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_第1页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_第2页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_第3页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_第4页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基础巩固】1.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字,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君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C.君臣关系紧张 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2、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写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设立军机处处理政务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3、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4、 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原因是“主荒臣专,威服下移”,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分相权,中书门下同相 B.废丞相,权归六部分掌C.裁中书,实现权力集中 D.设内阁,亲理国家大事5、 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能免”。类似现象在明代多次出现,这在本质中反映了当时中国()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军机处效率低下C.宦官易于听从皇帝命令 D.八股取士使官吏无能6、 山东青岛市鳌山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建卫后对防备倭寇侵扰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人物中著名的明朝抗倭英雄是()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7、 有学者指出,明朝内阁是皇帝与官僚系统之间的桥梁和中介,是一种行政执行权与决策权的间接结合结构,阁臣参预中枢行政决策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内阁同皇权的关系。这表明明朝内阁()

A.形成了合理的制约机制A.形成了合理的制约机制C.辅政方式有灵活多变性D.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要求8、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后,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进退亦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这反映出()A.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 B.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 D.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9、“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该历史事件指()A.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日本C.郑和下西洋 D.马可•波罗回国10、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B.获取经济效入益C.C.海外移民殖民扩张11、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A.唐朝的经济繁荣 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C.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D.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12.“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发布这份檄文的起义军为( )A.陈胜、吴广起义军 B.张角起义军C•黄巢起义军 D.李自成起义军【素养提升】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每位专制君主虽然都力求“乾纲独揽”“事皆亲决”,但实际上他无法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一人“独治”天下,必须“设官分职,体统相维,品式具备”。于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一个权力分配的问题。政治学家萨孟武先生说:“吾国中央官制,秦汉以后,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而其变化的特质则为天子的近臣转变为国家的大臣。天子畏帝权旁落,惧大臣窃命,欲收其权为己有,常用近臣以压制大臣。历时既久,近臣便夺取了大臣的职权,因之大臣乃退处于备员的地位,而近臣却渐次变为大臣。近臣一旦演变为大臣,天子又欲剥夺其权,而更信任其他近臣。这样,由近臣而大臣,演变不已,而吾国中央官制遂日益复杂起来。”——摘编自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论略》材料二明初朱元璋鉴于历代王朝地方权重,导致割据,尾大不掉,对中央离心离德的局面,废除行中书省,将行省权力分别设立掌行政民事的布政使司、负责监察司法的按察使司、掌控军事的都指挥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它们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随着政治形势变化,在运转过程中,三司出现权力协调不一,办事能力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巡抚制度应运而生,明朝中后期,皇帝以派遣监察官的形式向地方派驻巡抚,并逐步扩大其权力。并在边疆、军事要地和数省交界之处增设巡抚。嘉靖年间,进一步规定:“凡徭役、里甲、钱粮、驿传、仓廪、城池、堡隘兵马、军饷,及审编大户粮长、民壮快手等项地方之事,俱厅巡抚处置”。景泰以后,随着巡抚的全面地方化和制度化,巡抚成为居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由临时性差遣演变为设立衙门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同时,巡抚只能奉敕行事,不得擅权越职;中央派出镇守总兵和镇守太监,以对巡抚监督。——摘自李晓辉《明代督抚制度研究——以中央地方关系为视域的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的特点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司制度与巡抚制度的异同点。(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建立巡抚制度的作用。14.宰相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材料二即如唐制,中书舍人拟稿......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宰相制”最早创设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概括宰相职能的特点。2)据材料二,写出唐朝实行的政治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运作程序。3)材料三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1、 A【解析】题干素材反映了明太祖为加强君权,建立特务机构,设立“锦衣卫”,监视、侦查官名的不法行为。故选A2、 A【解析】本题考查明朝内阁的建立。废除丞相后,明太祖政务繁多,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分担政务压力,A项正确。军机处设立于清雍正时期,B与题意不符,排除。大学士拥有票拟权是在内阁设立之后才发生的,C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一切事宜由皇帝总揽,这是导致明太祖事务繁忙的原因,故D项错误。3、 A【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题干中,洪武皇帝”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由“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可知,其描述的是明太祖在废除丞相制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协理奏章,故选A;古代皇权集中,官员不可参与决策,排除B;执行职能属于六部,排除C;监察百官并非大学士职务,排除Do4、 B【解析】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废丞相,权归六部分掌,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书门下同相是在唐朝,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他采取的措施是废丞相而非裁中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设内阁,亲理国家大事始于明成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5、A6、C7、 D【解析】内阁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臣参预中枢行政决策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内阁同皇权的关系”说明内阁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这种制度显然适应了君主专制强化的要求,故D项正确;内阁权力取决于皇权,不会形成制约机制,也不取决于中央行政体制的运行,故A项和B项错误;内阁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中枢机构,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并不是灵活多变,故C项错误。8、 C【解析】废除丞相后,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随侍皇帝,“内阁”由此出现,目的是要“利于政局稳定”,不能因张居正而否定内阁的作用,以偏概全,排除A;“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是中央政府内部矛盾,而非“造成了社会动荡”,排除B;“内阁开始全面侵夺六部职权……彼此攻讦不断”,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阁部争权,排除Do9、 C【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永乐三年”“苏州刘家港”等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历史事件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10、 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明成祖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所以A项符合题意。故选A11、 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就是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典型史实,明朝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故上述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故选Co12、 D【解析】从题中的关键词“明朝”分析,可以判断该檄文是李自成起义军讨伐明朝统治者的,故D项正确。13、 【答案】(1)特点:中枢权力逐渐被削夺、分散或转移;权力运作机制缺乏恒定性;权力机构沿革呈渐进性;中枢权力机构之间彼此监督、相互制衡;皇权至上。影响:有利于保证各种政治力量在法定的程序内活动,提高国家机器的运转效能;皇帝执掌着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力,使专制皇权得到扩张并不断强化。(2)相同:处理地方事务,受制于中央。不同:三司制:中央部门领导,分掌地方事务。巡抚制:皇帝直接派遣,统领地方事务。(3)作用:解决了地方三司分权下协调不一,效率不高的问题;维持分权的基础上,通过集中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的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设官分职,体统相维,品式具备”“变化的特质则为天子的近臣转变为国家的大臣”“中央官制遂日益复杂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枢权力的转移、权力的运作机制、权力机构的变化、中枢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皇权至上等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天子畏帝权旁落,惧大臣窃命,欲收其权为己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提高效率、专制皇权的加强等方面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职责与中央关系角度分析。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巡抚成为居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由临时性差遣演变为设立衙门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同时,巡抚只能奉敕行事,不得擅权越职;中央派出镇守总兵和镇守太监,以对巡抚监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得出三司制度与巡抚制度的不同点。第(3)问根据材料“三司出现权力协调不一,办事能力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并结合明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