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现状评价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安全现状评价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安全现状评价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安全现状评价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安全现状评价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1.评价的目的和原则1.1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查找、分析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提高被评价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为该项目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质量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1.2评价原则在对***进行现场检查和实地了解的基础上,搜集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文件等资料。以该评价项目的具体情况为基础,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和针对性”的原则。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及规范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评价,编写评价报告。2.安全评价的依据、范围及程序2.1评价的依据2.1.1依据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相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国家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国家主席令第6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国家主席令第2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国家主席令第4号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国务院令第549号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国务院令第344号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国务院令第352号8.《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国务院令第375号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国务院令第493号2.11.《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2.《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4.《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5.《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劳人护(87)36号)7.《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投资[2003]1346号)9.《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程工作的通知》(国家安监局安监管办字[2001]第39号)10.《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2006]124号)1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办发[2004]2号)12.《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字[2005]48号)13.《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安监总局字[2005]172号)14.《关于加强非煤矿矿山及石油、冶金、有色、建材等相关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字[2005]67号)15.《冶金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冶金部冶生(1996版)204号)16.《铁合金安全规程》(冶金工业部[88]冶安环字第367号文)17.《烧结球团安全规程》(冶金工业部[88]冶安环字第366号文)18.《冶金企业高温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冶金工业部[1992]冶安环字第164号文)19.《冶金企业噪声与振动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冶金工业部[1992]冶安环字第164号文)20.《冶金企业电离辐射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冶金工业部[1992]冶安环字第164号文)21.《冶金企业有害作业职业卫生管理通用规程》(冶金工业部[1992]冶安环字第164号文)2.1.3依据的规范和标准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3.《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5.《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6.《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7.《轧钢安全规程》AQ2003—2004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10.《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199411.《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1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1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14.《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198315.《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1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17.《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20061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1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20.《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199221.《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2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2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19932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2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2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2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GBT3787-20062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2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3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3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3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3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9953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19943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3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38.《安全标志》GB2894—200839.《安全色》GB2893—200140.《安全帽》GB2811—200741.《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42.《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43.《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44.《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CB4053.1—199345.《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46.《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198347.《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48.《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49.《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50.《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51.《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5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53.《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19985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5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6067—198556.《起重机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GB12602—199057.《防护屏安全要求》GB8197—198758.《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59.《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60.《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61.《辐射防护规定》GB8703—198862.《火灾分类》GB4968—19856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6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6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GBZ2.2—20076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67.《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199768.《低温作业分级》GB/T14440—19936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70.《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200771.《烧结厂设计规范》GB50408—200772.《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7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74.《控制室设计规定》HG/T20508—200075.《冶金企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YB/T4125—200576.《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YBJ52—198877.《高炉热风阀》YBT4072—200778.《》HJ435—200879.《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780.《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JB/T7688—20082.1.4依据有关技术文件、资料1.企业相关技术资料2.该项目的安全评价委托书3.企业提供的其它文件材料2.2评价的对象和范围1)评价对象:(评价项目名称)2)评价范围:依据双方签订的安全评价合同,评价范围为该******。2.3评价的程序前期准备(现场管理、收集资料;查看地形地貌、地质现象和周边环境)→对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安全现状评价程序导图前期准备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安全评价报告3.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3.1单位概况对公司做概述性的介绍。3.2项目简介3.2.13.2.23.2.32)降水最大降水量******mm,最小******mm,日最大降水量******mm。因受季风影响,全区降水量集中在7~8月,平均降水量******mm,占年平均降水量的******%,冬季雨雪稀少,只占年降水量的10%左右。3)风4)地震根据《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3.3项目总平面布置依照设计和结合现场情况描述3.4生产工艺可以用具体工艺生产图示表示出来3.5选用的主要设备可以用具体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3.6建构筑物基本情况具体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3.7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3.7.11)电力供应2)防雷防静电设施3.7.23.7.33.8劳动定员及组织机构(依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写)目前,********公司总有员工***人,全公司定员***人:3.8.11)行政部门:(1)工作范围:处理公司的日常工作,综合协调工作、辅助决策工作、以及人事、劳资等相关工作。同时负责后勤、安保、卫生。(2)岗位包括:行政综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3)定员标准:综合办公室人员***人,人力资源部人员***人,食堂***人,保安***人,卫生***人。2)财务部门:(1)工作范围:负责编制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年度财务计划,负责公司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账簿的登记、计算当年损益,编制会计报表等,照章纳税,保证公司资金、财产的安全及完整。(2)岗位包括:会计、出纳(3)定员标准:会计***人,出纳***人。3)总工程部(1)工作范围:主管施工生产和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综合机构,是公司的生产指挥中心,新产品研发中心,参与管理评审、合同评审、内部质量审核等工作。(2)岗位包括:技术人员,研发人员,质检人员(3)定员标准:技术人员**人,研发人员***人,质检人员*人。4)销售部门(1)工作范围:完成销售部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公司销售目标,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等,以及售后服务和其他临时性工作。(2)岗位包括:市场部人员,售后部人员,库管人员、发货员(3)定员标准:市场部人员***人,售后部人员***人,库管人员***人,发货员***人。3.8.2组织机构(例如:公司组织机构图车间管理部车间管理部采购部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技术部研发部质检部市场部售后服务部库房管理部董事长总经理财务部生产副总生产副总行政副总财务总监总工程师销售副总3.9安全管理应当列出各项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主要内容。3.10企业安全生产现状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4.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与原则在对建设项目现场考察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分类规定,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来分析该预建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危害形式,危害后果。按照相关规定确定重大危险源,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对策措施。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4.2危险危害物质辨识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到氧气(吹炼)、氮气(仪表用气、氮封用气)、氩气(底吹用气)、煤气(烘包烤炉用气)等,其主要理化特性见表3-1至3-4。氧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3-1标识中文名:氧、氧气英文名:OxygenCAS:7782-44-7危规编号及UNS编号:220021073理化性质沸点-183.1熔点-218.8溶解性:溶于水、乙醇相对密度(空气=1)1.43;(水=1)1.14(-183℃饱和蒸气压(KPa)506.62(-164℃临界温度-118.4℃临界压力MPa5.08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助燃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的混合物。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吸入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气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急救措施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护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贮罐注意事项不燃性液化气体,远离火种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未隔离。2)氮气氮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3-2标识中文名:氮;氮气英文名:nityogen理化性质沸点-195.6℃熔点-209.8℃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相对密度(空气=1)1.38相对密度(水=1)1.40(-186℃)饱和蒸汽压(KPa)1026.42(-173℃)临界温度-147℃临界压力(MPa)3.4燃爆特性燃烧性:不燃;危规号:22005(压缩的)22006(液化的)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急救措施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护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要求氮气:钢质罐、钢质气瓶;液氮低温储槽。不燃性压缩气体。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有超压自动报警装置和安全阀。该项目生产的氮气不储存,不包装,而是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用气工段混气室。3)氩气氩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3-3标识中文名:氩英文名:Argon理化性质沸点-185.7熔点-189.2℃溶解性:微溶于水相对密度(空气=1)1.38相对密度(水=1)1.40(-186℃饱和蒸汽压(KPa)202.64(-179℃临界温度-122临界压力(MPa)4.86燃爆特性燃烧性:不燃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危规号及UN编号:22012;1955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普通大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肌肉运动失调,感觉消失,疲倦乏力、烦燥不安、恶心、哎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液态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对皮肤可严重冻伤。急救措施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护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皮肤有冻伤、就医治疗。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备用。贮罐注意事项不燃性液化气体、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物可燃物隔离。4)煤气煤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煤气英文名Coalgas分子式危规号23030相对分子量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理化特性沸点(℃)饱和蒸气压(kPa)熔点(℃)相对密度外观与性状无色有特殊臭味的易燃气体溶解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危险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爆炸下限%4.5引燃温度(℃)648.9爆炸上限%40最小点火能(mJ)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如果易燃气体混合物扩散到火源处,就会立即回燃。遇火源、高热有着火、爆炸危险。遇氧化剂剧烈反应。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防护面具。关闭阀门,切断气源,消杀火势。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高毒。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芳烃等,前者能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缺氧,使人昏迷。在低浓度下停留,也能产生头晕、心跳、恶心以及虚脱等。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发生昏迷症状,须速送医院诊治。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急救。泄漏应急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在泄漏处周围设置雾状水幕。4.3厂址选择与总平面布置分析(1)厂址选择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选择厂址如不认真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建(构)筑物、道路等地基沉陷、倒塌等危险。项目选址如不避开自然保护区域、人文遗址、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和矿山采空区域,可能会影响自然保护区域和人文遗址,严重影响时,还可能被迫停产搬迁。地下矿藏开采和采空区将直接影响项目所有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的安全。厂址选择地应有便利的交通环境,否则可能造成项目停产事故或不能正常生产。如果厂址周边有矿山开采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及储存企业、民用爆炸品企业、放射性物品企业或城镇燃气企业,而且安全防护、卫生防护间距不够,这些高危险性企业一旦发生塌方、滑坡、火灾、爆炸、放射性物品外漏、毒品泄漏等事故,将直接影响项目安全。另外项目所在地区年极端最高气温***℃,最低温度为***℃,因此对室外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有一定危害性,如果缺乏有效防护措施,有中暑、冻伤的危险;另外,低温气候也给装置的防凝、防冻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将可能危害装置的安全运行。厂址选择应考虑当地最高洪水位和雨季降水情况,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如排水、防洪不当有受淹的可能。(2)总平面布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总平面布置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体现在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距离等方面,厂区总平面布置如不合理,可能潜在下列危险:1)如果厂区功能分区不明确,工艺流程不顺,物流运输折返,不但投资增加,还可能存在火灾、触电、车辆伤害、噪音干扰等危险有害因素。2)平面布置对建(构)筑物采光、通风、防火间距如不能满足要求,会增加噪声干扰、火灾蔓延扩大等危险。3)如果厂区道路不顺畅,物流、人流混合,或路面宽度不够,转弯半径不足,以及消防道路不符合要求,可能引起车辆伤害和火灾危险。综上所述,厂区平面布置如果不合理,就会存在火灾、触电、车辆伤害、噪声等危险、有害因素。4.4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爆炸生产过程发生的爆炸主要是高温钢水遇水爆炸、煤气泄漏爆炸、预热锅炉及管道容器爆炸,由于设备缺陷、人员操作失误及管理缺陷,都可能致使危险有害因素超过临界值,失去控制,从而发生爆炸。(2)火灾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处于高温状态,如果对厂区内可燃、易燃物品管理不善,可能会引起火灾造成设备的损坏。(3)机械伤害在作业区内,使用到大量机械设备。由于人员误操作、违章操作接触皮带输送机设备运动部件,电机、风机等机械的传动件,使运动部件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多种伤害致人员伤亡。(4)中毒中毒危害主要是煤气发生炉、加热炉及煤气管道的煤气泄漏到工作区域,造成工作人员中毒。(5)高温灼伤能够造成高温灼伤的设备主要有炼钢炉、钢水罐(车)、精炼炉等。若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人员接触设备、管道超温的表面都会使人员烫伤。(6)高温中暑在冶炼过程中,散发热量的设备、物体很多,强烈热辐射和热传导过程使得操作场所气温很高,特别在夏天高温季节,会引起人员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无汗等症状,虚脱或短暂晕厥,或身体过热而大量出汗、失水失盐而发生电解质紊乱,引起肌肉痉挛而中暑。(7)起重伤害和高处坠落天车、电磁吊作业等起重作业在运行或检修时,吊具或吊重坠落、挤压人员,造成人员伤亡,室内外临空平台,煤气炉和冶炼炉等检修平台,在检修、巡检时防护措施不全或不全,人员操作失误、检修、巡检人员坠落,致残致伤。(8)电气伤害电气伤害包括雷电、静电、漏电伤害、触电、电弧烧伤等事故。生产区设有许多照明、控制等设施,电缆电线密布,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操作不当、保养不善,接地、接零损坏或失效等,将会引起电气设备保护失效,有可能造成漏电,引起触电事故。厂区防雷电设施或接地损坏、失效可能遭受雷击,产生火灾、爆炸、设备损坏或人员触电等事故。在检修、电焊作业中不慎,可能会造成触电事故。(9)车辆伤害企业的车辆伤害事故主要是指原料、成品、半成品及其他设备设施的汽车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小心即可发生车辆伤害事故。车辆速度过快、作业场所狭窄、现场光线条件不良等都会引发碾压、碰撞、负载失落等车辆伤害事故。厂内道路、车辆管理、车辆状况、驾驶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缺陷,可引发车辆伤害事故或交通事故。(10)物体打击由于存在的高处作业场所,在高处易发生物料硬块、检修工具等物体坠落,如下方有人,人员就可能遭受物体打击的伤害。总之,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主要潜在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和高处坠落、中毒、高温灼伤、高温中暑、电气伤害等危害。4.5公用工程系统中存在和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4.5.1建(构)筑物分析厂房与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与耐火等级、结构、层数、面积、泄压面积等因素是否符合要求,会影响到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如果建筑设计不合理,可能引发的危险主要有火灾、坍塌等。生产过程中有产生强烈噪音的设备,如果建筑设计的隔音措施不当,工作环境将受到严重的噪声干扰。建筑物的采光如不合理,不但浪费能源,还会由于光线不足引起各种危险发生。地基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建筑倒塌、人员伤亡。建筑物基础如果设计不合理,也会造成建筑倒塌、人员伤亡。各类建筑如果抗震设防烈度太低,一旦地震发生,将会造成严重的建(构)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如果建筑物结构设计强度不能满足外力作用要求,势必会造成承重部位开裂、坍塌危险。本部分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火灾、坍塌、触电、灼烫、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及其它伤害等。有害因素:噪声与振动。4.5.2供电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企业电伤害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1、操作工人在使用电气设备时,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强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触电或火灾事故。2、乱接临时线,容易发生触电和火灾事故。3、电工违章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4、电气线路老化或绝缘不好,电气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备,容易发生触电和火灾事故。5、电气设备未采取保护措施(如:电机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电器漏电造成人员触电。6、电气设施的通风性能不好,容易造成电气过热引发火灾。7、电气设施(配电盘)防护设施不完善,电火花及电弧易造成人员电灼伤。8、防雷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未安装防雷设施,以及防雷接地电阻没有按规定进行每年一次的检测,接地电阻超标或接地失灵,引发雷击,造成电气损害或火灾。9、工作人员未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使用的电气监测设施没有按规定进行测试,在电气检修和操作期间造成触电。10、重要配电设施未设警示标识,造成人员误入而引起触电。11、电气检修未设警示标识,人员误操作而引起检修人员触电。12、使用的电气设备不是有资质的生产厂家制造,或是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极易发生漏电或电气过热,而导致人员触电或电气火灾事故。13、电气设备的触点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绝缘、安全距离等不符合要求,容易引起人员触电或设备损坏。4.5.1、如果配备的消防水塔的容积不能满足工程消防的需要,消防水塔蓄水不足或者不能及时补水,都会影响灭火的效果和时间。火灾一旦发生,不能及时扑救初期火灾,除致使火灾事故蔓延扩大外,还有不能冷却受火灾烤热的压力容器,就可能造成超压发生爆炸事故。2、消防通道不畅、或宽度不够,会影响消防车辆通行或回转,不利于火灾扑救,使事故扩大化。3、消防管网布局不合理同样会影响灭火的效果。4、通讯不畅通,不能及时联系外部救援力量,会延误灭火的时间,将导致火灾事故的扩大化。5、消防供电不符合要求,没有设置专用的供电回路,当生产出现重大事故,造成停电,消防用电也随之断电,消防系统瘫痪,起不到扑救火灾的作用,会延误灭火的时间,将导致火灾事故的扩大化。6、小的火灾发生时,如果无消防器材或消防器材数量少、未按规定配备合适类型的灭火器、或分布不合理、年久失效等,都会导致初期火灾不能及时扑灭,由此引起大的火灾事故和爆炸事故发生。干粉、惰性气体等大多灭火器是储存有高压气体,或者在使用时为高压状态的钢制容器,如果设计、制造或摆放、维护、保养、检修不合格,还有发生灭火器爆炸的可能性。4.5.4自然条件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1)自然条件危险因素自然因素形成的危害或不利影响,一般包括地震、不良地质、雷击、洪水等因素,各种危害因素的危害各异,其出现和发生的可能性、几率大小不一,危害作用范围及所造成的后果均不相同。2)自然条件危险因素分析(1)地震地震是一种能产生巨大破坏作用的自然现象,它尤其对建筑物的作用明显,作用范围大,进而威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2)不良地质不良地质(如泥石流、塌陷等)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较大,甚至影响人员安全。(3)雷击雷击能破坏建筑物和设备,并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雷电出现的机会因工程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作用时间较短。(4)暴雨、洪水暴雨、洪水也会对该项目生产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其作用范围大,但出现机率较小;洪水可浸渍设备,影响生产,但对人的危害相对较小。(5)气温人体有适宜的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产生不舒服感,气温过高人会中暑;气温过低,达到0℃以下,则可能发生冻伤,同时也会冻坏设备。气温对人的作用广泛,作用时间较长,但其危害后果较轻。4.6管理缺陷危险性分析据统计,在企业事故中,由于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及工艺纪律造成事故的机率是较大,可见,安全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都可能引起诸多事故的发生。管理缺陷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1、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工作期间存在违章现象。2、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不完善或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到位,有章不遵。3、从业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技术素质低,出现不正常现象不会处理或处理失误,工作责任心差而引起的责任事故。4、从业人员未经允许跨工种作业,无证操作。5、未建立消防队伍或消防人员未经演练。6、各岗位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切实执行,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7、操作人员没有经过相应岗位的技术和安全培训,或者经培训但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因其操作能力及事故处理能力差,极易造成操作失误,而引发事故的发生。8、没有制定操作人员巡检检查制度,操作人员没有对自己管辖的设备进行定期巡检,不易发现事故隐患,从而导致事故扩大化。9、操作人员不能坚守岗位,存在串岗、睡岗等不良现象,不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而导致事故的发生。10、未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或有应急器材不注意维护,如灭火器未定期检测、消防管道堵塞、个体防护器材失效等,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扑救,会造成事故的进一步扩大。11、没有科学合理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有预案没有进行演练等技能培训,发生事故时处置方法不当,延误处置最佳时间,会使事故进一步扩大。12、灭火器材分布不合理、灭火器材数量不足、干粉灭火器没有压力或压力不足不能保证正常使用,发生火灾时均不利于火灾的扑救,使事故进一步扩大化。13、警示标志缺乏、不全,信号装置、控制仪表缺少,可能造成人的误操作、误入危险区域而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事故。4.7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析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及《河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冀安监管应急[2010]73号)文件相关要求,分单元进行辩识:……4.8典型事故案例(应当按照企业的生产工艺情况选择相应事故案列)4.82004年9月27日4时30分,霸州市新利钢铁有限公司发生1起煤气中毒事故,5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一、事故经过2004年9月27日凌晨,公司炼铁厂铸铁工段班长蔡云辉等8名职工值夜班(O:00-8:00),苑秀超在桥吊司机室负责开桥吊,其余人员在车间地面工作。4点30分许,班长蔡云辉和职工蔡文杰、张志进、梅宝青、李树彪、冯广民、邓养艺在车间休息室休息,突然,听到桥吊电铃响,猜测可能出了问题。所有人员从休息室出来,在桥吊下面喊苑秀超,没有回应,就一起上桥吊去查看。蔡云辉走在最前面,到桥吊司机室拍门喊苑秀超后,倒在了司机室门旁边,不醒人事。后面的职工看到蔡云辉昏倒猜测可能是触电,便从原路返回地面。这时,蔡文杰跑去找电工,邓养艺去找调度。三名电工(宁明、梅新春、庞留利)来到现场,拉下电闸后一起上桥吊检查,过了5、6分钟下面的人也不见三人动静,便怀疑是煤气中毒。立即找来热风工段的朱建柱、左雪松带着防毒面具上桥吊救人,结果2人也没下来。这时值班领导刘鸣山叫人赶紧向桥吊方向吹氧气,同时上去几人陆续将申毒职工抬到地面,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5:15分许,值班领导刘明山发现车间外煤气管道防爆孔板破裂,向外排放煤气,立即叫人把煤气阀门关闭。中毒职工苑秀超、蔡云辉、宁明、梅新春、庞留利5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朱建柱、左雪松已脱离危险。二、现场情况煤气是高炉炼铁的副产品,又是冶金炉窑加热的主体燃料。该厂高炉产生的煤气通过管道输送给两个白灰窑和两台烧结机。通向白灰窑的煤气管道自西向东紧贴铸铁工段车间南墙外通过,管道设有防爆孔。最近的防爆孑L(直径300mm)距铸铁工段车间东外墙距离2.3米,距地8.1米;较远处主管道防爆孔(距高炉较近)与最近防爆孔间距为44.3米。防爆孔开口方向与水平方向呈45度角,即向北偏上。铸铁工段车间采用框架结构,四周中上部用瓦棱板围成外墙,瓦棱板底边距地6米无围护,瓦棱板上部距屋顶0.6米无围护,可通风采光。三、事故原因分析事故直接原因:白灰窑生产过程中回火,引起两防爆孔板功能性爆裂,煤气从防爆孔排出,蔓延至铸铁车间内,引发煤气中毒事故。事故间接原因:1、安全教育不够,致使工人对煤气有害因素应知不知或知之甚少,防范意识淡薄,造成事故后果扩大,中毒人员增多。2、没有规范的应急救援预案,救援措施不力,抢救人员没有戴氧气呼吸器,造成抢救人员也煤气中毒死亡。3、煤气管道和防爆孑L与铸铁工段车间距离较近,造成煤气从防爆孔排出后,蔓延至铸铁车间内。4、当日信安镇天气为静风、气压偏低,防爆孔排出的煤气不能迅速扩散,使防爆孔周围煤气聚集,浓度偏高。事故的主要原因:煤气管道和防爆孔离铸铁工锻较近,应急救援措施不力。4.85.评价单元的划分及评价方法的选用5.1评价单元划分5.1.1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依据对该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结果,结合建设项目“可研报告”,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安全评价方法,确定该建设项目评价单元划分的划分原则。2)评价单元划分方法: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要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评价单元的划分,一般将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可将一个评价单元划分为若干个子评价单元或细致的单元。5.1.2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1)选址及总平面布置评价单元(2)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评价单元(3)公用工程评价单元(4)职业卫生评价单元(5)安全管理评价单元(6)自然因素危害评价单元(7)对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价单元(8)对周边环境相互影响的评价单元5.2评价方法的选择5.2.1评价方法选择的依据和原则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性能或活动的分布,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5.2.2选择的评价方法根据该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结果决定选用安全检查表法、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和因果分析法进行评价。5.2.3评价方法适用表序号评价单元安全检查表法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1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2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3公用工程单元√4职业卫生单元√5安全管理单元√6自然因素危害评价单元√7对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价单元√8对周边环境相互影响的评价单元√5.2.4评价方法简介1)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afetyChecklistAnalysis)又称为过程检查法,是将一系列分析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的状态,这些项目包括管理的检查,生产过程的检查,资料设计的检查等,检查其是否按照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及设计的要求。它即可用于简单的快速分析,也可用于更深层次的分析,它是辨识已知危险或潜在危险的有效方法,它简单、直观、可用于项目发展的各个阶段,应用非常广泛。2)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是一种评价方法,借助专家总结出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的经验,对工程项目存在的一些危害进行分析评价,做出定性的评价结论,提出事故的预防措施。6.定性、定量评价6.1定性、定量评价依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等相关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检查、竣工验收资料、施工记录、监理记录和试运行记录等相关资料,针对建设项目实际建设方案,对每一单元应用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6.2评价内容要求主要检查安全设施、设备、装置、安全措施和管理是否符合规定,分析评价其安全有效性特点。对每一单元进行评价总结。6.3定性、定量评价按划分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评价单元的划分应尽量与该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相吻合。6.3.1选址及总体布局单元(1)安全检查表法分析评价———本安全检查条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序号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备注1厂址选择应符合国家的工业布局、城乡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3.0.12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得选为厂址:一、地震断层和设防烈度高于九度的地震区;二、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三、采矿陷落(错动)区界限内;四、爆破危险范围内;五、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六、重要的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七、国家规定的风景区及森林和自然保护区;八、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九、对飞机起落、电台通讯、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重要的天文、气象、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影响的范围内;十、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和Ⅲ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恶劣地区;十一、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3.0.143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段。《工业企业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3.0.74单层丁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建筑物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3.4.5厂房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GB50016-20063.3.86总平面布置,应按功能分区,合理地确定通道宽度;厂区、功能分区及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形宜规整;功能分区内各项设施的布置应紧凑、合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5.1.27厂址地坪应高出到底最高洪水位0.5m以上《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5.1.18厂址应位于当地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和当地生活水源的下游,并有适当的健康防护距离《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5.1.29厂址选择时应同时考虑“三废”排放、弃置、噪声、电网闪烁等公害所产生的影响,并采取必要防护措施《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5.1.310主车间的布置应根据各种物料的流向,保证其能正常运行,互不交叉、干扰《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5.2.111厂内应按规定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5.2.4检查结果:(2)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评价对安全检查表未检查到,或企业特殊情况的,在本节详细叙述,并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的要求,检查其符合性。(3)评价小结————小结要针对安全检查表的检查情况,综述此单元最后的评价结果,避免格式上的总结6.3.2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单元2.3.2.1工艺过程评价单元(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评价———本安全检查条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检查结果结论1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九条2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一条3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条4产生粉尘、毒物等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有冲洗地面、墙壁的设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5.1.15消防安全标志应设在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醒目的位置。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近不得有妨碍公共视读的障碍物。GB15630-19956.16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联轴节、带轮、齿轮等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6.1.67除必须外,标志—般不应设置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也不应设置在经常被其它物体遮挡的地方。GB15630-1995第6.2条8根据作业特点和防护要求,按有关标准和规定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的个体防护用品应符合人体特点,并规定穿(佩)戴方法和使用规则《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第6.2条9易被腐蚀或空蚀的生产设备及其零部件应选用耐腐蚀或耐空蚀材料制造,并应采取防蚀措施。同时,应规定检查和更换周期《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第5.2.4条10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化工装置、储罐、电气设施和建(构)筑物应设计防直击雷装置。《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第3.3条11作业区的布置应保证人员有足够的安全活动空间。设备、工机具、辅助设施的布置,生产物料、产品和剩余物料的堆放,人行道、车行道的布置和间隔距离,都不应妨碍人员工作和造成危害《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第5.7.5条检查结果:(2)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评价对安全检查表未检查到,或企业特殊情况的,在本节详细叙述,并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的要求,检查其符合性。(3)评价小结————小结要针对安全检查表的检查情况,综述此单元最后的评价结果,避免格式上的总结2.3.2.2相关设备评价单元(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评价———本安全检查条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检查结果结论1高炉炉基周围应保持清洁干燥,不应积水和堆积废料。炉基水槽应保持畅通。《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9.1.32高炉应安装环绕炉身的检修平台,平台与炉壳之间应留有间隙,检修平台之间宜设两个走梯。走梯不应设在渣口、铁口上方。《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9.1.53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的壳体上应有排气孔。《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1.14使用中的设备,耳轴部位应定期进行探伤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度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保修或报废。《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1.35渣罐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其罐内不应有水或潮湿的物料。《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1.76吊运装有钢水、铁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1.117烘烤器应装备完善的介质参数检测仪表与熄火检测仪。《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2.18使用煤气燃料时,应设置煤气低压报警与煤气地压信号连锁的快速切断阀等防回火装置、应设置供设备维修时使用的吹扫煤气装置。《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2.29烘烤器区域应悬挂“禁止烟火”“当心煤气中毒”等警示牌。《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2.410车间内的有轨车辆,轨道面应与车间地坪一致。《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3.111车辆运行时,应发出红色闪光与轰鸣等警示信号。《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3.212罐车台面应砌砖防护,应根据需要在轨道端头设置事故滑轮。《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3.413起重机械及设备应遵守GB6067的规定,炼钢厂使用的起重机械及设备应有完整的技术证明文件和使用说明;桥式起重等其中设备,应经主管部门检查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4.114吊运重罐钢水、铁水、液渣应使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铸造起重机的额定内力应符合YB9058的规定;电炉车间吊运废钢料篮的加料吊车,应采用双制动系统《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4.415起重机应由专门培训考试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能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GB5082的规定《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4.616起重机启动及移动时,应发出声响与声光信号,吊物不应从人员头顶和重要设备上方越过;不应用吊物撞击其他物体和设备;吊物上不应有人。《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4.717车间内部铁路线应平直,且不应低于车间外铁路轨道面标高,铁路弯曲半径与建筑物接近限界应遵守YBJ52规定。《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5.118尽头铁路线末端应设置车档和车档指示器。铁路线外侧1.5m内,不应堆放任何物品。《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5.219进出生产厂房的铁路出入口或道口,应根据GB6389的要求设置声光信号和报警装置。《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5.420厂内道路应按GB5786的规定设置交通标志。《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5.621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应遵守GB14784的规定。《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5.922高温工作的水冷件,应提供事故用水。《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6.123人员接近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设备外露运动部件,应设置防护罩。《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6.324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验收与使用,应遵守压力容器有关规范的规定。《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8.6.5检查结果:(2)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评价对安全检查表未检查到,或企业特殊情况的,在本节详细叙述,并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的要求,检查其符合性。(3)评价小结————小结要针对安全检查表的检查情况,综述此单元最后的评价结果,避免格式上的总结2.3.2.3原料处理与存储评价单元(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评价———本安全检查条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检查结果结论1有爆炸和自燃危险性的物料应存储于密闭贮仓内;存储设施应按防爆要求设计,并禁火、禁水。《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7.1.32地下料仓的受料口应设置格栅板。《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7.1.43废钢应按照来源、形态、成分分类、分堆存放;人工堆料时地面以上堆料高度不应超过1.5m。《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7.2.24废钢对料间与废钢堆场,应设置必要的纵向与横向贯通的人行安全走道。《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7.2.45铁水运输应用专线,不应与其他交通工具混行。《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7.3.16混铁炉与倒灌站作业区地坪及受铁坑内,不应有水;凡受铁水热辐射及喷溅影响的建构筑物,均应采取防护措施。《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7.3.47起重龙门钩挂重铁水罐时,应有专人检查是否挂牢,待核实后发出指令,吊车才能起吊;《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7.3.58铁水预处理粉料发送罐的设计、制造与使用,应严格执行压力容器有关规范的规定《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7.3.89检查结果:(2)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评价对安全检查表未检查到,或企业特殊情况的,在本节详细叙述,并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的要求,检查其符合性。(3)评价小结————小结要针对安全检查表的检查情况,综述此单元最后的评价结果,避免格式上的总结2.3.2.4对炉体的安全评价单元(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评价———本安全检查条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检查结果结论氧气转炉1氧气转炉氧枪与副抢升降装置应配备各种安全装置;氧枪供水应设置电动或气动快速切断阀门。《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9.1.32转炉宜采用铸铁盘管水冷炉口,若采用钢板焊接水箱形式的水冷炉口,应加强经常性检查,防止焊缝漏水造成爆炸事故。《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9.1.53从转炉工作平台到上层平台之间,应设置转炉围护结构。炉前后应设置活动挡火门。《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9.1.74烟道上的氧枪孔与加料口,应设置可靠的氮封;跨炉口以上的各层平台,宜设煤气监测与报警装置;《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9.1.85转炉煤气回收应设置一氧化碳和氧含量连续测定和自动控制系统;若煤气不能回收而向大气排放,烟筒上部应设置点火装置。《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9.1.106炉前炉后平台不应堆放障碍物。《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9.2.17废钢配料时,废钢料高不应超过料槽上口,转炉留渣操作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渣。《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9.2.28进入氧气阀门站不应穿钉鞋,油污或其他易燃物不应接触氧气阀门及管道。《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9.2.129有窒息性气体的低吹阀门站,应加强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进入阀门站应先打开门窗与排气阀,确认安全后方可入内,维修设备时,应始终打开门窗与排风扇。《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9.2.13电炉1030t及其以上电炉均应采用高架式布置,并采用钢水罐车出钢。《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0.1.211电炉倾动机械应设零位锁定,电极升降应有上限位锁定;电炉盖升降与旋转、电极升降与旋转、路子倾动等动作的机械之间,应有可靠的安全联锁;《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910.1.312额定容量大于或等于40mva的电炉变压器室,应设置二氧化碳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9.2.1213电炉直接排除烟尘系统的设计,应遵守GB6222和GB9078的规定,系统中应有泄爆措施。《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0.1.1014炉后出钢操作室(或操作台)应设在较安全的位置,其正对出钢口的窗户应有防喷溅设施。操作室的出口应设在远离出钢口一侧。《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0.1.1415电炉炉顶维修平台应设置安全门,人员进入时,安全门开启,电极电流断开,电炉不会倾动,炉盖不会旋转。《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0.1.1916电极连接站应有可靠的防护设施,以防红热电极灼伤人员或损坏周围设施。《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0.1.2317电极通电应建立联系确认制度,先发信号,然后送电;引弧应采用自动控制,防止短路送电。《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0.2.218正常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清除炉前平台流渣口和出钢区周围构筑物上的粘结物,粘结物厚度不应超过0.1m。《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0.2.919电炉炉下区域、炉下出钢线与渣线地面应保持干燥,不应有水或潮湿物。《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0.2.10高炉20高炉内衬耐火材料、填料、泥浆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9.1.21为防止停电时断水,高炉应有事故供水设施。《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9.1.622炉顶应至少设置两个直径不小于0.6m、位置相对的人孔《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8.1.223炉顶放散阀,应比卷扬机绳轮平台至少高出3m,并能在中控室或卷扬机室控制操作。《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8.1.424液压传动的炉顶设备,应按规定使用阻燃性油料;液压油缸应设折叠式护罩;液压件不应漏油。《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8.1.525炉顶各主要平台,应设置通至炉下的清灰管。《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8.1.626高炉应有各自的工业蒸汽集汽包,集汽包通至各用汽部门的阀门,应有明显的区别标志。生活用汽不应使用该汽包的蒸汽。《炼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8.1.8检查结果:(2)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评价对安全检查表未检查到,或企业特殊情况的,在本节详细叙述,并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的要求,检查其符合性。(3)评价小结————小结要针对安全检查表的检查情况,综述此单元最后的评价结果,避免格式上的总结2.3.2.5精炼安全评价单元(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评价———本安全检查条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检查结果结论1精炼炉内的最大钢水量,应满足不同炉外精炼对钢液面以上钢包自由空间的要求。《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1.1.12钢水炉外精炼装置应有事故漏钢措施。《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1.1.23受钢液高温影响的水冷元件,应设置可靠的断电供水设施。《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1.1.44真空吹氧脱碳精炼装置所在区域应设置“警惕煤气中毒”“不准停留”等警示牌。《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1.1.55RH装置的钢水罐或真空罐升降液压系统,应设置手动换向阀装置。《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1.1.76应做好精炼钢包上口的维护,防止防止钢包粘结物过多。《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1.2.37炉外精炼区域与钢水罐运行区域,地坪不得有水或潮湿物。《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1.2.58人工往精炼钢包投加合金与粉料时,应防止液渣飞溅或火焰外喷伤人。精炼炉周围不应堆放易燃物品。《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1.2.139喂丝线卷存放处宜设置安全护栏;从线卷至喂丝机,凡丝线专向处,应设置必要的安全导向机构;向钢水喂丝时,丝卷周围5m以内不应有人。《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1.2.15检查结果:(2)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评价对安全检查表未检查到,或企业特殊情况的,在本节详细叙述,并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的要求,检查其符合性。(3)评价小结————小结要针对安全检查表的检查情况,综述此单元最后的评价结果,避免格式上的总结2.3.2.6钢水浇筑评价单元(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评价———本安全检查条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检查结果结论1钢包浇筑后,应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按规定报修报废。《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2.1.12新砌或维修后的钢包,应经烘烤干燥方可使用。《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2.1.23倒渣区地面不应有水或潮湿物品,其周围应设防护板。《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2.1.34模铸铸锭平台的长度,除满足工艺要求外,还应留有一定的余量;其高度应低于有帽钢锭模的帽口和无帽钢锭模的模口,宽度应不小于3m。《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2.2.25模铸铸锭车外缘与钢水罐车外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m。《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2.2.36整模过程应经常检查钢锭模、地盘、中心注管和保温帽,发现破损还裂纹,应按报废标准报废或修复达标后使用。《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2.2.67连铸浇铸区应设置事故钢水包、溢流槽、中间溢流罐。《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2.3.38对大包回转台传动机械、中间罐车传动机械、大包浇铸平台,以及易受漏钢影响的设备和构筑物,应采取防护设施。《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2.3.49结晶器、二次喷淋冷却装置,应配备事故供水系统;应定期检查事故供水系统的可靠性《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2.3.510连铸平台以下各层,不应设置油罐、气瓶的易燃易爆品仓库或存放点,连铸平台上漏钢事故波及的区域,不应有水或潮湿物品。《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2.3.811钢锭(坯)的堆放高度应遵守12.4.1的相关规定。《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2.4.112钢锭(坯)库内人行道宽度应不小于1m;锭(坯)垛间距应不小于0.6m。《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2.3.5检查结果:(2)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评价对安全检查表未检查到,或企业特殊情况的,在本节详细叙述,并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的要求,检查其符合性。(3)评价小结————小结要针对安全检查表的检查情况,综述此单元最后的评价结果,避免格式上的总结6.3.3公用工程单元(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评价———本安全检查条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序号检查项目及内容依据标准检查结果结论供电系统1任何电气装置都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第4.7条2用电单位或个人是否掌握所使用的电气装置的额定容量、保护方式和要求、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和保护元件的规格。《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第4.6条3设计低压配电系统时,宜采取下列附施.降低三相低压配电系统的不对称度1.220V或180V单相用电设备接220V/380V三相系统时,宜使三相平衡。2由地区公共低电网供电的220V负荷,线路电流小于等于60A时.可采用220V单相供电大于60A时,宜采用220V/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第5.0.14在有人的一般场所,有危险电位的裸带电体应加遮护或置于人的伸臂范围以外。《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3.2.1条5配电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作用于切断供电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4.1.1条6钢厂供电线路应有两条独立的高压电源,当一路发生故障或进行检修时,另一路电源应能保障车间正常生产用电。《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3.1.17产生大量蒸气、腐蚀性气体、粉尘等的场所,应采用密闭电器设备;有爆炸危险气体或粉尘的的工作场所,应采用防爆型电器设备。《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3.1.38设在车间内部的变压器室,应设置100%变压器油量的储油设施。《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3.1.59作场所的照明,应遵守GB50034的规定《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3.1.710电缆不应架设在热力与燃气管道上,应远离高温、火源与液渣喷溅区;不需通过或临近这新区域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电缆不得与其他管线共沟铺设。《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3.1.9动力管线11车间内各类燃气管线应架空铺设,并应在车间入口设总管切断阀;车间内架空燃气管道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尽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3.2.112油管道和氧气管道不应铺设在同一支架上,且不应铺设在煤气管道同一侧。《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3.2.213氧气、乙炔、煤气、燃油管道应架设在非燃烧体支架上,当沿建筑物外墙或屋顶铺设时,该建筑物应为无爆炸危险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3.2.414氧气、乙炔、煤气、燃油管道应有良好的除静电装置,管道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所有管道法兰连接处应装设导电跨接线。《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3.2.815阀门应设功能标识,并设专人管理,专人检查维修。《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0413.2.11消防及给排水16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条17在城市、居住区、工厂、仓库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必须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可由城市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利用天然水源时,其保证率不应小于97%,且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8.1.2条18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