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油风土民俗今江油市境域大致囊括了历史上的江油、彰明两县。据北宋乐史《太平环字记》载,江、彰两县风俗同于益州(以成都为代表的川西一带),即《蜀记》所概括的“刚悍生其方,风谣尚其文〃,《汉书》所概括的〃人食稻鱼,俗不愁苦,而轻易淫決。然地沃人骄,奢侈颇异,人情物态,别是一方〃。除此而外,唯江油(当指平武西南部、江油东北部一带)“山高水峻,人多樱瘤痴聋,盖山水之气使然也〃。清代旧志将境内风俗概括为“尚俭务农,不竞词讼。横经负耒,士有古风。恶衣陋室,人无侈志〃。清未明初,〃文明渐启,士则讲求经术,兼究中西实学。农工商贾,莫不勤于执业〃。(光绪二十九年版《江油县志》)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形成的江油风土民俗与川西北各县基本相同,且有一定的稳固性,即使进入民国时期也仍然大体保留了旧的习俗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经济及科教文化事业等均有了飞速发展,社会习俗也相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下从家庭与宗族、婚嫁与生育、寿庆与丧葬、社交礼节、传统节日、现代节日及纪念日等六个面对江油的风土民俗作简要的记述。一、家庭旧时的家庭以年长辈分高的男子为一家之主,掌管全家经济收支及生产、生活安排、主持婚嫁丧葬及对外事务。家中子孙取名皆以同宗族谱规定的字派辈分为序。并以大家庭聚居,三世同堂甚至四世、五世同堂为荣耀和光彩。建国后,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家庭关系也一改男子当家的封建旧习。除聚族而居的部分农村区域外,尤以城市人口为主,已不再看重按族谱规定的辈分派给子孙取名。那种三至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也逐渐少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因独生子女渐次居多,三口之家已成为家庭结构的主体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的住房也由原来木构建筑的传统民居过渡到钢筋水泥的现代高层建筑的单元式住房。农村的住房条件也不断改善,钢筋水泥的新式楼房从城市或城镇周围向边远山乡辐射而不断增多。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不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住进了豪华的商品房。二、宗族旧时普遍看重宗族的凝聚力,同姓同宗者均以建立〃谱会〃、〃清明会〃一类的宗族组织负责订立族规族法,修建或维修祠堂,编修家谱、族谱,筹办每年清明节的扫墓、祭祀活动,乃至训诫后辈、调解处理族内或外族的纠纷,惩治本族的不法之人等。建国后宗族组织不复存在,族内的活动自然停止。20世纪80年代以后,少数地方又有新修或续修家谱、族谱的活动兴起。90年代后至21世纪初,新修家谱或族谱的活动逐渐有所增多,与此相关的一些家族联谊活动也不时地在一些地方有所开展,类似旧时〃清明会〃一样的宗族联谊活动也在某些地方某些家族不定期地举行。三、一、婚嫁旧时的男婚女嫁仍以遵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封建陋俗为主流。除父母包办、明媒正娶的婚姻外,尚有“童养媳〃、”纳妾〃等陋俗。〃再嫁〃被视为耻辱而备受歧视,但也有一些寡妇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再次嫁人。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虽也提倡自由恋爱和文明结婚,但民间旧习一时难改,仅在机关单位少数知识分子中有所影响。建国后,人民政府宣传贯彻新婚姻法,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提倡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逐步革除了旧时婚俗中的繁文缱节,实行婚事新办。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青年大都在宾馆、酒店举行婚礼,其一般程序大致是:典礼开始,鸣放鞭炮;新郎新娘亮相,依次向双方父母、主婚人、证婚人及来宾鞠躬;新郎新娘相互鞠躬,喝交杯酒;主婚人、证婚人、父母及亲友依次讲话;来宾致贺词;新郎新娘致答谢辞;礼成后,酒宴开始的同时也开始表演文娱节目・・・・・・在酒宴的进行中,新郎新娘依次向每一桌的来宾敬酒。酒席完后宾客散去,晚宴的客人仅一部分至亲好友而已。晚上新郎新娘入洞房和宾客闹洞房大体与旧俗同。农村青年也形成自由恋爱的风气,靠近城市、城镇的一般也在酒店、宾馆举行婚礼,边远地区的虽在家里举行,其婚礼程序也大致与城市相同。二、生育旧时受封建传统影响普遍存在着早生、多生及重男轻女的思想。产前产后有“催生〃、“洗三〃、"取乳名〃、〃吃满月酒〃"抓周〃等习俗。建国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20世纪80年代后严格规定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重男轻女的习俗逐渐有所改变。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到医院生小孩的渐次增多,至20世纪80年代后一般都是到医院生小孩,旧有的〃洗三〃习俗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建国初期取乳名的习俗尚很普遍,70、80年代后则渐次消失。至于〃催生〃、〃抓周〃等习俗也逐渐消失,唯“吃满月酒〃尚在少数人群中流行。四、一、 XX旧时中老年人庆贺生日称为"寿庆〃,亲朋好友备寿仪登门祝寿,已出嫁的女儿要做寿帽、寿鞋送给老人,主人则备寿酒设宴款待宾客。小孩过生日,父母或长辈做点好吃的,也表示庆贺。建国后寿庆习俗仍然存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讲究庆贺生日的愈来愈多。经济稍好的人家则大摆酒宴,极尽豪奢。加之80年代后多是独生子女,又形成了为小儿做生的新风,往往大摆酒宴招待宾客。贺寿的亲朋好友或同事一般送现金,于小儿做生也有送生日蛋糕、衣物或玩具的。二、 丧葬旧时崇尚土葬,办理丧事主要有送终、烧倒头纸、撤帐子、出煞、净身和穿老衣、点路灯和守灵、披麻带孝、报丧和发讣告、入殓、出丧、烧七、烧百期和周年等程序和习俗。建国后提倡丧事新办,以上程序逐渐减化。后来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时兴开追悼会(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不再开追悼会,而代之以遗体告别仪式),戴黑袖套、白花表示哀悼。加之党和政府提倡火葬,先在城市和近郊推广,20世纪80年代后无论城市和乡村,全部以火葬代替了土葬。五、社交礼节一、称谓旧时习俗称"先生〃、“太太〃、"小姐〃等。建国后,20世纪50至60年代"同志〃为最一般的称呼。70年代后时兴称〃师傅〃、"老师〃。80年代末期又逐渐复兴〃先生〃、“太太”、“小姐〃一类的称谓。只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小姐〃的称谓由褒义而渐渐转为贬意。二、招呼应酬旧时熟识的人相见,若在吃饭时,往往以"请吃饭!〃、〃请了!〃相互招呼;若在吃饭前后这一段时间内,则相互以“吃了不?“、"吃了!你吃了不?〃招呼;若在其他时间,则根据具体情况以询问的口气打招呼,如〃上街哇?〃、〃买菜哇?〃之类的;也有的仅点头致意而已。20世纪80年代末期,兴起以相互问〃你好?〃招呼应酬,旧有的招呼用语渐次废弃。三、 见面礼节旧时的人见面以拱手、鞠躬的形式相互致礼。民国时期,西方式的握手礼开始在知识界流行。建国后则渐渐以握手礼为致礼的主要形式。20世纪90年代后,除了握手致礼的主要形式外,也有少数人喜欢以抱拳或拱手致礼。四、 请客旧时婚嫁、丧葬、寿诞、迁居、做生意开张、建房上梁、过年请春酌等,都要向亲友发送请帖,设家宴款待。婚嫁请客为三天,第一天"知客〃,第二天〃正酒〃,第三天“谢客〃。建国后旧俗在农村尚存,城市和厂矿、企事业单位就有了很大变化,如婚嫁请客便不再是三天了。客人接请帖后,须备礼金或礼品按时前往。五、 馈赠旧时凡遇逢年过节或亲友家有红白喜事,皆要馈赠礼品相互过从,以增强联络和情感。礼品多少不拘,视财力和关系亲疏而定。婚礼、嫁礼、葬礼、建新房礼、迁居礼、生日礼、寿礼、拜年礼、端阳礼、中秋礼、月礼、慰问伤病礼等各有大致不同的内容。建国后馈赠习俗虽仍然存在,但礼品内容无论城乡都有很大变化,总的来说没有较具体的格式,视自身财力与受礼人关系亲疏以及送礼的具体情况而定。自20世纪90年代后送现金渐渐成为时尚六、_、春节旧时农业社会过年从正月初一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初一旧时亦称“元旦〃,因系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又称为"三朝〃。天未明之前便摆上果品佳肴,点燃香烛,焚化纸帛,恭敬地祭祀祖先后,再根据当年历书标明的吉利方向,燃香鸣爆竹,打着灯笼,出门向喜神方向跪拜,称之为"迎喜神〃。也有的到附近香火旺盛的寺庙行香拜菩萨,祈祷来年。回到家里后则关上门,等待天明,叫做“闭财门〃。这天只拜父兄宗族,初二才开始到亲友家拜年,以肉、面、果、饼等相馈送。如果宗族邻里数十人为群沿门称贺,则称之为“大拜年〃。此后直到正月十五,狮舞龙灯,箫鼓嗷嘈,爆竹声声,游人络绎・・・・・・十五民间称为〃过大年〃,又叫〃元宵节〃或"上元节〃,有舞龙、舞狮、猜灯谜、玩花灯等活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象征月圆人圆,事事如意。建国后春节如旧,只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略有更革而已。比如节期,国家规定机关、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只放三天假,农村亦相应有所缩短,尤其是在评大寨工分的年月。亲友间拜年也少了旧的仪程,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吃团年饭,给小孩压岁钱,燃放爆竹,舞龙舞狮,正月十五吃汤圆等旧俗,仍一如既往地遵循。同时兴起了单位团年、慰问军烈属、开展游乐活动、办灯会等新风。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过年仅一家人团聚,弄点好吃的而已,一切新旧活动皆无形中停止。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祭祀祖先之风再度兴起。80年代中期以后,初一到寺庙拜菩萨的旧俗又逐渐恢复,不少人看过除夕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后,于新旧年子夜之交时到寺庙(如江油城区的一般到附近的罗汉寺或灵官庙)拜菩萨,争烧子时香,直到午后,一直人流如潮,络绎不绝。二、 清明节民间有扫墓祭祖的习俗,但一般在清明节前几天进行。建国后逐渐不太时兴,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又逐渐恢复。三、 浴佛节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佛诞辰,民间有放生嫁毛虫的活动。建国后此俗消失,惟20世纪80年代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后,佛教僧侣和信众要在这天举行诵经法会和拜佛、祭祖、施舍僧侣的纪念活动。四、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传说为爱国诗人屈原的忌日。这天家家门上挂陈艾、昌蒲、屋内放硫磺烟驱邪,儿童胸前挂内装樟脑、冰片等药物并做成鸡、猴、狗或苹果、辣椒等形状的香包。中午饮雄黄酒,吃包蛋及觅菜等,并开展龙舟竞赛等活动。此俗至今仍存,唯自20世纪70年代后,饮雄黄酒的人渐次减少。五、 晒衣节农历六月六日,民间习于在这天晒衣被、书画等以防虫蛀或霉变。六、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旧时民间妇女在这天于院坝内设瓜果祭品,燃烛焚香揖拜,祈求织女星赐于智巧,故名〃乞巧〃。建国后此俗消失。三合镇喻观村有在这天举行"七七鹊桥会〃(物质交易会)的旧习,不知起源于何时。建国后“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秋季物质交易会〃,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又恢复为“七七鹊桥会〃。七、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指农历七月十一至十五日期间。本为佛教的盂兰盆会,但江油民间却习于祭祀祖先,设供品、燃香烛并焚化纸钱。祭祖一般在十一至十四日,根据各家族习俗而各有不同。十五日则焚纸钱、撒水饭以施舍孤魂野鬼。此俗建国后逐渐消逝,20世纪80年代后又渐次兴起。八、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时值秋收之后,于此日晚上备月饼、梨、枣、核桃、花生及糖果等祭月赏月,合家团聚,喜庆丰收。建国后不再祭月神,但吃月饼赏月的习俗仍存。九、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旧时有登高的习俗,民间亦在这天蒸重阳糕,酿重阳酒。建国后此俗消失,唯20世纪80年代后政府或单位于此日慰问退休老干部,召开座谈会,赠送纪念品并聚餐,逐渐形成一个尊老敬老的节日。十、腊八节农历腊月八日,这天早上家家户户以釉米、糯米、肉、豆子、豆腐干、面条以及红白萝卜、白菜等各类蔬菜煮“腊八粥〃吃,据说此俗随佛教自印度传来。释迦牟尼苦行六年后于腊月八日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后人不忘他成道前所受的苦难,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渔船租赁与渔民社会保障体系合作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乡劳务分包绿色建筑认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消费信贷服务合同示范文本3篇
- 2025年度出纳劳动合同范本与职业培训体系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橙子品牌推广活动策划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演出服装租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啤酒产品线上线下促销合同4篇
- 磷钨酸生物基季铵盐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在天然油脂衍生物氧化裂解反应中的应用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形象品牌评估与品牌战略调整合同
- 2025年度铁路集装箱货运站运营管理合同
- 2024版塑料购销合同范本买卖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语寒假作业(五)
- JJF 2184-2025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 GB/T 44890-2024行政许可工作规范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沪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习题
- 两人退股协议书范文合伙人签字
- 2024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汽车喷漆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微项目 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2025年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