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课件_第1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课件_第2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课件_第3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课件_第4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

职工薪酬1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

职工薪酬19.1准则的制定与适用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是根据我国现行的职工薪酬有关政策和实际做法,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的基础上制定的,用于规范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的一项具体会计准则。第三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⑴企业年金基金,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⑵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29.1准则的制定与适用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9.2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容第二条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链接资料\工资总额的组成.doc②职工福利费;③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④住房公积金;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⑥非货币性福利;⑦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⑧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39.2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容第二条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职工薪酬的范围本准则将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对价,全部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对职工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⑴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企业正式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纳入职工范畴,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等。4职工薪酬的范围本准则将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⑵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⑶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薪酬。⑷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5⑵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9.3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职工薪酬准则第四条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应付职工薪酬),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辞退福利)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①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②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上述①和②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职工薪酬准则第五条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并按照本准则第四条的规定处理。69.3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职工薪酬准则第四条企业应当在应用指南的相关解释: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比如,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如职工福利费等),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的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链接资料\新企业财务通则.doc对于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一年以上到期的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当选择合理的折现率,以应付职工薪酬折现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与其折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以按照未折现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7应用指南的相关解释:7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将企业拥有的住房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8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职工薪酬准则第六条规定: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预计负债——应付职工薪酬,但税法并不承认):⑴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

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根据有关规定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⑵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9职工薪酬准则第六条规定: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关于“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财政部在应用指南《会计科目与主要账务处理》中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作了下述解释。①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企业(外商)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外商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②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10关于“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财政部在应用指南《会计科目与主③企业发生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管理部门人员、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以其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职工薪酬的,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无偿向职工提供住房等固定资产使用的,按应计提的折旧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按每期应支付的租金,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11③企业发生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11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与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贷记本科目。企业以现金与职工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可行权日之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当期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在行权日,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企业(外商)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12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与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贷记本科目。④企业发放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费等,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活动和职工培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13④企业发放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13企业以其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还应结转产成品的成本。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所发生的租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以现金与职工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行权日,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职工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⑤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结余。14企业以其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案例1:乙公司为一家生产彩电的企业,共有职工200名,20X9年2月,公司以其生产的成本为10000元的液晶彩电和外购的每台不含税价格为1000元的电暖气作为春节福利发放给公司每名职工。该型号液晶彩电的售价为每台14000元,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购买电暖气的价款和增值税进项税额,并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率为17%。假定200名职工中170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3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分析:企业以自己生产的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产品按照成本结转,但要根据相关税收规定,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应当将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成本费用。15案例1:乙公司为一家生产彩电的企业,共有职工200名,20X彩电的售价总额=14000×170+14000×30=2380000+420000=2800000(元);彩电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70×14000×17%+3014000×17%=404600+71400=476000(元)。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2784600管理费用491400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276000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276000贷:主营业务收入28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76000实际发放彩电时,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000贷:库存商品2000000

16彩电的售价总额=14000×170+14000×30=2电暖气的售价总额=170×1000+30×1000=170000+30000=200000(元);电暖气的进项税额=170×1000×17%+30×l000×17%=28900+5100=34000(元)。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198900管理费用35100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34000购买电暖气时,公司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34000

贷:银行存款23400017电暖气的售价总额=170×1000+30×1000案例2:丙公司为总部部门经理级别以上职工每人提供一辆桑塔纳汽车免费使用,该公司总部共有部门经理以上职工20名,假定每辆桑塔纳汽车每月计提折旧1000元;该公司还为其5名副总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每人租赁一套公寓免费使用,月租金为每套8000元(假定上述人员发生的费用无法认定受益对象)。借:管理费用6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60000借:应付职工薪酬60000贷:累计折旧20000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4000018案例2:丙公司为总部部门经理级别以上职工每人提供一辆桑塔纳汽案例3:A公司为一家家用电器制造企业,2007年9月,为了能够在下一年度顺利实施转产,A公司管理层制定了一项辞退计划,拟从2008年1月1日起,企业将以职工自愿方式,辞退其平面直角系列彩电生产车间职工。辞退计划的详细内容均已与职工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辞退计划已于当年12月10日经董事会正式批准,并将于下一个年度内实施完毕。计划的详细内容如下表所示。19案例3:A公司为一家家用电器制造企业,2007年9月,为了能A公司2008年辞退计划一览表所属部门职位辞退数量(人)工龄(年)每人补偿(万元)彩电车间车间主任副主任101-101010-202020-3030高级技工501-10810-201820-3028一般技工1001-10510-201520-3025小计16020A公司2008年辞退计划一览表所属部门职位辞退数量(人)工龄假定在本例中,对于彩电车间主任和副主任级别、工龄在10—20年的职工,接受辞退的各种数量及发生概率如下表所示:企业应确认该职级的辞退福利金额应为113.4(5.67×20)万元。借:管理费用113.4贷:应付职工薪酬113.421假定在本例中,对于彩电车间主任和副主任级别、工龄在10—20接受辞退的职工数量(车间主任、副主任)发生概率最佳估计数00013%0.0325%0.135%0.15420%0.8515%0.75625%1.578%0.56912%1.08107%0.7合计5.6722接受辞退的职工数量发生概率最佳估计数00013%0.03259.5职工薪酬的税务处理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39.5职工薪酬的税务处理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企业发生的合理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24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规定: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帐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中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9号)第2条:部分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缴纳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以及企业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医疗保险,提取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25《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费的列支渠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职工个人缴费可以由企业从职工个人工资中代扣;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12,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6。链接资料\新企业财务通则.doc链接资料\企业年金各省缴费税前扣除比例.doc26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为员工支付有关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318号)黑龙江省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代扣代缴单位为员工支付保险有关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请示》(黑地税发〔2005〕19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对企业为员工支付各项免税之外的保险金,应在企业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即该保险落到被保险人的保险账户)并入员工当期的工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企业负责代扣代缴。说明:企业为员工直接向保险公司缴付的保险费,主要是商业保险,因为企业为企业年金账户缴费时应该交给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人。27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为员工支付有关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实施条例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基本医疗保险费不再占用福利费指标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对企业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在不超过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参见财建[2006]31728实施条例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与的经济补偿的税务处理⑴企业所得税《关于企业支付给职工的一次性补偿金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1]918号)明确:企业对己达一定工作年限、一定年龄或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内部退养支付的一次性生活补贴,以及企业支付给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的一次性补偿支出(包括买断工龄支出)等,属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第二条规定的"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所有必要的和正常的支出",原则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种补偿性支出数额较大,一次性摊销对当年企业所得税收入影响较大的,可以在以后年度均匀摊销。具体摊销年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本规定自2001年1月1日起执行。29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与的经济补偿的税务处理⑴企业所得税⑵个人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①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②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③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30⑵个人所得税3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①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②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

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3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③按照上述方法计算的个人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单位在支付时一次性代扣,并于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④个人按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基金在计税时应予以扣除。⑤个人在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再次任职、受雇的,对个人已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32③按照上述方法计算的个人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关于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实行内部退养办法人员取得收入征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58号)明确: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33关于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实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

职工薪酬34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

职工薪酬19.1准则的制定与适用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是根据我国现行的职工薪酬有关政策和实际做法,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的基础上制定的,用于规范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的一项具体会计准则。第三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⑴企业年金基金,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⑵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359.1准则的制定与适用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9.2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容第二条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链接资料\工资总额的组成.doc②职工福利费;③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④住房公积金;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⑥非货币性福利;⑦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⑧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369.2职工薪酬的概念和内容第二条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职工薪酬的范围本准则将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对价,全部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对职工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⑴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企业正式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纳入职工范畴,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等。37职工薪酬的范围本准则将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⑵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⑶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薪酬。⑷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38⑵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9.3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职工薪酬准则第四条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应付职工薪酬),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辞退福利)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分别下列情况处理:①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②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上述①和②之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职工薪酬准则第五条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并按照本准则第四条的规定处理。399.3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职工薪酬准则第四条企业应当在应用指南的相关解释: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比如,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如职工福利费等),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的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链接资料\新企业财务通则.doc对于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一年以上到期的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当选择合理的折现率,以应付职工薪酬折现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与其折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以按照未折现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40应用指南的相关解释:7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将企业拥有的住房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41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职工薪酬准则第六条规定: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给予补偿的建议,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同时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贷记预计负债——应付职工薪酬,但税法并不承认):⑴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

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根据有关规定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⑵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42职工薪酬准则第六条规定: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关于“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财政部在应用指南《会计科目与主要账务处理》中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作了下述解释。①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企业(外商)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外商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②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43关于“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财政部在应用指南《会计科目与主③企业发生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管理部门人员、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以其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职工薪酬的,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无偿向职工提供住房等固定资产使用的,按应计提的折旧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按每期应支付的租金,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44③企业发生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11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与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贷记本科目。企业以现金与职工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在可行权日之后,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当期公允价值的变动金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本科目。在行权日,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企业(外商)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45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与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贷记本科目。④企业发放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费等,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活动和职工培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46④企业发放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13企业以其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还应结转产成品的成本。涉及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所发生的租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以现金与职工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行权日,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职工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⑤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结余。47企业以其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案例1:乙公司为一家生产彩电的企业,共有职工200名,20X9年2月,公司以其生产的成本为10000元的液晶彩电和外购的每台不含税价格为1000元的电暖气作为春节福利发放给公司每名职工。该型号液晶彩电的售价为每台14000元,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购买电暖气的价款和增值税进项税额,并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率为17%。假定200名职工中170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3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分析:企业以自己生产的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以公允价值计量,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产品按照成本结转,但要根据相关税收规定,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应当将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成本费用。48案例1:乙公司为一家生产彩电的企业,共有职工200名,20X彩电的售价总额=14000×170+14000×30=2380000+420000=2800000(元);彩电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70×14000×17%+3014000×17%=404600+71400=476000(元)。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2784600管理费用491400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276000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276000贷:主营业务收入28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76000实际发放彩电时,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000贷:库存商品2000000

49彩电的售价总额=14000×170+14000×30=2电暖气的售价总额=170×1000+30×1000=170000+30000=200000(元);电暖气的进项税额=170×1000×17%+30×l000×17%=28900+5100=34000(元)。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198900管理费用35100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34000购买电暖气时,公司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34000

贷:银行存款23400050电暖气的售价总额=170×1000+30×1000案例2:丙公司为总部部门经理级别以上职工每人提供一辆桑塔纳汽车免费使用,该公司总部共有部门经理以上职工20名,假定每辆桑塔纳汽车每月计提折旧1000元;该公司还为其5名副总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每人租赁一套公寓免费使用,月租金为每套8000元(假定上述人员发生的费用无法认定受益对象)。借:管理费用6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60000借:应付职工薪酬60000贷:累计折旧20000其他应付款(或银行存款)4000051案例2:丙公司为总部部门经理级别以上职工每人提供一辆桑塔纳汽案例3:A公司为一家家用电器制造企业,2007年9月,为了能够在下一年度顺利实施转产,A公司管理层制定了一项辞退计划,拟从2008年1月1日起,企业将以职工自愿方式,辞退其平面直角系列彩电生产车间职工。辞退计划的详细内容均已与职工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辞退计划已于当年12月10日经董事会正式批准,并将于下一个年度内实施完毕。计划的详细内容如下表所示。52案例3:A公司为一家家用电器制造企业,2007年9月,为了能A公司2008年辞退计划一览表所属部门职位辞退数量(人)工龄(年)每人补偿(万元)彩电车间车间主任副主任101-101010-202020-3030高级技工501-10810-201820-3028一般技工1001-10510-201520-3025小计16053A公司2008年辞退计划一览表所属部门职位辞退数量(人)工龄假定在本例中,对于彩电车间主任和副主任级别、工龄在10—20年的职工,接受辞退的各种数量及发生概率如下表所示:企业应确认该职级的辞退福利金额应为113.4(5.67×20)万元。借:管理费用113.4贷:应付职工薪酬113.454假定在本例中,对于彩电车间主任和副主任级别、工龄在10—20接受辞退的职工数量(车间主任、副主任)发生概率最佳估计数00013%0.0325%0.135%0.15420%0.8515%0.75625%1.578%0.56912%1.08107%0.7合计5.6755接受辞退的职工数量发生概率最佳估计数00013%0.03259.5职工薪酬的税务处理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569.5职工薪酬的税务处理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企业发生的合理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57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规定: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并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帐户方式进行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中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9号)第2条:部分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缴纳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以及企业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医疗保险,提取额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58《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费的列支渠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职工个人缴费可以由企业从职工个人工资中代扣;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12,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6。链接资料\新企业财务通则.doc链接资料\企业年金各省缴费税前扣除比例.doc59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为员工支付有关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318号)黑龙江省地方税务局:

你局《关于代扣代缴单位为员工支付保险有关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请示》(黑地税发〔2005〕19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对企业为员工支付各项免税之外的保险金,应在企业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即该保险落到被保险人的保险账户)并入员工当期的工资收入,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税款由企业负责代扣代缴。说明:企业为员工直接向保险公司缴付的保险费,主要是商业保险,因为企业为企业年金账户缴费时应该交给企业年金基金托管人。60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为员工支付有关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实施条例第四十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基本医疗保险费不再占用福利费指标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实施条例第四十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