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6/16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导入新课
“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为什么呢?
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植物。
生活环境相对安逸,有充足的食物。
想一想,议一议
阳光
空气
水质
温度
水草
影响鱼的生活
其它的鱼、人
生物的生活环境
可见,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光、
水、
温度、
空气、
等。
探究新知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圈概念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土壤
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
蛇、田鼠、蚯蚓、昆虫等
非生物因素:
阳光、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向着太阳生长的向日葵
生长在背阴处的苔藓
水对生物的影响
旱季草原
雨季草原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冬眠的熊
南飞的大雁
土壤对生物的影响
肥沃土壤中的花海
贫瘠的土地寸草不生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鼠妇又称“潮虫”,身体略呈扁平,分节。灰褐色或黑色。在花盆、石块底下等阴暗地方看到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不会看到。当搬开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它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呢?
探究的一般过程:
1.
提出问题
2.
作出假设
3.
制订计划
6.
表述和交流
4.
实施计划
5.
得出结论
鼠妇怕光,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
℃.
2.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作出假设的依据: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当把花盆、石块搬走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1.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鼠妇生活吗?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土,铁盘(或塑料盘、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3.制订计划
阴暗潮湿环境
明亮潮湿环境
鼠妇各5只
湿土
设计明暗不同但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看哪边鼠妇多。
①
全班分成6个小组进行实验
②
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中央各放5只鼠妇,静置2min
。
③
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方法步骤:
4.实施计划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2
min
3
min
4
min
5
min
6
min
7
min
8
min
9
min
10
min
11
min
明亮
阴暗
分钟
环境
2
4
3
2
4
2
3
1
1
2
8
6
7
8
6
8
7
9
9
8
5.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6、表述和交流
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计算出全班各组10次数据的平均值。对全班平均值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小组的结果进行比较。
注意:做完实验后将鼠妇放回大自然
1、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你如何保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你确定的变量引起的?
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
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
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行吗?
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
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存在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假设全班有6个组,则相当于做了6次重复实验,计算这6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减小误差。
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纸盒中形成了明亮、阴暗两种光照这个条件的不同,其它条件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只有光照这一个变量。有光、无光就是对照。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棕熊捕鱼
熊猫吃竹子
牛吃草
1.捕食关系
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2.竞争关系
狮子和大象争夺水源
野牛的争斗
水稻与杂草
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份
3.合作关系
蚂蚁合作搬食物
群居的蜜蜂
群居的白蚁
4.寄生关系
蚂蚁“饲养”蚜虫
菟丝子
5.共生关系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骆驼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
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竹节虫
枯叶蝶
沙漠中的骆驼具有驼峰,足垫厚,腿较长,驼毛蓬松,鼻黏膜面积大,体内可储存大量的营养和水分。能适应沙漠中干旱、高温的。
海豹具有厚厚的皮下脂肪,可以保温;身体外围的血液流动缓慢,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
蚯蚓的排泄物使土壤变得更肥沃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退耕还林
沙地里种树
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
合作关系
竞争关系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寄生关系
影响
生物
环境
适应
课堂小结
1、地球上所有_____与其所生存的______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
________,而是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___________。
3、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__和______的因素。它包括
_______因素和_____因素两类。
生物
环境
生存空间
影响因素
生活
分布
非生物
生物
随堂检测
4、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具有(?
?)?
A.普遍性???
?B.个别性?
??C.相对性??????D.绝对性
A
5、到了寒冷的冬天,杨树落叶,而松柏郁郁葱葱,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
?A.杨树不适应寒冷的冬天???????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松柏比杨树更适应寒冷???????D.杨树对低温更敏感
B
6、雷鸟在冬季到来的时候会换上一身白色的羽毛,如果当年的降雪来的过早或过晚,都会使雷鸟暴露在天敌的视野中,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
???A.普遍性?
?B.个别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
C
7、下列说法不属于对环境适应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有储水功能
B.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毛是纯白色的
C.蚂蚁借机爬在过往的动物身上?????
D.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和树枝
C
8、青岛崂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崂山石更是景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老旧钢房拆除安全协议书
- 2025版个人土地租赁合同解除协议
- 2025年度个人信用借款合同绿色金融推进协议4篇
- 2025年度个人一手房买卖合同配套设施清单范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教育培训抵押借款协议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设备用滤波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连供无线双面打印一体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气调贮藏库用库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产权制作软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度生物技术成果转化合同规范范本2篇
- (二模)遵义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卷 地理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隐名股东合作协议书及公司股权代持及回购协议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2025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目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初一到初三英语单词表2182个带音标打印版
- 2024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 《经济思想史》全套教学课件
- 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2023年11月英语二级笔译真题及答案(笔译实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