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1页
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2页
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3页
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4页
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20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20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元勋(xūn)选聘(pìn)挚友(zhì)鞠躬尽瘁

B.殷红(yīn)澎湃(pài)伫立(chù)锲而不舍

C.小楷(kǎi)秩序(chì)校对(xiào)深恶痛绝

D.疙瘩(gē)抹杀(mǒ)叠起(dié)妇儒皆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今天的中国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B.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以及自身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他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C.相同的文学主张,共同的鉴赏能力,使他们两人常常不以为然;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相互理解的愉快。

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了中国人第一次太空行走的航天员翟志刚因此而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愈来愈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

②他为这个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六十二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③这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

④人们愈来愈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

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⑤③②④① D.③⑤②①④

5.给下列一则新闻加上恰当的标题,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为加速明月山旅游升级,推进富民增收工程建设,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将联手广州建工集团,海纳粮油集团,共同打造全国富含硒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据了解,示范基地占地约7000亩,充分利用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土地富含硒元素这一天然优势,及温汤至潭下半封闭式的地理优势,结合旅游经济发展,采用纯天然种养方式,对温汤至潭下所有宜耕、宜种、宜林土地、山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示范基地内禁绝使用农药、化肥、转基因饲料等,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示范基地内农产品达到国际农产品出口标准。

A.加速明月山旅游升级,推进富民增收工程建设

B.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联手打造示范基地

C.明月山打造全国富硒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D.明月山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示范基地内农产品达到国际农产品出口标准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白鹿洞①二首.其一

王贞白②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注释】①白鹿洞: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这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十分幽静。名为“白鹿洞”,实际并不是洞,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②王贞白:唐朝广丰人。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

B.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说明时间宝贵,应倍加珍惜。

C.三句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指走在路上的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

D.“周情孔思”,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春天都快过完了。

B.次句是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珍惜时间。

C.三、四句叙事,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

D.“道人来引笑”的字里行间,表现出诗人也慵懒散漫的生活一面。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

孔子劝学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①,操弓不反檠②;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

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③。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④,镞而砺之⑤,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注释】①不释策:不放下马鞭子。旧注:“御狂马者不得释棰策也。”②操弓不反檠(qíng):正在拉开的弓箭不能用檠来校正。檠:校正弓的器具。弓不反于檠,然后可持也。③达于犀革:射穿犀牛皮。④括而羽之:给箭装上箭羽。⑤镞(zú)而砺之:装上磨锋利的箭头。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非此之问也 B.吾非/此之问也

C.吾非此/之问也 D.吾非此之/问也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分)

(1)斩()(2)砺()(3)再()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以之学问,岂可及乎?

(2)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

11.文中“”一句表现了子路轻视学习的毛病,而

“”一句则表明他接受了孔子的建议。(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

(1)独坐幽篁里,。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即更刮目相待。

(4),惟解漫天作雪飞。

(5),壮士十年归。

(6)马上相逢无纸笔,。

(7),惟手熟尔。

(8),赏赐百千强。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5分)

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

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13.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3分)

14.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4分)

语句 情感

示例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1) ……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2)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15.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4分)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2) 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16.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60字)(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0题。(15分)

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

余建斌

2011年2月26日,一位87岁的科学巨星停止了思想,一年之后,苍穹之上的那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依然并将永远放射光亮。

朱光亚,这个名字承载了一段传奇而神秘的人生,代表了一个充满理想又无比睿智的大脑,也镌刻出一个大写的人,一颗淡泊的心。

“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1959年由钱三强推荐,宋任穷等人邀请35岁的朱光亚到核武器研究所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朱光亚自此投身于核武器研制,到2005年以年过八旬的高龄退休时,与核“打交道”长达近半个世纪。

1946年,22岁的朱光亚被物理学家吴大猷选中,与李政道等人一起赴美留学,他当时选择进入了密执安大学攻读核物理博士学位。在密执安,朱光亚的学习成绩始终全部是A,连续4年获奖学金,并在《物理评论》上相继发表了4篇英语论文。这也是目前公开渠道可查到的朱光亚仅有的4篇学术论文。平日里,他常组织大家围坐在草坪上传阅《华侨日报》,宣读家信,传递国内消息。

1950年3月18日,一篇感情真挚的《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发表在《留美学生通讯》上。此信一出,仿佛是吹响了回国的集结号,让很多原本天平在摇摆的海外学子受到了感召,选择了回到新中国。

这封信的主要牵头人,便是朱光亚。

朱光亚认为,“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1950年2月,他拒绝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的旅费,匆匆告别学业尚未完成、正处在热恋中的女友,取道香港回到新中国。正是在此次临行前,他和其他51名留学生签名发出了那封公开信。信中大声呼唤: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

对朱光亚而言,漂洋过海去学习和追求的梦想,终于有了坚实的土壤。

此后,从核武器研究所创业开始,朱光亚就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技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计划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的西北戈壁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国之核盾终于铸就。朱光亚一行人还没来得及赶到山头的观测站,转过身来看着正在升腾的蘑菇云,不禁潸然泪下。

据说,朱光亚这辈子喝酒只醉过一次,就在这个晚上。

1966年12月,氢弹原理实验获得圆满成功,这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仅两年两个月。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速度之快,令国际上惊叹万分。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惊叹中国在原子弹和氢弹上获得的巨大而迅速的成功,也对此深感好奇。后来李政道了解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一支了不起的科学家团队。好友朱光亚在这个科学家团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政道称赞他是制造核盾的“科技众帅之帅”。

回顾往事,朱光亚曾屡屡提到: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在“朱光亚星”的命名仪式上,80岁的他曾经说:以我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我很不敢当……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我忘不了信任和关心我的党组织,忘不了支持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以及同舟共济的同事们。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 朱光亚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4分)

18. 结合文意,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回顾往事,朱光亚曾屡屡提到: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19. 为什么说朱光亚是制造核盾的“科技众帅之帅”?(4分)

20. 朱光亚的品质和精神值得后人永远学习。从选文看,朱光亚具有哪些品质和精神?(4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1.学校打造书香校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在走廊墙壁、楼梯、教室等建立书架,摆上书籍,同学们可以随时借阅,归还书籍。为此,需要写一段前言,激发阅读兴趣,并告诉读者一些注意事项,张贴在书架的显眼处。现在,请你写出来。(150字左右)

(二)写作(50分)

22.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遇到困难时,有人鼓励、支持、理解、帮助,会让我们顺利地渡过难关,甚或到达成功的彼岸。学会感恩,你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拥有一切。

请以“谢谢你对我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4)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5)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1. A

2. C

3. D

4. D

5. C

6. C

7. D

8. A

9. (1)砍削(2)磨砺(3)两次

10.

(1)我只是想告诉你,凭你这样的才能,再加上好学勤问,还有谁比得上你呢?

(2)木料用墨绳来矫正就能笔直,人接受劝谏就能成为圣人。

11.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敬而受教

12. (1)弹琴复长啸(2)何人不起故园情(3)士别三日(4)杨花榆荚无才思(5)将军百战死(6)凭君传语报平安(7)我亦无他(8)策勋十二转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