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复习_第1页
世界经济复习_第2页
世界经济复习_第3页
世界经济复习_第4页
世界经济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型及要点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时间、标志及意义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发生在英国;标志:蒸汽机;意义:一、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二、世界经济的萌芽。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标志: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意义: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第三次: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60年代达到高潮,标志:原子能、高分子合成材料和空间技术的广泛使用。意义: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软化;促进各国经济更加国际化。2.以世界货币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于哪个阶段第二次科技革命阶段3.衡量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指标和表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是什么劳动资料4.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的经济周期阶段划分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5.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的鼻祖: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6.熊彼特对创新方式的论述(1)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周期与企业家的创新有很大关系“创新”是指在生产和销售经营过程中,发现并使用前所未有的和与众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具体包括五方面:引进新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开发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新来源、建立企业的新组织(2)创新活动属于“创造性毁灭(creativedestruction)”,是一阵一阵的,有时高有时低,这样就产生经济周期(3)长达半世纪左右的长波周期,是由以产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引起。每一个长周期都包括一次产业革命及其消化吸收过程7.三次社会大分工P83第一次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最后商业开始出现。8.垂直型国际分工与水平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表现为农业、矿业、制造业的分工,一般是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形式水平型国际分工: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和协作生产9.一切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基础P62人口10.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世界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11.比较优势论的提出者大卫李嘉图12.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者雷蒙德.维农14.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赫克歇尔-俄林15.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的成立时间1958.1.1,1967.7.11993.11.1.16.美加自贸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时间1989、11994.1.117.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P106美加墨自由贸易区18.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时间1944.719.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规定建立一个永久性的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IMF规定了各国货币汇价的波动幅度:上下限不超过1%IMF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IMF规定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要在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20.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的爆发时间1960.10.21.直接投资比较优势论的提出者小岛清22.生产折衷理论的提出者邓宁23.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策略P155该策略是跨国公司独有的一种经营策略。它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出售或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相互约定的价格。这种定价在一定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法则制约,而是根据公司的全球战略制定的。24.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两位提出者汉密尔顿(制造业保护说)、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2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线上项目和线下项目P376线上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线下项目:平衡项目。26.外延式与内延式产业结构软化P24内涵式软化,某一具体产业内部直接从事生产、加工和制造领域的要素投入比重减少,而研发、设计、信息和物流等领域的要素投入比重增加,这种结构软化表现为传统制造业中知识和技术要素投入的增加,也表现为服务业中人力资本、管理技能等投入的增加。外延式软化:即不同产业间的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以知识要素投入为代表的IT、通信、生物工程、空间开发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代表的金融、保险、咨询等高端服务业在GDP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7.技术诀窍P28不公开的技术秘密与经验英文表示为:Know-how,是指生产有实用价值的、先进的、未经公开、未申请专利的技术知识和独特技巧(包括已申请专利但未获得授权的)。技术诀窍是指满足专利申请条件但又不希望公开的技术方案。它可以通过具体资料形式表达,如图纸、配方、专有工艺、和特殊技术等。28.李斯特提出的国内产业保护方式采取保护贸易政策P9929.凯恩斯关于经济危机起因的描述有效需求不足30.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储备资产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使特别提款权逐步替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储备资产,也就是把美元本位改为特别提款权本位。31.牙买加体系下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优点和弊端P128-129优点:稳定地提供国际清偿力,使单个储备货币的危机不会影响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弊端:(1)各储备货币发行国享受着向其他国家征收“铸币税”的特权,不公平;(2)国际清偿力的增加仍不能完全符合世界经济均衡增长的需要。不仅丧失了金本位体系下的自发调节机制,也没有形成IMF对国际清偿力增长的控制。美元的国际收支情况仍然左右着世界外汇储备的增长。33.战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双挂钩“使美元成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3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位制度美元—黄金本位制35.跨国公司产品多样化策略把产品划分为哪三个层次,分别指什么P154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36.影响国际间接投资的因素利率,汇率,风险,国家偿债能力37.经济全球化的三种形式P170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38.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类型美国的宏观需求管理模式,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法国的指导性计划模式。39.美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就业、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平衡40.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哪个国家的国有经济比重最大法国的国有经济比重最大41.国际收支平衡项目P376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平衡项目42.中国在外汇储备管理上的具体原则P388(1)多元的货币储备,(2)储备货币的比例。一是根据支付进口商品所需要的货币币种和数量,确定该货币在储备中的比例;二是根据外汇汇率的变化,随时调整储备货币的比例(3)选择储备货币投向时,先考虑安全性和流动性,再考虑盈利性二、名词解释(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1、债务出口比率:是外债余额与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收入的比率,正常值应介100%-150%。2、外债清偿率:又称偿债率,是每年还本付息总额与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之比,通常不应超过20%。3、债务危机:是指一系列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因无力偿还到期外债而导致其债信严重下降,以至影响到全球贸易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4、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以出口贸易为中心的经济体系,把经济活动的重心以本国(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集中力量扩大出口,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5、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发展出口导向工业,从而使工业品代替初级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项目。6、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意识地推动国内和地区内工业的建立,以本国和本地区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取代原来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国内(地区内)市场的需求,并逐步实现工业化。7、关税同盟: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除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之外,还规定了成员国对非同盟国家的统一关税率和外贸政策,这方面的经济调节已经带有超国家因素。8、共同市场:是比关税同盟高一层次的一体化国家集团。在共同市场上,商品、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都实行自由流通,各成员国也采取统一的对外关税率。9、经济同盟:是指成员国间不但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通,建立对外共同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10、金融压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不太重视发挥市场作用,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这种干预在金融领域中就表现为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和汇率,使其低于市场的均衡水平,这种状况被称为金融压制。11、金融自由化:指放弃对利率和汇率的控制,使利率和汇率正确反映资金和外汇的供求情况,有效的抑制通货膨胀,发展各种类型的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以提高储蓄率和投资水平,从而实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2、所有权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资源获取能力,等等。13、内部化优势:来源于把外部市场活动转化为企业内部活动,使之处于内部管理的直接控制之下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节省。14、准货币:由于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只能在一定的流通范围、一定的数额或经过一定的手续后才能当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所以它们的货币性不及狭义货币,故称之为准货币。15、休克疗法:采取从紧的金融货币政策,以弥补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缺口,使通货膨胀在短时间内得到遏制。由于所采取的经济措施具有很强的冲击性,社会经济容易受到震荡,甚至处于“休克状态”16、价格双轨制:就是“市场轨”和“计划轨”并行,一种物资两种价格,市场价高于计划价,计划分配的比例逐步缩小,市场销售的份额逐步扩大。17、特里芬难题:日益增长的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要求美国增加其逆差,但逆差增加又使美元的持有者怀疑美元将对黄金贬值,从而引起信用危机。18、中国外汇储备:指我国官方在一定时期内所持有的全部外汇资金,包括国家财政部外汇库存和中国银行外汇结存。19、最优货币区:最优货币区是指"一种''最优''的地理区域,在此区域内,支付手段或是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最优在此意味着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同时得以实现。20、加入欧元区的趋同标准:1.实施欧元代替本国货币计划的前一年,以国内消费物价指数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三个业绩最佳国家通胀率平均值的1.5%2.成员国年度政府总预算赤字(包括社会保险)不得超过GDP的3%,且公共债务比低于GDP的60%3.国家货币必须是欧洲货币汇率体系的一部分,至少在核查之前两年波动在±15%之间,且货币没有单方面贬值4.在核查前一年长远期市场利率不得超过三个通货膨胀率最低国家平均利率水平的2%债务出口比率外债清偿率3、债务危机4、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5、出口替代发展战略6、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7、关税同盟8、共同市场9、经济同盟10、金融压抑11、金融自由化12、所有权优势13、内部化优势14、准货币15、休克疗法16、价格双轨制17、特里芬难题18、中国外汇储备19、最优货币区20、加入欧元区的趋同标准三、简答题(3小题,每题7分,共21分)(一)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模式的特点:1.从农村起步,逐步向城市推进2.由沿海向内地推进3.先在一段时期内实行“双轨制”,逐步并轨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4.从发展非国有经济入手,逐步对国有经济进行调整提高5.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围绕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观点:所有权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资源获取能力,等等。内部化优势:来源于把外部市场活动转化为企业内部活动,使之处于内部管理的直接控制之下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节省。区位优势:来源于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市场需求、地理距离、心理距离(文化距离)、政府政策、政府间关系。(三)全球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1.赤字财政政策和放松信贷政策在各发达国家普遍推行2.私人垄断资本势力的加强3.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了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播。(四)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征:1.经济危机同期性和非同期性相互交替,同期性有加强的趋势2.经济危机波幅减弱3.危机期间物价出现不跌反升现象4.战后没有爆发严重的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危机。(五)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征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征:1.基础理论的先导作用日益明显2.由重工业开始3.为落后国家提供了一次机遇。影响:1.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变革2.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运输的日益便捷使得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同时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4.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发展和资本输出的日益增多,促进了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六)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获得国外资源;利用国外资本;引进国外一流技术;顺应开放型经济的要求。(七)东南亚国家1997年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内部原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太多;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忽视经济效益与质量的提高;一味强调产业结构升级,放弃本国(地区)的比较优势;汇率制度存在缺陷;过早实现金融自由化。外部原因:出口能力下降,经常项目赤字,国际收支失衡;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贸易转移);高技术商品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贬值、出口退税);国际间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使东南亚国家产业面临需求的短边约束——资本项目;资本转移,外汇储备减少(八)试述欧盟共同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1.统一各成员国农场品价格是共同农业政策的中心2.建立共同的农产品关税壁垒3.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四、论述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类型及其区别类型:美国的宏观需求管理模式;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法国的指导性计划模式。区别: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区别:计划因素的多寡;国有经济成分比重的大小;经济目标的差异;政府和个人决策权力的大小。各市场经济模式区别的区别: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政治结构的影响;价值观念不一样。2、出口导向政策与进口替代策略的优劣比较战略目标上由内需带动经济发展,转向有外需促进经济发展;战略措施上由保护内部市场转向鼓励面向国际市场;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侧重点不同。3、美国新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特点:高经济增长率、低通胀率和低失业率同时并存。知识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影响:首先,新经济向世界展示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生存方式;经济全球化使全球资源得到更有效配置;创新是经济增长的灵魂;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国际环境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其次,新经济具有双面性,从正反两方面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格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富者愈富穷者愈穷)4、产业结构的软化及其经济影响定义: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大,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日益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经济影响:为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源不断整合的过程,是各产业不断提高效率的过程,加剧某些产业部门的失业,同时不断创造新的产业,扩大新的就业。5、1980年代拉美国家发生债务危机的原因及经济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原因:①石油价格上涨是最直接原因(更易拿到贷款,但贸易收支恶化)②国际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盲目贷款对债务危机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作用③发达国家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迅速上升,实际的利息负担加大国内经济政策原因:①债务危机中拉美国家扩张性的经济政策②封闭的贸易体制,导致外债并未用来增加出口,未能形成国际清偿力③汇率政策失误,高估本国货币,从而阻碍出口经济影响:就债务国而言,拉美大部分国家经济崩溃,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被摧毁,国内投资萎缩,失业率攀高,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就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