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通用10篇】_第1页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通用10篇】_第2页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通用10篇】_第3页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通用10篇】_第4页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通用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通用10篇】《天宫课堂第三课》将于2022年10月12月下午开讲,记得准时收看喔。天宫课堂授课将由中国航天员担当“太空老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实行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伴侣喔!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1

的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体验,诞生在新世纪的我,见证了新时代中国的进展:我看到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强健的身姿,为祖国感到傲慢;我看到“天宫课堂”太空授课胜利,掩饰不住对祖国科技进展的骄傲和喜悦;我还看到互联网已经触及千家万户,鼠标一点,指尖一触,便无处不达……

我在这个进展迅猛的社会里,回首过去,又展望着将来。如何在这大时代的浪潮里求得进展,是我,更是将来的你,我们每个人都要思索的问题。

首先,抓准时代脉搏,依据时代需求来完善自我,才不会落于时代。世界的进展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个时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讲究高效,正在从注意简洁的有用性到满意多样化的精神需求进展着。身处科技人文进展不断登上新台阶的你我,唯有不断学习本事,把握高精尖学问,才不会沉没在时代大潮中。

与时代同行的路上,我们需要一颗强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实难,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面对着生活中的风浪,又何尝不应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昂扬姿势去面对呢?

然而,与时代同行并不是做一颗随波逐流的海草,作为祖国将来的栋梁,我们有着自己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索,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待到你们18岁的时候,也盼望你们在斑驳陆离的社会里能够明辨是非,守住底线的同时,更要担起引领时代风向的大旗。

“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追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持,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守当我们都明确自己的使命的时候,当我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统一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了。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2

今日,我观看了一个名叫“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的直播课。这个视频主要叙述了“太空老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阔青少年带来的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我觉得最奇妙的情节是水球。第一处就是王亚平老师做了一个水球。它特别美丽,只见王亚平老师将水滴放进水膜中,然后水膜会一点点变厚,连续向水膜里添加水滴,最终变成了一个美丽的水球。王亚平老师还说在陆地上是做不了水球的,只有在微重力的状况下才能完成。

老师们的太空之旅真是又奇妙又好玩,真想像他们一样英勇地完成祖国神圣的太空任务。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3

今日我们全班一起观看了航天直播课,几位宇航员叔叔和阿姨给我们上了特别生动的科学课。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细节大公开,太空行走、特殊的航天服、失重环境下的细胞观看……桩桩件件都让我感到大开眼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水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的各种表现:失去了重力的约束,水在太空中会变成一个个小水珠。

更奇妙的是,没有重力的状况下,浮力也就消逝了!犹如(魔术)般,水在宇航员叔叔的手中,乖乖地变成了水膜,厚水膜,甚至一个水晶球,真是让人啧啧称奇!观看了这堂直播课,我感受到太空的魔力,科技的魅力,更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投身祖国的建设!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4

在今日下午的跑操时间,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天空课堂,感受颇深。

不到六非常钟的直播,却由三位宇航员带领我们熟悉了全新的太空生活,打开了我们的眼界,感受到了来自全新世界的奇异和无与伦比。

一个在失重环境中培育细胞的工作,只需要盯着(显示器),记录信息的工作,却在我们眼中变得奇妙而布满梦幻颜色。培育的心肌细胞,虽说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个体,却在哪一伸一缩的跳动中呈现诞生命的坚韧和生命的梦幻颜色,在宽阔的太空中,这也是一抹活力的体现。

一个由水膜进化成水球的奇异试验,在太空中绽放的纸片花,一管空气便能在水球里看到两个相反的人像。这一切都只能在太空中看到的奇异原理,增长了我们的学问,也给我们看到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这个试验涵盖的学问很广,物理学中的表面张力都涵盖的很清晰。我也是从中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不仅学习到了学问,还明白了一些道理。现在的我们,生活条件优越,且幻想众多。在一抹抹幻想之中,能实现的或许只有那么几个,但只要坚持,怀揣着对远大幻想的信念,肯定能有所进展,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5

12月9日,我观看了“天宫课堂”,在60分钟的课程中,神舟十三号的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在中国的空间站中为全国各地的人讲解关于太空的学问。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授课活动,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领域的技术超群,更标志着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关于太空的前所未有的学问。

在空间站的宇航员们为我们介绍了他们平常生活的地方、太空细胞学讨论、太空转身、(乒乓球)浮力消逝试验、水膜张力试验、水球试验等等,并讲解了试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航天征途上每一步创新和突破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航天精神”。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出征前所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才智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幻想飞船,就肯定能够迎来自己幻想的放射时刻,飞向属于我们自己的浩瀚星空!我身为新时代的中同学,更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努力学习,从现在做起,为美妙明天付出不懈努力!为祖国将来的进展添光加彩!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6

今日下午,我们在学校观看了《天宫课堂》。假如说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才智钥匙。我深刻熟悉艰苦的条件锤炼了航天人特殊能吃苦的精神。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阔航天工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很多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航天人特殊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航天人特殊能攻关的精神。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奇妙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吸取更多的养分,就必需大力进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我们也期盼此次太空历险记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好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够倾听到“中国好声音”。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躲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成功。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转变的事实,那只有转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7

我和爸爸一起,收看了“天宫课堂”。

航天员工作生活场景展现

第一个是生活场景展现。

航天员老师带我们来到了他们住的太空小屋,那里有老师们睡觉的地方,还有很多相册,还有很多老师们喜爱的东西挂在上面。始终往前走,还会到达他们的卫生间。惋惜,我们不能看到卫生间内部长什么样。除此以外,这里面还有航天员们喝水的地方——一个饮水机。还能看到老师们吃东西的地方,那里有加热箱、微波炉,甚至还有一个冰箱。

太空小屋真是太好了。

太空细胞的熟悉

老师们给我们熟悉了太空细胞。

第一幅是一个绿色的细胞,它始终在跳动;其次幅是蓝细胞,也始终在跳动。看来,我们人类的细胞始终在跳动啊!

水球光学试验

老师拿出了一个装满水的袋子,用注射器将它注射到了一个镜子上,镜子上马上消失了一个水光球。接着,老师又用注射器吸了些水泡,又将它注入了原来那个大水泡里。然后,老师将脸放上去,大水泡里看着是倒着的,小水泡里看着却是正着的,真是太好玩了!

最终,我也想对航天员叔叔提问题——在太空中的时间,跟在地球上的时间是一样的吗?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8

今日下午,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看完之后,我对此深有感悟。

还记得以前吗,地球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在宇宙中安家,而在今日,我们实现了这个愿望。

在节目开头前,我的心中就始终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宇宙中,存不存在其他文明?他们的等级如何?于是,我带着这些问题观看了这场直播。

直播开头不一会儿,各地区的人开启了提问问题的环节,每个人都问出一个不同的问题,宇航员们一一为他们解答,我感叹道:我们中国人的实力如此的强大,假如在以前,中国人可能不知道外太空毕竟是怎样的,但回到现在,我们的宇航员可以对答如流,可以看出,几十年的时间,我们中国的科技进展速度飞速,已经超越了很多国家,我为我生在中国感到傲慢!

最让我感受的还是宇航员在薄膜里注入水时的场景,当一切完成之后,她说了一句:你看,这不就是我们的地球吗。我突然心一震,想起,宇航员们去外太空是没有肯定的平安保障的,他们或许是活着回来,也有可能殉职在外太空,我感叹他们的士气,他们是为了国家,他们是宏大的人民!

最终,我的问题也没有被解决,但是我信任,在将来的某一天,总会有一名向他们这样宏大的人,来揭露这些未知的真想!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9

中国梦这个词已经被我们大家熟知了,我始终在想中国梦应当是怎么样的梦呢?今日我最终知道了,由于今日我看了神舟十三号太空授课,我看到了我们强大的祖国,看到了我们中国人的强大。

此时我想说,我们的中国梦就是太空科学梦。太空是一个和我们生活的环境完全不一样的地方,而我们人类的脚步已经开头大步前进了。对于太空的探究,一个国家的强大,科学技术肯定要强大,而我已经看到了我们的祖国科学的强大,我信任我们中国会越来越强大。我将来也要为我们的祖国作出贡献,由于这是我的中国梦,这也是我们全部中国人的太空科学梦。

在这堂课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奇妙乒乓球。由于乒乓球在地球上是在水面上浮起来的,无论你把它用筷子按到水底,也会飞速的浮现水面。而在太空中,乒乓球先是浮在水面上,用筷子按下去,它就在水里沉下去,无论如何都浮不上水面。还有很多东西也让我们大跌眼镜,都是一些我们在生活中根本无法看到的现象。对于太空的步伐还在连续,我盼望将来我能成为一名宇航员,能够去探究浩瀚的宇宙,探究奇妙的外太空。

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学问,将来能够探究宇宙。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篇10

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天宫课堂”第一课于12月9日下午开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阔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本次天宫课堂实行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现了空间站的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试验、浮力消逝试验、泡腾片试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一个个试验,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空间站太空环境和地面环境的不同。这堂太空课堂我看得津津有味,在看的过程中,我始终在赞叹,真是太奇异了!

其中,我最感爱好的就是泡腾片试验了!王亚平老师随着蓝色颜料注入水球,将泡腾片放入水球里,慢慢地小水球变成了布满气泡的气泡球,像一颗蔚蓝的地球,真是绚烂多彩!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里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信任,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身上太空,与授课老师面对面地沟通,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10-11“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心得体会(7篇)10-11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作文10篇10-11“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0篇)10-11“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十篇10-11“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0篇10-11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优秀范文10篇10-11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0篇)10-112022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0篇10-11央视《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10-11天宫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