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课标要求了解三国至隋唐五代文化成就,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目标1.通达时空观念掌握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的“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868年唐朝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卷子。2.运用史料实证探究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隋唐时期的艺术和科技成就。3.明确历史解释研思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宗教呈现多元特征,文学艺术异彩纷呈,隋唐科技走在世界前列。4.立足唯物史观认知宗教、文学艺术所呈现的不同阶段和时代特征,渗透家国情怀感悟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注意吸收外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学习过程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汉武帝时期,儒学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1)中国本土宗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佛教也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化。3.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又称“”,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4.唐朝:(1)统治者奉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2)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的传播和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3)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用儒家的和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5.反佛思想及活动:(1)背景: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利益。(2)代表人物:①南朝无神论思想家: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②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先后4次灭佛。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二、文学艺术1.文学:(1)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父子为代表的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等流派。(2)唐朝:①诗歌创作进入时代。流传下来的有2000多位诗人创作的近5万首诗歌,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千古绝唱。②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和“诗圣”。2.书法:(1)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2)隋唐时期: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3.绘画:(1)魏晋南北朝: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是他的代表作。(2)隋唐的画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4.雕塑: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三、科技1.魏晋南北朝时期:(1)南朝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2)北朝贾思勰著述的《》,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西晋杰出地图学家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2.隋唐:(1)唐朝已经有了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2)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是最早的火药武器。(3)唐朝天文学家,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4)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唐高宗时编修的《》,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四、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1)吸收外来佛教①从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②当时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一些中国名僧西行取经,如东晋的、唐朝的玄奘。(2)传播中国佛教:①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回国时带走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②唐朝高僧6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有着重要贡献。2.其他方面:(1)唐首都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伊斯兰教也传入唐朝。自主检测1.唐代道宣的《集古今佛道论衡》中载,唐高祖在武德八年(625年)下诏明确规定:“老教、孔教,此土元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先老,次孔,末后释宗。”由此可知()A.儒学和佛教遭到打压B.道学成为统治思想C.此举促使了三教对立D.此举旨在巩固统治【解析】根据材料“先老,次孔,末后释宗”可知,唐朝统治者把道教放在第一位,这是与李唐王朝统治者的姓氏有关的,有利于加强教化和巩固统治,故选D。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A、C错误;此时道教虽然受到统治者重视,但并没有成为统治思想,B错误。【答案】D2.唐诗体现了唐代的文学特色。右图被称为“诗圣”的诗歌作品()A.针砭时弊,体现深沉的忧患意识B.活泼清新,带有强烈的浪漫气息C.重视个性,关注市民的生活趣味D.句式灵活,奠定文学的现实传统【答案】A3.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文艺作品要与社会现实相符。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杜甫的《石壕吏》——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B.李清照的《声声慢》——国家统一的和平景象C.关汉卿的《窦娥冤》——传统社会走向衰落D.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西文化的交融【解析】《石壕吏》通过描述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经历,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A项符合题意;《声声慢》抒发了作者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B错误;《窦娥冤》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C错误;《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D错误。【答案】A4.学校举行书法比赛,小文去书店购买了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你认为小文准备临摹的书法是()A.楷书B.草书C.行书D.小篆【解析】由小文购买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而《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故可知小文准备临摹的书法是行书。【答案】C5.“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解析】张旭是草书圣手,杜甫有诗赞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答案】B6.在一档电视综艺节目的“猜猜猜”环节中,主持人要求嘉宾根据关键信息猜出答案。主持人关键信息为:①人物画重大发展;②传统画风与外来风格争相辉映;③山水画开始独立;④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请问这是哪个时期的绘画特征?嘉宾的正确回答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元明清时期【解析】隋唐时期人物画获得重大发展,如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隋唐时期绘画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如《送子天王图》等;展子虔的《游春图》是山水画的开端,此后山水画成为独立的重要画种;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更是盛极一时。故答案为B。【答案】B7.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壁画大多宣传佛教徒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更多地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反映了()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中外文化的交融性D.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具有时代性。魏晋壁画反映了战乱和人们的苦难;隋唐壁画反映了当时的强盛;宋壁画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世俗化。【答案】B8.古代中国人在生产火药时,发现硝石在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于是,酷热时节商人们用硝石做冰,再把糖加到冰里,卖给挥汗如雨的过路客。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朝B.宋朝C.18世纪末D.19世纪末【答案】A9.“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杜甫的上述诗句反映出作者()A.忧国忧民的情怀B.远大的政治抱负C.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D.生活的颠沛流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杜甫诗句内容的理解。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本题中“潼关破”隐含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答案】A10.经济史学者把一些古代诗集作为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要籍,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李清照D.屈原【解析】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排除C、D,李白的诗歌充分表现了盛唐社会士人的自信与抱负,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杜甫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答案】B11.山东临沂是历史文化名城,下图是城内的“洗砚池”文化遗址。传说,东晋时期的“书圣”幼年时刻苦练字后即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人们名其曰“洗砚池”。这位“书圣”是()洗砚池文化遗址A.钟繇B.顾恺之C.王羲之D.柳公权【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由题干中“临沂”“洗砚池”“东晋”“书圣”等信息可以判断应该是王羲之。【答案】C12.《齐民要术》()①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②主要记叙了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也涉及手工业③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④提倡精耕细作,防旱保墒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答案】A13.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答案】A【解析】活字印刷术宋代才发明,指南针、火药与火器是在宋元时期由阿拉伯人促成技术转移。只有造纸术是在唐朝时期转移的。14.唐朝名诗“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应出自()A.浪漫主义诗人B.现实主义诗人C.山水田园诗人D.边塞诗人【答案】D【解析】诗中的“北风卷地”“胡天八月”等描绘了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属于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作。15.关于唐朝诗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唐朝的繁盛为诗歌的发展创造了条件B.唐朝时期各种诗体都已趋于完备C.唐朝的诗歌在创作手法上都是现实主义D.唐诗的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答案】C【解析】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既有杜甫、白居易等人的现实主义风格,也有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风格。16.李白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的“谢公屐”最早出现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C【解析】李白诗句中“谢公屐”是反映当时江南开发的历史现象,而选项中“最早”,显然选C;另外还可根据人物的所属年代直接作答。17.下列四幅图片中所示的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怀素大草千字文②甲骨文③秦始皇诏铭④王羲之书法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答案】B【解析】怀素是唐朝书法家,甲骨文出现在商朝,秦始皇时期采用的是小篆,王羲之生活在东晋。18.王羲之和颜真卿都是祖籍山东的著名书法家,两人在书法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被后人景仰的是()A.楷书B.草书C.行书D.隶书【答案】C【解析】二人的书法在行书方面成就突出,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而颜真卿的《祭姪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19.下列作品最能体现盛唐气度的是()A.颜真卿作品B.王羲之作品C.柳公权作品D.怀素作品【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唐朝书法家及其作品的区分鉴别能力,首先排除B项,因为它是东晋时王羲之的作品;A、C、D三项中,A项中颜真卿是盛唐时的书法家,因而其作品最能反映盛唐时那种恢弘的气度。20.“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答案】B【解析】杜甫是唐代诗人,暗含的题干要求是唐代书法家。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所以排除A项;颜真卿和柳公权是唐代楷书大师,杜甫的诗描述的是草书,故排除C项和D项。21.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古代商帮的推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C【解析】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在唐代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应该从唐代的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①③属于政治方面,②属于经济方面,④不符合题意。22.将“嫦娥一号”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作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A.《史记》B.《汉书》C.《唐书》D.《清史稿》【答案】C【解析】火药最早出现在唐朝,因此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从《唐书》中查找。23.下列对于盛唐时期的诗歌评述正确的是()①王勃的诗表达了文人建功立业的宏伟志向②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写出了军旅生活的豪放③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反映了盛世闲适的生活④李白的诗体现了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路面施工承包合同
- 办公楼装修合同合同
- 委托招聘合同协议
- 招标信息合作协议书
- 出版业数字化出版与版权保护管理方案
- 建筑原材料采购合同
- 楼房租赁合同
- 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路径选择及实施方案研究项目
- 电子行业电子设备保修协议
- 项目进展困难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说明报告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 雨水管道中粗砂回填
- 团意操作流程详解课件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鼻科症状学课件
- 轮胎使用日常说明
- 第8章 动车组空调装置检修动车组维护与检修
- 《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6400字》
- 英语词汇量测试附答案
- 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训练2691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