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北省承德市塌山乡新奥光彩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参考答案:考点:9A: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考查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准旗提取题干有效信息分析解答问题.解答:从“人间处处倡民主”可以提炼出关键词“民主”,从“一朵红云旗五色”可以提炼出关键信息“五色旗”,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这应该发生于辛亥革命时期,因为这与民主有关,更因为中华民国的旗帜即为五色旗.故选B.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提到:“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对上述材料“新形势”理解正确的是()A.中苏开始结盟对抗美国
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C.中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参考答案:B3.下表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表》。以下分析符合史实的是年代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1.9
2.5
3.6
6.8
3.4
2.8
3.4
A.反映了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B.反映出经济“滞胀”局面未得到扭转C.反映出“混合经济”带来了新效应D.反映了“新经济”模式推动持续增长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期,排除A。;从表中美国经济的增长,可见经济“滞胀”局面已经得到扭转,排除B;美国里根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带来了新效应,故C正确;“新经济”模式出现在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排除D。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混合经济”4.有学者认为:“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这位学者所说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解放战争参考答案:B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斯诺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来源:
]参考答案:D6.右图所反映的事件标志着中国()A.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B.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C.对外开放的中心发生转移D.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参考答案:B7.这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案例: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曩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说明A.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B.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参考答案:B8.历史剧《回到希腊》叙述了古希腊的社会历史,该剧不会出现的场景是
A.法庭接受公民投诉
B.公民大会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C.外邦移民享有雅典公民权D.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民主威胁者参考答案:C9.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说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殖民扩张的需要
B.工业革命的需要C.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D.世界市场的形成参考答案:B10.“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白银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走上了国富民强道路
B.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培养了大批新式科技人才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参考答案:D1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C.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均田制从北魏至唐代前期实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现象参考答案:A结合所学可知,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土地属于周王私有,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2.“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法运动参考答案:C略13.1956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普遍实行按月预支现金和年终结算的劳动报酬制度,不少集体农庄还试行有保障的货币工资制度。这些做法A.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B.改变了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局面C.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使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参考答案:D【详解】促进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1956年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在农业领域,并未改变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现状,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一些小修小补,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题干中这些措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故D项正确。14.北魏实行均田制,把土地划分为生产谷物的露田,栽植桑、榆、果木的桑榆田,植麻的麻田,造屋和种菜的园宅田,备休耕的倍田,明确规定各类上地的用途。这一做法A.推动经济作物广泛种植B.推动北方经济恢复发展C.有利于棉纺织业的发展D.限制了土地的高度集中参考答案:B依据材料可知,北魏实行均田制划分土地时,试图保证农民在粮食、蔬菜、桑麻等方面需要,同时还注意土地肥力的保持,这有利于推动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广泛种植”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棉花的种植;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各类土地的用途,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未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5.有人这样评价马歇尔计划:“对美国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是指(
)①稳定西欧经济
②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③遏制苏联
④把受援助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A考查马歇尔计划。二战结束后,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形成,1947年针对欧洲国家普遍出现的经济困难,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16.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C17.下列关于19世纪初英美两国政府首脑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国家元首 B.都拥有行政权C.都对议会(国会)负责 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考点:61: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分析:本题考查西方近代民主政治.考查美国和英国两国政府首脑的共同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迁移、比较、运用能力.解答: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政府首脑是总统,是国家元首,英国政府首脑是内阁首相,不是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无实权,故A项错误.美国政府首脑是总统,掌握行政权;英国政府首脑是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故B项正确.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各机构独立行使权力,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故C项错误.英美两国政府首脑都掌握行政权,B项是正确的,故D项错误.故选B.18.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迫切希望和平的愿望,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土地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这表明A.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完全胜利B.苏俄最主要的任务是退出战争C.政权代表工农大众利益D.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形成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两项法令体现了新政权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说明这一政权代表工农大众利益,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当时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尚未完全胜利,排除;当时苏俄最主要的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而退出战争只是巩固政权的措施之一,选项B排除;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在二月革命后,排除选项D。19.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参考答案:A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这改变了农业合作化时代集体经营的方式,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二十多年后大家又散伙了”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并没有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伙对他的背叛”是表面的信息,与题目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20.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欧战”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中“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内容是由国家行政机关专门发出的通告,反映的是国家对民族工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说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获得契机,故B项正确。材料中说明国家制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措施,并没有说明民族工业发展效果,故A项和D项错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甲午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21.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A.新中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参考答案:C22.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D略2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政部长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后来,这一建议体现为
A.成立世界银行 B.《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C.北约的建立
D.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参考答案:B关贸总协定。“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可见该建议属于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选B项。24.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注意分析题干,梁启超强调的是管理中国的权力问题,极力排斥外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这是一种民族意识增强的体现,其它选项也都是辛亥革命的作用,但与梁启超所述主旨没有关系,答案为A。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这是一道最优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把选项和题干主旨密切结合。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25.判断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A,不正确的填B;)31、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应该是西周。
32、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雍正帝设军机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33、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它的制定和实施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34、现在的英国女王已经任命了好多位首相了,尽管其中有些人她不一定认同,但是她确信这些首相最终会对她负责。35、《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参考答案:3132333435BBABA
26.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某些行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其突出特点是()A、出现了计日受值的雇佣关系
B、弃农经商者甚众C、众多商帮、会馆的涌现
D、人口频繁的自由流动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的萌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资本主义的萌芽实质是出现了计日受值的雇佣关系,故选A;B只是一种谋生倾向,和题意无关,排除;C只是说明商业经济的发展,和题意无关,排除C;D是手工广场雇佣自由劳动力的条件,排除。故选A。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资本主义的萌芽27.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第2集团军总司孙连仲第6集团军总司令扬爱源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侯锡该材料可以说明:A.国民党军队全力承担太原会战的作战任务B.新四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和领导C.国共两党在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
D.八路军在正面战场曾作出重大贡献参考答案:D28.17世纪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A、海盗劫掠
B、组建商业公司
C、贩卖黑人
D、发展种植园参考答案:B29.20世纪初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主席西奥多·维尔反感无序竞争,认为公司最好垄断,而且垄断公司有义务为国家服务。他认为公司不应把股东利益放第一位,而应把为人民服务放第一位。公司把电话线路铺设到不能带来盈利的边远地区,而且把电话业务的定价权交给了政府。这说明该企业A.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B.渗透到各个生产环节C.已与国家政权相结合D.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中虽然提到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把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但是无法体现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故A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经济发展与为人民服务的关系,没有涉及生产的环节,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认为公司最好垄断,而且垄断公司有义务为国家服务”可判断出该企业还没有实行垄断,无法得出已与国家政权相结合,故C项排除;结合“有义务为国家服务”“不应把股东利益放第一位,而应把为人民服务放第一位”“公司把电话线路铺设到不能带来盈利的边远地区,而且把电话业务的定价权交给了政府”说明了企业兼顾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故D项正确。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效益30.“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另一方面,它生产了它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该观点出自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787年宪法》D.《共产党宣言》参考答案:D材料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由此可知其应出自《共产党宣言》,D正确;A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的,不可能涉及无产阶级革命问题,不正确;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没有涉及材料所述内容,排除;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因此也不可能强调无产阶级革命,D不正确。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妥协是政治的艺术,是西方民主政治得以确立和发展的一种手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由“光荣革命”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了惊人的进步。——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群体)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两者”“融合的手段”与“崭新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美国宪法,美国在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实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妥协与民主政治关系的认识。参考答案:(1)两者:国王与议会(或王权与议会权力;王权与自由权力;国王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融合手段”:光荣革命;“崭新的制度”:君主立宪制。(2)原因:①宪法创立了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②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宪法。结果:联邦制。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①有原则的妥协是一种政治艺术(智慧);②妥协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平稳确立(转型);③妥协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和发展。【详解】本题考查近代英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两者”是指国王和议会。根据材料中的“这一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并结合所学来看,“融合手段”是指光荣革命;根据材料中的“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并结合所学来看,“崭新的制度”是指君主立宪制。(2)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联系所学可知,美国在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实行了联邦制。该制度实行的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从有利于国家统一、发挥地方积极性和发展资本主义等方面来回答。(3)对妥协与民主政治关系的认识,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妥协作为一种政治艺术对民主政治的平稳确立和巩固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来回答。32.(8分)人与人之间的称呼看似平常,其实称呼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民道德,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和赌博等陋守习。
——南京临时政府的措施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都可以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从此互称同志在党内成为习惯,并扩大到党员和非党员之间。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同志”成为全国人民最流行最亲切的称呼。1959年8月3日,毛泽东建议党内一律用同志称呼,不要以职务相称。材料三
时代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悄悄跟着变化。从“同志”到“师傅”,从“先生”、“小姐”到以职位相称,再到上级都被叫做老板,这些变化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称呼上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化,(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称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3)材料三反映了目前我国社会上的称呼出现了多样化的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分)参考答案:(1)原因:中国都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新生政权以法令形式禁止体现等级身份的称呼。(4分)
(2)都体现了平等的思想。(2分)
(3)称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现在社会上的称呼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2分)ks5u33.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女以偿债者。——晁错《论贵粟疏》(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有何特点?(2)根据材料一说明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有何特点?(3)根据材料二说明小农经济为何具有脆弱性?参考答案:(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2)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是主要的形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和交纳赋税。(3)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过于沉重的压迫使小农经济十分脆弱。第(1)问,“特点”,由材料一和材料二得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第(2)问,“特点”,由材料一信息“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得出: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是主要的形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和交纳赋税。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