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审计学主讲:田国林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E-mail:tiangl2004@126.com审计学主讲:田国林1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本章要点第一节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第二节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第三节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第四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本章要点2本章要点1.审计总目标的演变2.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3.管理层的认定4.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5.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6.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7.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8.业务循环及划分返回本章要点1.审计总目标的演变返回3第一节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体系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第一节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体系4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体系在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目标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和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1)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它是针对整个财务报表审计而言的。(2)具体审计目标是在审计总目标的统驭下,以证实管理层的认定为出发点,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审计而确定的审计目标。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体系在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目5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一)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在详细审计阶段,查错防弊是这一阶段的审计目。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目标是对历史财务信息进行鉴证,查错防弊目标虽依然存在,但已退居第二位,审计的功能从防护性发展到公证性。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目标不再局限于查错防弊和历史财务信息公证,而向管理领域深入和发展。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一)审计总目标的演变6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合法性);(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允性)。因此,可以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概括为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7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一)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两种类型:一是明示性的认定;二是隐含性的认定。返回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一)认定的含义返回8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1.对各类交易和事项的认定(1)发生。即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即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即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即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9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2.对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1)存在。即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即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10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3.对列报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即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即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即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11四、具体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推导而来的(一)各类交易和事项的审计目标1.真实性2.完整性3.准确性4.截止5.分类四、具体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推导而来12四、具体审计目标(二)期末账户余额的审计目标1.存在2.权利和义务3.完整性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四、具体审计目标(二)期末账户余额的审计目标13四、具体审计目标(三)列报的审计目标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2.完整性3.分类和可理解性4.准确性和计价四、具体审计目标(三)列报的审计目标14第二节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二、遵守质量控制准则三、遵守审计准则第二节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15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并遵循一套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是注册会计师维护行业形象、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基础。目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并遵循一套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是注册会16二、遵守质量控制准则目前,财政部已发布两个质量控制准则,即《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以及本所的质量控制制度。在执行某项审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同时遵守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审计质量控制程序。二、遵守质量控制准则目前,财政部已发布两个质量控制准则,即《17三、遵守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增进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心。三、遵守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18第三节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二、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第三节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19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总和。恰当的审计程序是指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是恰当的。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20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①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②通过实施控制测试,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③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审计程序,或指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审计程序的目的和21二、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确定审计范围。二、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确22第四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二、业务循环的划分三、各业务循环的相互关系四、账户余额与相关交易的关系第四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23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一)账户法账户法是对财务报表涉及到的每个账户余额单独进行审计的方法。(二)循环法循环法是将财务报表分成几大块进行审计的方法,即把紧密联系的交易种类(含事项,下同)和账户余额归入同一块中,按“块”进行审计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一)账户法24二、业务循环的划分业务循环是指处理某一类型经济业务的工作程序和先后顺序的总称。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可划分为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存货与仓储循环(包括工薪与人事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等二、业务循环的划分业务循环是指处理某一类型经济业务的工作程序25三、各业务循环的相互关系各业务循环存在着紧密联系,比如筹资与投资循环同采购与付款循环(也称支出循环)紧密联系,存货与仓储循环同其他循环所有循环紧密联系。三、各业务循环的相互关系各业务循环存在着紧密联系,比如筹资与26四、账户余额与相关交易的关系交易的审计目标和余额的审计目标尽管有所不同,却是紧密联系的。比如,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属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时应分别测试影响该账户的四类交易,即销售、收现、销售退回折让、坏账冲销等交易和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四、账户余额与相关交易的关系交易的审计目标和余额的审计目标尽27完谢谢大家完28审计学主讲:田国林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E-mail:tiangl2004@126.com审计学主讲:田国林29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本章要点第一节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第二节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第三节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第四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第二章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本章要点30本章要点1.审计总目标的演变2.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3.管理层的认定4.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5.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6.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7.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8.业务循环及划分返回本章要点1.审计总目标的演变返回31第一节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体系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第一节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体系32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体系在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目标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和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1)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它是针对整个财务报表审计而言的。(2)具体审计目标是在审计总目标的统驭下,以证实管理层的认定为出发点,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审计而确定的审计目标。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体系在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目33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一)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在详细审计阶段,查错防弊是这一阶段的审计目。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目标是对历史财务信息进行鉴证,查错防弊目标虽依然存在,但已退居第二位,审计的功能从防护性发展到公证性。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目标不再局限于查错防弊和历史财务信息公证,而向管理领域深入和发展。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一)审计总目标的演变34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合法性);(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允性)。因此,可以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概括为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35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一)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两种类型:一是明示性的认定;二是隐含性的认定。返回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一)认定的含义返回36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1.对各类交易和事项的认定(1)发生。即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即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4)截止。即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即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37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2.对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1)存在。即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即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38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3.对列报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即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即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即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39四、具体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推导而来的(一)各类交易和事项的审计目标1.真实性2.完整性3.准确性4.截止5.分类四、具体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推导而来40四、具体审计目标(二)期末账户余额的审计目标1.存在2.权利和义务3.完整性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四、具体审计目标(二)期末账户余额的审计目标41四、具体审计目标(三)列报的审计目标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2.完整性3.分类和可理解性4.准确性和计价四、具体审计目标(三)列报的审计目标42第二节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二、遵守质量控制准则三、遵守审计准则第二节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43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并遵循一套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是注册会计师维护行业形象、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基础。目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并遵循一套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是注册会44二、遵守质量控制准则目前,财政部已发布两个质量控制准则,即《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以及本所的质量控制制度。在执行某项审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同时遵守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审计质量控制程序。二、遵守质量控制准则目前,财政部已发布两个质量控制准则,即《45三、遵守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增进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心。三、遵守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46第三节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二、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第三节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47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总和。恰当的审计程序是指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是恰当的。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48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①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②通过实施控制测试,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③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审计程序,或指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修桥合同范本
- 2025年大唐(内蒙古)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动饮料吸管包装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动双头榫眼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瓦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休闲渔业鱼塘租赁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交通信号系统合同评审流程
- 2025年度资产抵押债务清偿与执行协议
- 2025年度服装厂与服装设计师的创意合作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运维外包合同
- 门楼施工方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康复治疗技术赛项)考试及答案
- 2024年08月河北唐山银行第二批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考试真题
- 《感冒中医治疗》课件
- 研发费用管理制度内容
- 压力容器设计委托书
- 《眉毛的基本技法》课件
- 2025年幼儿园膳食工作计划
- 《基于二维激光SLAM的AGV导航系统设计》
- 药剂学第9版课件:第一章-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