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_第1页
2022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_第2页
2022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_第3页
2022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_第4页
2022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命制试卷:邵曰旭)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教诲(huì)禁锢(gù)嫉妒(jí)锐不可挡(dǎng)B.翘首(qiáo)摇曳(yè)雕镂(lóu)恹恹欲睡(yǎn)C.要塞(sāi)不逊(xùn)锁屑(suǒ)骤雨猝至(zòu)D.狼藉(jí)推崇(chóng)匀称(chèn)摩肩接踵(zhǒ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B.跑完了50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C.这尊天津卫泥人张作品太好了,把耍大刀的红脸关公捏得是惟妙惟肖。D.一口合辙押韵、抑扬顿挫的叫卖声,是很多老北京人至今难忘的胡同印象。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市文明策划与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市环保局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公益活动。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2分)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①③④⑤②B.③①⑤②④C.③⑤①②④D.⑤①③④②5.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石拱桥》是按从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到结构特征的逻辑顺序来介绍的。B.《苏州园林》中作者以游览者的角度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C.《蝉》全文是按照幼虫-成虫-卵-幼虫的顺序来写的。D.《梦回繁华》一文中作者按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的空间顺序详细节介绍了画面内容。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背影》——现代——朱自清B.《三峡》——东晋——郦道元C.《中国石拱桥》——当代——茅以升D.《周亚夫军细柳》——西汉——司马迁7.名句积累。(8分)(1)《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2)《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3)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古代诗歌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例如在杜甫《春望》中,春天的开花、鸟鸣竟会引发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二、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6分)8、()国著名科学家()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被誉为(),我们学过的一篇名为《》的课文就是节选自《昆虫记》。(2分)9、综合性学习。(4分)材料一: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材料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2分)【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请你分别举出一例。(2分)三、阅读(44分)(一)古诗鉴赏,完成10-11题。(4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0、第2句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11、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完成12-16题。(12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行拂乱其所为乱:(2)发于声发:(3)创业与守成孰难孰:(4)征与吾共安天下安:13.下列加括号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舜发(于)畎亩之中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焉得为大丈夫乎C.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人不知(而)不愠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15.【甲】文第二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试对此做简要说明。(2分)16.【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2题。(15分)“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匾额和匾额文化的前世今生①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说到普通人家里挂的“积善之家”“天道酬勤”,街上店家的“同仁堂”“稻香村”,再到皇宫大院的“太和殿”“颐和园”,就会感到匾额并不陌生。②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一说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有人说,横的叫“扁”,竖的称“额”。简单来说,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匾额有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等用途。③匾额在古代可谓“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望舒告诉记者,匾额在历史上还承担着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旌表制度。与西方惯用的奖章、证书不同,匾额不是个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镶在村头、钉在牌坊上,可以让一个族群、一个地方都感受到的荣耀。④《汉书》中就有记载,民间有一些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政府会给他们发匾,作为精神奖励,这是一种古代的激励机制,维系着一种社会表彰制度。所以匾额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号,它其实是要把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之子孙。勋章、证书具有私密性,也可能很快被人们遗忘,后代子孙无法从中获得鼓励、激励,但匾额却发挥了这种作用。中国乡间有许多表彰牌坊,记录着当地人造福乡里、建功立业的事迹,这些都成为一个地方的光荣。⑤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长、研究员齐心说,古代有许多匾额是由书法家题写的,这样的匾额不仅有文化意义,还有艺术价值。匾文大多凝聚中华人文要义,浓缩圣贤学养精髓,承载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可谓“字字源典、词词据史,是中国故事与哲理知识的宝库”。⑥现代社会,莫说寸土寸金的都市,连很多山野中的乡土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也都改成了楼房。在这种“水泥森林”中,很难恢复当年“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景。⑦现在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匾额生存发展的生态已经改变,其传承也必然面临困境。直接受到打击的,莫过于匾额的生产了。⑧“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说,行业凋敝,以制造匾额为生的匠人师傅也随之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他认为在古建筑的修缮、复建中还是需要匾额的,仿古的建筑、旅游区也需要匾额,由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匾额市场。他坦言,机器制匾、3D打印,都对匾额技艺的生存造成了冲击,但是真正懂匾额的人,还是喜欢手工匾额。“手工匾额一定会生存下去,现在仍然有一批年轻的制匾师傅。”王支援对此充满信心。⑨或许家家门口堂前悬挂匾额只能成为一种回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匾额文化的传承不容置疑。正如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所说:“匾额的缺失,使它巨大的社会教化作用不复存在。由此,传统文化失去了一个可以依托的重要载体。”因此,匾额文化的传承刻不容缓。(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2月10日)17.请简要概括文章介绍了匾额哪些信息?(2分)18.文章第①段提到了“天道酬勤”“同仁堂”“太和殿”等匾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19.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2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可不可以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现在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21.为什么说匾额是“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3分)22.了解匾额的相关文化和知识,然后为自己的书房拟写匾文(4~6字),并简单说明理由。(2分)(四)课外阅读,完成23~27题。(13分)

永不录用朱晖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23、说说文章标题“永不录用”有什么好处?(2分)24、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3分)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③,→④,→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25、文章写到“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请结合课文赏析句子。(2分)26、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