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学案)一、学习目标(一)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2、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二)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危害,归纳人类早期防治疫病的经验,体会人类的智慧和勇气2、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及取得成就的原因3、梳理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情况二、知识梳理(一)历史上的疫病1、疫病的概念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2、历史上疫病爆发的情况(1)天花①古埃及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也罹患天花,他的木乃伊面部就有天花瘢痕。②18世纪时,欧洲天花肆虐,彼得二世、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就死于天花。③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也得过天花。④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2)鼠疫①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大量人口死亡,造成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②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由于患者身上出现众多黑斑,故被称为“黑死病”。黑死病流行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影响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①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突然爆发严重的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雅典将军伯里克利也未能幸免,雅典政治的走向明显转变。21②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身染疫病而亡,他一手建立的亚历山大帝国随之土崩瓦解。③中国明朝末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患病者发高烧,脖子肿大,大批患者死亡。④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在美洲、非洲与欧洲国家流行,肆虐两个世纪。这些疫病给历史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来源:21·世纪·教育·网】4、近代以来,疫病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①20世纪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②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人以上。5、疫病的防治(1)古代①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a.古罗马,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b.中国古代不少地方官,在任期间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2·1·c·n·j·y②防治疫病的方法a.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b.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法在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③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a.中国: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www-2-1-cnjy-comb.古罗马:医院收治疫病患者。(2)近现代①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②19世纪,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的巴氏灭菌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③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二)中医药的成就1、中国古代医药成就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且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丰富。(1)战国时的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2)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版权所有:21教育】(3)东汉晚期,名医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医学家张仲景因族人大量死于伤寒,立志从医,积累临床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总结前代经验,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他被后人尊称为“药王”。(4)针灸在中医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它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治疗效果显著,简便经济,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也被世界许多其他国家所接受。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5)本草典籍数量巨大的中药典籍,反映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家对药物性能功用的认识。①《唐本草》: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②《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总结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著成《本草纲目》。这部著作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21*cnjy*com2、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与成就(1)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新老中西医团结协作,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使得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2)传承①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②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3)成就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受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记载的启发,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西医的特点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出处:21教育名师】2、西医的成就(1)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2)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3、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2)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这些医院分科完备,技术先进。医生凭借医疗设备,对各种疾病作出诊断,广受欢迎。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3)随后,西医院校也建立起来。它们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4)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处理垃圾与粪便等,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21*cnjy*com三、课堂小结四、随堂练习1、在古代疫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古人在疫病的防治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列属于古代疫病防治经验的是()①修建饮水道工程②发明针灸铜人③接种牛痘防天花④设立隔离机构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④【答案】D【解析】修建饮水道,有利于减少病菌通过饮用水传播,预防疫病,①正确;针灸是古代中医的成就,但与防疫无直接关系,排除②;③是近代的发明,排除;“隔离”有利于切断病源的传播途径,④是古代防疫的经验。故选D项。2、下列能够体现出对疫病进行预防的是()A.“避之之法,庭堂房室,洒扫光明”B.“疫者,鬼神所作”C.“若夫疫气,则不论贫富贵贱……人无得免者”D.“岁时不和……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答案】A【解析】重视家庭环境卫生有利于预防疫病,A项正确。B、D两项是关于病因的说法,C项强调疫病的传染性,均排除。3、下列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黄帝内经》是药物学的奠基之作②《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③《伤寒杂病论》提出辨证施治的方法④《本草纲目》是对中国古代医药学的系统总结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①错误;②③④均符合史实,故选D项。4、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被认为是中医的荣誉。与西医使用抗生素抑制病毒细菌相比,中医一贯注重阴阳平衡、天人合一。这反映出中医的特点是()A.与农业文明密切相关B.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C.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D.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论【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科技与农业文明紧密联系,但材料不能体现,A项错误;中医一贯“注重阴阳平衡、天人合一”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中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故B项正确;C、D两项是近代西方科技的特点,排除。5、如图为清末福州传教士医生雅丹金接受官方赠匾,这反映了()A.清朝末年西医开始传入B.国人开始接受西方医学C.西医技术得到官方肯定D.沿海民众容易接受西学【答案】C【解析】材料“清末福州传教士医生雅丹金接受官方赠匾”“西来扁鹊”说明西医技术得到清朝官方肯定,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西方医学已开始传入中国,A项错误;由“官方赠匾”并不能断定民间是否接受,故排除B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沿海民众更容易接受西学,D项错误。21·cn·jy·com6、唐代“太医署”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校,唐朝成为东亚医药的中心。“太医署”教授的内容可能涉及()①儒家思想②道家思想③治疗疟疾的方药④人体经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中医的特点包括以人为中心,体现儒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涉及道家思想;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涉及治疗疟疾的药方;汉代《黄帝内经》涉及人体经络,奠定中医理论基础,这些都发生在唐朝以前,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项。7、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肘后备急方》②《伤寒杂病论》③《本草纲目》④《黄帝内经》A.②①④③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③④①【答案】C【解析】《肘后备急方》成书于东晋;《伤寒杂病论》由东汉张仲景编写;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是在明代;《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因此按时间排序是④②①③,故C项正确。21教育网8、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2-1-c-n-j-y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状态B.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C.以儒家的思想为理论基础D.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答案】D【解析】医学的主要目的是治病救人,而不是教化病人,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儒家思想对行医的积极影响,而非“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故B项错误;儒家的思想不是医学的理论基础,故C项错误;由“仁术”“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可以看出,儒家所倡导的价值观对行医有一定的影响,故D项正确。9、下列关于西医在中国的传播,表述正确的是()A.西医传播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B.鸦片战争后西方近代医学开始传入中国C.西方近代医学传入中国即产生极大影响D.教会医院完全是为西方殖民侵略服务的【答案】A【解析】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其客观积极影响包括推动了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等,故A项正确。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把西方近代医学带到中国,但影响有限,B、C两项错误;教会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慈善救济作用,D项表述绝对,排除。10、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着手创办北京协和医学院。该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课件 第4章 Logistic回归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绣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第3章 信息的加工与获取 第3节 计算机与信息处理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产业化财务支持会计聘用协议
- 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课后作业参考答案2(部分)学习资料
- 二零二五年度婚姻财产保全与家庭财富增长协议
- 2025年度社区便利店酒水配送与营销支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学校办学场地租赁与师资培训合同
- 气管镜科室讲课ppt课件(PPT 69页)
- 对于二氧化碳传感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浅分析
- 麦语言函数手册参考模板
- 冷库喷涂施工工艺(详细)
- 电机学辜承林(第三版)第1章
- 知情同意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建筑材料碳排放因子查询表
- 观音神课三十二卦
- 医疗机构停业(歇业)申请书
- 发票(商业发票)格式
- 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线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