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_第1页
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_第2页
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_第3页
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_第4页
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国民收入决定一、均衡产出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三、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四、乘数论第七讲国民收入决定一、均衡产出西方经济学第1章1一、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均衡,是一种不再变动的情况。产出水平=总需求,厂商的生产稳定。产出>需求,厂商不愿意出现在存货增加,减少生产。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为了增加利润,增加生产。公式:y=c+i=E小写字母:意愿消费和投资大写字母:实际支出一、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的收2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和消费函数2、消费倾向3、储蓄4、储蓄倾向5、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6、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和消费函数31、消费和消费函数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2)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居民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者个人的偏好、消费者对其未来收入的预期、甚至消费信贷及其利率水平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及其消费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1、消费和消费函数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43)消费函数公式以c代表消费,以y代表收入:c=c(y)(满足条件dc/dy>0)如果是简单的线性函数,则为:c=a+by(1>b>0)3)消费函数公式以c代表消费,以y代表收入:54)线性消费函数的解释a是常数,自发性消费。其含义: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部分,其变化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by,诱致性消费,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b作为该函数的斜率,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在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消费c的座标中,消费函数c=a+by的图象如下:4)线性消费函数的解释a是常数,自发性消费。其含义:居民个人6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75)普通消费曲线当消费函数为一简单的线性函数时,边际消费倾向MPC为一常数b。当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时,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最基本的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即边际消费倾向MPC有递减的趋势。具体如图所示:5)普通消费曲线当消费函数为一简单的线性函数时,边际消费倾向8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92、储蓄1)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2)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财富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利率水平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宏观经济学假定储蓄及其储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2、储蓄1)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103)储蓄函数公式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即s=y-c以s代表储蓄,以y代表收入,公式为:s=s(y)(并满足条件ds/dy>0)3)储蓄函数公式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即114)线性储蓄函数储蓄与消费相对应线性条件下,c=a+by,代入s=y-cs=y-(a+by),整理:s=-a+(1-b)y(1>b>0)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消费c或储蓄s的座标中,储蓄函数图象如下:4)线性储蓄函数储蓄与消费相对应12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13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143、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是基本相似。除了存在很多限制条件:1)国民收入的分配。越少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2)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容易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这些支出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多了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3、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15三、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1、消费函数决定收入2、储蓄函数决定收入三、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1、消费函数决定收入西方经济学第1章161、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假设计划净投资i是一个固定的常数,为自发的计划投资。2)均衡收入公式变为:y=c+i,c=a+by.联立求解得:y=(a+i)/1-b3)所以,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例如:c=1000+0.8y,自发计划投资为600。则均衡收入为y=1000+600/1-0.8=8000(个单位)此时,c=y-i=8000-600=7400s=y-c=8000-7400=600与投资相等。1、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假设计划净投资i是一个固定的常数,为172、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y–c=s,所以i=s储蓄函数:s=-a+(1-b)y2)联立方程组,得:i=-a+(1-b)y,得:y=(a+i)/(1-b)3)所以,知道了储蓄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例如:s=-1000+(1-0.8)y,自发计划投资为600。则均衡收入为y=(1000+600)/(1-0.8)=8000(单位)此时,s=0,y=5000s=i=600,y=80002、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y–18四、乘数论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2、三部门中的政府购买乘数3、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4、三部门投资乘数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6、平衡预算乘数四、乘数论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19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1)均衡收入为y=(1000+i)/(1-0.8)当i=600时,y=8000i=700时,y=85002)投资增加了100,则收入增加了500。3)解释:投资100购买要素时,形成要素的收入为10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购买。80的购买形成新的收入,其中有80×0.8=64再次购买。如此,循环往复,总收入y=100+1000.8+1000.80.8+....=1001/(1-0.8)=5004)结论:乘数k=1/(1-b)=1/(1-MPC)所以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相关。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1)均衡收入为y=(1000+i)/(202、三部门中的政府购买乘数1)y=c+i+g=a+b(y-T)+i+g,T为定量税2)解得:3)政府购买乘数,是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定义:kg=y/g4)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有g变导致y变。g1g2时,y1y2。代入总收入公式,得:两者相减,得:变形得:2、三部门中的政府购买乘数1)y=c+i+g=a+b(y-T213、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同理可以得到税收(定量税、税收绝对量)乘数如下3、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同理可以得到税收(定量税、税收绝对量)224、三部门投资乘数4、三部门投资乘数23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有了政府转移支付之后,1)y=c+i+g=a+b(y-T+tr)+i+g,T为定量税,tr为转移支付2)解得:3)同理,解得: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有了政府转移支付之后,24五、投资的决定1.投资需求2.决定投资的因素3.投资函数五、投资的决定1.投资需求251.投资需求1)投资,是建设新企业、购买设备、厂房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以及存货的增加,其中主要指厂房和设备。投资包括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两个部分。投资就是资本的形成。1.投资需求1)投资,是建设新企业、购买设备、厂房等各种生产262.决定投资的因素1)利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利率是影响投资的首要因素。2)投资是为了获得利润,利润率必须高于利率。预期利润与投资同方向变动。3)利率与利润率反方向变动。4)折旧与投资同方向变动。折旧是现有设备、厂房的损耗,资本存量越大,折旧也越大,越需要增加投资以更换设备和厂房,这样,需折旧的量越大,投资也越大。2.决定投资的因素1)利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利率是影响投资的273.投资函数在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都不变,而只有利率发生变化时,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投资函数。投资用i表示,利率用r表示,则:i=i(r)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投资与利率反方向变动。线性投资函数:i=e-dr(满足di/dr<0)e为即使r=0时也会有的投资量,即自主投资。d是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表示利率变化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变化的数量。3.投资函数在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都不变,而只有利率发生变化时28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29六、IS曲线1、IS曲线推导2、IS曲线的经济含义3、IS曲线的水平移动4、IS曲线的旋转移动六、IS曲线1、IS曲线推导301、IS曲线推导i=s,i=e-dr:由于s=-a+(1-b)y或者y=(a+i)/(1-b)经整理有: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或者1、IS曲线推导i=s,i=e-dr:31IS曲线图示IS曲线图示322、IS曲线的经济含义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2)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4)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2、IS曲线的经济含义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333、IS曲线的水平移动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增加,可以视作原有的IS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如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减税。都是增加总需求的膨胀性财政政策。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减少,可以视作原有的IS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左移动。如政府增加税收,增加企业负担则减少投资,增加居民负担,使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减少政府支出。都是减少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3、IS曲线的水平移动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34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354、IS曲线的旋转移动IS曲线斜率的经济意义: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反之,斜率越小,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由IS曲线公式可以看到IS曲线的斜率4、IS曲线的旋转移动IS曲线斜率的经济意义:总产出对利率变36七、利率的决定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需求和供给。供给由政府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需要分析的主要是货币的需求。1、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2、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3、货币需求函数4、货币供给5、货币需求量变动与供给均衡的形成6、货币需求曲线的变动7、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七、利率的决定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需求和供给。供给由政371、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指人们因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为了进行正常交易所需要的货币。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对货币的需求越多;交易数量越大,需求越大。2)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指人们为了应付突发性事件、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个人取决于对风险的看法,社会则与收入成正比。上述两个动机可以表示为:L1=L1(y)一般认为:L1=ky1、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指人们因生活消费和生产消383)投机动机投机性货币需求: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时机,以买卖有价证券而持有的货币。L2=L2(r)=-hr投机于证券市场。证券价格随利率变化而变化,是债券的粉红收入/当期利率利率越高,证券价格越低。3)投机动机投机性货币需求: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时机,以买卖有392、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1)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少,利率极高,货币需求为0,因为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上升,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再下降,因而将所有的货币全部换成有价证券。2)反之,利率极低,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低,或者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可能跌落,因而会将所有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以免有价证券价格下跌遭受损失。这就是流动性陷阱。3)流动偏好,是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由于货币是流动性和灵活性最大的资产,随时可作交易之用、预防不测之需和投机。当利率极低时,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不会去购买有价证券,而是要留在手里。所以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大。此时,增加货币供给,不会促使利率下降。2、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1)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少,利率403、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总需求(实际货币量)L=L1+L2=ky–hr名义货币量仅仅计算票面价值,必须用价格指数加以调整。实际货币量=(名义货币量)/(价格指数)即:m=M/P即:名义货币量M=mP所以,名义货币需求函数L=(ky-hr)P图示3、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总需求(实际货币量)图示41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425、货币需求量变动与供给均衡的形成1)利率较低,r2,货币需求超过货币供给,人们感到持有的货币太少,就会出卖有价证券,证券价格下降,利率上扬;一直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为止。2)利率水平较高时,r1,货币供给量超过货币需求,人们感觉手中的货币太多,就把多余的货币购进有价证券。证券价格上升,利率水平下降。一直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为止。3)只有一个合适的利率水平,r0,才能保证货币供求均衡。这就是所谓的均衡利率。在古典货币理论中,货币市场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都是暂时的,利率的调节作用最终将使货币供求趋于均衡。在这一过程中,利率所起的作用与商品市场中价格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事实上,利率正是使用货币资金的价格。5、货币需求量变动与供给均衡的形成1)利率较低,r2,货币43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446、货币需求曲线的变动当人们对于货币的交易需求、投机动机等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反之左移。导致利率的变动。6、货币需求曲线的变动当人们对于货币的交易需求、投机动机等增45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467、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在现代货币市场中,货币供求的均衡完全由政府控制。政府可自主确定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并据此调控利率水平。当货币供给由m0扩大至m1时,利率水平则由r0降低至r1。在货币需求曲线的水平阶段,政府货币供给的上述机制将失去作用。当政府的货币供给由m1继续扩大至m2时,利率水平将维持在r1的水平不再下降。此时,货币需求处于“流动性陷阱”的状态。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处于一种无限扩张的态势,政府增发的货币将被“流动性陷阱”全部吸纳,从而阻止了市场利率水平的进一步降低。7、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在现代货币市场中,货币供求的均衡完全由47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48八、LM曲线1、货币市场均衡的产生2、LM曲线的推导3、LM曲线图示4、LM曲线的经济含义5、LM曲线推导图示6、LM曲线的移动7、LM曲线的区域八、LM曲线1、货币市场均衡的产生491、货币市场均衡的产生1)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控制,假定是外生变量。市场中的货币市场均衡,只能通过自动调节货币需求实现。2)货币实际供给量不变,为m。货币市场均衡公式是m=L=L1(y)+L2(r)=ky-hr3)m一定时,L1增加,L2减少。L1是交易需求和谨慎动机,随着收入变化而变化;L2是投机需求,随着利率变化而变化。4)国民收入增加,使得货币交易需求L1增加,这时利率必须提高,从而使得L2减少。这样维持货币市场均衡。1、货币市场均衡的产生1)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控制,假定是外生502、LM曲线的推导1)L=m,L=ky–hr2)m=ky–hr一般为m=ky–hr+w,w为最大投机需求3)LM曲线表达式为或:2、LM曲线的推导1)L=m,L=ky–hr513、LM曲线图示3、LM曲线图示524、LM曲线的经济含义1)LM曲线是一条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L=m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2)在货币市场上,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3)处于LM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L=m,即货币市场实现了宏观均衡。反之,偏离LM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L≠m,即货币市场没有实现均衡。4)如下图所示:如果某一点处于LM曲线的右边,如B点,表示L>m,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应。如果某一点位处于LM曲线的左边,如A点,表示L<m,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应。4、LM曲线的经济含义1)LM曲线是一条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宏观535、LM曲线的移动1)水平移动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增加,可以视作原有的LM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减少,可以视作原有的LM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左移动。2)旋转移动LM曲线斜率的经济意义: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小,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反之,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决定LM曲线斜率的因素:y的系数(k/h),如果h不变,k与LM曲线的斜率成正比,如果k不变,h与LM曲线的斜率成反比。交易需求函数比较稳定,LM的斜率重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即利率。5、LM曲线的移动1)水平移动54九、IS-LM分析1、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2、一般均衡的稳定性3、非均衡的区域4、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九、IS-LM分析1、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551、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1)IS曲线上有一系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可使产品市场均衡;LM曲线上,也有一系列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可使货币市场均衡。但是能够同时使两个市场均衡的组合只有一个。求交点获得。2)由于IS曲线:i(y)=s(y),LM曲线:M=L1(y)+L2(r),M已知,外生变量。解方程组得到(r,y)3)图示:1、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1)IS曲线上有一系列利率和56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572、一般均衡的稳定性1)失衡点A:LM均衡,IS不均衡。利率为r2,此时收入为y1,对应于r1的利率,r2<r1,投资>储蓄

生产和收入增加

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投机需求下降利率上升AE。2)失衡点B:IS均衡,LM不均衡。利率为r2,此时收入为y2,比y1时的交易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由B点向E点靠拢。2、一般均衡的稳定性1)失衡点A:LM均衡,IS不均衡。利率58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593、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1)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不一定能够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依靠市场自发调节不行。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2)财政政策是政府改变税收和支出来调节国民收入。增加支出、降低税收,IS曲线右上移动。3)货币政策是变动货币供给,改变利率和收入。增加货币供给,LM向右下方移动。3、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1)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不604)除了导致收入变动外,还有利率的变动。当IS曲线不变,而LM曲线向右下移动,收入提高时,利率下降。因为:货币供给不变,产品供求状况没有变化(IS曲线不变),货币的需求下,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好投资,收入增加。反之,相同。4)除了导致收入变动外,还有利率的变动。当IS曲线不变,而L61第七讲国民收入决定一、均衡产出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三、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四、乘数论第七讲国民收入决定一、均衡产出西方经济学第1章62一、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均衡,是一种不再变动的情况。产出水平=总需求,厂商的生产稳定。产出>需求,厂商不愿意出现在存货增加,减少生产。产出<需求,厂商库存减少,为了增加利润,增加生产。公式:y=c+i=E小写字母:意愿消费和投资大写字母:实际支出一、均衡产出的概念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经济社会的收63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和消费函数2、消费倾向3、储蓄4、储蓄倾向5、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6、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和消费函数641、消费和消费函数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2)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居民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者个人的偏好、消费者对其未来收入的预期、甚至消费信贷及其利率水平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因此,宏观经济学假定消费及其消费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1、消费和消费函数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653)消费函数公式以c代表消费,以y代表收入:c=c(y)(满足条件dc/dy>0)如果是简单的线性函数,则为:c=a+by(1>b>0)3)消费函数公式以c代表消费,以y代表收入:664)线性消费函数的解释a是常数,自发性消费。其含义: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部分,其变化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by,诱致性消费,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b作为该函数的斜率,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在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消费c的座标中,消费函数c=a+by的图象如下:4)线性消费函数的解释a是常数,自发性消费。其含义:居民个人67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685)普通消费曲线当消费函数为一简单的线性函数时,边际消费倾向MPC为一常数b。当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时,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最基本的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即边际消费倾向MPC有递减的趋势。具体如图所示:5)普通消费曲线当消费函数为一简单的线性函数时,边际消费倾向69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702、储蓄1)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2)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影响储蓄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财富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利率水平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宏观经济学假定储蓄及其储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2、储蓄1)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713)储蓄函数公式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即s=y-c以s代表储蓄,以y代表收入,公式为:s=s(y)(并满足条件ds/dy>0)3)储蓄函数公式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即724)线性储蓄函数储蓄与消费相对应线性条件下,c=a+by,代入s=y-cs=y-(a+by),整理:s=-a+(1-b)y(1>b>0)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消费c或储蓄s的座标中,储蓄函数图象如下:4)线性储蓄函数储蓄与消费相对应73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74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753、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是基本相似。除了存在很多限制条件:1)国民收入的分配。越少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2)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容易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这些支出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多了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3、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76三、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1、消费函数决定收入2、储蓄函数决定收入三、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1、消费函数决定收入西方经济学第1章771、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假设计划净投资i是一个固定的常数,为自发的计划投资。2)均衡收入公式变为:y=c+i,c=a+by.联立求解得:y=(a+i)/1-b3)所以,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例如:c=1000+0.8y,自发计划投资为600。则均衡收入为y=1000+600/1-0.8=8000(个单位)此时,c=y-i=8000-600=7400s=y-c=8000-7400=600与投资相等。1、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假设计划净投资i是一个固定的常数,为782、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y–c=s,所以i=s储蓄函数:s=-a+(1-b)y2)联立方程组,得:i=-a+(1-b)y,得:y=(a+i)/(1-b)3)所以,知道了储蓄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例如:s=-1000+(1-0.8)y,自发计划投资为600。则均衡收入为y=(1000+600)/(1-0.8)=8000(单位)此时,s=0,y=5000s=i=600,y=80002、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i=y–79四、乘数论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2、三部门中的政府购买乘数3、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4、三部门投资乘数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6、平衡预算乘数四、乘数论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80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1)均衡收入为y=(1000+i)/(1-0.8)当i=600时,y=8000i=700时,y=85002)投资增加了100,则收入增加了500。3)解释:投资100购买要素时,形成要素的收入为10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购买。80的购买形成新的收入,其中有80×0.8=64再次购买。如此,循环往复,总收入y=100+1000.8+1000.80.8+....=1001/(1-0.8)=5004)结论:乘数k=1/(1-b)=1/(1-MPC)所以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相关。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1)均衡收入为y=(1000+i)/(812、三部门中的政府购买乘数1)y=c+i+g=a+b(y-T)+i+g,T为定量税2)解得:3)政府购买乘数,是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定义:kg=y/g4)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有g变导致y变。g1g2时,y1y2。代入总收入公式,得:两者相减,得:变形得:2、三部门中的政府购买乘数1)y=c+i+g=a+b(y-T823、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同理可以得到税收(定量税、税收绝对量)乘数如下3、三部门中的税收乘数同理可以得到税收(定量税、税收绝对量)834、三部门投资乘数4、三部门投资乘数84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有了政府转移支付之后,1)y=c+i+g=a+b(y-T+tr)+i+g,T为定量税,tr为转移支付2)解得:3)同理,解得:5、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有了政府转移支付之后,85五、投资的决定1.投资需求2.决定投资的因素3.投资函数五、投资的决定1.投资需求861.投资需求1)投资,是建设新企业、购买设备、厂房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以及存货的增加,其中主要指厂房和设备。投资包括私人投资与政府投资两个部分。投资就是资本的形成。1.投资需求1)投资,是建设新企业、购买设备、厂房等各种生产872.决定投资的因素1)利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利率是影响投资的首要因素。2)投资是为了获得利润,利润率必须高于利率。预期利润与投资同方向变动。3)利率与利润率反方向变动。4)折旧与投资同方向变动。折旧是现有设备、厂房的损耗,资本存量越大,折旧也越大,越需要增加投资以更换设备和厂房,这样,需折旧的量越大,投资也越大。2.决定投资的因素1)利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利率是影响投资的883.投资函数在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都不变,而只有利率发生变化时,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投资函数。投资用i表示,利率用r表示,则:i=i(r)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投资与利率反方向变动。线性投资函数:i=e-dr(满足di/dr<0)e为即使r=0时也会有的投资量,即自主投资。d是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表示利率变化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变化的数量。3.投资函数在影响投资的其他因素都不变,而只有利率发生变化时89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90六、IS曲线1、IS曲线推导2、IS曲线的经济含义3、IS曲线的水平移动4、IS曲线的旋转移动六、IS曲线1、IS曲线推导911、IS曲线推导i=s,i=e-dr:由于s=-a+(1-b)y或者y=(a+i)/(1-b)经整理有: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化。或者1、IS曲线推导i=s,i=e-dr:92IS曲线图示IS曲线图示932、IS曲线的经济含义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2)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的关系,即利率提高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减少,利率降低时总产出水平趋于增加。3)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没有实现均衡。4)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右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高,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模。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表示i>s,即现行的利率水平过低,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2、IS曲线的经济含义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943、IS曲线的水平移动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增加,可以视作原有的IS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右移动。如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减税。都是增加总需求的膨胀性财政政策。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致总产出减少,可以视作原有的IS曲线在水平方向上向左移动。如政府增加税收,增加企业负担则减少投资,增加居民负担,使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减少政府支出。都是减少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政策。3、IS曲线的水平移动如果利率没有变化,由外生经济变量冲击导95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964、IS曲线的旋转移动IS曲线斜率的经济意义: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反之,斜率越小,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由IS曲线公式可以看到IS曲线的斜率4、IS曲线的旋转移动IS曲线斜率的经济意义:总产出对利率变97七、利率的决定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需求和供给。供给由政府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需要分析的主要是货币的需求。1、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2、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3、货币需求函数4、货币供给5、货币需求量变动与供给均衡的形成6、货币需求曲线的变动7、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七、利率的决定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需求和供给。供给由政981、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指人们因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为了进行正常交易所需要的货币。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对货币的需求越多;交易数量越大,需求越大。2)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指人们为了应付突发性事件、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个人取决于对风险的看法,社会则与收入成正比。上述两个动机可以表示为:L1=L1(y)一般认为:L1=ky1、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指人们因生活消费和生产消993)投机动机投机性货币需求: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时机,以买卖有价证券而持有的货币。L2=L2(r)=-hr投机于证券市场。证券价格随利率变化而变化,是债券的粉红收入/当期利率利率越高,证券价格越低。3)投机动机投机性货币需求: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时机,以买卖有1002、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1)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少,利率极高,货币需求为0,因为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上升,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再下降,因而将所有的货币全部换成有价证券。2)反之,利率极低,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降低,或者有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可能跌落,因而会将所有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以免有价证券价格下跌遭受损失。这就是流动性陷阱。3)流动偏好,是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由于货币是流动性和灵活性最大的资产,随时可作交易之用、预防不测之需和投机。当利率极低时,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不会去购买有价证券,而是要留在手里。所以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大。此时,增加货币供给,不会促使利率下降。2、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1)利率越高,货币需求越少,利率1013、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总需求(实际货币量)L=L1+L2=ky–hr名义货币量仅仅计算票面价值,必须用价格指数加以调整。实际货币量=(名义货币量)/(价格指数)即:m=M/P即:名义货币量M=mP所以,名义货币需求函数L=(ky-hr)P图示3、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总需求(实际货币量)图示102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1035、货币需求量变动与供给均衡的形成1)利率较低,r2,货币需求超过货币供给,人们感到持有的货币太少,就会出卖有价证券,证券价格下降,利率上扬;一直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为止。2)利率水平较高时,r1,货币供给量超过货币需求,人们感觉手中的货币太多,就把多余的货币购进有价证券。证券价格上升,利率水平下降。一直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为止。3)只有一个合适的利率水平,r0,才能保证货币供求均衡。这就是所谓的均衡利率。在古典货币理论中,货币市场的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都是暂时的,利率的调节作用最终将使货币供求趋于均衡。在这一过程中,利率所起的作用与商品市场中价格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事实上,利率正是使用货币资金的价格。5、货币需求量变动与供给均衡的形成1)利率较低,r2,货币104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1056、货币需求曲线的变动当人们对于货币的交易需求、投机动机等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反之左移。导致利率的变动。6、货币需求曲线的变动当人们对于货币的交易需求、投机动机等增106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1077、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在现代货币市场中,货币供求的均衡完全由政府控制。政府可自主确定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并据此调控利率水平。当货币供给由m0扩大至m1时,利率水平则由r0降低至r1。在货币需求曲线的水平阶段,政府货币供给的上述机制将失去作用。当政府的货币供给由m1继续扩大至m2时,利率水平将维持在r1的水平不再下降。此时,货币需求处于“流动性陷阱”的状态。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处于一种无限扩张的态势,政府增发的货币将被“流动性陷阱”全部吸纳,从而阻止了市场利率水平的进一步降低。7、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在现代货币市场中,货币供求的均衡完全由108经济学基础第八讲国民收入的决定课件109八、LM曲线1、货币市场均衡的产生2、LM曲线的推导3、LM曲线图示4、LM曲线的经济含义5、LM曲线推导图示6、LM曲线的移动7、LM曲线的区域八、LM曲线1、货币市场均衡的产生1101、货币市场均衡的产生1)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控制,假定是外生变量。市场中的货币市场均衡,只能通过自动调节货币需求实现。2)货币实际供给量不变,为m。货币市场均衡公式是m=L=L1(y)+L2(r)=ky-hr3)m一定时,L1增加,L2减少。L1是交易需求和谨慎动机,随着收入变化而变化;L2是投机需求,随着利率变化而变化。4)国民收入增加,使得货币交易需求L1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