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材要典型课件_第1页
选材要典型课件_第2页
选材要典型课件_第3页
选材要典型课件_第4页
选材要典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材要典型——金笔作文第七课一、什么叫典型典型,意思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材料,指的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材料。

怎样的材料才算是“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呢?一是这个材料能表现、突出中心思想;二是这个材料能代表其它的材料——选取其它任何材料而不选这个材料不行。可见,选取典型的材料作文,可以节省笔墨,使文章短小而精悍、有力。要选出典型的材料,就要学会在比较中挑挑拣拣。人们常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在比较时,要强调一个“严”字,也就是要将我们想到的符合题意的那些材料,一个个地从各个角度比一比,权衡一下,看看哪个材料最有说服力。这样,我们就不怕选不到典型的材料了。有一句话叫做“窥一斑而见全豹”,说的就是借典型来反映一般。当代作家魏巍在谈他写作《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体会时说:“在朝鲜时,我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写了二十多个我认为生动的例子。带回来给同志们看了看,感到不好,就没有拿出去发表。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账,哪一个也说得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事实告诉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这就是材料以少胜多、以质胜量的典型例子。怎样选取典型的材料首先,必须克服面面俱到的毛病,要学会“剥笋”,从纷繁的材料中,选取典型的材料,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其次,采用比较法。可以选择一组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加以分析、比较,看哪一个材料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够说明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忆铁人》。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文章先概括地写铁人王进喜关心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接着,便具体记叙有一天他去托儿所查看这件事。他听到孩子的哭声,便急步推开保育室的门进去,并且狠狠地批评了那位阿姨;在回去的车上,当得知批评错了,身为钻井指挥部副指挥的王进喜,立即让车调头回去,当面向那位阿姨赔礼道歉;这还不算完,晚上他还为此事万分不安、自责不已,夜都很深了,还在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只这一件事,就足以表现出铁人王进喜“关心群众、勇于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无需再举他例。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短文,想想文章写得怎么样?所选的材料是否典型:

我的二婶儿

我的妈妈非常孝敬瘫痪的奶奶,这在全村是出了名的。可是凭心而论,在孝敬奶奶这一点儿上,妈妈比起我的二婶儿来,还差得远呢!做好了饭菜,二婶儿总是先把奶奶扶到桌前,把好吃的菜拉到奶奶一边。新买来席梦思床垫,二婶儿让二叔先给奶奶铺上,好让奶奶躺在床上能舒服一些,换下来的木板床他们自己用。为了让奶奶的皮肤保持清洁,二婶儿每周给奶奶擦一次身,从里到外换洗一次衣服。本文太感人了,所选材料太典型了。仅二婶儿背奶奶晒太阳,为奶奶梳头、洗脚、剪趾甲这一件事,就足以表现二婶儿无微不至地孝敬奶奶的高尚品质。它比选取其它十个、二十个材料更能说明问题;除这个材料之外,再多选取哪怕只是一个材料,都是多余的。这再次提示我们:在选取作文材料时,务必要增强“典型”意识,无论是选取真实的、熟悉的、新颖的材料,还是选取独有的、感受深的、藏匿心底的材料,都要与“典型”挂钩,都必须是典型的材料。

期中考试那天,爸妈又不在家,恰巧王大妈去住院了。我只好饿着肚子去考试。在教室门口,王老师看见我散乱的头发和一副似乎没有精神的样子,把我带到办公室问:“你怎么了?”我哭着说:“妈爸他们不在家,没人做饭。”王老师从抽屉里拿出面包、冲了杯麦乳精递给我说:“别哭,快吃吧,吃饱了好去考试,有为难事找我啊。”她又帮我梳头、洗脸,送我进考场。学校里,王老师对我的关怀胜过妈妈。一天,我去姑姑家,走上公共汽车,人都坐满了。售票员阿姨拉着我到她的位置上,和我说说笑笑。到了站,她又对我说:“路上小心,别乱跑。”我第一次去姑姑家,路不熟,是一位叔叔带我找到地址,而他不留姓名便走了。看来要很好地表现中心思想,不仅要注意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还要注意选取最典型的材料,做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有时候几个人(或几件事)都可以表达这个中心,但有的人或事比较突出,有的人和事则比较一般;有的材料相当感人,有的材料却十分平淡。在这种情况下,选材就要注意突出那些最典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