰,其规格数量如下:异径接头尺寸 数量5"×6" 105"×8" 104"×6" 2提供的各异径接头专用配对法兰应为带有手柄的可拆不锈钢盲板法兰。法兰与异径接头,存放在储藏室搁架上。本船还设有公称压力为1.6Mpa的8"、6"、4"不锈钢316L输油软管各4根,共12根(每根8m长)。其存放在步桥下的搁架上。亦可采用PTFE/不锈钢316L化学品输送复合软管替代不锈钢软管。装有不锈钢304格栅的集液槽安装在横跨管左、右侧的正下方,软管架与集液槽材料也为不锈钢304。集液槽上装有DN25球阀。两集液槽内积满残液时,采用设在集液槽前部的一台气动泵通过固定管路抽吸集液槽内积液排至污液舱。气动泵型式: 固定式不锈钢316气动隔膜泵数量: 1台排量与工作压力: 约15m3/h×(0.15-0.8)MPa。1.4液货泵液压动力管系液货泵液压动力系统提供液货泵以无级调速运转的动力源。该系统由设在机舱平台的液压动力站内的一套液压动力装置、一台液压油注入及输送装置(1.1kW)、一套液压油传感器元件单元、一只液压油储藏柜(0.6m3)和一只液压油泄放舱(1.4m3)(或根据船东推荐)、液货控制室控制台的液压系统控制屏(板)以及高压液压管路与液压回油管路等组成。本液压动力装置由两组电动机驱动的液压泵、冷却器、油过滤器、温度控制阀、公共底座等组装而成。每台液压泵输入功率为110kW,两台共需220kW,能同时运行三~四台液货泵(轴功率约为210kW)。电动机采用星三角起动,电制:3ø,380V,50Hz。需另配电气起动箱。设在液货控制室控制台上的液压系统控制屏(板)的主要功能为:控制液压动力装置液压泵起停,对整个液压系统进行监测与报警。本船还设置两套在上甲板液货横跨管区域操作的、液压动力装置应急停止按钮(防爆型,带安全栅)和一套在机舱内操作的、液压动力装置应急停止按钮。本系统所有的高压液压管路、液压回油管路及其附件(如通舱管件、管夹、支架、高压法兰、软管接头、快速接头)等均由泵制造厂提供。由于液货泵的转速仅要求能在就地操作控制,因此,本液压系统不设液压控制(遥控)系统。2液货舱和污液水舱加热系统液货舱加热系统是由机舱蒸汽锅炉、蒸汽总管、回汽总管、液货舱加热盘管、阀组等组成。由机舱3.0t/h辅锅炉提供足够的蒸汽加热量来满足:在环境大气温度2℃与海水温度5℃条件下,将全部液货舱液货在48小时内由30℃加热至50℃。在相同外界条件下,将污液舱污液在24小时内由20℃加热至66℃。每一只液货舱和污液舱内安装有并联回路的加热盘管,盘管材料为不锈钢316L,通径约DN40mm(外径48.3mm)与3.0mm壁厚管长约730m(不包括凝水上升管)。加热盘管安装于距离双层底舱顶上方100mm高度。上甲板每对液货舱、污液舱的蒸汽、凝水管上装设有阀组。上甲板露天部分的蒸汽加热总管和凝水回水总管材料为无缝钢管。采用国内专业厂生产的阻燃认可型预绝热保温管。上甲板凝水回水总管上应设置1只能取样检验凝水是否含有有毒物品的凝水视察柜。将上甲板各液货舱蒸汽进入管与上甲板的压缩空气各支管相连接,以吹扫凝水。为了适装某些液货,上甲板液货舱蒸汽加热总管和凝水回水总管上装设盲通法兰。由本船上甲板蒸汽总管通过支管、阀供各液货舱蒸舱用。3货油舱透气系统3.1概述液货舱透气系统为高速透气系统,设计应满足SOLAS公约、IMOMSC/Cir.1009/ISO15364“有关阻止火焰进入油船货油舱装置的设计、试验及安装的修订标准(MSC/Cir.667)的修正案”(2001.6.8)和CCS海船规范的要求。本船每一液货舱的最大装舱速率约为150m3/h,以此作为透气系统设计依据之一。液货舱和污液舱设独立透气管其末端装设一只高速透气阀及一只液货舱压力报警装置。透气管材料为不锈钢管316L。本船还设置液货舱与液货管系除气、通风、干燥系统3.2透气和除气系统每一只液货舱和污液水舱均设有一只通径约为DN65mm的高速压力/真空阀,用于在航行中热力呼吸和装卸货作业时的透气。高速压力/真空阀应满足IMOMSC/Cir.1009和CCS船级社要求:数量: 每只液货舱与污液舱各设一只,共11只型式: 非振荡型和能从外部检查、清洁、更换内部元件(符合ISO15364:2000标准,并取得IMOMSC/Cir.1009认可证书)整定压力: +0.020MPa,-0.0035MPa透气速率: 最小30m/s材料: ·本体: 不锈钢316 ·金属丝网: 不锈钢316 ·其余内部构件: 不锈钢316本船各液货舱独立的约DN80mm透气管分前后两组集中布置在步桥的两侧。透气管出口的高度和位置应满足IBC规则第15章、SOLAS公约和CCS规范的要求。设高速透气阀检修平台。为便于泄放,所有液货舱透气管均需带有坡度并设有压缩空气/氮气/蒸汽吹扫接头与放泄旋塞。为了进行液货舱通风、干燥以及人员进入液货舱,必须对液货舱进行除气。本船设置两套进口型手携式水力驱动除气风机,每台风机排量约6500m3/h左右,并配齐驱动水进出口快速接头、球阀、软管等。为了进行液货管除气、干燥,本船在首楼设置一套固定式高压送风机,并在上甲板设有玻璃钢风管与止回阀,通过通风软管与上甲板各液货横跨管或氮气/蒸汽横跨管相连接。高压离心风机技术参数:风量: 约7300m3/h全压: 约11600Pa转速: 2900r/min船用电机功率与电制: 37kW,3ø380V50Hz除气作业时,在每一液货舱与污液舱相应的高速压力/真空阀旁增设一套DN100mm的释放盖,除气时易燃或有毒蒸气从该释放盖以20m/s以上速度排放大气。当出口处的易燃蒸气浓度降至可燃下限30%时及在有毒货品的蒸气浓度对健康没有危害以后,可通过货舱口利用水力除气风机除气。配高压通风软管8"(DN200mm)、15m/根长2根及5"(DN125mm)、15m/根长6根。由机舱消防总用泵通过上甲板水消防总管供给手携式除气风机驱动水。4液货辅助系统和设备4.1液位遥测和报警系统本船液位及余位空间测量系统均为闭式测量系统。所有液货舱和污液舱设置电磁浮子式液位测量系统。压力式液位测量系统用于所有压载水舱、淡水舱、洗舱淡水舱和船舶吃水的测量。在每只液货舱和污液舱各设置一套磁致伸缩式浮子液位测量系统。该磁致伸缩式浮子液位测量系统除了能连续测量液货舱液位外,还能对98%、95%液货舱舱高的高液位、高高液位进行报警。磁致伸缩式浮子液位测量装置技术性能:数量: 11只(舱深6.45m)型式: 磁致伸缩式浮子液位测量精度等级: 1%±1mm材料: 不锈钢316L浮子与导管、不锈钢304终端接线盒与法兰液位(包括温度)测量装置设有就地显示装置,且通过防爆隔离栅、信号处理装置、显示单元,实现在液货控制室计算机CRT显示屏上显示液位。每一只液货舱和污液舱均配置有两只位于不同高度的温度传感器(共22只)。这些传感器均接通一只预先调整温度值的高温声光报警,并延伸至驾驶室。温度传感器技术性能:测量范围: -55~+90℃精度等级: ±1℃材料: 不锈钢304终端接线盒与法兰13只压载水舱、2只淡水舱、2只洗舱淡水舱各设置一套压力式液位测量装置。通过气-电转换单元,实现在货油控制室计算机CRT显示屏上显示液位和高液位报警(可调)。本船设压力式船舶吃水测量装置系统。即设置船舶首、尾、中三只吃水测量装置,在液货控制室控制台及CRT显示屏上显示船舶吃水状态。每一只液货舱和污液舱均配置有一只独立式高液位、高高液位遥测装置(共11只)。这些传感器均接通98%、95%液货舱舱高的的高、高高液位报警。其材料为316L。在液货控制室设有液位报警箱(带安全栅等)。在罗经甲板设闪光/平光报警灯与报警喇叭。在蒸气回收横跨管(前、后)共设置两套(高低)压力传器装置,压力报警设定值为0.018MPa,真空报警设定值为0.0035MPa(非惰性化),在液货控制室设压力报警箱与声光报警。在每一液货舱和污液舱各设置一只液货舱压力传感器以及在液货控制室设液货舱压力报警装置。4.2洗舱系统本船洗舱系统为冷、热海水与淡水洗舱系统。上甲板液货区域的每一液货舱设置固定式带程序控制装置固定式洗舱机。因本船通过洗舱机洗舱以满足MARPOL公约附则II对化学品船零洗舱阴影面积的要求。每一液货舱设置约1套固定式洗舱机。其具体数量由洗舱阴影图决定。型式: 小流量高效、双喷嘴排量: 11.3m3/h压力: 0.8MPa射程: 10.8m长度: 2m材料: 不锈钢316L本船另配置2套手携式洗舱机、防静电洗舱软管:约2"×15m×2根,带快速接头。型式: 双喷嘴排量: 11.3m3/h压力: 0.8MPa射程: 10.8m材料: 不锈钢316L配两套软管座(ø318mm带支架)、附件、工具等。手携式洗舱机通过洗舱舱口进行洗舱。热海、淡水洗舱时加热系统按2只固定式洗舱机同时作业设计。冷海、淡水洗舱时系统按4只固定式洗舱机同时作业设计。洗舱机驱动水由设置在后隔离舱内的洗舱泵供给。洗舱泵数量: 1台型式: 单级、卧式、离心泵排量: 60m3/h扬程: 120mH2O转速: 2900r/min电机功率与电制: 37kW,3ø380V50Hz汽蚀余量(NPSHr): 约3m材料: 铸造青铜泵体、铸造青铜叶轮、不锈钢轴安装方式: 隔舱传动装置、挠性联轴器(泵不带公共底座)轴封: 机械密封附加备件: 叶轮、轴、机械密封各1套洗舱泵由机舱的电动机通过隔舱传动装置驱动。机舱侧设就地起停按钮与电控箱,并能在液货控制室遥控起停。设置就地与遥测指示的吸入排出压力表。洗舱时调节离心式洗舱泵的排出阀的开度,以达到2~4台洗舱机所需的排量(共约20~40m3/h)与相应工作压力(见前)。海、淡水由洗舱泵泵送,通过一台洗舱水加热器加热后(冷海水洗舱时,从加热器旁通)输送至洗舱机。由机舱蒸汽锅炉提供给洗舱水加热器足够量的蒸汽加热介质,洗舱水加热器提供从海水或淡水温度10℃下加热至80℃的热水至2台固定式洗舱机同时工作。一只单联过滤器安装在洗舱泵吸入总管上。隔舱传动装置由机舱海水管系供冷却水。通径约100mm的洗舱水总管带有支管和连接于洗舱装置的接头均设于上甲板上。设在上甲板的洗舱总管设有不锈钢波纹管式膨胀接头。洗舱水加热器和洗舱泵排出管之间、海、淡水吸入总管之间均设有隔断阀与可拆短管或盲通法兰。循环洗舱由各液货舱与污液舱、液货泵与污液泵及循环洗舱管系来实现。洗舱水由相应液货泵排污液舱或岸接收设施。配2”洗舱软管10根,每根2-3m及2”洗舱软管2根,每根15m。洗舱总管尺寸应基于同时供给4只洗舱机的洗舱水量设计确定。洗舱泵后侧的阀件应为手动不锈钢闸阀。洗舱泵排出段洗舱管系的材料为不锈钢钢管316L,洗舱泵吸入管段的材料为无缝钢管镀锌。一台热海水、热淡水清洗用洗舱水加热洗器设置于上甲板液货区域(露天)。型式: 卧式,壳管式,蒸汽加热,不锈钢壳体容量: 按照3t/h、0.7MPa的蒸汽能将约25m3/h海水从10℃加热80℃的负载确定污垢系数: 0.76一只就地测量温度计设于加热器热水排出口端。4.3液货控制室液货控制室设置有液货潜液泵液压动力装置用的液压系统控制屏、控制台、独立式高高液位报警箱、蒸气回收集管高低压报警箱等。设于控制台旁的液压系统控制屏具有以下主要控制、显示与报警功能:液压动力装置2套液压泵组起停;液压动力装置应急停止;液压系统压力调节;液压系统越控应急停止;液压油高、低位、过滤器阻塞、高油温、应急越控、泵磨损超量、系统泄漏等报警;液压泵组运行指示、电源指示;液压油温度与压力指示;液压泵组与补油泵运行累积时间指示。控制台上装设有液位指示装置、专用压载水泵与洗舱泵监控板、CRT屏幕等,其具有以下主要控制与报警功能:10只液货舱与1只污液舱磁致伸缩式液位指示及高位、高高位声光报警;10只液货舱与1只污液舱上下两点共22点温度指示,高温声光报警(并延伸至驾驶室);13只压载水舱、2只淡水舱和2只洗舱淡水舱——压力式液位指示,高位声光报警;各液货舱与污液舱高、低压力声光报警;船舶首、尾、中三点吃水;1台洗舱泵起停、电流指示;1台专用压载水泵起停、电流指示;1台后隔离舱抽风机起停;洗舱泵、专用压载水泵压力、压力真空指示;后隔离舱舱底水高液位报警。4.4液货蒸气收集系统由于本船装载丙烯腈等液货,则本船应设置液货蒸气收集系统。在船中部设前后两根约DN80mm液货蒸气收集横跨管、纵向左右两根约DN80mm液货蒸气收集总管。本船蒸气收集系统是按1对液货舱同时装舱作业进行设计的,其最大装舱速率为300m3/h。此外本系统还包括设置蒸气收集总管上的高低压声光报警装置、前述的高速透气阀与液货舱独立的高高液位报警装置、软管、接头等以及除气用透气管。设计满足IBC规则与USCG要求。液货蒸气收集管系材料为不锈钢316L。配置蒸气回收软管3"(DN80mm)、15m/根长2根,带特殊法兰。4.5闭式测量装置本船设置两只手携式气体安全型(气密型)液位、温度、界面仪,可用作污液舱的污液/水界面测量,用作液货舱和污液舱测深与测量该舱的各液位高度下的液货温度。该油水界面仪技术性能如下:测量精度: ±2mm ±0.5℃带长度: 15m另配两只专用电池以作备用。每一液货舱和污液水舱设置各装设一只1"/2"不锈钢甲板阀(国产,共11只)。本船还设置一只2"手携式液货取样装置。4.6后隔离舱及其它围蔽处所通风后隔离舱根据IBC规则与CCS规范要求,经常进入的后隔离舱及其它围蔽处所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20次/h。后隔离舱设离心式抽风机,该抽风机由设于机舱的电动机通过隔舱传动装置驱动。抽风机数量: 1台型式: 奥氏体不锈钢(无火花)叶轮隔舱型离心抽风机风量: 约4000m3/h压头: 745Pa转速: 1460r/min电机功率 3.0kW风管引至泵舱的底部。通风总管和支管应为3~6mm厚的钢板焊制而成。后隔离舱顶上设进、排风通风口。液货区域的不经常进入的首部隔离舱、防护用品室、冲洗室、甲板贮藏室设自然进风口与带盖板的ø318mm抽风口,该抽风口采用上述的便携式水力通风机进行通风。4.7淋浴和眼冲洗装置本船在上甲板液货区域设置3套淋浴和眼冲洗装置,2套设在液货横跨管区域(左、右各1套),另一套设在液货区域上层建筑前端壁的舱室内,其用水由热水系统供给。上甲板热水管材料为不锈钢管,采用预绝热保温管。4.8压缩空气吹扫与氮气系统本船在上甲板液货区域设压缩空气吹扫总管与DN200mm氮气/压缩空气/蒸汽横跨管相连接。在上甲板液货管系、蒸气收集管系、透气管系上设置吹扫用通径DN25mm带球阀快速接头。另配置6根15m带快速接头的吹扫用软管。压力0.7MPa的压缩空气引自机舱低压空气瓶。引自岸氮气管的氮气通过该氮气/压缩空气/蒸汽横跨管与跨接管可以向各液货舱与污液舱充入氮气(封舱航行以策安全)。在首楼后端壁两侧设置共约10瓶5015.0MPa氮气瓶组及其管路、减压阀、安全阀等,以便在航行中对液货舱补充氮气用。4.9甲板洒水系统为了降低液货区域各液货舱与污液舱内的温度与液货蒸气压,本船在液货区域上甲板设纵向一根甲板洒水总管与纵向四段洒水支管,在每段洒水支管上每隔2.2m左右各设一只ZSTM-25型洒水喷头(共48只)。该系统由机舱总用泵或泡沫消防泵供水。其管材为无缝钢管镀锌。5空调系统本船设置的空调系统为中速、单风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