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JJX11ZY007)、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院级课题“公共基础理论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理论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理论课的功能与作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而学生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如“高等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逻辑思维能力等,并奠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以及共产主义信仰等,这些能力和素质是学生从事岗位工作、实现专业发展、谋求职业迁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1.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分析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具有传播和强化意识形态的作用,承载着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从微观角度来看,教育应把人作为终极关怀的目标,即提高个体人性,开发人的能力。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1999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曾有过权威论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现代文明对教育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提高人性,开发人的能力。[1]高等职业教育因其职业性,开发个体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功能则更为明显。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根据其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把职业教育的目的界定为: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2]从上述分析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人的个性和能力发展;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观,应该是包括素质和能力在内的“大能力”概念,这一概念涵盖了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承认能力是多维的,就必须承认能力的结构性和不同岗位人群的能力结构差异性。按照目前国际通常的分类方法,这些能力可以概括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其中,基本能力是任何一个职业人排除职业因素要求外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职业能力,它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具有普遍适用性。专业能力是指特定职业或岗位需要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特定行业的能力;二是特定岗位的能力。关键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劳动力市场与职业研究所所长梅腾斯(Mertens)于1972年提出来的。通常是指一种跨职业的、可迁移的、具有促进性的、一般的能力。[3]2.公共基础理论课的作用分析课程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手段。对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316名学生(覆盖全院所有专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1%的学生认为开设公共基础理论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67.7%的学生认为开设公共基础理论课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和方法能力”、49.4%的学生认为开设公共基础理论课“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迁移和社会发展”,①表明学生已经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了公共课的作用。公共基础理论课的作用应得到从静态角度、遵循知识—素质—能力的路径的全面分析,即课程要传授什么知识、培养什么素质、最后形成什么样的能力。公共基础理论课以传授必要的知识为基础和起点,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最终把知识和素质外化为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从而完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所以,公共课程与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关联度极高,基本涵盖了职业对学生要求的各种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动物”,他不仅要完成操作性、技术性的岗位工作,同时还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应对呈加速态势的技术革新和日益频繁的职业和岗位迁移。因此,学校必须在加强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和强化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相应的深化公共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使课程教学形成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直接正相关性。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理论课的设置与运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理论课开设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历程。长期以来,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用技术的培养,而将一些操作性较弱且在短期内没有明显效果的公共基础课程放在后一步考虑,甚至不作考虑。随着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认识的深化,加之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必要的公共课程,但基本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经验和做法,完全按照学科体系进行传授,忽略了公共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关联,“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没有得到贯彻。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指出:“要扭转目前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过多强调学科性的倾向”,“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随后,各个高职院校开始理性思考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问题,并结合实际探索公共课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理论课从课程性质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如“思政课”、“体育”等属于必修课程,“大学语文”等属于选修课程;从政策要求来看,可以分为国家规定的必设课程和根据学校实际开设的具有工具性的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属于国家规定开设课程,“高职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课程属于工具性课程,还有一些属于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的课程,就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包括“人文教育”、“大学语文”、“文献检索”、“创新教育”等。但调查发现:由于在客观上仍然存在着专业能力培养第一位的思想,公共基础课的开设门数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调查结果显示:66.7%的学生认为还应开设“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课程,51.6%的学生认为还应开设“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课程,49.4%的学生认为还应开设“素质拓展项目”等方面的课程,38.9%的学生认为还应开设“音乐等艺术欣赏”等方面的课程,而目前这些课程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均未开设,其他院校也鲜有涉及。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当前高职院校开设公共基础理论课的现状,即国家规定的课程基本开设,而满足学生需求、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等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开设。三、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成效公共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师资队伍建设等协调推进。从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已经从思想上开始认识到公共课教学必须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但目前公共基础课程确实存在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脱离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简单、陈旧、单一等问题,亟待改善。[4]这些反思已经触及到了公共基础理论课问题的实质,从而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第二,已经开始对各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目前来看,各个高职院校均已从理论探讨层面转向了实践探索层面,开始着手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归纳起来:一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即积极实行模块化教学;增加与学生生活、思想、学习以及未来职业岗位实际相关的内容;对教学大纲进行颠覆性的修订,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导向等。二是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三是对考核方式进行创新。考核方式创新表现为:从传统的“单一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向“综合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转化。第三,教学改革的效果开始显现。从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学生座谈会可以看到:2009年,学生座谈会关于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改进性意见34条、2010年24条、2011年22条、2012年上半年共收集学生意见16条,其中支持性意见4条、政策性咨询等非教学范畴意见3条,实际改进性意见仅9条。②从学生测评结果来看,近三年来,公共课教师评教分数均在90分以上:2009~2010学年为91.96、2010~2011学年为91.50、2011~2012第一学期为93.93。③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到,学生对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学改革的效果。四、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尽管公共基础理论课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上来看,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归结起来,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观念需改进由于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师范院校或其他普通高等学校,其所受教育基本是学科性知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科化,却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另外,公共课教师把高职教育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忽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也是公共课教师教学观念不能切实改变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中很多公共课教师表示“不知道如何体现职教特点”、“不愿意放弃课程知识的学科化”等想法或多或少存在。2.教学内容需调整目前,许多公共基础理论课程还延续学科化的内容体系。由于内容多、课时少,教师既要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因此,教学内容蜻蜓点水,学生感觉课程内容空泛而缺乏针对性,学无所获,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帮助不大,因此,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在问到“对公共基础课没兴趣的原因时”,50.13%的学生表示“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学生实际”,23.73%的学生认为“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没什么用途”,这反映了当前公共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现状。3.教学方法需更新在实践中,公共课教学方法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并不十分紧密。调查显示,学生之所以对公共基础理论课缺乏兴趣,认为“教学方法呆板”的占45.25%,认为“教学方法不灵活”是当前公共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占61%。这也反映出公共课教学方法亟待改革。主要问题表现在:教师偏重单向的知识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明显体现;手段单一,传统的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承担了课堂教学的全部;部分教师表演式地上课,常常是满足了教师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学方法不仅与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正相关性,而且具有直接对应性。因此,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4.考核方式需创新调查结果显示,37%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理论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考核方式需要改革”,高达85.75%的学生认为公共课考核应该是“根据课程灵活多样,重在考察学生能力”,反映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考核方式改革的期待。目前,尽管一些公共课考试采取了开卷以及其他形式的考试形式,但总体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二是缺乏多维考核评价手段;三是学生的能力体现是过程性的而不是点式的。目前,虽然也把作业、出勤以及课堂表现等纳入考核,但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其他能力,如创造性思考能力、批判能力等还没很好的得到体现。5.教改原则需明确公共课改革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基本要求是良好的职业能力。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行为,其改革的原则必须坚持能力本位,对于公共基础课来说,就要挖掘课程教学中包含的能力因素。目前,各个高职院校也都开展了教学改革,有的是根据教学方便,有的完全根据专业需要(如数学),有的甚至根据学生的喜好,有的片面根据课时删减内容等等,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改进工作方式提案3篇
- 政府项目采购合同方3篇
- 文化传承责任状3篇
- 新版个人银行借款合同3篇
- 地铁站绿化施工合同协议书
- 汽车零部件仓储租赁协议
- 企业旅游贷款还款协议
- 药品生产厂供配电工程合同
- 城市绿化带级配碎石施工协议
- 垃圾处理场防水工程承包协议
- 酒店前台消防安全培训
-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期末复习提升卷】浙教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综合训练试卷1(解析版)
-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 PDCA血液透析水循环案例汇报
- 岩石钻机施工方案
-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光明乳业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2024年贵州省铜仁市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贵阳市小河区四上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北京社区食堂招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