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李璟课件_第1页
浣溪沙李璟课件_第2页
浣溪沙李璟课件_第3页
浣溪沙李璟课件_第4页
浣溪沙李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璟浣溪沙李璟浣

沙李浣溪沙李璟1简介作者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人,五代时南唐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多才艺,好读书,文士冯延巳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

《江南野史》说他“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一首律诗和四首词。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后人把他及其子李煜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浣溪沙李璟简介作者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人2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sháohàndàn莲花、芙蕖、芙蓉、红衣浣溪沙李璟浣溪沙sháohàndàn莲花、芙蕖、3

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小楼中醒来吹笙以思念亲人,可是由于时间长久,寒气逼人,虽还想吹但已经不能吹了。(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浣溪沙李璟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4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残愁憔悴寒恨浣溪沙李璟浣溪沙残愁憔悴寒恨浣溪沙李璟5思妇怀人(远)之作

这首词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词中塑造了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抒发了孤单寂寞之情。鸡塞:代指边塞。浣溪沙李璟思妇怀人(远)之作这首词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6“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1)这两句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写思妇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而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3)“玉笙吹彻”为实景,“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的感伤心情。浣溪沙李璟“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7赏析句子题:手法+内容+情感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倍受王安石等人的赞赏。请赏析这两句的妙处。A、情景交融,“细雨”“鸡塞”“小楼”“笙声”四个意象,再加上“远”“寒”两个修饰语,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意境,充分表达了思妇的相思之苦。B、虚实结合,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相见的欢娱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来写,传达出相思之苦。

浣溪沙李璟赏析句子题:手法+内容+情感“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8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浣溪沙李璟上片:写景浣溪沙李璟9意境题:内容(意象)+意境+情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写景,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荷塘绿水间吹起了秋风。营造了一幅荷塘秋残图,意境衰败、凄凉。浣溪沙李璟意境题:内容(意象)+意境+情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10上片情与景的关系:女主人公看到一幅荷塘秋残图后,触景生情,“还与韶光共憔悴”,愁苦自己的美貌也和秋荷一样,在秋风中一天天憔悴下去。移情(拟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浣溪沙李璟上片情与景的关系:移情(拟人)浣溪沙李璟11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韶光”的“憔悴”既指美好时节的景物的凋残,也是美好的人生年华的消逝。浣溪沙李璟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韶光”的“憔悴”既指12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无限恨”:伤秋之恨,思夫之恨。浣溪沙李璟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浣溪沙李璟13总结全词这首词上片写秋景,下片怀远人。作者在思妇的对景伤情、感叹青春易逝中,渗透了自己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而词句意境的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又象征着南唐的没落,寄托了作者的家国之痛。浣溪沙李璟总结全词这首词上片写秋景,下片怀远人。浣溪沙李璟14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可以是“愁”,可以是“恨”,还可以是“残”。“残”:“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荷残也,“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也,“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是人在残年对残景,诚然其不堪看也。“细雨梦回鸡塞远”是梦残也,“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也,人在残年感已多,“多少泪珠无限恨”,况且更“倚阑干”对此残景乎?浣溪沙李璟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可以是“愁”,可以是“恨”,还可以是“15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伤春词、春恨词浣溪沙李璟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卷起珍珠做的帘子,16丁香“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比喻愁思的郁结不散。如李商隐《代赠》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独创就在于将丁香结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体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动人,更加令人怜悯。浣溪沙李璟丁香“丁香结”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结难解之意,诗人多用它17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浣溪沙李璟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浣溪沙李璟18

李璟浣溪沙李璟浣

沙李浣溪沙李璟19简介作者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人,五代时南唐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多才艺,好读书,文士冯延巳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

《江南野史》说他“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一首律诗和四首词。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后人把他及其子李煜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浣溪沙李璟简介作者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人20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sháohàndàn莲花、芙蕖、芙蓉、红衣浣溪沙李璟浣溪沙sháohàndàn莲花、芙蕖、21

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小楼中醒来吹笙以思念亲人,可是由于时间长久,寒气逼人,虽还想吹但已经不能吹了。(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浣溪沙李璟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22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残愁憔悴寒恨浣溪沙李璟浣溪沙残愁憔悴寒恨浣溪沙李璟23思妇怀人(远)之作

这首词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首词中塑造了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抒发了孤单寂寞之情。鸡塞:代指边塞。浣溪沙李璟思妇怀人(远)之作这首词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4“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1)这两句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写思妇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而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3)“玉笙吹彻”为实景,“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的感伤心情。浣溪沙李璟“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25赏析句子题:手法+内容+情感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两句倍受王安石等人的赞赏。请赏析这两句的妙处。A、情景交融,“细雨”“鸡塞”“小楼”“笙声”四个意象,再加上“远”“寒”两个修饰语,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意境,充分表达了思妇的相思之苦。B、虚实结合,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相见的欢娱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来写,传达出相思之苦。

浣溪沙李璟赏析句子题:手法+内容+情感“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26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浣溪沙李璟上片:写景浣溪沙李璟27意境题:内容(意象)+意境+情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写景,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荷塘绿水间吹起了秋风。营造了一幅荷塘秋残图,意境衰败、凄凉。浣溪沙李璟意境题:内容(意象)+意境+情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28上片情与景的关系:女主人公看到一幅荷塘秋残图后,触景生情,“还与韶光共憔悴”,愁苦自己的美貌也和秋荷一样,在秋风中一天天憔悴下去。移情(拟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浣溪沙李璟上片情与景的关系:移情(拟人)浣溪沙李璟29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韶光”的“憔悴”既指美好时节的景物的凋残,也是美好的人生年华的消逝。浣溪沙李璟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韶光”的“憔悴”既指30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无限恨”:伤秋之恨,思夫之恨。浣溪沙李璟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浣溪沙李璟31总结全词这首词上片写秋景,下片怀远人。作者在思妇的对景伤情、感叹青春易逝中,渗透了自己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而词句意境的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又象征着南唐的没落,寄托了作者的家国之痛。浣溪沙李璟总结全词这首词上片写秋景,下片怀远人。浣溪沙李璟32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可以是“愁”,可以是“恨”,还可以是“残”。“残”:“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荷残也,“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也,“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是人在残年对残景,诚然其不堪看也。“细雨梦回鸡塞远”是梦残也,“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也,人在残年感已多,“多少泪珠无限恨”,况且更“倚阑干”对此残景乎?浣溪沙李璟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可以是“愁”,可以是“恨”,还可以是“33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卷起珍珠做的帘子,挂上帘钩,在高楼上远望的我和从前一样,愁绪依然深锁。风里的落花那么憔悴,谁是它的主人呢?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我回头眺望暮色里的三峡,看江水从天而降,浩荡奔流。伤春词、春恨词浣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