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小学音乐教案2022小学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一.能学会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二.能认识强弱记号f、p,能比较声音的强和弱。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现在正是春季,带上你们的好心情和老师一起去春游好吗?那就让我们唱着歌出发吧!(播放课件《春天在哪里》)1.出示大山图片大山不但美丽而且神奇(播放回声)喊声和回声这两种声音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课件出示:在音乐中大的,重的声音叫强,用英文字母f表示。在音乐中小的,轻的声音叫弱,用英文字母P表示。2.师生做回声游戏二.学习歌曲1.学生闭眼静听感受歌曲。好听吗?喜欢不喜欢?2.再听歌曲了解歌词3.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呢?随着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师教生有节奏的读歌词。4.学生轻声随曲唱5.再次轻声随曲唱6.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唱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重点指导。7.分角色唱1)师生合作唱2)男、女生合作唱3)指名唱三.比较声音的强弱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大山,现在我们将要来到声音谷,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里面有美丽的城堡,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比较一下哪种声音强,哪种声音弱吗?(出示课件)四.找一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有的声音是强的,有的声音是弱的,现在我们就来找一找,强弱声音。学生自身找强弱声音,集体交流。小朋友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表现出这么多的强弱声音。五.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春游高兴吗?是啊,我们不但感受到了快乐,而且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还认识了f、p表现了声音的强和弱,收获可真不小。时间不早了,带着我们的收获唱着歌儿回家吧!(播放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2022小学音乐教案2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火车开了》,并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进行律动和表演。2.能随音乐用念、拍击活动做等形式表现“×、××、0”三种节奏。3.能用甜美的声音演唱《郊游》,并能通过演唱和造型来表现歌曲情景。4.能积极参与表现预设情景种的音乐活动,且在音乐活动中有所创新。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流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每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安定情绪二.新课教学(一)、导入1.师:小朋友们坐过火车吗?火车是什么样儿的?火车开动时发出怎样的声音?火车鸣笛的声音又是怎样的?火车能帮人们做些什么?学生一一回答。2.老师用电子琴模仿火车的鸣笛声,让学生用声音模仿火车开动时的声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3.让学生观看火车进站和出站时的影片。(二)、学唱歌曲1.老师范唱,边唱边做一些基本动作。2.随琴模唱旋律。3.学习歌词4.随琴唱歌词(三)、歌曲表演1.请学生自身设计动作2.老师带领学生表演:先用手势模仿火车轮子转动的动作,每小节第一拍向前伸出,第二拍向下向后收至腰间,再用踏脚动作模仿火车开动的节奏。三.节奏练习节奏游戏一些小朋友做开动的火车,一些小朋友做山洞、桥梁、接站员等。充当“火车”小朋友由8——10人组成,行驶时根据不同的情景表现。如,“爬坡”、“钻洞”、“过桥”等等。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允许他们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节奏和“火车”开动时的情景。四.结束课业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安定情绪二.节奏练习《旅游路上》(一)、节奏表现1.念。“x”念“咔”,“xx”念“嚓嚓”,“0”闭嘴休止。2.拍击。“x”拍一下,“xx”拍两下,“0”握拳表示。3.动作。手和《火车开了》的音乐游戏动作一致。同时利用左、右脚步交替时的轻重缓急来表现各种节奏,如:“x0”,第一拍右脚向前跨一步,第二拍左脚轻轻跟上来;“xxx”和“xxx”,利用左右脚交替踏步的不同来表示。(二)、节奏游戏一些小朋友作开动的火车,一些小朋友作山洞、桥梁、接站员。充当“小火车”的小朋友由8—10个人组成,用念和带动作的表演形式来表现《旅游路上》的节奏,其余的小朋友除了作山洞、桥梁、接站员外,还要有一些小朋友在观看的同时用“拍击”的形式来表现节奏,使气氛更加热烈。另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允许他们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节奏和“火车”开动时的情景。三.歌曲《郊游》(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开火车,者节课就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去郊游吧。(二)、老师范唱(三)、学唱歌曲1.随琴模唱旋律。2.朗读歌词(多媒体)(四)、随琴学唱歌曲。(五)、律动表现1.创设情境几个学生为成一圈,模仿一个微波荡漾的小湖;几个孩子蹲在湖边像盛开的鲜花,摇曳的小草;还有的孩子用造型表现一座小山;有的组成山洞……一部分孩子演唱歌曲,另外的孩子手拉手,肩并肩,看风景,做游戏,或在草地上翩翩起舞。同时,也让孩子按自身的想象,尽情的创造和表现,让它们从中体验创造的快乐。2.分组进行,看哪一组的学生表现得最有创意。3.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4.鼓励创新,老师教的动作和表现形式只能作为参考,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创设更多、更好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主题情景。5.鼓励学生根据所看到的不同景点演唱不同的歌词,以表现不同的情景。6.活动评价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演唱的歌曲是否流畅,表演的动作是否准确到位,更应该注意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表意识。在本课的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表现欲望,让每个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才是本课的目的所在。在整个评价活动中,要注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当场评价、阶段评价和总体评价相结合。四.结束课业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律动《小小火车开动啦》二创设情境游戏:1导入师:火车到站了,让我们手牵手去《郊游》吧2歌表演师:郊外的景色可真美啊,你们看,有美丽的小花(第一组同学扮演),绿色的小草(第二组同学扮演)微波荡漾的小湖(第三组同学扮演)青青的山(四组)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播放歌曲伴奏,学生演唱三创造1师:除了这些,你们还可以看到哪些美景?能加到歌曲中唱出来吗?讨论一下。2学生讨论3学生表演自身所创4互相评价四表演学生分四个大组随音乐表演五音乐大擂台活动选出五名同学表演,原来的小擂主也要表演,然后评分六结束新课老师评小红花七随音乐下课2022小学音乐教案3教学目标:1.以活泼、欢快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愿望。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3.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重点难点:1.让学生感受了解地球是我们共同应该保护的家园,植树造林势在必行。2.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教学方法:学唱法、引导法。教具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设备、Flash画面、磁带。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苗岭的早晨》1.复习听赏一遍。2.再以网上画面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记忆。二.导入新课:美妙的音乐将我们带到了山清水秀的苗家山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该是多么幸福,具统计从1970年到20xx年,由于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2%,由此生物多样化下降了1/3,淡水资源减少了55%,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我们怎么办?(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引导植树歌的出现)三.学唱歌曲:1.听录音《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身拍节拍,小声跟唱。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5.歌谱学唱,注意歌曲中的连线。6.学习歌词,学生分组学唱并练习。四.创编歌曲的律动:1.第1.2小节拉手原地点踏步。2.第3.4小节双手上举摆动。3.第5.6小节一人蹲一人站立。4.第7.8小节拉手双人转圈。教学反思:在创编活动中,要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一边律动,一边演唱歌曲,从而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并使课堂气愤更加活跃。2022小学音乐教案4一.教学内容:教唱歌曲《勤快人与懒人》二.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勤快人与懒人》,感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懂得从小应该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二)行为与能力能用不同的语气与情绪演唱表演《勤快人与懒人》并用口琴伴奏,进行歌表演。(三)拓展目标观察并模仿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劳动情景,体验劳动的过程与劳动成功的快乐。三.教学要点:1)利用两种不同的语气、速度、情绪演唱歌曲《勤快人与懒人》,表现勤快人与懒人的不同形象。并能即兴的用口琴、形体语言、打击乐器等表演歌曲。2)认识五线谱中的si,do’,并能正确为do—do’填写唱名。四.教学重点:认认唱名、理解歌曲音乐形象,并能正确表演。五.教具准备:歌曲录音、图片等。六.教学设计:(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二)学唱歌曲《勤快人与懒人》1.教学导入课前根据歌词设计一个故事,并用形象的范唱表演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入新课。2.歌曲教唱1)听录音请学生讲出歌曲的内容。先把会唱部分旋律涂上色快自学演唱,口琴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可用口琴吹吹,帮助把音唱准。2)重点放到五度中跳和结尾同音。要求区别清楚rerefaredosol,rerefaredodo3)重点指导学生认识五线谱中的do’si要求:结合手势帮助学生理解音的高低和位置。4)其余部分乐句用听唱法教学,也可让学生为这些乐句填上唱名后在学唱。5)用不同的语气与情绪朗读歌词,体会歌词大义。可采用齐读、个人读、小组读等不同形式进行。6)演唱歌曲:由于歌词通俗一动、形象生动,唱时朗朗上口,同样可采用齐唱、独唱、小组唱、表演唱等形式进行教学7)歌曲处理A、歌词两段表达的两种截然相反的音乐形象,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速度、情绪演唱两段歌词,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B、用演唱、演奏、舞蹈动作表演歌曲,更进一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C、小品表演,让学生模仿日常生活中人们劳动的场景进行表演,让学生感受劳动光荣,要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三)总结:提问学生学习:“学习了《勤快人与懒人》,懂得了什么”(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2022小学音乐教案5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一年级2.学科:音乐3.课时:14.课型:唱歌综合课二.教材分析《过新年》这首歌曲表达了儿童过新年时的愉快心情。歌词通俗易懂,歌曲中模仿锣鼓点的衬词的利用为歌曲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歌曲为羽调式民族风格浓郁。歌曲中旋律节奏重复的因素很多,但多为变化的重复。最后歌曲在上行到音处结束显得欢快热烈、意犹未尽。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歌曲《过新年》、了解年的由来和春节习俗,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用拍手的节奏训练、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一步渲染欢快、热烈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欢快、活泼、明亮的声音来演唱《过新年》这首歌曲,体验孩子们过新年愉悦的心情。四.教学重点1.了解春节的基本习俗,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2.能积极配合老师、同学完成各项律动、参与表演。五.教学难点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2.节奏的训练,器乐的配合。六.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小鼓、锣。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随着歌曲《新年好》的音乐进入教室】教师:小朋友们,当你的小耳朵听到这首歌曲时,你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过年···教师:小朋友们对春节的习俗了解多少呢?【出示课件】介绍扫尘、贴对联、贴窗花教师:有关年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课件导入《年的传说》:相传有一年的除夕,人们还是幸福开心的生活着。突然,村子里跑来了一头叫“年”的怪兽,它头长尖角,非常凶猛,吃掉了村子里很多小动物,人们害怕极了。这时候来了一位老奶奶,她说“年”最怕红色、光亮、能炸响的东西,村子里的人马上点亮了自身家里的灯火、贴上红色的对联、燃放爆竹,终于把“年”兽赶走了。以后的除夕,人们害怕年兽的再次出现,再也不敢入睡了,等到天明,也就成了今天的传统节日“过年”。】教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学习一首有关年的歌曲,名字叫做《过新年》。请你打开56页!学生:我就打开56页!(二)学唱歌曲【播放歌曲《过新年》】1.节奏训练教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看到PPT,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拍一拍。①xxxx▏x0‖咚咚咚咚锵。②xx▏xxx‖咚锵咚咚锵。③xx▏xxo▏xx▏xo‖咚锵咚锵咚咚锵!2.有节奏的朗读歌词①教师教读,明确提出鼓点“咚咚呛”②学生齐读。3.练唱歌曲教师:现在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唱一遍歌曲!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接唱游戏,老师演唱前面的,小朋友们演唱“咚咚锵”,加上你们的小手来拍打节奏。4.律动游戏教师:小朋友们非常棒!想不想再玩另一个游戏?学生:想教师:老师手上有两种乐器,老师邀请四位小朋友上来当“小乐手”。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拿小鼓的两位同学看着老师,在歌词有“咚”的地方用小鼓打出来。拿这个的,在歌词有“锵”的地方敲一下。教师指挥教师:其他同学充当“小歌星”,谁唱的,我就请他下一组上来表演,我们一起来一遍!教师弹琴,学生演奏八.课堂小结教师: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还有两个多月就要过年了,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做永远快乐的小天使!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下课!2022小学音乐教案6教学目标培育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歌曲。教学过程1.导入导入西瓜,西瓜成熟时要有人看瓜,就要搭一个小瓜棚,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看瓜吗?看瓜是很艰苦的劳动,同时也是很快乐的,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体会主人公热爱家乡,执爱劳动的心情和乐观、风趣的性格。2.听几遍录音范唱。3.跟着录音轻声学唱歌曲,要求学唱时眼光能同时看到歌谱。歌曲中有大量的“X.X”节奏。要提示学生注意,波音和后倚音处也应予以解释。在“哎嗨哟,哎小瓜棚,小瓜棚”处,学生只凭感性是很难准确地掌握“哟”字的时值(三拍半)的,因此需要将这五小节的歌谱认真学唱,唱时需挥拍或击拍,才能使学生从理性上唱准。最后离开录音跟着教师的琴声演唱歌曲。4.布置课外作业为歌曲《小瓜棚》收集、录制背景音响。教学评价1.学生学唱歌曲时的学习热情及参与率,学唱歌词的效率。2.学唱歌曲中部分歌谱时学生的关注程度和学习成效。2022小学音乐教案7主要教学领域:音乐领域内容分析:小班幼儿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度比较弱,《大象和小蚊子》的角色生动、有趣、反差大,便于幼儿理解和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注意倾听音乐的不同,并且用动作表现出来。幼儿分析:因为小班的孩子爱行动、爱模仿,因此活动中充分利用孩子这一特点设计了利用乐器为故事配音的环节。设计思路:通过游戏问答、欣赏音乐、感知体验、探索发现、形象表征等环节和孩子一起完成这一课时。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知并辨别音乐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元素。2.感受串铃、鼓、和蛙鸣筒等乐器的不同特点。3.能根据故事情节和教师一起演奏乐器。活动重难点:重点:感知并辨别音乐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元素难点:根据故事情节和教师一起演奏乐器活动准备:1.故事:大象和小蚊子2.乐器:鼓、串铃或手铃、蛙鸣桶: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教师创设情境。例如:在动物王国里,有一头大象,很不喜欢总是围着它转的蚊子,因此每次蚊子飞过来的时候,大象都会把它赶走。。。。。。二.音乐欣赏:圣--桑《长耳人》1)完整欣赏:利用图片大象和蚊子,播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感知音乐。2)引导幼儿说一说:感知音乐中重音:大象,高音:蚊子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元素。三.感知节奏:大象和蚊子故事:引导幼儿利用表演的形式对故事中的声音进行初步感知。1)第一段: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对大象的走路的声音进行模仿。(咚--咚--咚)2)第二段: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利用动作对大象打瞌睡、蚊子飞进行动作模仿(嗡--嗡—嗡)3)第三段: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对(刮--刮--刮)进行模仿。4)最后一段:教师边讲故事便引导幼儿利用动作进行模仿(咚--咚--咚)。5)听音乐,将以上动作的模仿加入音乐进行节奏的感知四.乐器游戏:1)引导幼儿认识乐器:鼓、串铃或手铃、蛙鸣桶,并引导幼儿探索各种乐器的打法。2)找一找:教师与幼儿一同探讨哪个乐器可以表现故事中的声音。例如:大象的声音用鼓、蚊子的声音用串铃、刮得声音用蛙鸣桶等。3)尝试为故事进行配乐:教师讲故事幼儿尝试用乐器对故事内容的声音进行乐器模仿。4)为幼儿分组,教师指挥进行故事配乐。羊口镇宅科幼儿园:黄成爱2022小学音乐教案8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教学过程:1.导入:请同学们看羌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再看羌笛的图片(出示图片),介绍羌族。2.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2)集体朗读歌词,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3)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8小节基本相同。(4)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3.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4.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5.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并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目标: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瑶族,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__,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3.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4.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曲《阿喽喽》。教学目标: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2.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教学过程:1.导入2.学唱歌曲《阿喽喽》(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它听我的话”中“我”字的含义,这个“我”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整个彝乡的人民。(3)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4)跟着伴奏带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但要控制好声音,防止喊唱。学生演唱时教师可以指挥来提示速度和强弱。3.学唱歌谱: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的方式。4.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2022小学音乐教案9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快乐的一天》。2.了解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教学目标:1.能注意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2.知道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会看图形谱。教材分析:小组曲《快乐的一天》是编者为了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编的一组主题音乐欣赏,由五个不同情绪的音乐小品组成,通过五首小曲的欣赏,使学生能初步地借助于作品的艺术形象来感知音乐,体验听音乐的乐趣,并初步感受各种不同情绪的乐曲。教学重点:感受各种不同的情绪在乐曲中表现的内容。教学难点:准确的读出走与跑的时值。教学准备:录音、节奏卡片。教学过程:一.聆听《快乐的一天》(师):“我们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你能不能说一说你上学后的感受是什么呢?”1.请学生谈谈自身上学后的感受。2.用一个词来形容自身的一天:请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自身的心里话。3.初听乐曲(请孩子静静地听):仔细地分析乐曲出现了几段音乐,他们的情绪有什么不同?4.“如果我们用各段音乐来描绘我们的一天的生活,你觉得每一段都描写的是什么”起个合适的名字,复听乐曲。5.分析各小段乐曲的情绪,并随音乐动作表示。(鼓励学生创编表现每段内容的动作,并表演出来)6.再听乐曲,让学生自由想象,鼓励学生编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身的感受。二.了解音的长短,认读走与跑(师):“我们在生活中会听到成千上万种声音,但这些声音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长,有的短,我们的音乐是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音乐中的`音符也有长短之分”。1.讲解走与跑的区别——出示卡片观察:两张卡片的大小一样,说明应唱的一样长,但一张卡片中有一个人(走),另一张卡片中有两个人(跑),走一步的时值与跑步一样多。因此:走=跑跑2.练习:读一读拍一拍3.学生用走与跑创作2-4小节节奏,读一读、拍一拍4.有时间还可以做节奏接龙的游戏(既巩固了两个节奏,以培养了创造力)三.课堂小结:小结今天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认读走与跑的节奏,并用编创节奏说一句话。2.表演歌曲《其多列》。教学目标:1.能整齐演唱歌曲,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2.巩固走与跑的时值与长短,通过创编活动,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它的长短,并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教材分析:歌曲《其多列》是一首云南哈尼族儿歌2/4拍,五声羽调式,歌曲轻快、活泼、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变化不大,易上口,是孩子们喜爱的一首儿童歌曲。教学重点:有表情的进行歌唱与表演。教学难点:用节奏创作一句话。教具准备:歌曲录音,节奏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学习的内容:1.出示节奏卡片,认一认,读一读。(可根据书中节奏认读)2.拍手认读,要求准确、均匀、速度以中度。3.认读老师用卡片拼出的节奏。(读、拍出来都可以)4.请学生试着自身创编2-4小节的节奏,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二.创作练习(巩固走与跑的节奏,培养创编与灵活利用的能力)1.老师讲解练习要求,并举例说明怎样做?例:(老师问5个字学生答5个字)。你去做什么?我要去上学!2.学生进行创编练习(在节奏准确的情况下,不限制说话的内容)——出现问题老师及时纠正。3.如某个班的能力强,还可变换节奏进行创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歌曲教学《其多列》(师):“九月一日这一天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你们知道吗?每年的这一天全国的一年级小朋友都开学啦!他们与我们一样,背起漂亮的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你们听……”1.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然后请学生描述出歌曲的大概情节与情绪,同时也可明确提出自身不懂的地方。(其多列:哈尼语快快来)2.板书,请大家一起来认一认歌曲中的节奏,并练习分辨音字。3.听歌曲录音,边听边拍手,并记下第一段歌词,然后老师辅导学生拍●○读词。4.随老师的范唱学习二.三段词,如学生记不下词,可用动作辅助。(老师可教几个动作,也可让学生即兴创作)5.学生随音乐完整、整齐的演唱歌曲。(老师随时纠正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不同——尤其是姿势及演唱方法)6.熟练的唱下之后,可进行小组及个人的表演,鼓励学生不但可以与大家一起整齐的歌唱,还能勇敢自信地进行独唱。▲如有时间,可以辅导学生分辩图形谱中的音符。四.课堂小结:小结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巩固走与跑组成的节奏,并练习创编2-4小节2.表演歌曲《跳绳》教学目标:1.巩固走与跑的时值,并准确的读出节奏,通过创编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2.与大家一起整齐的演唱歌曲,并用歌曲与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教材分析:《跳绳》是一首活泼短波折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歌曲的节奏规律强,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旋律以跳进为主,形象生动、活泼,是多年来深受儿童们喜爱的一首歌曲。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自身创作歌词教具准备:歌曲录音、红绸带、乒乓球、卡片教学过程:一.巩固学生的节奏——出示卡片1.2-4小节节奏,并利用节奏卡片贴在黑板上,带领全班同学读一读。2.用手拍出所有编的节奏,告诉学生读好的小窍门。(心中读节奏)3.试一试口中读节奏,手中拍●○。二.通过画图形的方式感受长短1.出示教具:红绸、乒乓球。2.舞动红绸,拍乒乓球感受它们的动作的长短。3.画出图形,并指导学生在书中涂上颜色,从视觉上感受长短。三.歌曲教学《跳绳》(师):“这节课我们的游戏是跳绳,让我们随音乐愉快地跳起来!”1.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学生边听边拍●○,感受二拍子的活泼、欢快的情绪。2.用听唱法学习第一段歌词,并参考书中的图形谱辨别音字。3.启发学生感受“小绳”的轻巧与灵活,从而体会在演唱中应轻巧跳跃。4.学生随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学生可自由加入动作表演)5.学习第二段歌词:根据书中给的第一.三句词继续进行创作,分小组进行创作。要求:可继续创作、也可自身创作第二段歌词。6.分小组进行表演、展示。(老师伴奏)7.选出创作较好的歌词全班有表情的演唱。四.课堂小结:小结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2022小学音乐教案10概述《竹乡娃娃爱竹林》是北师大版艺术第七册第五单元主题二的一首学唱歌曲。竹子在建筑、交通、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竹是中国文化和人格的象征,它的气质与我们民族的审美情趣相迎合。学习此歌曲需一课时,在学会唱这首歌的同时也学习了听辨竹乐器的不同音色和风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2)懂得感受歌曲节奏、句式及情绪的转变3)初步懂得分辨竹乐器的不同音色。2.过程与方法1)能用不同的节奏朗诵歌词,感受不同的节奏韵律2)能跟唱歌谱,按照歌曲乐句,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转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通过感受竹的秀美,体验竹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体验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装饰音、变化音记号的唱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打击乐器、音乐用书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1.学生大多数是外来工子女,除了学校的音乐课,平时比较少接触音乐。2.本班学生男多女少,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3.学生学习过简单的打击乐器。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情境创设策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竹林的美景。2.游戏激发兴趣策略:采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游戏方式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1.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朗诵《翠竹儿》翠竹儿飘,翠竹儿飘清风吹过竹林梢;``````快来吹一曲“直苗苗”2.欣赏竹景,感受自然美(在背景音乐中,播放竹海,竹林的vcd)师:今天,我们走进了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觉?同学们喜欢竹子吗?3、与竹对话,表达对竹的感受教师让学生交流自身了解到的有关竹子的资料和信息,共同分享竹带给我的美好感受设计意图:学生在聆听、欣赏的过程中感受竹子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二)、唱一唱《竹乡娃娃爱竹林》1.欣赏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1)感受歌曲的民歌风味2)理解歌词内容3)体验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2.学唱歌曲1)引导学生讨论用不同的节奏朗诵歌词,感受不同的节奏韵律×××××|×××××|×竹叶儿长哟,竹叶儿青罗×××××|×××××|×竹叶儿长哟,竹叶儿青罗……2)引导学生了解和跟唱歌谱,按照歌曲乐句,激发学生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转变×××××|×―――|×××××|×―――‖×××××××|×××××××‖3)采用集体、小组、个别、齐唱、分句接唱等形式学唱歌曲设计意图:欣赏并学唱歌曲,感受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三)、联想讨论1.竹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看到很多用竹子做的东西?有谁知道来说一说。2.竹子还能做成什么乐器?它们的声音是怎样的?师:竹子除了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物体,它还可以做成不同的乐器,奏出很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看看。3.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竹子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观赏、聆听了解竹子的用途(四)欣赏竹竿舞,体验竹竿舞带来的乐趣1.欣赏竹竿舞师:今天,我们不但学会了《竹乡娃娃爱竹林》这首好听的歌曲,知道了竹子的很多用途,你们一定不知道在少数民族的地方还有种舞蹈叫竹竿舞,我们一起欣赏吧。2.表演竹竿舞,活动结束师:看了这么好看的舞蹈,同学们一定也很想表演表演吧,好,那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动起来吧设计意图:体验舞蹈的乐趣,激发学生爱竹林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流程图开始情境朗读倾听欣赏讲解引题演示竹林图片录像课件欣赏图片回答问题讲解读一读演一演教唱歌曲听赏并学唱歌曲回答问题欣赏图片明确提出问题点评总结结束欣赏舞蹈2022小学音乐教案11教学目标1.学会“召、顽、鳕、凿、典”等5个生字,理解“寒流、脊背、破冰船、古典”等词语的意思。2.了解白鲸得救的经过,理解为什么白鲸得救是个奇迹,。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习性,体会人们对白鲸的关爱。教学重点了解白鲸喜欢音乐的特点和白鲸遇险、得救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白鲸得救是个奇迹。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白鲸图片(课件1),板书“白鲸”。2.填空:的白鲸,健全板书(喜爱音乐),揭示课题。3.质疑。(为什么称是“喜爱音乐的白鲸”?动物怎么也会喜欢音乐?)二.预习检测1.检测词语。(课件2)召唤顽皮凿开楚克奇海鳕鱼寒流脊背破冰船古典音乐(1)指名读。(2)重点指导。第一排要求读正确,重视生字的教学,特别是“召”;第二排采用图文结合,举例说明的方法理解。(3)指导书写“召”(一撇要长)、“顽”(其中的竖弯钩变成了竖提)、“凿”(下半部分书写要注意)。2.理解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课件3):a.把生字词读正确;b.思考:从文中哪件事可以看出这是一群“喜爱音乐的白鲸”?(2)借助“楚克奇海鳕鱼寒流脊背破冰船古典音乐”等说说课文内容。师过渡:其实文中有几个词语就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概括文章内容的词语。(4)交流,板书:遇险得救3.小结:文中用白鲸遇险、得救的一件事说明了白鲸喜欢音乐,作者相信吗?(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奇迹”)三.了解结果,初识“奇迹”1.学生读找,用“”画出说明白鲸得救的句子。2.交流反馈:预设1(课件4)啊,奇迹发生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1)指名读,理解“奇迹”。(音乐能引导白鲸走出困境是奇迹;白鲸能听懂音乐是奇迹等等。)(2)抓住“啊”与“!”,深化“奇迹”。(说明作者惊呆了,不可思议。)(3)感情朗读,感受“奇迹”。(读出惊讶与不可思议)(4)例举生活中你觉得是“奇迹”的事情。预设2(课件5)白鲸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进入深海。白鲸终于得救了。(1)学生自由读。思考:你体会到了得救后的白鲸是怎样的?(2)交流反馈。(让学生明白是开心与快乐的,重点抓住“欣赏”与“慢慢”,“一边……一边……”来体会)(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开心与快乐等。(4)师过渡:面对此时悠然自得的白鲸,是那样快乐、自在。那你可知道这得救背后的艰辛吗?你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体会到?抓住“终于”读议,并且让学生从课文的找出依据,举例说明“不容易”和人们对白鲸的关爱。(随机抓住“纷纷”、“立刻”“刚……又……”等语言文字),教师板书:营救——失败——成功。(5)小练笔。(课件6)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的白鲸面对营救它的人们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看到白鲸终于得救的营救者们又会谈论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色(白鲸或营救者)写一写。四.课内延伸,拓展“奇迹”师:白鲸真的听的懂音乐吗?白鲸到底是怎样一种动物呢?1.学习课文第一段。让学生结合课文用自身的话介绍白鲸。2.师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白鲸”的资料。(教师重点补充好有关白鲸喜爱音乐的资料,加深学生对白鲸特点的了解。)1535年,当法国探险家雅克卡提尔发现圣劳伦斯河时,他的船队受到白鲸的迎候。这些白鲸在水中载歌载舞,歌声悠扬动听,响彻百里以外,其美妙悦耳的声音令船上队员们惊叹不已,他们便亲切地送给白鲸一个美丽的称呼"海洋中的金丝雀"。然而,不幸的是,自从17世纪以来,由于捕鲸的高额利润,捕鲸者对白鲸进行了疯狂的捕杀,致使白鲸数量锐减。更加可悲的是白鲸的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批批白鲸相继死亡。科学家们经过尸体解剖才找到了引起死亡的因素:由于受到一系列有毒物质的侵害,使其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这些白鲸患上了胃溃疡穿孔、肝炎、肺脓肿等疾病;更有甚者,有的白鲸患了膀胱癌,这在鲸类动物中真是闻所未闻的。五.总结延伸,创造“奇迹”1.师生共同总结,包含以下内容:(1)白鲸的特点(喜爱音乐等);(2)人和动物的和睦相处;(3)举例说明方法的利用(用故事举例的方法来介绍白鲸的特点)。2.课外延伸:(课件7)用举例的方法介绍你喜欢或了解的一种事物(动植物、生活用品等)的某方面特点。板书设计喜爱音乐的白鲸奇迹:想象不到的,遇险——营救——得救不可思议(失败-成功)不平凡的事情举例子设计理念本篇课文讲的是一群白鲸遇险后,在人类的帮助下顺利脱险的故事。通过一个故事的例举,让学生了解了白鲸喜欢音乐的特点。文中把白鲸当作人来写,使得文中充满了趣味性,同时教育了人们要爱护动物,要和动物和睦相处。基于说明文(或叫做科学小品文)的特点,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要说明的事物的特点)的同时,体会其中的情感性,避免说明文教学的纯知识性介绍,而忽视人文性的渗透。此外,本着让学生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除了把文章中的故事作为一个大例子外,还渗透了举例方法的利用,例如教学词语当中,体会“奇迹”一次,了解营救时的“不容易”和人们对白鲸的关爱,认识白鲸喜爱音乐这一特点的课内延伸等等。力求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学习,达成教学目标。课件说明课件1出示白鲸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因为学生都喜欢动物。课件2召唤顽皮凿开楚克奇海鳕鱼寒流脊背破冰船古典音乐说明:呈现链接。其中加横线的词语有图片链接,图文结合进行理解。a.把生字词读正确;b.思考:从文中哪件事可以看出这是一群“喜爱音乐的白鲸”?课件3说明:仅作呈现。课件4啊,奇迹发生了!白鲸成群结队地跟着破冰船游动起来。说明:仅作呈现。重点读议句子。课件5白鲸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冰区,进入深海。白鲸终于得救了。说明:仅作呈现。重点读议句子。课件6随着破冰船慢慢游出的白鲸面对营救它的人们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看到白鲸终于得救的营救者们又会谈论些什么,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色(白鲸或营救者)写一写。说明:仅作呈现。课件7用举例的方法介绍你喜欢或了解的一种事物(动植物、生活用品等)的某方面特点。说明:仅作呈现。2022小学音乐教案12[教学目标]通过聆听,感受作品的节拍、情绪、情感等特点,初次获得对歌曲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对乐曲的熟练程度,培养他们初步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第十二课音乐七巧板[教学目标]1.能准确接唱本期学过的歌、写出歌名,并用适当的情绪与声音来表现。2.能听辨出乐曲播放的顺序,并说出曲名。3.能根据对方同学所唱的歌曲即兴创作下一句。[教学过程]一.乐林高手大聚会二.乐林高手大比拼老师将学生分成两队,讲明“比拼”的规则,进行游戏准备。学生以自主选择的方式组成两队,并分对坐下准备游戏。1.“超级接歌王,我来唱、唱、唱”游戏2.“超级顺风耳,我来听、听、听”游戏三.乐林高手总动员师:今天同学们都表现不俗。在你们的相互配合下,我们不但是“超级接歌王”、“超级顺风耳”,而且还当了一回“超级音乐大师”。如果你是有心人,就会发现自身原来有这么多“超级能量”。勇敢地发掘有超级能力的自身吧!(播放《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音乐。)结束。2022小学音乐教案13设计意图:一.情感为主线: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本堂课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围绕着“情“字,对教材进行了再度创编,一切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的需求出发,以“小蜜蜂采蜜”为主题,在讲述小蜜蜂去采蜜的一系列的故事情境中,以“情”激“趣”,以“情”诱“声”,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来学习和表现音乐,并在多种角色的扮演中体验小蜜蜂的各种形象,以及不同情绪下歌声的转变,从而唤醒学生心中的那份情弦,启迪和感染学生懂得和学会保护益虫。二.活动为主线:音乐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敢于自信地来表现音乐、表现自我。本堂课力求通过模拟“小蜜蜂去采蜜——小蜜蜂圆舞曲——小蜜蜂回家”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小蜜蜂》二.聆听歌曲《蜜蜂》教学目标:一.聆听乐曲《蝴蝶》和学唱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各种“飞”的形象,并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二.能用自然,欢快、和谐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小蜜蜂》三.能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拍子、和声等)的转变,、来表现歌曲《小蜜蜂》的多种情绪。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拍子、和声等)的转变,、来表现歌曲《小蜜蜂》的多种情绪,感受多种“飞”的形象。教学方法:视唱与听唱相结合感受体验法教学流程:1.聆听音乐《蜜蜂》进教室。2.师生谈话——说蜜蜂,并出示多媒体,让学生再次聆听《蜜蜂》,并学习蜜蜂的有关知识。初入角色体验情感1.发声练习54│30│2342│1—│5—4│3——│2——3│4——2│1——│通过比较,初步让学生感受蜜蜂不同的飞的形象。2.视唱练习3453│2342│3453│2342│感受蜜蜂采蜜忙的形象3.节奏练习学生听教师弹奏《小蜜蜂》,用×××××××‖节奏给歌曲伴奏。通过不同节奏的转变,让学生二拍子和三拍子所表现的不同形象,为改编歌曲做准备。让学生感受了解歌曲的旋律。并在自身参与的活动中初步体验歌曲的情绪。深入角色提升情感1.听录音范唱《小蜜蜂》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2.学生听琴哼唱曲谱3.教师范唱歌曲《小蜜蜂》学生对口型,心里默唱。4.学生学唱歌曲《小蜜蜂》拓展角色延伸情感()刚才我们学着小蜜蜂一边飞,一边采蜜,现在请大家仔细听!小蜜蜂又飞到哪里去采蜜了呢?1.教师一边范唱一边画图谱,让学生感受乐句间不同的处理方式,同时渗透连音和非连音的不同的唱法。2.引导学生观察图谱,并用不同唱法的歌声来表现图谱()小蜜蜂飞了那远的路,又要辛勤采蜜,真有些累了,听!它们的歌声都有些……4.引导学生用慢速来演唱第二段()有那多小朋友的鼓励,小蜜蜂的疲劳一下子就不见了,听!它们又欢快地唱起了歌!5.引导学生用欢快的心情来唱第三段歌词()看着又多又香的花蜜,小蜜蜂情不自禁地手拉手,在花丛中跳起了圆舞曲呢!6.教师范唱三拍子的《小蜜蜂》()你们想不想一起来为小蜜蜂庆祝庆祝?7.出示三拍子的《小蜜蜂》,学生听琴轻唱。5—4│3——│2。342│1——│3。453│2。342│3。453│2。342│5—4│3——│2。342│1——│()小蜜蜂们都陶醉在自身的歌声里,这时,只听到远处传来了一个声音8.教师出示间奏ⅩⅩ│Ⅹ—│ⅩⅩ│Ⅹ—│回家罗回家罗学生按节奏念()小蜜蜂门赶紧收拾好自身采的花蜜,一边唱歌一边往回家飞。9.学生听琴,再次一边画图谱一边唱歌曲《小蜜蜂》()小蜜蜂飞到家了吗?我怎么没感觉到呢?10.学生创编尾声:重复最后一句。并渐弱。()刚才同学们用歌声给老师讲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有关小蜜蜂的故事,现在,老师提议我们能不利用图谱来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歌唱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变得更形象。在故事情境中自然地把学生引入二声部的学唱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自身参与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轻松地来学唱二声部。让学生边学歌曲边处理歌曲,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情感。用故事的形式再次来演绎歌曲,既复习了歌曲,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表现力。11.引导学生来加歌曲的尾声:重复最后一句歌词,声音渐弱()刚才同学们用歌声给金老师讲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有关小蜜蜂的故事,现在,老师提议我们能不能再次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听呢?12.学生综合表现:引子+画图谱唱歌词(速度上的转变)+三拍子的演唱+间奏(妈妈的呼唤)+画图谱歌唱(速度的转变)+尾声(渐弱)课后太棒了!今天我们学会用歌声来讲述故事,老师希望你们在下课后,也能把这故事讲给爸爸妈妈们听!来,让我们听着小蜜蜂的歌声走出教室吧!2022小学音乐教案14●教学目标这一课启发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的常识,让学生在唱唱玩玩中体味和朋友交往的乐趣。通过这一课内容的学习将实现以下教学目标:学生能共同合作进行表演唱;懂得和朋友交往的礼节。●教材分析这首《好朋友来了》儿童歌舞表演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黎锦晖所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州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生态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陈设艺术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六盘山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4月)月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枣庄职业学院《人力资源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病理学(含病理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5届下学期高三四月考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乒乓球Ⅳ》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系统架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光伏补贴申请流程
- 小数与单位换算(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张爱玲倾城之恋》课件
- 实验诊断学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 无锡网格员考试题库
-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课件
- 新版申请银行减免利息的申请书
- QC课题提高金刚砂地面施工一次合格率
- 保洁服务质量保障及措施
- 《电子银行安全评估过程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