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试题_第1页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试题_第2页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试题_第3页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试题_第4页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3/432009届高考历史各省月考试题“三新”精选(8)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一.选择题:(一)第一节:清朝政局的变动(考纲未作要求)(二)第二节:洋务运动1.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依据材料及李鸿章的洋务活动,李鸿章可以接受的维新派主张应包括D①创办新式学堂②改革中央机构③建立新式军队④实行民主政治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2.近代以来,在买办、商人等群体中逐渐形成英语洋泾浜英语词意Sandwich三明治夹肉面包Motorcar摩托卡汽车Telephone德律风电话Cartoon卡通片动画片Commission康密兴佣金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右表为《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年)》一书中收录的一些示例。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DA.适应了中外贸易交往的需要B.西学东渐已涉及文化生活领域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D.培养翻译人才的新式学堂尚未建立3.洋务运动中,在对汉阳铁厂进行选址时,清政府所请的西方技师提出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势、运输、矿石、煤、水等。而张之洞坚持汉阳铁厂要建在“能看见烟囱、便于上级检查和领导观光”的地方。最终,汉阳铁厂建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的稻田里。对该事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BA.西方技师的选址标准表明西方人看待事物科学而理性B.张之洞坚持自己的观点,使汉阳铁厂顺利建成,并得到很好的发展C.清政府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效交流与沟通,铁厂办垮也在情理之中D.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别人长处要有谦虚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4.“伦敦12月27日讯:从上海发出的消息称,大清国政府已决定效仿日本,选拔年轻学子送往英美等国接受西式教育。”(引自《帝国的回忆)))这则消息应最早出现于B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二次革命时期5.“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獉狉(草木丛杂,野兽出没)之俗,……必谓转危为安,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庶几取外人之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不致见绌于相形,斯可有备而无患。”以上最有可能是谁的观点BA.林则徐B.李鸿章C.梁启超D.陈独秀6.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AA.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B.驱除靼虏,恢复中华C.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7.薛福成说:“今诚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他应属于AA.洋务派B.顽固派C.早期维新派D.维新派8.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B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9.(安徽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一模)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B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10.(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09届高三上期一次月考)“夫不可变者,传统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与上述材料相符合的观点是 CA.西学东渐B.东学西传 C.中体西用D.西体中用11.(福建省2008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洋务运动时期,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主要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这反映了船政学堂的主要教学内容是BA.西方思想文化B.近代西方科学技术C.中国传统经典D.人文科学12.(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李鸿章曾说:“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该段话表明李鸿章BA.反对改变中国旧传统B.主张变革落后的传统C.建议大臣要逢迎君主D.鄙视西方的革新活动1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摸底考试)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B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14.(辽宁省光明中学2009届高三三次月考)李鸿章在1876年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合反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厝火积薪之诫。”这表明 AA.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标是西方列强B.李鸿章筹办洋务的重心在于对内镇压C.建立强大海防,借之与列强妥协谈条件D.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15.(辽宁省光明中学2009届高三三次月考)右图是l9世纪70年代初期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下列对该企业评价准确的有:①是清朝官员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②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的局面③对中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16.(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届高三10月月考)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主流思想这样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代表性的体现在下列哪一人物身上BA.魏源B.张之洞C.康有为D.胡适17.(浙江省杭州高中2009届高三上期三次月考)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材料是:。 A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三)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图6为中国近代重要城市分布图,促成这一状态的原因不包括AA.工业革命的扩展B.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C.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D.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下图为我校同学的作品《一棵树的自述》,此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请观察四格画面来判断以下哪个选项是时间背景的正确反映 CA.①19世纪60、70年代②20世纪30、40年代③20世纪60年代④21世纪初B.①19世纪30、40年代②19世纪末③20世纪20年代④20世纪40年代C.①19世纪60、70年代②20世纪初③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④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D.①19世纪末②20世纪30年代③20世纪中期④20世纪末3.1876年,美国为纪念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当时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李圭参观1876年世博会机器院时,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D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B.中国的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阻挠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 D.中国腐朽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4.(辽宁省抚顺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一次月考)电视剧《大染坊》叙述了周村人陈寿亭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到资产雄厚企业家的创业历程。该片的主题歌写到:“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造成剧中主人公“荣华富贵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CA.出身贫贱低微,社会地位低下B.个人情感历经曲折和磨难C.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欺凌D.商场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刺激5.(辽宁省抚顺一中2009届高三一模)“‘公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出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和永”丝厂C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B.规模较小且设备陈旧不堪C.过分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6.(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届高三10月月考)晚清时的《申报》评论说:“厘卡之多,犹不止倍于税关之数,其司事巡丁之可畏,亦不止倍于税关之吏役。”这种现象明显不利于CA.增加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外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C.民族工业品的市场竞争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成长7.(江西师大附中2009届上期期中)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在客观上反映出BA.我国沿海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外资企业、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的刺激作用C.清政府放宽沿海办企业的限制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作用(四)第四节: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考纲未作要求)(五)第五节:甲午中日战争1.《申报》时事报导介绍了当时一位爱国者所说的:“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官可玩,而我民不可玩。”该报道最早可能发表于 C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太平天国运动期间2.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这样一则讽刺慈禧太后的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七旬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联中“七旬又割东三省”是指D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九一八事变 D.日俄战争3.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C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4.(黑龙江省哈尔滨五中2009届高三上期一次月考)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主要是因为CA.战后,列强对外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C.战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战争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5.(福建省福州三中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称颂的是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 BA.林则徐 B.邓世昌 C.洪秀全 D.姚子青6.(河北省邯郸一中2009届高三8月考试)下面是著名诗人闻一多的诗句:“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应出自AA.《七子之歌•威海卫》B.《七子之歌•台湾》C.《七子之歌•九龙》D.《七子之歌•大连、旅顺》7.(河北省邯郸一中2009届高三8月考试)观察右图,通过《马关条约》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B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8.(辽宁省光明中学2009届高三三次月考)《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C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9.(辽宁省光明中学2009届高三三次月考)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此措施是 B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 B.联合德、法干涉还辽C.租占旅顺、大连 D.修建满洲铁路10.(江苏省盐城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CA.三元里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D.南京保卫战11.(浙江省舟山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A①甲午海战②《马关条约》的签订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百日维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六)第六节:瓜分中国的狂潮(考纲未作要求)(七)第七节:戊戌变法1.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减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丰张,主要是CA.建立民主共和制度B.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C.推崇君主立宪制D.向俄、德、日学习2.“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上述言论的提出者是DA.地主阶级洋务派B.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C.资产阶级革命派D.资产阶级维新派3.110年前,梁启超在兴民权基础上发表《新民说》,提出“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梁启超发表《新民说》意在说明BA.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B.中国政治改革不宜操之过急,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C.要革命,不要改良D.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4.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改变婚姻依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习,提倡“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厢情愿”,他们还主张废除缠足。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禁止缠足。这些在当时的主要意义是C①有利于铲除社会陋习,树立社会新风②促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③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实现了男女平等④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②④D.②④5.康有为认为《春秋》里的“大义”与“微言”,就是孔子为“三世”(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著的宪法。沿着人类社会进化的三世,国家也相应地由“专制”进入“立宪”,再由“立宪”进入到“共和”。对康有为形成这种思想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D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家庭,自幼接受严格的封建教育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6.谭嗣同1896年在《仁学》中说:“(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你认为谭嗣同说这句话的真实意图应该是BA.对古代政治制度的赞赏B.指出中国在政治领域的发展长期处于相对停滞状态C.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D.为维新变法寻找历史根据7.在中国近代史上,封建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他”指的CA.孙中山 B.袁世凯 C.康有为 D.陈独秀8.有人把百日维新的失败归咎为“变法之初不先变发辫”。这句话是将 DA.发辫与机器生产相联系B.发辫与社会风俗相联系C.发辫与满汉矛盾相联系D.发辫与国家政治相联系9.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内在因素是C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10.变法维新的呼声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经酝酿,但只有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它才发展成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其社会条件不包括CA.“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B.“举步维艰”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C.“揭杆斩木”的农民运动初显端倪D.“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进展缓慢11.“在短短的103天中,发出上百道新政诏令,改革内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譬如: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乱。”该材料DA.表达了对百日维新的抵制B.指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C.批评维新派脱离了人民群众D.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12.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BA.阶级斗争分析法B.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C.反动地主阶级标准D.全面的观点13.(辽宁省五校2008届高三上期期末)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是也;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以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则是。”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CA.向德国、俄国学习 B.建立民主共和C.实行君主立宪 D.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14.(黑龙江省哈尔滨五中2009届高三上期一次月考)对郑观应主张“商战”的含义,最准确的解释是AA.发展民族工商业,抵制外国商品输入 B.利用本国经济力量同外国资本主义竞争C.断绝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 D.同列强进行一场争夺商品市场的战争15.(安徽省合肥一中2009届高三一次质检)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装,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反映的社会本质问题是DA.倡导女权运动 B.生活全盘西化C.革除生活陋习 D.工业文明冲击16.(辽宁省光明中学2009届高三三次月考)“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B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17.(辽宁省光明中学2009届高三三次月考)郭嵩焘在英国写信给李鸿章说:“……我们必须风俗敦厚,人民家给户足,作为基石,然后才可以谈到富强。……船坚炮利是最末微的小事,政治制度才是立国的根本。”由此可见,郭松焘的言论更接近于CA.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 B.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C.改良运动中的维新派 D.民主革命时代的革命派18.(辽宁省光明中学2009届高三三次月考)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D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 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19.(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届高三10月月考)康有为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的“移花接木”之法,给光绪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B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D.用儒家经典解释西方政治学说(八)第八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图5是近代流行于华北地区的宣传画。与该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CA.创立拜上帝教B.洋务运动C.反洋教斗争D新文化运动2.“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B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3.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D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4.下列运动中,由不同文化冲突引发的是B①启蒙运动②太平天国运动③印度民族大起义④义和团运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福建省福州三中2008届高三四次月考)右图是《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照片》,以下对这张照片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B①这张照片拍摄于1899年 ②参与抢劫的国家有英、俄、日、法、德、美、西、奥③它使中国文化遭受严重损失④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福建省福州三中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B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7.(福建省福州三中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 D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09届高三二次月考)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个中方官员站起来,义正辞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请问此条约是 D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二次摸底)《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D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10.(湖北省黄冈中学2009届高三10月月考)有学者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C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11.(山西省大同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C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2.(山西省大同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以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C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13.(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联考)八国联军在廊坊遇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后,被迫退回距天津30多公里的杨村车站筑垒防守的画面。你认为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CA.打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觉醒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14.(浙江省杭州高中2009届高三上期三次月考)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D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32分) 材料一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贞观时,古印度一再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唐太宗派人到古印度学习甘蔗制糖。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古印度数学的发展。——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波斯商人……贩卖珠宝、香料及西域、南洋一带的土特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大量运往波斯销售。……651年大食遣使和唐朝通好。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不少人定居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唐政府尊重。——摘自《中学历史教材全解》 材料三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特固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乃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使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粱廷楠《奥海关志》卷13 材料四李鸿章指责清朝的一些官僚说:“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白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摘自《筹办夷务始末》 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6分)(2)材料三反映的清政府外交政策是什么?结合当时世界发展潮流,分析这种政策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6分)(3)材料四反映的李鸿章对外主张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主张的实践结果?(8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6分)答案要点:(1)特点:①范围广泛,同亚洲许多国家都有往来;②内容丰富,涉及使者往来、政治经济制度、生产技术、商品贸易等领域;③具有双向性,外国与中国互相学习,相互吸收先进的经济文化。(6分)原因: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②制度先进,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③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兼收井蓄的开明政策;④对外交通发达。(6分)(2)政策:闭关锁国。影响: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落后于世界潮流;遭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分)(3)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2分)评价: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6分)(4)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6分)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2分):材料一19世纪中叶以来,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清政府确曾考虑过改革。如咸同年间的洋务运动、光绪皇帝主持的戊戌变法、慈禧在《辛丑条妁》签订以后实施的新政,等等,但都未能成功。材料二在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成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风生水起。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洋务运动能够帮助清王朝实现国家的自强吗?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未能御敌于海上,这支在洋务运动中装备起来的舰队最终全军覆没。中国陆军更是一败再败。交战的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同样有留学归来的指挥官,同样是被西方殖民者用武力打开国门,同样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学习西方,为什么太清国会败于近邻日本呢?材料三洋务运动引起民问质疑,批评之声颇多。改良派思想家批评它徒袭西艺之皮毛.未得西艺之要领。于是,康、粱领衔,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发动戊戌变法,百日之内,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学校教育诸方面的诏谕,像雪片一样的飞来,看似轰轰烈烈、大有作为的样子。不过旬日之间,慈禧变脸,反掌之下.光绪被囚,康梁逃亡,六君子喋血菜市口。但是,当八国联军之役后,《辛丑条约》谈判过程中,列强要求清政府实行改革。慈禧太后还在西安,尚未还都,即发表新政谕旨。虽然清政府的“新政”方案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超出了被他们扼杀的戊戌变法,但其实际行动却令国人大失所望。时代变了,清朝统治者已经不可能挽回政权覆亡的命运了。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过程中,汉、宋、明时期,在对地方官员的监督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l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风生水起,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新的气象”的主要表现。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12分)(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洋务派与改良派(维新派)的主要区别。(6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时代变了,清朝统治者已经不可能挽回政权覆亡的命运了。”(8分)答案要点:(1)监督措施:两汉实行刺史制度;北宋在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庆历新政中整顿吏治,严格官吏升迁考核);明朝设提刑按察使司(锦衣卫,制定《大明律》)(每点2分,共6分)(2)主要表现:近代工业、新式海陆军、新式学堂、留学生陆续外派等。(一个方面1分,共4分)主要原因:基础: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时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中国洋务运动开始时仍然是资本主义萌芽状态;(2分)性质:日本明治维新是货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中国洋务运动维护封建制度;(2分)政府的政策或态度:日本明治政府大力支持,中国清政府只是部分的、短暂的支持;(2分)采取的措施:日本明治维新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及社会等各个方面,中国洋务运动未涉及政治等方面。(2分)(3)洋务派维护封建制度,主要目的“自强”是针对镇压太平天国运动;(3分)改良派(维新派)是要进行政治变革,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救亡圈存)等。(3分)(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中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2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要求以革命的手段推翻这个“洋人的朝廷”,立宪派也要求加快立宪步伐;(2分)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朝的专制统治被推翻。(2分)3.(32分)海洋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宝库,也是我国国家安全的屏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郑和当年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说的一段话。材料二郑和的行动比哥伦布1492年到达美洲早87年;比麦哲伦1519年开始环球航行早114年。郑和舰队的实力不但远远超过了亚洲各国的水师,甚至超过了欧洲各国海军的总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郑和开创的时代没有给中国带来革命性的动力,相反,西方世界在郑和100年后开始了工业文明,并最终全面超越了中国。(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开创的时代为什么“没有给中国带来革命性的动力”?(8分)材料三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摘自1874年《江苏巡抚吴元炳奏》(2)近代中国,谁首先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对此,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6分)材料四“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摘自《清史稿》(3)甲午一役,中国新式海军惨败于日本之手。依据材料四分析,这对中国的海疆主权造成了怎样的伤害?(4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为什么无法真正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6分)材料五2002年9月23日,由青岛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访问舰艇编队,满载五大洲十国人民和军队的友谊回到青岛。至此,在世界环球航行的史册上将首次并永远地刻下了“中国”的名字,906名官兵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5)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圆满成功说明了什么?(4分)(6)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答案要点:(1)原因: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腐朽;统治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郑和下西洋不是经济的需要,只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缺乏生命力。(8分)(2)林则徐。(2分)举措:开始筹划海防,创办了北洋舰队等海军;成立海军衙门。(4分)(3)伤害:威海卫军港遭日毁,旅顺、大连被日占,渤海、黄海海防尽失,京畿门户洞开。(4分)(4)原因: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强大的工业基础,建立近代海军所需要的装备技术几乎全部依赖西方列强;西方列强不可能提供真正的帮助。(6分)(5)说明:中国综合国力强盛,海军力量日益强大,有效地保卫海防安全。(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4分)(6)认识:封建王朝专制腐败导致国家衰弱,军备落后、海防虚弱(也可答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不可能实现海军、海防近代化和有效保卫海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势日盛,海军舰艇编队环球航行成功是其鲜明体现,并体现中国海防力量日益强大。(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4分)4.(辽宁省大连市2008届高三双期测试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近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阶段留学方向和群体人数留学生代表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留美幼童学生群1872年起4批共120人唐绍仪、詹天估等福州航政学堂留欧学生群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严复、马建忠等中午战争到民初:觉醒、救亡、革命阶段涌向日本的留学群推算当在22000人以上黄兴、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秋瑾等留学欧美学生群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伍廷芳等民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自由发展阶段留美学生群推算人数达5362人茅以升、闻一多、梁思成、陶行知等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共计有1700名以上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徐特立等留苏的政治家群总计在1600人左右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刘伯承等留日学生群当在20000人以上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等留欧学生群当在5000以上徐悲鸿、李四光、朱德等1979年到2000年:新发展阶段分布欧美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教育部门派出的就达457700人韦珏、姜伯驹、陈章良等——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派遣留学生的主要地区。(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4分)(2)根据材料指出民国初年留学方向有什么新动向?(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新动向?(2分)出现这种新的动向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3)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留学的趋势如何?(1分)为什么?(1分)答案要点:(1)地区:欧美日(1分)影响:学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倡导资产阶级改良、革命,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和思想现代化(4分)(2)动向;留学苏联。(1分)原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以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