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世界第45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基础落实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1)历史条件:①19世纪中期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
制度的确立;③
导致了市场的扩大;④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第十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形成(1)历史条件:①19世纪中1细节点拨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因主要在于市场供求关系中严重供不应求,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因关键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2)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表方面重大发明作用(或意义)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人类社会进入
时代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发电机电气细节点拨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因主要在于市场供求方面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制造出汽车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推动了石油的开采电讯事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
发明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贝尔内燃机的创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解决了交通运输19世纪80年3化学工业的建立
年代,开始从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等化学产品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80化学工业年代,开始从煤1867年,诺贝尔发大大促进了军4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了电与石油两种新能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动力广泛使用,一般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开发的蒸汽动力不应算开发新能源。(3)主要特征①科学发明与工业生产结合紧密;②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细节点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了电与石油两种新(3)5
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或形成垄断资本主义不应该以垄断组织出现为标志,而应以垄断组织成为列强各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组织形式为标志。(4)历史影响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促使资本主义向
阶段过渡;③加剧了资本主义
,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易混易错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或形62.垄断组织的形成(2)途径:垄断的形成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
的集中;二是通过
的集中。(3)方式:
。(4)垄断的表现: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5)形式:主要有卡特尔、
和
三种。(6)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背景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②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竞争的必然结果。生产资本兼并或联合辛迪加托拉斯2.垄断组织的形成(1)背景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7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1.美国(1)状况①
发展最迅速。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产量居世界第
位,成为以
为主导的工业国家。工业重工业(2)原因①幅员辽阔,
优越,
丰富。②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
和广阔的
。③
的涌入,带来充足的
、必要的
和
。④内战后的美国
相对稳定,大量
涌入。地理环境资源原料国内市场欧亚移民劳动力技术经验政治欧洲资本一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1)状况①发8(3)特征:
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式,故美国被称为“
帝国主义”。2.德国托拉斯托拉斯(1)状况①
飞速发展。②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仅次于
。(2)原因①
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②
的赔款,增加了必需的资金。③法国
斯和
的矿藏为工业发展补充了重要的资源。④
和新设备的采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3)特征:德国被称为“
帝国主义”。工业生产美国国家统一法国阿尔萨洛林新技术容克资产阶级(3)特征: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托拉斯托93.英国(1)状况①经济发展
,被
和
相继赶上和超过。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
占世界第一位,但它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
。(2)原因①作为世界最大的
,即使技术水平较低,资本家也能从
获得巨额利润。②大量的资本被输往
,没有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
。(3)特征:英国被称为“
帝国主义”。缓慢德国资本输出垄断地位殖民帝国殖民地国外新技术殖民美国3.英国(1)状况①经济发展,被和104.法国①
有一定的发展。②工业发展速度落在
与
后面,到19世纪末,降到世界第
位。(1)状况(2)原因①农民的贫困和
的落后,使
发展滞后、
狭窄。②大量的
限制了工业
及
的采用。③
战争后的割地赔款,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经济的发展。④大量的资本被投在
领域,投资远多于投资
。(3)特征:法国被称为“
帝国主义”。工业生产美国德国农业经营农业生产技术小企业新装备新技术普法国外国内高利贷四国内市场信贷4.法国①有一定的发展。(1)状况(2)原115.俄国(1)状况:1861年
改革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2)特征:俄国被称为“
帝国主义”。6.日本农奴制军事封建(1)状况①日本工业革命在
年前后出现高潮,完成于20世纪初。②在政府保护下,日本产生了
组织。(2)原因①
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
后的中国赔款为日本提供了资金。1885垄断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5.俄国农奴制军事封建(1)状况①日本工业革命在年12(3)特征:垄断集团同军阀集团相勾结,对外侵略扩张,故日本被称为“
的帝国主义”。(4)对外扩张。政策:制定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
”,征服
是征服中国的第一步。带军事封建性大陆政策朝鲜实施①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
》,打开朝鲜门户;②1894年,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加强了
;③1905年,乘
获胜之机,把朝鲜变成
;④1910年,迫使朝鲜政府签订《
》,正式吞并朝鲜。江华条约对朝鲜的控制日俄战争实际上的殖民地日韩合并条约(3)特征:垄断集团同军阀集团相勾结,对外侵略带军事封建性大13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1.原因(1)必然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增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2)可能性: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积极对外扩张。
所谓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对全世界的统治体系。它包含三个组成部分:(1)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所组成的政治体制;(2)以资本主义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概念辨析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概念辨析142.表现(1)亚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非洲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3)拉丁美洲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半殖民地。3.结果:
。4.影响(1)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2)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2.表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15随手一练1.下列哪一项发明直接推动了下图成就的发明和使用 ()A.电力的使用B.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C.内燃机的发明D.柴油机的创制C随手一练C162.(2008·全国卷Ⅰ)第二次科技革命后,面对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的趋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所作出的自发的调整是()A.出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C.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出现垄断D.建立了优胜劣态、适者生存的经济秩序C2.(2008·全国卷Ⅰ)第二次科技革命后,面对生C173.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①国际贸易的发展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③武力威逼④科技革命的推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选项中的因素都是其原因。D3.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D18重点精讲1.全面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生产力的影响: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的垄断组织和垄断集团。(3)对社会制度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和成熟,人们的公民意识增强。(4)对侵略方式的影响: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政治上瓜分世界,致使殖民侵略进入瓜分世界和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重点精讲19(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最终酿成了一战。(6)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7)对环境的影响:石油等大量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202.垄断组织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垄断组织既是一种旨在获取高额利润的独占生产和市场的经济联合,又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式集团,它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1)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垄断组织更好地适应了新兴的近代汽车工业、电力工业、炼油业、化学工业的发展要求。(2)垄断的形成体现了优胜劣汰、以先进改造落后的进步趋向。垄断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兼并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后又以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的部分。2.垄断组织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21(3)企业规模大了,不仅资金充实,便利于技术改造,而且在管理上也更讲究科学,形成系统的理论,企业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了。美国人泰罗创立的“劳动科学组织”学说,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泰罗制”,使企业效率大大提高。3.19世纪晚期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差异及原因。(1)经济:有三种类型①经济迅速发展的美国和德国:两国都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治前提和条件;都有充足的资本、原料和市场;都采取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3)企业规模大了,不仅资金充实,便利于技术22②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又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更新设备;大量资本投在金融领域,同时较多地投资在国外。③经济发展较快,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俄国和日本:主要因为两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2)政治:有两种类型①英、法、美等国民主制发展较充分: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对封建制度的改造比较彻底。②俄、德、日等国专制主义色彩浓厚: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或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②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英国和法国:都是老234.如何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总额的提高。(2)打破了世界各地原有的封闭性,使世界的横向联系加强,整个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3)使先进的生产方式向落后地区逐渐扩展,并激发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一些地区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4)这一体系是建立在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和奴役之上的,给亚非拉广大地区带来深重灾难,是极不公正的。4.如何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4命题视角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绿色经济、低碳发展成为趋势气候变化和减排问题成为最近的国际热点问题。普遍认为绿色经济、低碳发展已成全球趋势,新的产业群会因此出现。比如低碳产业,像节能、环保;又如绿色产业,即那些可以尽量少用或不用煤和石油的产业,抑或新能源等将获得快速发展。“低碳发展”这一热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如电力、石油、炼钢、机器制造等关系密切,可能会成为高考关注的重点。命题视角25尝试命题1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D.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解析“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的是新航路的开辟。C尝试命题1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C26视角二紧扣教材重点
本部分教材的重点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条件、重大发明、特点和影响,美德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俄日帝国主义的特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作用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是高考命题关注的主要视点。视角二紧扣教材重点27尝试命题2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①的“孕育”与当时的历史情况不符,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C尝试命题2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C28视角三关注新史观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它是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在全球史观的视野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各地之间联系增强,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尝试命题3“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缩小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C.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部分D.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C视角三关注新史观C29视角四运用教材史料
本部分教材最常被引入命题的史料是:(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图片,如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早期汽车、贝尔试用电话等;(2)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漫画),反映了垄断组织对美国政治的影响。(3)图片有德国最大的军工厂克虏伯工厂、日本的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官办的八幡制铁所,反映了德日重工业崛起的情况,暗含两国的军事性帝国主义特征。尝试命题4下图漫画名为《参议院的老板们》,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某班学生对此图的判读发生了争议,以下判读错误的是()视角四运用教材史料30①此图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②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③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④此图反映了垄断的出现确实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A.①B.②C.③D.④答案A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课件31考能特训主题:否定型选择题的特征及解题技巧【题型特征】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型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考能特训32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类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例题分析】【例1】下列对图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33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分析此题题干中明确提出了“不正确的是”。读图中数据可知,法国的工业比重很小,这与其高利贷国家有很大关系,因此B的表达错误。答案B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34【例2】下列表述,未能正确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特点的是()A.垄断组织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B.资本主义经济走向全面衰退C.靠股息生活的人数增加D.通过特权垄断组织获得巨额利润
分析此题题干用了“未能正确反映”提示语。B项明显不能正确反映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B【例2】下列表述,未能正确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B35方法总结
否定型选择题由于其提示语带“不”字、“错误”、“与……无关”等提示语,决定了题目的选择项许多是对史实的判断。解答逆向型选择题要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并用。也就是首先根据题意正向思维,找出符合史实的选项,然后再逆向思维,把符合史实的选项划去,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即正确答案。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①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②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③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方法总结否定型选择题由于其提示语带“不”字、“错36定时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08·上海春季,7)右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够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石油化工业大发展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C.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D定时检测D372.有人形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先进国家“春色满园”。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A.英国殖民优势已经丧失B.美德经济居于世界领先水平C.国际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D2.有人形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一枝独秀”,D383.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对比,下列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C3.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对比,下列最能体现第二次工C394.先是出现卡特尔、辛迪加等垄断组织,后来又出现了托拉斯等垄断组织。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传统工业部门发展的结果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面调整C.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使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受到限制C4.先是出现卡特尔、辛迪加等垄断组织,后来又出C405.(2009·宁夏、辽宁文综,31)下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美国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行业竞争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B5.(2009·宁夏、辽宁文综,31)下表所反映的19年份416.(2009·重庆文综,22)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而不是“初步确立”。C6.(2009·重庆文综,22)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C427.(2008·天津文综,21)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年份世界总里程欧洲美国187021000010500085277188037300016900014400018906170002240002690101900790000284000320133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7.(2008·天津文综,21)下表为1870~1900年世43解析本题是一道表格型选择题,注意对表格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从表格纵向分析来看,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铁路的修建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们的快速发展对欧洲乃至美国来说促进了地区或国内贸易的发展。从表格的横向分析看,1870~1880年期间美国的铁路里程远不如欧洲,同时也反映了欧洲经济仍然处于优势。而1890~1900年美国铁路里程超过了欧洲,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仅从表格中数据,难以反映出铁路修建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所以不能反映出C项。答案C解析本题是一道表格型选择题,注意对表格的纵向448.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蒸汽精密机床。由此不能说明 ()A.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于美德C.德国军工技术发达D.英国的蒸汽机车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解析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后来居上,渐超英国,但本题材料反映不出A项来,其它几项均能说明。A8.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A459.观察下图,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个国家的世界制造业产值,这四个国家分别是()A.中国、美国、英国、德国B.中国、英国、德国、美国C.英国、德国、中国、美国D.中国、英国、美国、德国9.观察下图,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的是四46解析四条曲线表明了大国的兴衰。①明显是中国,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走上坡路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统治时期,势力日衰;②在三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最早,而且在19世纪8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开始走下坡路,可以判断是英国;③在1860年以后快速发展,可以判断是美国,经过1861~1865年的内战,美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④是德国,在1871年完成统一后,经济也快速发展。答案D解析四条曲线表明了大国的兴衰。①明显是中国,4710.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A.经济走向全球化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必然产物,其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从本质上看,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10.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D4811.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法、美与德、俄、日政治体制形成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前者商品经济发达,后者商品经济不发达B.前者通过革命道路,后者通过改革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前者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后者建立资产阶级立宪政体D.前者是民选方式,后者是帝王任命B11.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法、美与德、俄、日B4912.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 ()A.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C.它提高了国家的干预能力D.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B12.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的进B50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交通工具的演变,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请根据下列交通工具演变图组,回答下列问题: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51请回答:(1)简述近代史上交通工具的动力演变过程。(5分)(2)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的影响。(15分)答案(1)动力演变:从畜力、人力、自然力转变为蒸汽动力,后发展到以内燃机为驱动力。(2)①原因:工业革命期间,马车和帆船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机器大生产的需要。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并广泛推广,促进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相继问世。影响: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开采、冶炼、制造等新兴工业部门的生产和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和联系,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请回答:52成。②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随着科学技术成就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电力、内燃机等新能源、新机器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等相继问世,并得到迅速发展。影响: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完全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战争的形态,扩大了战争的规模和范围。成。②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随着科学技术53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88~1894年日本工厂和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14.阅读下列材料:54材料二1901年,日本八幡制铁所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八幡制铁所的比例),其原料主要是从中国掠夺的湖北大冶铁矿石。注以上两幅图示根据周一良《世界通史·近代史》和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提供的有关数据绘制。材料二1901年,日本八幡制铁所钢铁产量占全国注以上55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日本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8分)(3)这种经济上的变化导致这一时期日本政治上出现了哪些变化?(6分)答案(1)资本主义发展迅猛,工业革命出现高潮,工厂蒸汽机数量猛增;垄断组织随之产生,垄断组织控制了钢铁生产。请回答:56(2)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明治政府极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日本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容易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对朝鲜、中国的侵略和掠夺,获取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料。(3)随着垄断组织的产生,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成为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第47讲民族民主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返回(2)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明返回57第十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世界第45讲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基础落实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1)历史条件:①19世纪中期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
制度的确立;③
导致了市场的扩大;④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第十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形成(1)历史条件:①19世纪中58细节点拨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因主要在于市场供求关系中严重供不应求,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因关键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2)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表方面重大发明作用(或意义)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人类社会进入
时代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发电机电气细节点拨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因主要在于市场供求方面59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制造出汽车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推动了石油的开采电讯事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
发明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贝尔内燃机的创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解决了交通运输19世纪80年60化学工业的建立
年代,开始从煤炭中提取氨、苯、染料等化学产品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80化学工业年代,开始从煤1867年,诺贝尔发大大促进了军61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了电与石油两种新能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动力广泛使用,一般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开发的蒸汽动力不应算开发新能源。(3)主要特征①科学发明与工业生产结合紧密;②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③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细节点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了电与石油两种新(3)62
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或形成垄断资本主义不应该以垄断组织出现为标志,而应以垄断组织成为列强各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组织形式为标志。(4)历史影响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促使资本主义向
阶段过渡;③加剧了资本主义
,激化了各国之间的矛盾。易混易错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或形632.垄断组织的形成(2)途径:垄断的形成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
的集中;二是通过
的集中。(3)方式:
。(4)垄断的表现: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5)形式:主要有卡特尔、
和
三种。(6)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背景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②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竞争的必然结果。生产资本兼并或联合辛迪加托拉斯2.垄断组织的形成(1)背景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64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1.美国(1)状况①
发展最迅速。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产量居世界第
位,成为以
为主导的工业国家。工业重工业(2)原因①幅员辽阔,
优越,
丰富。②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
和广阔的
。③
的涌入,带来充足的
、必要的
和
。④内战后的美国
相对稳定,大量
涌入。地理环境资源原料国内市场欧亚移民劳动力技术经验政治欧洲资本一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1)状况①发65(3)特征:
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式,故美国被称为“
帝国主义”。2.德国托拉斯托拉斯(1)状况①
飞速发展。②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仅次于
。(2)原因①
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②
的赔款,增加了必需的资金。③法国
斯和
的矿藏为工业发展补充了重要的资源。④
和新设备的采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3)特征:德国被称为“
帝国主义”。工业生产美国国家统一法国阿尔萨洛林新技术容克资产阶级(3)特征: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托拉斯托663.英国(1)状况①经济发展
,被
和
相继赶上和超过。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
占世界第一位,但它失去了在世界工业中的
。(2)原因①作为世界最大的
,即使技术水平较低,资本家也能从
获得巨额利润。②大量的资本被输往
,没有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
。(3)特征:英国被称为“
帝国主义”。缓慢德国资本输出垄断地位殖民帝国殖民地国外新技术殖民美国3.英国(1)状况①经济发展,被和674.法国①
有一定的发展。②工业发展速度落在
与
后面,到19世纪末,降到世界第
位。(1)状况(2)原因①农民的贫困和
的落后,使
发展滞后、
狭窄。②大量的
限制了工业
及
的采用。③
战争后的割地赔款,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经济的发展。④大量的资本被投在
领域,投资远多于投资
。(3)特征:法国被称为“
帝国主义”。工业生产美国德国农业经营农业生产技术小企业新装备新技术普法国外国内高利贷四国内市场信贷4.法国①有一定的发展。(1)状况(2)原685.俄国(1)状况:1861年
改革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2)特征:俄国被称为“
帝国主义”。6.日本农奴制军事封建(1)状况①日本工业革命在
年前后出现高潮,完成于20世纪初。②在政府保护下,日本产生了
组织。(2)原因①
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
后的中国赔款为日本提供了资金。1885垄断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5.俄国农奴制军事封建(1)状况①日本工业革命在年69(3)特征:垄断集团同军阀集团相勾结,对外侵略扩张,故日本被称为“
的帝国主义”。(4)对外扩张。政策:制定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
”,征服
是征服中国的第一步。带军事封建性大陆政策朝鲜实施①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
》,打开朝鲜门户;②1894年,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加强了
;③1905年,乘
获胜之机,把朝鲜变成
;④1910年,迫使朝鲜政府签订《
》,正式吞并朝鲜。江华条约对朝鲜的控制日俄战争实际上的殖民地日韩合并条约(3)特征:垄断集团同军阀集团相勾结,对外侵略带军事封建性大70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1.原因(1)必然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增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2)可能性: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积极对外扩张。
所谓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对全世界的统治体系。它包含三个组成部分:(1)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所组成的政治体制;(2)以资本主义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3)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概念辨析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概念辨析712.表现(1)亚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2)非洲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3)拉丁美洲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半殖民地。3.结果:
。4.影响(1)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2)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2.表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72随手一练1.下列哪一项发明直接推动了下图成就的发明和使用 ()A.电力的使用B.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C.内燃机的发明D.柴油机的创制C随手一练C732.(2008·全国卷Ⅰ)第二次科技革命后,面对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的趋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所作出的自发的调整是()A.出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C.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出现垄断D.建立了优胜劣态、适者生存的经济秩序C2.(2008·全国卷Ⅰ)第二次科技革命后,面对生C743.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①国际贸易的发展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③武力威逼④科技革命的推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选项中的因素都是其原因。D3.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D75重点精讲1.全面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生产力的影响: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对生产关系的影响: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的垄断组织和垄断集团。(3)对社会制度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和成熟,人们的公民意识增强。(4)对侵略方式的影响: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政治上瓜分世界,致使殖民侵略进入瓜分世界和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重点精讲76(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最终酿成了一战。(6)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7)对环境的影响:石油等大量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772.垄断组织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垄断组织既是一种旨在获取高额利润的独占生产和市场的经济联合,又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式集团,它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1)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垄断组织更好地适应了新兴的近代汽车工业、电力工业、炼油业、化学工业的发展要求。(2)垄断的形成体现了优胜劣汰、以先进改造落后的进步趋向。垄断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兼并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后又以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的部分。2.垄断组织是如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78(3)企业规模大了,不仅资金充实,便利于技术改造,而且在管理上也更讲究科学,形成系统的理论,企业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了。美国人泰罗创立的“劳动科学组织”学说,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泰罗制”,使企业效率大大提高。3.19世纪晚期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差异及原因。(1)经济:有三种类型①经济迅速发展的美国和德国:两国都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治前提和条件;都有充足的资本、原料和市场;都采取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3)企业规模大了,不仅资金充实,便利于技术79②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又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更新设备;大量资本投在金融领域,同时较多地投资在国外。③经济发展较快,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俄国和日本:主要因为两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2)政治:有两种类型①英、法、美等国民主制发展较充分: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对封建制度的改造比较彻底。②俄、德、日等国专制主义色彩浓厚: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或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②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英国和法国:都是老804.如何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世界贸易总额的提高。(2)打破了世界各地原有的封闭性,使世界的横向联系加强,整个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3)使先进的生产方式向落后地区逐渐扩展,并激发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一些地区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变革。(4)这一体系是建立在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和奴役之上的,给亚非拉广大地区带来深重灾难,是极不公正的。4.如何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81命题视角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绿色经济、低碳发展成为趋势气候变化和减排问题成为最近的国际热点问题。普遍认为绿色经济、低碳发展已成全球趋势,新的产业群会因此出现。比如低碳产业,像节能、环保;又如绿色产业,即那些可以尽量少用或不用煤和石油的产业,抑或新能源等将获得快速发展。“低碳发展”这一热点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如电力、石油、炼钢、机器制造等关系密切,可能会成为高考关注的重点。命题视角82尝试命题1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这一“革命力量”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B.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达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D.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解析“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的是新航路的开辟。C尝试命题1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C83视角二紧扣教材重点
本部分教材的重点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条件、重大发明、特点和影响,美德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俄日帝国主义的特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作用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是高考命题关注的主要视点。视角二紧扣教材重点84尝试命题2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①的“孕育”与当时的历史情况不符,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C尝试命题2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C85视角三关注新史观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它是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在全球史观的视野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各地之间联系增强,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尝试命题3“帝国主义列强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帝国主义列强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缩小B.列强推行武装干涉,殖民地国家完全失去独立C.殖民地、半殖民地在经济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一部分D.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C视角三关注新史观C86视角四运用教材史料
本部分教材最常被引入命题的史料是:(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图片,如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早期汽车、贝尔试用电话等;(2)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漫画),反映了垄断组织对美国政治的影响。(3)图片有德国最大的军工厂克虏伯工厂、日本的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官办的八幡制铁所,反映了德日重工业崛起的情况,暗含两国的军事性帝国主义特征。尝试命题4下图漫画名为《参议院的老板们》,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某班学生对此图的判读发生了争议,以下判读错误的是()视角四运用教材史料87①此图可被誉为“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②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③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④此图反映了垄断的出现确实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A.①B.②C.③D.④答案A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课件88考能特训主题:否定型选择题的特征及解题技巧【题型特征】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型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考能特训89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类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例题分析】【例1】下列对图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90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分析此题题干中明确提出了“不正确的是”。读图中数据可知,法国的工业比重很小,这与其高利贷国家有很大关系,因此B的表达错误。答案B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91【例2】下列表述,未能正确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特点的是()A.垄断组织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B.资本主义经济走向全面衰退C.靠股息生活的人数增加D.通过特权垄断组织获得巨额利润
分析此题题干用了“未能正确反映”提示语。B项明显不能正确反映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B【例2】下列表述,未能正确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B92方法总结
否定型选择题由于其提示语带“不”字、“错误”、“与……无关”等提示语,决定了题目的选择项许多是对史实的判断。解答逆向型选择题要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并用。也就是首先根据题意正向思维,找出符合史实的选项,然后再逆向思维,把符合史实的选项划去,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即正确答案。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①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②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③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方法总结否定型选择题由于其提示语带“不”字、“错93定时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08·上海春季,7)右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够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石油化工业大发展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C.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D定时检测D942.有人形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先进国家“春色满园”。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A.英国殖民优势已经丧失B.美德经济居于世界领先水平C.国际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D2.有人形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一枝独秀”,D953.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对比,下列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是 ()C3.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对比,下列最能体现第二次工C964.先是出现卡特尔、辛迪加等垄断组织,后来又出现了托拉斯等垄断组织。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传统工业部门发展的结果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面调整C.生产力发展的结果D.使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受到限制C4.先是出现卡特尔、辛迪加等垄断组织,后来又出C975.(2009·宁夏、辽宁文综,31)下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美国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行业竞争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B5.(2009·宁夏、辽宁文综,31)下表所反映的19年份986.(2009·重庆文综,22)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际垄断集团形成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加强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而不是“初步确立”。C6.(2009·重庆文综,22)下列关于19世纪末20世C997.(2008·天津文综,21)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年份世界总里程欧洲美国187021000010500085277188037300016900014400018906170002240002690101900790000284000320133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7.(2008·天津文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细化工项目运营管理方案(参考范文)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课
- DB36T-淡水鱼苗种产地临床检疫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2024年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的成功案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种子繁育员异地考试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考试难点题库及答案
- 模具设计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试题及答案
- 四年级数学(除数是两位数)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模块化试题及答案
- 2024模具设计师考试智力挑战与试题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2025-2030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 标准
- BS EN ISO 15848-1-2015 工业阀-逸散性排放的测量、试验和鉴定程序(中文)
- 英阿马岛战争
- 基于三菱plc的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设计说明
- 五金冲压车间质量管理规范(含表格)
- 病媒生物防制PPT课件
- 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3)
- 邮政公司客户开发与维护
-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慈母情深》课文原文及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