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安徽省蚌埠铁中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结合下表信息,推测丝氨酸的密码子为()DNA双螺旋TAGmRNAAtRNAA氨基酸丝氨酸A.TCA B.AGU C.UCA D.AGT2.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实验组中的IAA先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3.下图所示的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1为纯合子的概率应是2/3C.Ⅰ1与Ⅲ3为携带者的概率相同 D.据图分析可知a的值应是94.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2 B.1/4 C.1/6 D.1/85.科学家在1958年对蝾螈卵细胞的染色体分析时发现,用DNA酶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即破坏染色体的完整性,使它断成碎片。若改用蛋白酶,则不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以上事实可以说明A.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由蛋白质组成B.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由DNA组成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镶嵌排列6.实验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决定实验的成败。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恩格尔曼使用小球藻作实验材料,证实了光合作用的发生场所是叶绿体C.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含有丰富的叶绿素,不用染色就可以观察到叶绿体D.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时,不选用已开放豌豆花的花药作实验材料7.图示为果蝇的精原细胞中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只显示两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基因A/a与基因D/d会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进行自由组合B.如果产生ABd精子,一定是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C.基因D/d的分开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检测基因D/d分子结构,碱基种类和排列顺序都是不同的8.(10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二、非选择题9.(10分)已知果蝇有长翅、小翅和残翅3种翅型,由A与a、H与h两对基因共同决定,基因A和H同时存在时个体表现为长翅,仅有基因A和h存在时表现为小翅,其余个体表现为残翅。现取翅型纯合品系的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性别未知)。请分析以下问题:杂交组合亲本F1F2正交残翅?x小翅?长翅?x长翅?长翅:小翅:残翅=9:3:4反交小翅?x残翅?长翅?x小翅??(1)基因A和a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翅型的遗传遵循孟德尔_______________定律。(2)反交实验中,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2中长翅:小翅:残翅=_________________。(3)若已知果蝇控制翅型的基因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并且可能会因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而丢失(以X0表示,X0X0和X0Y的个体无法存活)。①要鉴别果蝇是否发生X染色体片段缺失,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果蝇体细胞___________的染色体形态,并绘制________________图进行确认。②若在进行上述正反交实验时,在正交实验的F1中发现了一只小翅雌果蝇,为确定其产生原因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可将其与纯合的小翅雄果蝇杂交,若后代性状(包括性别)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产生原因为X染色体片段缺失。10.(14分)应激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原)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应激时人体代谢明显加快,如大面积烧伤病人每日能量需求是正常人的1.5倍。图表示人体在应激时部分物质代谢变化调节过程,图中“↑”表示过程加强,“↓”表示过程减弱。请回答:(1)图示应激反应的调节方式是__。应激过程中,激素A的含量将会____。激素B与糖皮质激素在血糖调节中的关系是____。(1)交感神经细胞与肾上腺髓质细胞之间交流的信号分子是___,这种分子必须与肾上腺髓质细胞膜表面的___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3)人体全身应激反应一般分为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三个阶段。警觉期是人体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这一时期以途径④—⑤(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主,主要原因是_________。警觉期使机体处于“应战状态”,但持续时间____。(4)大面积烧伤时,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上会发现病人出现创伤性糖尿病。试根据图示过程分析,创伤性糖尿病产生的主要机理:___。11.(14分)图1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物质A是____,物质C是_____,①~⑤过程中,产生ATP的有______(填数字序号),图中的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过程只能发生在生物膜上。(2)图2中,O→t1段,该植物中C6H12O6的含量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在t1时刻增加光照,短期内该细胞中C3含量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t3→t4段,图1中①的变化是_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3)据图分析,如何有效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提出两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某昆虫有多对相对性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现让此昆虫的一只纯合灰身红眼雌性与一只纯合黑身白眼雄性进行杂交,子一代雌雄个体均为灰身红眼,子一代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雌性∶黑身红眼雌性∶灰身红眼雄性∶灰身白眼雄性∶黑身红眼雄性∶黑身白眼雄性=6∶2∶3∶3∶1∶1。控制体色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用B、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1)此昆虫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2)此昆虫控制体色的基因与控制眼色的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择题干中子二代中灰身红眼雌性个体与灰身红眼雄性个体进行交配,则子三代中黑身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实验中发现纯合红眼雌性个体与纯合白眼雄性个体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性个体,研究发现这只白眼雌性个体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其原因可能是染色体片段缺失或_________________;如要通过杂交实验进一步判断这只白眼雌性个体出现的原因(已知此昆虫体内缺乏眼色基因无法存活),则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密码子是指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其碱基序列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tRNA上含有反密码子,能与相应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据此答题。【详解】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相应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根据tRNA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可知丝氨酸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是U;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根据mRNA第三个碱基可知,DNA的下面一条链为转录的模板链,据此可知丝氨酸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是C,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A,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2、B【解析】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生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侧为背光侧,其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正确;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B错误;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生长情况应该基本一致,C正确;D、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正确。故选B。3、C【解析】

分析系谱图:Ⅱ3患病且为女性,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该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a,说明bb=1/a,b=,B=1−。【详解】A、分析系谱图,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女性等于男性,A错误;B、Ⅱ1与Ⅱ2婚配,Ⅱ1产生B配子的概率为(1-),因为a未知,不能计算出Ⅲ1为纯合子的概率,B错误;C、Ⅱ3患病,基因型为bb,其父母均为杂合子,基因型为Bb,其后代不患病个体基因型为Bb,所以Ⅰ1与Ⅲ3均为携带者,概率相同,C正确;D、据图分析,Ⅱ3患病概率为1/4。在随机人群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1/a一般较低,题干信息不能推算出随机人群发病率,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推断遗传病的类型并判断出图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选出正确的答案。4、D【解析】

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基因型为:XBXB、XBXb,色盲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BY,色盲男性的基因型为XbY。【详解】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说明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他们所生正常女儿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与正常的男性即XBY婚配后代是XBXb的概率是:1/2×1/4=1/8。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5、B【解析】

考点是染色体的组成,考查从题干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详解】用DNA酶能破坏染色体的完整性,蛋白酶则不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说明DNA在染色体的结构中的重要作用,DNA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但实验不能说明蛋白质和DNA的空间位置关系,选B。6、D【解析】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应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故实验材料应选择无色或色浅的。水绵的叶绿体为带状,恩格尔曼通过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详解】A、“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应选择无色或色浅的细胞,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含紫色的大液泡,不适合做该实验的实验材料,A错误;

B、恩格尔曼利用水绵证实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错误;C、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C错误;

D、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其减数分裂发生在开花前,因此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可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D正确。

​故选D。7、C【解析】

据图所示:图中共有4对等位基因,其中A/a与D/d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a与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d与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A/a与D/d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会发生自由组合,A错误;B、如果产生ABd精子,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B错误;C、基因D/d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减数第一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若发生交叉互换,则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正确;D、基因D/d分子结构中碱基的种类相同,D错误。故选C。8、A【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可直接推出酸雨对楝树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则一些其他生物的生长也会受酸雨的影响,故酸雨能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C不符合题意;

楝树的生长受酸雨的影响,不能说明群落中其他树种都受酸雨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点睛】充分利用题目信息“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判断出酸雨对楝树生长的影响明显大于樟树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9、常自由组合AaXHXhAaXhY3:3:2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组型小翅雌性:小翅雄性=2:1【解析】

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称为基因型。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两种。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方式有差别,这是因为不同性别的个体,如XY型,雌性和雄性的常染色体组成相同,性染色体组成不同,雌性为XX,雄性为XY,而基因又在染色体上,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详解】(1)翅型纯合品系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与性别相关;由于长翅和小翅果蝇均含有A,但长翅果蝇含有H,而小翅果蝇不含H,所以H与h在正反交中的传递与性别关联,即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H与h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反交实验中的亲本基因型为AAXhXh、aaXHY,F1基因型为AaXHXh、AaXhY,F2在忽略性别的情况下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小翅:残翅=3:3:2。(3)①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和着丝粒位置等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形成染色体组型,可观察X染色体片段缺失情况。

②正常情况下反交实验F1的雌果蝇基因型为AaXHXh,偶尔出现的小翅果蝇基因型可能为AaXhXh(基因突变)或AaX0Xh(X染色体片段缺失),其与纯合小翅雄果蝇杂交,若子代出现雄果蝇致死现象(X0Y),即后代小翅雌性:小翅雄性=2:1,则可确定产生原因为X染色体片段缺失。【点睛】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增加拮抗作用神经递质特异受体这一调节途径中有神经参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速度快短在应激状态下,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病人出现高血糖症状,形成糖尿【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机体受应激源刺激后,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会升高,最终使蛋白质分解加快,脂肪转为糖的速率加快;同时脑干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肾上腺髓质,进而引发机体的一系列反应,此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图示既有下丘脑和脑干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多种激素参与的调节,故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据图分析可知,激素A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根据作用结果为肝糖原分解加快,可判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为增加;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激素B(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故两者血糖调节中的作用是拮抗。(1)交感神经细胞与肾上腺髓质细胞(靶细胞)通过信号分子神经递质进行交流;神经递质必须与靶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才能发挥调节作用。(3)警觉期以途径④—⑤神经调节(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为主,是因为与体液调节相比,这一调节途径中有神经参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速度快,但该调节方式持续时间短。(4)据图分析可知:在应激状态下,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病人出现高血糖症状,形成糖尿,故若应激反应可持续数周,临床病人会出现创伤性糖尿病。【点睛】本题结合题图考查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要求考生能明确各种激素的作用,熟悉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联系与区别,进而结合题图作答。11、ATP、[H]O2①③④⑤①③降低降低增强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CO2浓度【解析】

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C5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

2.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题图分析:分析图1,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⑤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表示[H]和ATP,B表示ADP和Pi,C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E表示[H],F表示丙酮酸;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1中,①表示光反应,故物质A表示光反应提供给暗反应的物质,即为[H]和ATP,物质C为O2,①~⑤过程中,产生ATP的过程有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即①③④⑤,其中只能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为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图中的①③。(2)图2中0→tl段,细胞处于黑暗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葡萄糖,所以细胞中C6H1206的含量降低;若在t1时刻增加光照,则植物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会还原更多的C3化合物,而C3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并未发生改变,故短期内该细胞中C3含量将降低;t3时刻,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五碳化合物固定二氧化碳增加,产生的C3化合物增多,进而会消耗更多的[H]和ATP,产生更多的ADP和Pi,从而提高了光反应的速率,故此推测在t3→t4段,图1中的①过程,即光反应增强。(3)据图可知,适当增加光照和提高二氧化碳供应能够提高光合速率,所以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来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点睛】熟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以及有氧呼吸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读图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12、X子二代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出现眼色与性别关联的现象是子二代中灰身∶黑身=3∶1,红眼∶白眼=3∶1,同时分析两对性状遗传时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或:子二代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9∶3∶3∶1)1/72基因突变让这只白眼雌性个体与红眼雄性个体杂交,观察后代雌雄性别比例及眼色情况若子代个体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且雌性∶雄性=1∶1,则为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个体雌性全为红眼,雄性全为白眼,且雌性∶雄性=2∶1,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一只纯合灰身红眼雌性与一只纯合黑身白眼雄性进行杂交,子一代雌雄个体均为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