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实例解读详查)
贾建业
2015年3月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贾建业1TOOL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目录项目概况123经费预算4预期成果5技术方法调查区现状TOOL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目录项目概况123经费2一、项目概况1.任务来源
2014年12月19日连南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粤国土资地环发[2014]178号文件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项目编号GDXCG2014-083广东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中标工作起止年限:2014年~2015年。一、项目概况1.任务来源3项目的总体目标:以遥感、地面调查、测绘和工程勘查为主要手段,开展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基本查明调查区地质灾害分布、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网络,为制定防灾和减灾规划提供技术支撑。总结试点调查工作,为开展广东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提供经验。2.目标任务项目的任务:(1)采用遥感、地面调查、地形测绘、物探以及钻探等手段,详细查明调查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分布状况;(2)开展调查区城镇、村庄、厂矿、重要工程设施、主要河流、重要交通沿线、重要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点等潜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选取1-2个典型灾害地质体进行地质测绘,对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3)总结调查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并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4)协助当地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补充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5)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6)编制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4项目的总体目标:2.目标任务项目的任务:41978年~1981年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1990年4月~1992年3月广东省1:50万地质灾害调查1991年~1993年广东省1∶50万环境地质调查1999年~2001年广东省1:10万环境地质调查1999年1∶10万区域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02年区域地质灾害遥感综合调查2003年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1:10万地质灾害调查2012年连南瑶族自治县2012-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一、项目概况3.以往工作程度51978年~1981年1∶20万区域水文地质1.工作区范围2.气象水文3.地形地貌4.地层、岩浆岩及构造5.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区地质环境背景和地质灾害概况二、调查区现状61.工作区范围2.气象水文3.地形地貌4.地层、岩浆岩及构造1.工作区范围连南瑶族自治县广东省的西北部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连州市、阳山县、怀集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相连邻N24°17′16″~24°56′02″E112°02′02″~112°29′01″面积1342km2二、工作区现状71.工作区范围连南瑶族自治县二、工作区现状7这里添加描述文本写意文本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这里添加描述文本写意文本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这里添加描述文本写意文本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气象水文时间上降雨分配不均4月至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35.1mm,占全年的75.74%,尤以5月、6月8月为多雨月,占全年的47.85%;10月至3月为少雨月,多年平均降雨量之和为331.7mm,占全年的24.26%。
一般夏秋季节雨多,河流水量充沛,造成洪灾。冬春旱季,降雨量少,河流水量锐减,河床多见暴露。二、工作区现状这里添加描述文本气象水文时间上降雨分配不8地势北、西、南高向东部低山丘陵倾斜贯通调查区的南、西、北面地势逐渐向东倾斜属中、低山丘陵地貌二、工作区现状中山低山低丘丘陵溶蚀洼地河谷平原3.地形地貌地势北、西、南高二、工作区现状中山3.地形地貌9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古近系、第四系调查区岩浆活动较强烈岩浆岩的分布较广泛占全县总面积的32.9%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构造体系在空间展布上规律明显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北东向、南北向、东西向、北西向为辅构造体系格局二、工作区现状4.地层、岩浆岩及构造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10二、工作区现状规模统计成因统计5.地质灾害现状二、工作区现状规模统计成因统计5.地质灾害现状11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方法工作部署技术路线三、技术方法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方法工作部署技术路线三、技12技术路线德中大道
纵横捭阖
燃烧梦想
激情飞越收集资料现场踏勘立项论证编写设计设计编写技术路线德中大道纵横捭阖收集资料现场踏勘立项论证编写13技术路线遥感解译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地质灾害点调查重点调查群测群防遥感再解译一般调查重点调查一般调查灾害点调查灾害点测绘灾害点勘查灾害点核查野外调查技术路线遥感解译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地质灾害点调查重点调查群测群14技术路线遥感解译稳定性分析报告编写易发性分区危险性分区信息系统危险性大危险性小资料整理&成果编制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定性分析数据库图层调查表数据调查评价图危险性中技术路线遥感解译稳定性分析报告编写易发性分区危险性分区信息系15资料收集与数字化遥感解译勘查地面调查室内试验2012最新卫星监测数据
目视、人机交互解译地质灾害体地质环境背景
1.滑坡(含不稳定斜坡)调查
2.崩塌调查
3.泥石流调查
4.地面塌陷调查5.地质条件背景调查6.应急搬迁避让调查技术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
2.工程钻探
3.工程物探高密度电阻法浅层地震面波法资料收集与数字化遥感解译勘查地面调查室内试验2012最新卫星162009201020112012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地灾现状与防治社会、经济资料政府部门地灾防治法规群测群防体系资料一般区重点区遥感调查地面调查典型灾害体测绘典型隐患点勘查评价报告相关图件防灾预案资料收集调查分级分区调查工作分析评价工作部署2009201020112012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一般区遥感17重点调查区:占调查区总面积31.4%。调查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镇,重要工程设施分布密集,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频发,致灾作用强。一般调查区:占调查区总面积68.6%。调查区村镇相对分散,人口密度较小,经济较薄弱,重要工程设施较稀疏,地质灾害致灾作用较弱。调查分区:重点调查区:占调查区总面积31.4%。调查区人口稠密,18全县县境内开展1:5万遥感解译工作,面积为1342km2,野外比例尺为1:5万,成图比例尺为1:10万;县城以及其它人口密集的重要地段进行1:1万遥感解译工作,面积为70km2,主要分布在三江镇、寨岗镇、大坪镇、香坪镇等灾害点人口较为集中、密度大的地段。1.遥感调查遥感调查工作部署本次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确定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形态、分布范围、规模大小和危害程度等;(2)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发育规律以及时、空分布特征;(3)编制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分布遥感解译图。2.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按1∶50000国际分幅或工作区范围自由分幅编制地质灾害及其发育环境遥感解译图。3.遥感解译编图包括:目的任务、完成主要工作量;进行调查质量(精度)评述;遥感图像(数据)的类型、分辨率、接收时间、图像处理和遥感解译、图件编制的方法技术;遥感解译结果及综合分析灾害形成的基本地质环境条件及触发因素;灾害发育规律,评价其影响及危害,及灾害危险性分区结果。4.提交遥感调查报告全县县境内开展1:5万遥感解译工作,面积为1342km219(1)点:根据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调查结果、群众报险线索和遥感解译成果,对已有灾点或隐患点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于城镇、矿山,主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的居民点进行现场调查,严防“漏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地面调查工作部署(2)线:沿着国道G107、国道G323、省道S262等交通干线进行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追踪调查,调查点数不应少于1点/km2,观测路线间距1000—5000m。除各灾点逐一填写卡片外,还应在用野外记录本做好沿途观测记录。(3)面:在地质灾害点较少的地段,采用网格控制调查,调查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人类活动以及中远程滑坡致灾的可能性。在进行地质灾害点地面调查的同时,对灾害点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并对沿途环境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观察与描述。20(1)点:根据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调查结果、群众报险线索和根据地面调查结果,在潜在威胁100人以上且稳定性较差的地质灾害体中选取1-2个(根据实际调查情况酌情增减)典型地质灾害体进行大比例尺测绘典型地质体测绘工作部署在对连南瑶族自治县威胁10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测绘的基础上,对其中规模较大、威胁人数较多的隐患点选取1-2个(根据实际调查情况酌情增减)典型性强的隐患点进行详细的勘查工作。
目前初步确定的勘查对象为大坪镇大掌村委会旺洞小学旁滑坡隐患点,该隐患点潜在滑坡体规模为中型,潜在威胁对象为200人,潜在经济损失480万元人民币。具体勘查的方法初步拟定有工程物探(高密度电阻率法、浅层地震面波法)、钻探、浅井及采样化验分析典型隐患点勘查工作部署典型地质体测绘工作部署在对连南瑶族自治县威胁121年度工作安排2014.122015.12015.32015.62015.8-11
准备工作、野外踏勘
设计书编写、遥感调查地面调查
重大灾害体测绘和勘查、试点工作总结
综合分析、资料汇编、报告编写
工作年限:2014年-2015年22年度工作安排2014.122015.12015.32015.主要实物工作量汇总表主要实物工作量汇总表23124.61万24124.61万24附图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际材料图(1/5万~1/10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1:5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分布图(1:5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1:5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图(1:5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图(1:5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分布图(1:1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典型岩土体结构实测剖面(1:50~1:2000);广东省梅连南瑶族自治县斜(边)坡工程地质实测剖面(1:50~1:10000);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地质环境条件遥感影像图和解译图(1:5万)。附件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典型地质灾害勘查报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典型地质灾害物探报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遥感调查报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数据库(1:5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调查照片集。附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点和地质环境控制点汇总表五、预期成果附图五、预期成果25广东省德庆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验收广东省德庆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验收26Contents主要成果4项目概况调查成果数据库与信息系统123存在问题
5Contents主要成果4项目概况调查成果数据库与信息系统127(一)项目概况1.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2.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地质灾害监测示范工程计划项目1.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广东省德庆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项目1.广东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2.项目起止时间:2013年-2014年,为期两年A
下达C实施参与B
承担1.项目来源(一)项目概况1.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1.广东省地质环28(一)项目概况2.工作区概况1.广东省西部,分别与高要、云浮、云安、郁南、封开、怀集、广宁相邻2.交通以公路为主,321国道横贯全境,多条省道、县道连成公路网。西江通过县境南缘,水、陆交通均便利3.德庆县属丘陵低山及河流冲积地貌,三面环山,南临西江,内地丘陵与河谷交错,全境可分为四区:北部低山区;东部丘陵宽谷区;西部丘陵宽谷区;西江沿岸河流冲积区。4.本县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为西江,一级支流有綠水河、马圩河和悦城河3条,集雨面积10km2以上的二支流37条。水量受大气降雨量影响较大,一般3月至9月降雨量较多,河流水量充沛。其余月份降雨量较少,河流水量锐减。5.工作区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三叠系、白垩系、第四系;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为侵入岩,占测区面积的71.5%,主要出露于调查区的西部和东北部。6.褶皱构造呈北东向展布,断裂构造展布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南北向、东西向次之。(一)项目概况2.工作区概况1.广东省西部,分别与高要、云浮29(一)项目概况野外工作自2013年11月11日至2014年1月16日,为期两个月,具体实物工作量如下表:3.实物工作量(一)项目概况野外工作自2013年11月11日至2014年130(一)项目概况3.实物工作量室内工作自2014年2月至今,为期十个月,具体实物工作量如下表:(一)项目概况3.实物工作量室内工作自2014年2月至今,为31(二)调查成果1.地质灾害特征①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德庆县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和泥石流等四种类型。
表1德庆县地质灾害类型统计表(二)调查成果1.地质灾害特征①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本次调查结32(二)调查成果②地质灾害体规模
德庆县的地质灾害体规模以小型为主。
1.地质灾害特征表2德庆县地质灾害体规模(二)调查成果②地质灾害体规模
德庆县的地质灾害体规模以小型33(二)调查成果1.地质灾害特征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调查发现滑坡地质灾害共48处,按规模小型32处,中型12处,大型4处。表3滑坡地质灾害特征表(二)调查成果1.地质灾害特征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34(二)调查成果1.地质灾害特征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调查发现崩塌地质灾害共59处,按规模小型27处,中型26处,大型6处。表4崩塌地质灾害特征表(二)调查成果1.地质灾害特征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调查发现崩35(二)调查成果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调查发现泥石流地质灾害共1处,为九市镇德鑫石场泥石流隐患点,规模小型。泥石流灾害隐患点沟口堆积较多石料、砂料及尾矿,松散堆积物约为100000m3,矿渣堆积在沟口,沟口呈扇形,扇长300m,扇宽500m,扩散角度为45°,主沟纵坡约为3~6‰,冲淤变幅±0.2m,松散物储量小于1×104m3/km2,补给段长度比约为20%,流域面积00.2km2,相对高差小于100m,山坡坡度15~25°,植被覆盖率75%。泥石流来源补给主要为采矿造成的不稳定斜坡,由于长时间降雨伴生的崩塌、滑坡松散物。泥石流灾害点汇雨面积约为2.3km2,周围山体坡度一般20~35°。
1.地质灾害特征(二)调查成果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调查发现泥石流地质灾害共136(二)调查成果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调查发现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共2处,规模均为小型。
1、播植镇京村地面塌陷为人工采坑回填后诱发,由于人工填土未经夯实形成的;由多个塌陷坑形成,主塌陷坑口呈圆形,口径1.5~4.0m,面积约为12.6㎡,塌陷深度约为8~10m;整体塌陷规模大于2000m3。由于采矿深,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降低引发地面塌陷。
2、悦城军岗地面塌陷为岩溶塌陷,坑口为圆形,规模约为9~13㎡,口径为3~4m,深度约为8~10m。溶洞在地下水附近充水,冬季大气降水减少,水位降低,地下水位的变化导致地面塌陷的发生,附近采石场长期抽排地下水也是诱发地面塌陷的一个因素。
1.地质灾害特征(二)调查成果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调查发现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共37(二)调查成果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①地质灾害稳定性
德庆县的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点及不稳定斜坡点以稳定性好为主,稳定性较差次之,稳定性差较少。表5德庆县地质灾害调查灾害点稳定性分级统计表(二)调查成果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①地质灾害稳定性
德38(二)调查成果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②地质灾害危害性——经济损失危害
表6按行业已发生地质灾害的经济损失统计表表7德庆县各镇已发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统计表现状评估:根据本次调查工作的统计,德庆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地质灾害造成毁坏房屋、农田、公路、河堤等灾情时有发生。其直接经济损失总额达474.19万元,其中:崩塌28.41万元,滑坡435.53万元,地面塌陷10.25万元。
表8德庆县按行业地质灾害潜在经济损失统计表表9德庆县各镇潜在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统计表预测评估:根据本次调查资料的评估统计,预测全区受地质灾害威胁潜在经济损失为37818.93万元,其中:崩塌1864.3万元,滑坡5346.425万元,地面塌陷255万元,泥石流135万元,不稳定斜坡30218.175万元。(二)调查成果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②地质灾害危害性——39(二)调查成果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②地质灾害危害性——危害程度
德庆县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点及不稳定斜坡点建卡点共936个,本区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以一般级、较大级为主。
表10德庆县地质灾害点危害程度分级统计表(二)调查成果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②地质灾害危害性——40(二)调查成果②地质灾害危害性——危险性
本次危险性评估936个点,德庆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大的有59个,占评估灾害点总数的6.3%,危害性中等的有346个,占评估点数的36.97%,危险性小的有531个,占评估灾害点总数的56.73%。
表11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评估结果表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二)调查成果②地质灾害危害性——危险性
本次危险性评估9341(二)调查成果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①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
德庆县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3~9月,共计103处,占灾害总数的94.5%,发生在1~2月份和10~12月的地质灾害仅为6处,占灾害总数的5.5%。由此可见,德庆县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与其降雨时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
(二)调查成果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①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
42(二)调查成果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②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从德庆县各镇的地质灾害点分布情况看,德庆县的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地域性,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江的回龙、新圩、九市、悦城和中部的官圩、高良等镇。这6镇共有灾害点81处,占灾害点总数的73.6%。他们共同特点是同为丘陵~台地平原地貌区,人口密度大,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环境受到的影响较大,符合人类工程活动强度致灾分析结论。
新圩回龙官圩高良九市悦城(二)调查成果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②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43(二)调查成果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二)调查成果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44(二)调查成果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地形地貌表12地质灾害的海拔高程分布表①海拔高程地质灾害点全部分布在0~500m海拔区间,丘陵和低丘地貌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奠定了发育基础。表13斜坡坡高与地质灾害关系表②坡高崩塌、滑坡灾害主要发生在坡高5~20m区间,占灾害点总数66.9%;因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大多数为人为因素(削坡、开挖坡脚等)造成,小于5m高度相对较少灾害发生,削坡高度5~15m为主要灾害发生区间,削坡高度大于5m,为了减少土方量,削坡坡度一般较陡,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可见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占大多数。表14坡型与地质灾害关系表③坡型滑坡灾害点主要分布在直线型斜坡上和阶梯型斜坡上,分别占总数的41.6%和45.8%;直线型斜坡和阶梯型斜坡主要为人工削坡。表15坡度与地质灾害关系表④坡度调查数据显示,当边坡坡度在30º~50º之间时,极易发生滑坡;当边坡坡度在50º~80º之间时,极易发生崩塌。(二)调查成果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地形地貌表12地45(二)调查成果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工作区内回龙镇、悦城~九市镇一带最为典型,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走向断裂构造带附近及其构造带与构造带夹持区内发育,地质灾害密集带走向与断裂带走向一致,地质灾害分布受大断裂构造带控制,构造带及两侧附近岩体破碎,风化层厚度增大,雨季地下水交替活动频繁,岩、土体强度减小,使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多发、高发。德庆县滑坡、崩塌大多发生在松散土体与基岩的接触界面或强风化与弱风化岩层接触界面附近;变质岩、花岗岩风化土体易发生崩塌、滑坡。工作区雨季在3~9月份,强降雨等灾害性暴雨都出现在3~9月,雨季占本区全年降雨量的83.5%,这一时期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占总数的94.5%。因此,强降雨与德庆县地质灾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二)调查成果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工作区内回龙镇、悦城~九市46(二)调查成果⑤地震根据《德庆县县志》及肇庆市地震局提供的资料,区内有记录发生过地震就有27次,因地震瓦、窗作响有四次,其中1969年7月26日阳江6.4级地震在本区有感度最强,地震可使本区岩土体结构、构造、完整性遭受破坏、抗拉张和剪切能力降低,因此,地震也是德庆县境内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之一。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⑥人类工程活动人类工程活动是本地区地质灾害另一个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多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等级的修(改、扩)建公路、削坡建房、兴建水利水电工程等人类工程活动也相应多起来。据统计,德庆县由人类工程活动所参与影响而造成的地质灾害点有103个,占总数94.5%,由此可见,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地质灾害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综上所述,地形地貌及岩土工程地质类型是形成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而地震、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则是形成地质灾害外在主要的诱发主要因素。(二)调查成果⑤地震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⑥人类工47(二)调查成果5.典型地质灾害剖析和评价(二)调查成果5.典型地质灾害剖析和评价48①典型滑坡九市镇中心小学滑坡(1)基本特征位于九市镇中心小学南侧山坡、西江江边,属丘陵地貌。由于半坡削坡建房较多,坡后加载(坡顶修建7层小学教学楼),坡面土体松散,加之西江水位陡降变化,强降雨诱发山体滑坡。自然坡角20~35°,人工坡角30~60°,坡高4~8m,植被发育一般,岩性为晚侏罗世花岗岩。滑体形态呈半圆形,规模为:长180m,宽120m,厚5m,体积为128000m3,属大型,坡脚海拔高程15m。东经111°58′23.9″北纬23°7′56.9″①典型滑坡东经111°58′23.9″49(2)活动现状与诱发因素该滑坡体为花岗岩残坡积层,坡度较高,范围较大。2008年5月20日,由于强台风和特大暴雨诱发了山体滑坡,造成坡脚15间(225m2)以及中心小学教学楼房屋墙体严重拉裂,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在半坡房屋的前缘及坪台还发现有多组拉张裂缝,裂缝一般长3~4m,最长达8m,宽2~5cm,裂缝错距为不明。特别是在雨季的强降雨期间极易再次诱发大面积山体滑坡,危及人数可达1024人,潜在经济损失约6320万元,属特大型滑坡地质灾害,滑坡面积约20800m2。(2)活动现状与诱发因素该滑坡体为花岗岩残坡积5012344.强台风和特大暴雨是主导因素之一坡脚开挖、建房削坡过陡2.中心小学教学楼坡后加载3.西江水位陡降变化以上均为诱发滑坡的主要原因。12344.强台风和特大暴雨是主导因素之一坡脚开挖、2.51
残坡积层
揭露厚度为12.00-20.80m
平均16.99m
全风化层
揭露厚度为6.00-25.45m
平均17.07ma.岩土分层及特征根据现场调查及钻探,勘查区内的岩土层划分为第四系破残积层及燕山晚期侏罗纪花岗岩全风化层。残坡积层揭露厚度为12.00-20.80m全风化层52未见湿地及泉点等地下水出露点,仅ZK7可见地下水地下水埋深11.10m,水位标高9.797m松散裂隙孔隙水,富水性较差西江水及地下水水样分析结果显示对混凝土以及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弱腐蚀作用b.水文地质条件未见湿地及泉点等地下水出露点,仅ZK7可见地下水地下水埋深153高密度电法地震面波勘探法现场地质资料各剖面物探解译结果1.滑带厚度为1.0-2.5m,深度为3.5-7.5m;2.波速为95.2-195.2m/s;3.滑坡体控制面积约为14680m2.推测高密度电法现场地质资料各剖面物探解译结果1.滑带厚度为1.054建议:该灾害点边坡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坡残积土组成,结构松散,遇水易软化崩解,风化强烈且厚度大,岩土体工程性质较差,坡体岩土层水理性能较差,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边坡坡脚下即为西江江滩,九市中心小学段西江边并没有得到过有效的治理,在坡脚四周因人类工程活动形成近似直立的高陡人工边坡,边坡坡脚曾由于西江涨水而出现过局部垮塌,坡脚遭受西江水的侵蚀越来越严重,时刻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彻底治理该边坡工程需要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协调难度高,工期长,且治理费用高。综合认为:治理费用与搬迁费用相比较,治理费用比较搬迁费用高,且治理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治理区坡脚受西江水影响等因素复杂,学校教学楼作为重要建筑物,其治理后的安全性难保证。在能解决建设用地的情况下,学校搬迁重建为相对较好方案。故此,根据不同坡段的坡形特征、边坡稳定性及其他相关环境因素等条件综合考虑,建议尽早搬迁,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议:55永丰镇文善村双款村崩塌悦城中心学校不稳定斜坡播植镇新合村地面塌陷永丰镇文善村双款村崩塌悦城中心学校不稳定斜坡播植镇新合村地面56(二)调查成果6.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①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二)调查成果6.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①地质灾害易发分区57根据上述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原则和方法,按《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有关要求,可将德庆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为四大区15个亚区;即高易发区(A)有6个亚区、中易发区(B)有4个亚区、低易发区(C)有5个亚区,不易发区(D)有1个亚区根据上述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原则和方法,按《县(市)地质灾害调查58(二)调查成果6.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②地质灾害危险分区(二)调查成果6.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②地质灾害危险分区59通过对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与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叠加,可把德庆县划分为三个地质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高危险区:IA;地质灾害中危险区:ⅠB;地质灾害低危险区:ⅡC通过对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与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叠加,可把德庆县606.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二)调查成果③重点地段重点地段(ZD-1)位于新圩镇西,该地质灾害危险区总面积30.3km2,占工作区总面积1.3%。范围内有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点19个,占全区总灾害点2.0%,灾害类型均为不稳定斜坡。按其规模分类,大型2个,中型有3个,小型有14个。重点地段(ZD-1)内的地质灾害潜在威胁人口184人,砖房4550m2,土木100m2房屋,预估经济损失531万元。6.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二)调查成果③重点地段重点地段(616.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二)调查成果③重点地段重点地段(ZD-2)位于新圩镇-德城镇,该重点地段总面积64.5km2,占工作区总面积2.8%。范围内有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点21个,占全区总灾害点2.24%,其中滑坡1个,不稳定斜坡20个。按其规模分类,大型1个,中型有12个,小型有8个。重点地段(ZD-2)内的地质灾害潜在威胁人口201人,砖混28600m2,砖瓦5116m2,土木50m2房屋,预估经济损失594.1万元。6.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二)调查成果③重点地段重点地段(626.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二)调查成果④地质灾害防治分区6.地质灾害区划与分区评价(二)调查成果④地质灾害防治分区63考虑工作区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综合分析灾害点程度密度、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受威胁人口密度及经济损失综合预估等各种因素,将工作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大区12个亚区。考虑工作区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综合分析灾害点程度密度、地质环64为配合在全国开展的1:50000地质灾害调查,方便成果的录入和使用,保证录入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基于WindowsXP开发了“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录入系统”。德庆县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建设采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录入系统”试用版(beta8)软件。(三)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系统框架软件界面:为配合在全国开展的1:50000地质灾害调查,方便成果的录入65(四)主要成果1.完成工作量完成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面积各2292.68km2,物探高密度电法勘探960m,面波勘探90m,钻探360.5m,岩土样21件、水样2件、土壤腐蚀性分析样1件,1:1000地形测绘0.11km2,野外地质灾害建卡点936个,地质环境控制点144个,调查点总数为1080个。在936个地质灾害建卡点中,其中滑坡48个,崩塌59个,不稳定斜坡826个,地面塌陷2个,泥石流1个。按规模分:大型10个,中型38个,小型62个;按稳定性分级,稳定性差118个,稳定性较差为341个,稳定性好为477个;按危险性分,危险性大的41个,危险性中等的281个,危险性小的504个。确定易受地质灾害影响村15个。(四)主要成果1.完成工作量66(五)存在问题(五)存在问题67Thankyou!Thankyou!68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实例解读详查)
贾建业
2015年3月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贾建业69TOOL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目录项目概况123经费预算4预期成果5技术方法调查区现状TOOL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目录项目概况123经费70一、项目概况1.任务来源
2014年12月19日连南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粤国土资地环发[2014]178号文件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项目编号GDXCG2014-083广东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中标工作起止年限:2014年~2015年。一、项目概况1.任务来源71项目的总体目标:以遥感、地面调查、测绘和工程勘查为主要手段,开展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基本查明调查区地质灾害分布、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发育特征,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建立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网络,为制定防灾和减灾规划提供技术支撑。总结试点调查工作,为开展广东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提供经验。2.目标任务项目的任务:(1)采用遥感、地面调查、地形测绘、物探以及钻探等手段,详细查明调查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分布状况;(2)开展调查区城镇、村庄、厂矿、重要工程设施、主要河流、重要交通沿线、重要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点等潜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选取1-2个典型灾害地质体进行地质测绘,对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3)总结调查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并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4)协助当地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补充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5)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6)编制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72项目的总体目标:2.目标任务项目的任务:41978年~1981年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1990年4月~1992年3月广东省1:50万地质灾害调查1991年~1993年广东省1∶50万环境地质调查1999年~2001年广东省1:10万环境地质调查1999年1∶10万区域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02年区域地质灾害遥感综合调查2003年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1:10万地质灾害调查2012年连南瑶族自治县2012-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一、项目概况3.以往工作程度731978年~1981年1∶20万区域水文地质1.工作区范围2.气象水文3.地形地貌4.地层、岩浆岩及构造5.地质灾害现状调查区地质环境背景和地质灾害概况二、调查区现状741.工作区范围2.气象水文3.地形地貌4.地层、岩浆岩及构造1.工作区范围连南瑶族自治县广东省的西北部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连州市、阳山县、怀集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相连邻N24°17′16″~24°56′02″E112°02′02″~112°29′01″面积1342km2二、工作区现状751.工作区范围连南瑶族自治县二、工作区现状7这里添加描述文本写意文本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这里添加描述文本写意文本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这里添加描述文本写意文本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气象水文时间上降雨分配不均4月至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35.1mm,占全年的75.74%,尤以5月、6月8月为多雨月,占全年的47.85%;10月至3月为少雨月,多年平均降雨量之和为331.7mm,占全年的24.26%。
一般夏秋季节雨多,河流水量充沛,造成洪灾。冬春旱季,降雨量少,河流水量锐减,河床多见暴露。二、工作区现状这里添加描述文本气象水文时间上降雨分配不76地势北、西、南高向东部低山丘陵倾斜贯通调查区的南、西、北面地势逐渐向东倾斜属中、低山丘陵地貌二、工作区现状中山低山低丘丘陵溶蚀洼地河谷平原3.地形地貌地势北、西、南高二、工作区现状中山3.地形地貌77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古近系、第四系调查区岩浆活动较强烈岩浆岩的分布较广泛占全县总面积的32.9%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构造体系在空间展布上规律明显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北东向、南北向、东西向、北西向为辅构造体系格局二、工作区现状4.地层、岩浆岩及构造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78二、工作区现状规模统计成因统计5.地质灾害现状二、工作区现状规模统计成因统计5.地质灾害现状79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方法工作部署技术路线三、技术方法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方法工作部署技术路线三、技80技术路线德中大道
纵横捭阖
燃烧梦想
激情飞越收集资料现场踏勘立项论证编写设计设计编写技术路线德中大道纵横捭阖收集资料现场踏勘立项论证编写81技术路线遥感解译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地质灾害点调查重点调查群测群防遥感再解译一般调查重点调查一般调查灾害点调查灾害点测绘灾害点勘查灾害点核查野外调查技术路线遥感解译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地质灾害点调查重点调查群测群82技术路线遥感解译稳定性分析报告编写易发性分区危险性分区信息系统危险性大危险性小资料整理&成果编制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定性分析数据库图层调查表数据调查评价图危险性中技术路线遥感解译稳定性分析报告编写易发性分区危险性分区信息系83资料收集与数字化遥感解译勘查地面调查室内试验2012最新卫星监测数据
目视、人机交互解译地质灾害体地质环境背景
1.滑坡(含不稳定斜坡)调查
2.崩塌调查
3.泥石流调查
4.地面塌陷调查5.地质条件背景调查6.应急搬迁避让调查技术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
2.工程钻探
3.工程物探高密度电阻法浅层地震面波法资料收集与数字化遥感解译勘查地面调查室内试验2012最新卫星842009201020112012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地灾现状与防治社会、经济资料政府部门地灾防治法规群测群防体系资料一般区重点区遥感调查地面调查典型灾害体测绘典型隐患点勘查评价报告相关图件防灾预案资料收集调查分级分区调查工作分析评价工作部署2009201020112012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一般区遥感85重点调查区:占调查区总面积31.4%。调查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镇,重要工程设施分布密集,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频发,致灾作用强。一般调查区:占调查区总面积68.6%。调查区村镇相对分散,人口密度较小,经济较薄弱,重要工程设施较稀疏,地质灾害致灾作用较弱。调查分区:重点调查区:占调查区总面积31.4%。调查区人口稠密,86全县县境内开展1:5万遥感解译工作,面积为1342km2,野外比例尺为1:5万,成图比例尺为1:10万;县城以及其它人口密集的重要地段进行1:1万遥感解译工作,面积为70km2,主要分布在三江镇、寨岗镇、大坪镇、香坪镇等灾害点人口较为集中、密度大的地段。1.遥感调查遥感调查工作部署本次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确定地质灾害的位置、类型、形态、分布范围、规模大小和危害程度等;(2)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发育规律以及时、空分布特征;(3)编制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分布遥感解译图。2.地质灾害遥感调查按1∶50000国际分幅或工作区范围自由分幅编制地质灾害及其发育环境遥感解译图。3.遥感解译编图包括:目的任务、完成主要工作量;进行调查质量(精度)评述;遥感图像(数据)的类型、分辨率、接收时间、图像处理和遥感解译、图件编制的方法技术;遥感解译结果及综合分析灾害形成的基本地质环境条件及触发因素;灾害发育规律,评价其影响及危害,及灾害危险性分区结果。4.提交遥感调查报告全县县境内开展1:5万遥感解译工作,面积为1342km287(1)点:根据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调查结果、群众报险线索和遥感解译成果,对已有灾点或隐患点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于城镇、矿山,主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的居民点进行现场调查,严防“漏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地面调查工作部署(2)线:沿着国道G107、国道G323、省道S262等交通干线进行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追踪调查,调查点数不应少于1点/km2,观测路线间距1000—5000m。除各灾点逐一填写卡片外,还应在用野外记录本做好沿途观测记录。(3)面:在地质灾害点较少的地段,采用网格控制调查,调查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人类活动以及中远程滑坡致灾的可能性。在进行地质灾害点地面调查的同时,对灾害点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并对沿途环境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观察与描述。88(1)点:根据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调查结果、群众报险线索和根据地面调查结果,在潜在威胁100人以上且稳定性较差的地质灾害体中选取1-2个(根据实际调查情况酌情增减)典型地质灾害体进行大比例尺测绘典型地质体测绘工作部署在对连南瑶族自治县威胁10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测绘的基础上,对其中规模较大、威胁人数较多的隐患点选取1-2个(根据实际调查情况酌情增减)典型性强的隐患点进行详细的勘查工作。
目前初步确定的勘查对象为大坪镇大掌村委会旺洞小学旁滑坡隐患点,该隐患点潜在滑坡体规模为中型,潜在威胁对象为200人,潜在经济损失480万元人民币。具体勘查的方法初步拟定有工程物探(高密度电阻率法、浅层地震面波法)、钻探、浅井及采样化验分析典型隐患点勘查工作部署典型地质体测绘工作部署在对连南瑶族自治县威胁189年度工作安排2014.122015.12015.32015.62015.8-11
准备工作、野外踏勘
设计书编写、遥感调查地面调查
重大灾害体测绘和勘查、试点工作总结
综合分析、资料汇编、报告编写
工作年限:2014年-2015年90年度工作安排2014.122015.12015.32015.主要实物工作量汇总表主要实物工作量汇总表91124.61万92124.61万24附图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际材料图(1/5万~1/10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1:5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分布图(1:5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1:5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图(1:5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议图(1:5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分布图(1:1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典型岩土体结构实测剖面(1:50~1:2000);广东省梅连南瑶族自治县斜(边)坡工程地质实测剖面(1:50~1:10000);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地质环境条件遥感影像图和解译图(1:5万)。附件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典型地质灾害勘查报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典型地质灾害物探报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遥感调查报告;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数据库(1:5万)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调查照片集。附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质灾害点和地质环境控制点汇总表五、预期成果附图五、预期成果93广东省德庆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验收广东省德庆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验收94Contents主要成果4项目概况调查成果数据库与信息系统123存在问题
5Contents主要成果4项目概况调查成果数据库与信息系统195(一)项目概况1.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2.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地质灾害监测示范工程计划项目1.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广东省德庆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项目1.广东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2.项目起止时间:2013年-2014年,为期两年A
下达C实施参与B
承担1.项目来源(一)项目概况1.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1.广东省地质环96(一)项目概况2.工作区概况1.广东省西部,分别与高要、云浮、云安、郁南、封开、怀集、广宁相邻2.交通以公路为主,321国道横贯全境,多条省道、县道连成公路网。西江通过县境南缘,水、陆交通均便利3.德庆县属丘陵低山及河流冲积地貌,三面环山,南临西江,内地丘陵与河谷交错,全境可分为四区:北部低山区;东部丘陵宽谷区;西部丘陵宽谷区;西江沿岸河流冲积区。4.本县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为西江,一级支流有綠水河、马圩河和悦城河3条,集雨面积10km2以上的二支流37条。水量受大气降雨量影响较大,一般3月至9月降雨量较多,河流水量充沛。其余月份降雨量较少,河流水量锐减。5.工作区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三叠系、白垩系、第四系;区内岩浆岩分布广泛,为侵入岩,占测区面积的71.5%,主要出露于调查区的西部和东北部。6.褶皱构造呈北东向展布,断裂构造展布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南北向、东西向次之。(一)项目概况2.工作区概况1.广东省西部,分别与高要、云浮97(一)项目概况野外工作自2013年11月11日至2014年1月16日,为期两个月,具体实物工作量如下表:3.实物工作量(一)项目概况野外工作自2013年11月11日至2014年198(一)项目概况3.实物工作量室内工作自2014年2月至今,为期十个月,具体实物工作量如下表:(一)项目概况3.实物工作量室内工作自2014年2月至今,为99(二)调查成果1.地质灾害特征①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德庆县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主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和泥石流等四种类型。
表1德庆县地质灾害类型统计表(二)调查成果1.地质灾害特征①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本次调查结100(二)调查成果②地质灾害体规模
德庆县的地质灾害体规模以小型为主。
1.地质灾害特征表2德庆县地质灾害体规模(二)调查成果②地质灾害体规模
德庆县的地质灾害体规模以小型101(二)调查成果1.地质灾害特征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调查发现滑坡地质灾害共48处,按规模小型32处,中型12处,大型4处。表3滑坡地质灾害特征表(二)调查成果1.地质灾害特征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102(二)调查成果1.地质灾害特征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调查发现崩塌地质灾害共59处,按规模小型27处,中型26处,大型6处。表4崩塌地质灾害特征表(二)调查成果1.地质灾害特征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调查发现崩103(二)调查成果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调查发现泥石流地质灾害共1处,为九市镇德鑫石场泥石流隐患点,规模小型。泥石流灾害隐患点沟口堆积较多石料、砂料及尾矿,松散堆积物约为100000m3,矿渣堆积在沟口,沟口呈扇形,扇长300m,扇宽500m,扩散角度为45°,主沟纵坡约为3~6‰,冲淤变幅±0.2m,松散物储量小于1×104m3/km2,补给段长度比约为20%,流域面积00.2km2,相对高差小于100m,山坡坡度15~25°,植被覆盖率75%。泥石流来源补给主要为采矿造成的不稳定斜坡,由于长时间降雨伴生的崩塌、滑坡松散物。泥石流灾害点汇雨面积约为2.3km2,周围山体坡度一般20~35°。
1.地质灾害特征(二)调查成果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调查发现泥石流地质灾害共1104(二)调查成果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调查发现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共2处,规模均为小型。
1、播植镇京村地面塌陷为人工采坑回填后诱发,由于人工填土未经夯实形成的;由多个塌陷坑形成,主塌陷坑口呈圆形,口径1.5~4.0m,面积约为12.6㎡,塌陷深度约为8~10m;整体塌陷规模大于2000m3。由于采矿深,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降低引发地面塌陷。
2、悦城军岗地面塌陷为岩溶塌陷,坑口为圆形,规模约为9~13㎡,口径为3~4m,深度约为8~10m。溶洞在地下水附近充水,冬季大气降水减少,水位降低,地下水位的变化导致地面塌陷的发生,附近采石场长期抽排地下水也是诱发地面塌陷的一个因素。
1.地质灾害特征(二)调查成果③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调查发现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共105(二)调查成果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①地质灾害稳定性
德庆县的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点及不稳定斜坡点以稳定性好为主,稳定性较差次之,稳定性差较少。表5德庆县地质灾害调查灾害点稳定性分级统计表(二)调查成果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①地质灾害稳定性
德106(二)调查成果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②地质灾害危害性——经济损失危害
表6按行业已发生地质灾害的经济损失统计表表7德庆县各镇已发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统计表现状评估:根据本次调查工作的统计,德庆县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地质灾害造成毁坏房屋、农田、公路、河堤等灾情时有发生。其直接经济损失总额达474.19万元,其中:崩塌28.41万元,滑坡435.53万元,地面塌陷10.25万元。
表8德庆县按行业地质灾害潜在经济损失统计表表9德庆县各镇潜在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统计表预测评估:根据本次调查资料的评估统计,预测全区受地质灾害威胁潜在经济损失为37818.93万元,其中:崩塌1864.3万元,滑坡5346.425万元,地面塌陷255万元,泥石流135万元,不稳定斜坡30218.175万元。(二)调查成果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②地质灾害危害性——107(二)调查成果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②地质灾害危害性——危害程度
德庆县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点及不稳定斜坡点建卡点共936个,本区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以一般级、较大级为主。
表10德庆县地质灾害点危害程度分级统计表(二)调查成果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②地质灾害危害性——108(二)调查成果②地质灾害危害性——危险性
本次危险性评估936个点,德庆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大的有59个,占评估灾害点总数的6.3%,危害性中等的有346个,占评估点数的36.97%,危险性小的有531个,占评估灾害点总数的56.73%。
表11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评估结果表2.地质灾害稳定性和危害性(二)调查成果②地质灾害危害性——危险性
本次危险性评估93109(二)调查成果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①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
德庆县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3~9月,共计103处,占灾害总数的94.5%,发生在1~2月份和10~12月的地质灾害仅为6处,占灾害总数的5.5%。由此可见,德庆县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与其降雨时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
(二)调查成果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①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
110(二)调查成果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②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从德庆县各镇的地质灾害点分布情况看,德庆县的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地域性,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江的回龙、新圩、九市、悦城和中部的官圩、高良等镇。这6镇共有灾害点81处,占灾害点总数的73.6%。他们共同特点是同为丘陵~台地平原地貌区,人口密度大,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环境受到的影响较大,符合人类工程活动强度致灾分析结论。
新圩回龙官圩高良九市悦城(二)调查成果3.地质灾害分布规律②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
111(二)调查成果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二)调查成果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112(二)调查成果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地形地貌表12地质灾害的海拔高程分布表①海拔高程地质灾害点全部分布在0~500m海拔区间,丘陵和低丘地貌为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奠定了发育基础。表13斜坡坡高与地质灾害关系表②坡高崩塌、滑坡灾害主要发生在坡高5~20m区间,占灾害点总数66.9%;因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大多数为人为因素(削坡、开挖坡脚等)造成,小于5m高度相对较少灾害发生,削坡高度5~15m为主要灾害发生区间,削坡高度大于5m,为了减少土方量,削坡坡度一般较陡,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可见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占大多数。表14坡型与地质灾害关系表③坡型滑坡灾害点主要分布在直线型斜坡上和阶梯型斜坡上,分别占总数的41.6%和45.8%;直线型斜坡和阶梯型斜坡主要为人工削坡。表15坡度与地质灾害关系表④坡度调查数据显示,当边坡坡度在30º~50º之间时,极易发生滑坡;当边坡坡度在50º~80º之间时,极易发生崩塌。(二)调查成果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地形地貌表12地113(二)调查成果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工作区内回龙镇、悦城~九市镇一带最为典型,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走向断裂构造带附近及其构造带与构造带夹持区内发育,地质灾害密集带走向与断裂带走向一致,地质灾害分布受大断裂构造带控制,构造带及两侧附近岩体破碎,风化层厚度增大,雨季地下水交替活动频繁,岩、土体强度减小,使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多发、高发。德庆县滑坡、崩塌大多发生在松散土体与基岩的接触界面或强风化与弱风化岩层接触界面附近;变质岩、花岗岩风化土体易发生崩塌、滑坡。工作区雨季在3~9月份,强降雨等灾害性暴雨都出现在3~9月,雨季占本区全年降雨量的83.5%,这一时期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占总数的94.5%。因此,强降雨与德庆县地质灾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二)调查成果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工作区内回龙镇、悦城~九市114(二)调查成果⑤地震根据《德庆县县志》及肇庆市地震局提供的资料,区内有记录发生过地震就有27次,因地震瓦、窗作响有四次,其中1969年7月26日阳江6.4级地震在本区有感度最强,地震可使本区岩土体结构、构造、完整性遭受破坏、抗拉张和剪切能力降低,因此,地震也是德庆县境内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之一。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⑥人类工程活动人类工程活动是本地区地质灾害另一个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多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等级的修(改、扩)建公路、削坡建房、兴建水利水电工程等人类工程活动也相应多起来。据统计,德庆县由人类工程活动所参与影响而造成的地质灾害点有103个,占总数94.5%,由此可见,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地质灾害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综上所述,地形地貌及岩土工程地质类型是形成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而地震、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则是形成地质灾害外在主要的诱发主要因素。(二)调查成果⑤地震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⑥人类工115(二)调查成果5.典型地质灾害剖析和评价(二)调查成果5.典型地质灾害剖析和评价116①典型滑坡九市镇中心小学滑坡(1)基本特征位于九市镇中心小学南侧山坡、西江江边,属丘陵地貌。由于半坡削坡建房较多,坡后加载(坡顶修建7层小学教学楼),坡面土体松散,加之西江水位陡降变化,强降雨诱发山体滑坡。自然坡角20~35°,人工坡角30~60°,坡高4~8m,植被发育一般,岩性为晚侏罗世花岗岩。滑体形态呈半圆形,规模为:长180m,宽120m,厚5m,体积为128000m3,属大型,坡脚海拔高程15m。东经111°58′23.9″北纬23°7′56.9″①典型滑坡东经111°58′23.9″117(2)活动现状与诱发因素该滑坡体为花岗岩残坡积层,坡度较高,范围较大。2008年5月20日,由于强台风和特大暴雨诱发了山体滑坡,造成坡脚15间(225m2)以及中心小学教学楼房屋墙体严重拉裂,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在半坡房屋的前缘及坪台还发现有多组拉张裂缝,裂缝一般长3~4m,最长达8m,宽2~5cm,裂缝错距为不明。特别是在雨季的强降雨期间极易再次诱发大面积山体滑坡,危及人数可达1024人,潜在经济损失约6320万元,属特大型滑坡地质灾害,滑坡面积约20800m2。(2)活动现状与诱发因素该滑坡体为花岗岩残坡积11812344.强台风和特大暴雨是主导因素之一坡脚开挖、建房削坡过陡2.中心小学教学楼坡后加载3.西江水位陡降变化以上均为诱发滑坡的主要原因。12344.强台风和特大暴雨是主导因素之一坡脚开挖、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清人像写真的拍摄技术与市场需求分析
- 文化交流类社团对多元文化的培育作用
-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路径规划
- 充沛的反义词6篇
- 技术细节的讲解如何让专业报告更易懂
- 节水农业中高效种植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 跨领域师徒关系在学术发展中的作用
- 科技展览中的活动组织与流程管理
- 2025年大坝水位测量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单相感应式电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院感管理工作计划(后附表格版)
- 励志课件-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2025中考英语作文预测:19个热点话题及范文
- 第10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一)(讲义)(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 暑假作业 10 高二英语完形填空20篇(原卷版)-【暑假分层作业】2024年高二英语暑假培优练(人教版2019)
- 卫生院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语文七年级下字帖打印版
- 儿童尿道黏膜脱垂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第2版)》王建辉教案 第7课 有效处理投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