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优质教案_第1页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优质教案_第2页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优质教案_第3页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优质教案_第4页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优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优质教案洋务运动,19世纪60到90年头晚清洋务派举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优质教案5篇,梦想大家能有所收获!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优质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根基学识。

2.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使学生熟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展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阅历,培养了技术气力,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发了道路。从而对学生举行辩证进展地对付历史事物的教导。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洋务运动的兴起。其次,洋务运动的概况。第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本课的重点是洋务运动的概况。教学中应主要抓住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创办军事工业;二是创办民用工业;三是筹划海防;四是培养人才。本课的难点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派看法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尽管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重要的一步,开头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

但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仅仅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败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不触动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理由。

二、教法建议

1.本课是其次单元的第一课,应对本单元的内容作一概述:(1)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2)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2.什么是“洋务派”?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导入新课。

其次次鸦片战役后,清朝统治者在内政外交上面临好多难办的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看法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窘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3.解释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为了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头到90年头,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4.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教材是从以下四方面介绍的,应以教师讲解为主。

第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前期(19世纪60、70年头)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在介绍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时,要明确它们各自具有“开端”、“的近代军事工业”和“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的特点。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不但搬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而且使外国机器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运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展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这一类企业,经费由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本金,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缺乏进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因此,其生产不是价值规律制约下的商品生产。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官办封建工业的持续。同时,技术上受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

其次、创办民用工业。洋务派在后期(l9世纪70年头至90年头)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这些企业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各军工企业燃料、材料的需要,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利润,即“求富”。同时,洋务派举办军用工业以来,屡患经费缺乏,连年内外战役,又闹得民穷财尽。他们也意识到“求强”没有经济实力是不行的。当时外商在华企业的高额利润和买办的暴富,又给他们以很大刺激,“分洋商之利”也是举办民用企业的动机。此外,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也为其供给了确定的社会条件。因此,他们在“求强”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这些企业涉及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其中,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进展急速,所获利润大都落入李鸿章私囊。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第三、筹划海防。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台湾,清朝朝野上下根本一致地熟悉到建立海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9世纪70年头中期起,中国开头正规筹建海军的活动。到80年头中期,近代海军初步建成,它包括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规模的是北洋海军。洋务派筹建海军的目的和作用,与他们创办军事工业一样,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担负着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秩序,镇压国内一切抵挡势力的使命,另一方面又负有抗争外侮的责任。

第四、创办新式学堂,中国旧时代的教导场所主要是私塾和书院。直到洋务运动兴起以前,在中国还没有近代新式学校展现。其次次鸦片战役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头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这些近代学堂的展现,是文化教导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它们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开启了窗口。

为了培养人才,洋务派还有筹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不但学到了外国语言文字和近代自然科学、军事技术以及某些社会科学学识,而且得以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处境。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严复、詹天佑等。

5.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师可提出“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你怎样对付洋务运动”?等问题引导学生议论,在学生议论的根基上,教师归纳小结,对洋务运动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首先,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甲午中日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理由固有大量,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布新而不除旧,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理由。其次,充分断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展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其次,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阅历,培养了技术气力。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发了道路。

6.新课讲完后,教师对全课作小结:19世纪60—90年头,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片面官僚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进展供给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头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读解课本的有关图片,使学生熟悉这些新事物,是古老中国迈向近代的起步。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可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课本供给的资料举行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大量告成的因素,使中国告成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在学生辩论的根基上,教师作小结。对学生的观点,不强求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才能。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思路一:可以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举行分析。洋务派不变更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理由。

思路二:可以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内容上举行分析。洋务派学习西方限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单纯的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成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活动与探究

1.提炼信息:根据课本的内容,请你提炼出有关洋务运动的有效信息,看谁能提炼得既多又准。

洋务运动的有效信息应包括:兴起、内容、口号、目的、作用等。

2.小议论:根据你自己提炼出来的有关洋务运动的有效信息,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参见教法建议。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优质教案2

一、根基学识:洋务派与顽固派;主要内容;破产理由;评价。

二、情感目标:洋务运动破产理由分析;洋务运动历史作用评价。

三、才能目标:批判性思维才能培养。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历史国情还不是很了解,历史斟酌轻易走极端。

3重点难点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重点;

洋务运动的正确评价是难点。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一、复习导入:步入近代的清王朝,体验了两次鸦片战役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冲击,清朝统治阶级内部逐步发生分化,洋务派开头登上历史舞台,开展了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二、讲授新课:学生自习5分钟;老师播放ppt,提问,学生议论、斟酌、回复问题。老师板书,小结,布置作业。学生斟酌完成作业。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洋务运动

第6课洋务运动

一、“自强”与“求富”

1、洋务派展现的背景、代表

2、洋务运动展现的目的、时间、口号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后期:开办民用工业

(3)筹建海军

(4)开办新式学堂

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的破产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第6课洋务运动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第6课洋务运动

1第一学时一、复习导入:步入近代的清王朝,体验了两次鸦片战役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冲击,清朝统治阶级内部逐步发生分化,洋务派开头登上历史舞台,开展了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二、讲授新课:学生自习5分钟;老师播放ppt,提问,学生议论、斟酌、回复问题。老师板书,小结,布置作业。学生斟酌完成作业。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洋务运动

第6课洋务运动

一、“自强”与“求富”

1、洋务派展现的背景、代表

2、洋务运动展现的目的、时间、口号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后期:开办民用工业

(3)筹建海军

(4)开办新式学堂

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的破产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优质教案3

课程标准】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学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或掌管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主要内容,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性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通过分析辩论,学会客观的评价洋务运动,培养分析综合才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书填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才能。

2、通过提问与小组议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学识的方法。

3、引导学生整体熟悉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学会类比和联想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熟悉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举行辩证地对付历史事物的教导。懂得学习先进文化,才能摆脱落后的可能。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方法

1.总括法。本节是本单元第一节,首先应把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概括介绍给学生。

2.对比法。对洋务派与顽固派可采用此法。

3.归纳法。对于洋务运动的概况,可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归纳。

4.规律推理法。对于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培养新式人才之间的关系,可用常理推导。

5.分析法。对于洋务运动失败的理由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可用此法。6.讲解法。这一节对于初学历史的八年级学生来说,不好理解的东西过多,需用讲解法解决问题。

●教具打定

常规教具、投影仪、图文资料。

●课时安置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请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内容。框中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由中国工匠独立制成的铁甲舰“平远号”。它的性能不亚于北洋舰队从外国添置的“远”字号战舰。在甲午海战中,“平远号”一炮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水雷室,恐惧敌舰。那么,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又有哪些?这是我们在本节中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板书]其次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

洋务运动

一、“自强”与“求富”1.洋务运动的背景

[教师讲解]同学们,在洋务运动的背景里,我们要掌管两个内容。一是近代化的含义和洋务运动在近代化中的地位;二是洋务运动兴起的概括背景。所谓近代化,它指的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它的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上的自由、民主化。近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从本单元4篇课文的标题可以看出,它有一个由技术层面(洋务运动)到制度层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的蜕变。由此我们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开端,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在技术层面上的一个集中表现,此为一。其次,两次鸦片战役,都以清政府的妥协投降、签订不对等条约而告终止。两次鸦片战役中国的失败,惊醒了地主阶级中一些较先进、开通的人士。他们熟悉到了列强的船坚炮利是导致两次战役中国失败的主要理由。他们开头抛弃原有的夜郎自大的观念,逐步地向西方靠拢。开头用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方式来试图挽救清朝的统治,镇压人民的抵挡。这片面人中有的成了后来的洋务派。在他们的努力下,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头兴起于中国的大地上。下面我们来看洋务运动的概况。

[板书]2.洋务派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的第一段话,从中找出洋务派的形成和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学生看书]??

[学生回复]洋务派的形成:其次次鸦片战役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看法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窘境,维护清朝统治。其代表人物在中央是恭亲王奕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教师引导]在当时,与洋务派相对应的还有一个顽固派。尽管咱们教材上没提这个概念,但从“顽固派”这三个字上,我们大致可以推出这个派别的特征。请同学们大胆发言。

[学生发言]发言一:顽固派面对西方的侵略,采取了猜忌防范的态度。思想上是保守的、不开通的。

发言二:顽固派理应是在思想上不开放的,看不惯外来的事物的一个派别。在对外上还是以封建的、原有的方法对待。

发言三:顽固派应是因循守旧、盲目排外的。

发言四:顽固派是与洋务派相对的,对外来事物是深恶痛绝的。

??

[教师讲解]顽固派是清朝统治阶级中与洋务派相对立的一股政治势力。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惟祖宗之法是尊,惟古圣贤是尚,闭目塞听,因循守旧,盲目排斥一切新事物,空想回到闭关锁国的时代。他们对洋务派提倡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引进先进技术,采用机器生产等活动,认为是“用夷变夏”,深恶痛绝。他们的复古守旧思想,根植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而有广泛的社会根基。

与顽固派相对立的洋务派,是当时清朝地主阶级中较开明的一派,他们是在长期镇压农人起义的过程中,对洋枪洋炮的作用有了亲身的体会;两次鸦片战役的失败,使他们逐步熟悉到中国正面临着几千年来的“大变局”,传统的一套措施已经不能应付新的形势,认为务必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承担封疆大吏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张之洞等人。在中央政府中获得了恭亲王奕?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的支持。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技”的熟悉,是体验了一个过

,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章、程的。六十年头初,他们所看到的“长技”,仅仅是船坚炮利,因此大力引进军事装备和军工生产,创办制造局,船政局等。后来,他们进一步熟悉到经济气力是军事气力的根基,“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着手建立近代工矿交通企业。他们没有提出而且也不成能提出把学习西方的运动推向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

[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把洋务运动的概况看一下,然后归纳,内容应包括时间、旗号、主要内容、各条内容之间的联系等。

[板书]3.洋务运动的概况?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的时间范围是什么?[学生回复]19世纪60年头到90年头。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主要打着什么样的旗号举行?[学生回复]“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分为几个时期?每一时期的根本特点是什么?[学生回复]洋务运动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前后分为两个时期,19世纪60年头~70年头为前期,19世纪70年头~90年头为后期。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复]在前期,洋务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从70年头中期到80年头中期,洋务派又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在各地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上面的回复中,能否得出“洋务”的含义。请大家议论一下。

[学生议论]??

[学生回复]“洋务”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务,它包括军事、民用工业的创办、训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后又扩展到修路、开矿、办厂等。(注:学生假设不能得出正确结论,那么可由教师讲解解决)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最干脆的语言来说明洋务运动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

[学生回复]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到了七十年头,又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弥补军事工业进展中面临的资金、燃料和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又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教师小结]从前面的内容看,洋务运动的概况一问题里,我们讲了①时间、②旗号、③主要内容几点,下面我们用板书表现出来。

[板书]①时间:19世纪60年头到90年头②旗号:“自强”“求富”

③主要内容:a.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了近代民用工业;c.筹划海防、创造海军;d.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洋务企业的介绍急速欣赏一下。然后斟酌: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属于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阅读]??

[教师指导]先请同学们在阅读内容中找出洋务企业的特点。

[学生回复](1)安庆内军械所生产的子弹供湘军自用,经费由军费中拔给。(2)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拔,生产不计本金,不考虑经济效益,缺乏进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用管军队的手段来约束工人,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3)福州船政局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后来福州船政局变更了这种状况。

[教师引导]那同学们想一想,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属于不属于真正的近代企业?

[学生回复]不属于。

[教师引导]那算是资本主义的经营模式吗?

[学生回复]不算,近代化的机器生产,应有相对应的管理模式。洋务派用机器生产,但在管理、技术、资金方面都是旧的模式,因此,不能算作真正的近代化的资本主义的企业模式。[教师分析]关于洋务运动的概况,我想讲以下几点:

一、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头到90年头由清朝中央政府中的洋务派掀起的一场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手段,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一场运动。他们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李、左、张为代表,先后打出了“自强”和“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并且在70年头,由于东南海疆危机,清政府又开头筹划海防,在10年内建成了三支海军,为了培养洋务人才,从1862年开头,洋务派不断创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以适应洋务运动进展的需要。下面,我们介绍一个代表——江南制造总局。

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添置了上海虹口的美商旗记铁厂,该厂是当时“洋泾浜外国厂中机器之最大者”,能够制造轮船及枪炮。他将这座铁厂与原来丁日昌、韩殿甲分别主持的二所炮局合并,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简称“沪局”)。1867年,该局由虹口迁至上海城南高昌庙,规模大为扩展。沪局的生产主要由五项:一是枪支,二是大炮,三是弹药,四是钢铁,五是造船。从1869年后,沪局每年有固定的经费来源,1874年到1894年间,每年经费最多时高达九十万零七千余两(1884年),最低时为三十五万三千余两(1877年),平均每年约六十六万两。同其他制造局相比,沪局经费充裕,技术气力对比雄厚,因而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教师过渡]上面我们学习的是洋务运动的概况。洋务运动到19世纪90年头破产,以1895年中日战役中的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标志。那么,洋务运动失败的理由是什么呢?在导致它失败的因素中,哪一个因素是主要的、根本的呢?下面我们对此来作一分析。

[板书]4.洋务运动的破产及理由

[教师引导]前面我们讲过甲午中日战役的内容。我们领会,甲午中日战役中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亡,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请同学们根据前面我们所找的洋务企业的特点,来斟酌洋务运动失败的理由。大家可以议论一下,然后回复。

[学生议论]??

[学生回复]回复一: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生产过程中不计本金,不讲效益。

回复二:洋人挟技自居,不愿真正地扶助中国。

回复三:产品质量不过关,譬如,洋务企业制造的炸弹,铜箍不合格,战时需用挫刀加工,然后才能用。北洋海军在战斗中使用过这种炮弹,深受其害。

回复四:官吏贪污,中饱私囊。譬如上海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进展急速。从1873年到1893年,它获利白银六百多万两,但大都落入李鸿章私囊。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回复五:闲散人员过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工人没有政治上的、人身上的自由。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教师分析]同学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下面,我概括地把这个问题分析一下。

一、洋务运动是清朝地主阶级内部为镇压人民抵挡,维护清朝统治而采取的学习西方技术的措施。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变器不变道”(器指技术,如坚船利炮。道指的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封建专制制度)。也就是说,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变更中国的政治制度。因此,我们把洋务运动称作是技术层面上的变革。在近代化问题上,洋务运动只是在经济上的机器生产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由于没有做配套改革,因此,失败是必然的。而且,对曾、李、左这些人来说,他们也不会、不成能实行政治上的变革,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属性抉择的。

二、由于只是技术上的提升,因此在洋务运动中展现了一种古怪的现象:那就是近代化的机器生产面对的是中世纪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不计本金、不讲效益、资金管理不善等问题在洋务企业中司空见惯。从戎事工业来看,完全采取官办的形式。经费主要来自海关关税、厘金、军饷等。它们的产品,不是普遍的商品,不加入市场的交换。它们所生产的枪炮、弹药、船舰,一般是由清政府调拔使用,不计算产品的价格。在经营管理上具有浓重的封建性。就组织而言,每个局、厂不是独立的企业单位,而是政府的一个分支部门。上有总督、巡抚监视、总理衙门节制;下有总办、会办、提调、委员、司事等。另外还有一批挂名支薪,并未到差的人员。工厂衙门化,是企业办不下去的理由之一。以当时的福州局为例,据1873年闽浙总督李鹤年等奏称:闽局(福州船政局)每月“洋员匠薪”“监工员薪水”“书役工伙”“工匠工食”“使丁运夫挑工口粮”“各船薪费”等项开支共约三万九千余两。当时该局每月额定经费为五万两,“薪水工食”等竟占去将近百分之八十,无怪乎该厂造船费用大大超过了向国外购船的费用。

三、洋务运动没有在全国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工程。只凭几个热心的督抚在办理,气力分散,难成大势。再加上顽固派的阻挠,因此,进程举步维艰。

四、洋人挟技自居,唯利是图。从内部对洋务运动加以破坏。

五、除了上面四点之外,还应留神的是洋务运动中,当时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为“平衡”势力,利用顽固派压制洋务派,导致了洋务运动进展缓慢。另外,1891年后,慈禧太后把海军军费移作修颐和圆。削减了北洋舰队的气力,甲午战败,不能说与此无关。

[教师过渡]同学们,洋务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来评价这场运动呢?如何面对对洋务运动毁誉参半的评价呢?怎么样给它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是我们应掌管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板书]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师指导]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一目中的内容,看一下教材的观点是什么?

[师生朗诵]在甲午中日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展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阅历,培养了技术气力,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发了道路

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的统治是必然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变器不变道”的指导思想注定了洋务运动必然失败。近代化的经济模式的建立务必用近代化的政治制度来做保证。思想文化的传播乃至成为主流也是必要的。而洋务运动做不到这点。

二、洋务派主观上并不梦想中国展现资本主义,甚至在其创办民用工业之时,一再表示不允许私人创办同类企业,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确定的阻碍作用。但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这“商股”片面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70年头开头,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终究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才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展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而这两个因素增长的速度越快,封建生产关系瓦解的速度就越快。这是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统治的其次个理由。

三、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统治还表现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辩论及其对顽固派的不彻底的批判,多少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十足权威地位,对于学习西方开了好的风气。又由于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不同年龄和履历的留学生,因而培养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绍西方社会科学学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也起到了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这也是洋务派办洋务所没有想到的。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切实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在评价洋务运动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头清朝地主阶级内部的一场自救运动。2.洋务运动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急速进展时期。故而在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企业。

3.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变器不变道”抉择了洋务运动不会变更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的伦理纲常,这使得这场运动必然走向失败。

4.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培养了一批近代工人和科技人员。使中国展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5.洋务运动客观上抗拒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发了道路。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优质教案4

教学目标

一、学识与技能

1.掌管以及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时间、代表人物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通过陈述洋务运动的一些史实,评价洋务运动。

2.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理由和目的;记住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和代表人物;了解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掌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民用工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理由和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学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举行分析、论证的才能;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情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举行分析评论的才能和创新思维、灵巧辩论的才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历史地位的辩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扶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阅历教训。

教学重点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作用、失败理由

教学方法

陈述法、议论法、启式教学法、问题探究发法多法结合。

课前打定

教师:教学课件

课时安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记录片《鸦片战役》和《黄海战役》片段,教师引导过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察觉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使用的武器和舰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回复,教师持续引导)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新课题的学习.(出示课题《洋务运动》)

二、新课学习

教师先解释什么是洋务运动?(出示课件: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头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教师过渡提问)洋务派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他们为什么看法学习西方呢?请同学们斟酌.

(一)洋务派的产生(课件出示标题)(出示表格指导学生看书填表)

(生作答后,教师强调)清廷当时的处境四个字形容内忧外患.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动摇清王朝的统治不得不调整;外患——西方列强要挟清廷的统治内外政策.在这样的处境下必然导致清朝统治政策的重大变革,于是展现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目的一是解除内忧外患,二是想实现强兵富国,最终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所以说洋务运动的性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举行的一场自救运动.也正是由于这样,洋务派看法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结果的命运埋下伏笔。

(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看洋务派概括怎样学习西方的?

(二)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1.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教师提问: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课件出示李鸿章的一段话)“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那么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于是从19世纪60年头开头,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课件表示洋务派军用工业分布图,教师强调)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代表: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是洋务派第一个军事工业;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以后,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过渡: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2.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课件出示标题)

教师强调: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是为军用工业服务的,并不投入市场创造利润,其中代表性的企业有: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的第一个民用工业。以后,李鸿章还创办了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了湖北织布局,1890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最大的钢铁厂。

教师提问:洋务派兴办的这些企业势力如何呢?(课件出示材料)“洋务派在办洋务洋务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机器主要靠进口,技术人员主要聘请洋工洋匠,他们在受聘期间挟技居奇,惟利是图,如崇厚筹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他不懂洋务,嘱托英国人总管,筹备了三四年,耗资不少,但进展不大。”这说明洋务派在办洋务洋务运动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要办洋务还要培养自己的人才.接下来再看看洋务派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3.洋务派的教导举措

(学生回复,教师强调)主要的举措有创办新式学堂,所谓“新式”就是学习西学.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个外语学校.这是在文化领域里前所未有的事.另外还有派遣学生出国留学,直接接触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通过这些途径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外交人才.如学生熟知的严复、詹天佑.过渡: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强兵,接下来在看看清政府筹建的海军.4.筹划海防

1874年,洋务派提出建立北洋、福建。南洋三支海军的建议,10年之后,三支海军初具规模。其中北洋海军在李鸿章一手把持下,进展最快。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中花银子最多的工程,是清政府“自强新政”的标本和支柱。

过渡:洋务派兴办洋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如何呢?请同学们看以下材料:(课件出示材料)

材料一:洋务运动中几项内容的后果。

(1)北洋海军于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役中覆灭,它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福建海军于1884年马尾海战中覆灭。与此同时,福州船政局也被法国舰队摧毁。

(3)上海轮船招商局,在1884年中法战役发生和1894年中日战役发生时,两次押售给外国,以求庇护。以后分别赎回,两进两出,亏损甚巨,使洋务派为“求富”办的第一个企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4)开平煤矿,1900年被英国侵略者夺去。

材料二: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中,除官办形式外,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这样,一片面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新式企业,他们的资金成为“商股”。毛泽东说:“还在十九世纪的下半期,??就开头有一片面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到了同世纪末年和二十世纪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头了初步进展。”(学生看材料后举行分组辩论,正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饿;反方:洋务运动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三)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结果教师总结: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展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确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进展;民族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确定的抗拒作用。洋务派把学习外国做为一种国策,虽然,他们只学了些皮毛,但开创了向外国探求富强之路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富民强国的阅历和教训。洋务运动也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从网上搜集相关的洋务运动的图片,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全班同学共享。

洋务运动图片

三、结论总结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头洋务派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在此期间洋务派兴办了大量军用民用工业,新式学堂,还筹建了三支海军,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却促进了中国的进展.洋务派把学习外国做为一种国策,虽然,他们只学了些皮毛,但开创了向外国探求富强之路的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富民强国的阅历和教训。

四、课堂练习

1.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

(

)①解除内忧外患

②实现强兵富国

③进展国内经济

④维护清朝的统治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以下不是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的是

(

)A.安庆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3.以下不是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的是

(

)A.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确定的抗拒作用

B.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进展C.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培养了一批近代技术工人2.拓展延迟

假使时光能够倒流,我们是生活在19世纪六七年头的一群分外有思想的年轻人,有心为国家强盛作点付出,而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慈禧也熟悉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延续自己的统治,向你接洽观法,结合所学学识,你认为怎样改革才能使国家急速走向强大?

五、作业布置

1.列举洋务运动的内容。

2.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列举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海军。

4.列举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5.列举洋务运动的口号。

六、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一)洋务派的产生

(二)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1.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2.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3.洋务派的教导举措4.筹划海防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优质教案5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进展到变更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本章学识点包括:洋务派的产生;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3、教学目标

⑴识记和理解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理由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⑵才能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理由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学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举行分析、论证的才能;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情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举行分析评论的才能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灵巧辩论的才能。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头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扶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阅历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那么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灵巧的实际处境,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察觉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熟悉,把握洋务运动进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学识与培养才能融为一体,从而达成“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崇敬学生的天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才能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