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复习学案_第1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复习学案_第2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复习学案_第3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复习学案_第4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复习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复习学案一、明确高考考点世界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二、自主梳理基础知识(三句话、三个含义、三对关系)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三对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三、互动探究(一)截至2011年10月底,①泰国北部和中部的洪水灾情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泰国大部分地区遭受洪水侵袭,其中30个府灾情严重,受灾人数达270万人。洪灾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给泰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为防洪水灌入曼谷,救援队加速在曼谷周围的巴吞他尼府和暖武里府等关键点,用沙包赶建防洪墙。泰国前总理他信认为,②现在泰国泛滥的洪灾,恰恰给政府带来了更新国家综合水系统的机会。为了表达对泰国灾区人民的同情和慰问,体现中泰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③中国政府向泰国提供了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救援物资和100万美元现汇救灾款。1、泰国泛滥的洪灾从根本上来说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表现。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A-自然界和社会的显著变化和发展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2、泰国洪灾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A-联系运动B.运动客观实在性C.客观实在性联系D.客观实在性运动3、现在泰国泛滥的洪灾,恰恰给政府带来了更新国家综合水系统的机会。水系统从建立到长期的实施再到更新体现了()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中国政府决定向泰国提供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救援物资和100万美元现汇救灾款。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与规律的关系是()。A.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规律的客观性服从人的主观能动性D.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和创造规律(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原者精神。(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6分)四、迁移运用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浓度保持稳定。这表明()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这种观点()。①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认为整个世界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③否认了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④否认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这种观点()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心主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与“事物”是()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这一说法A.只看到了绝对运动C.只看到了相对静止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右面两幅漫画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D.要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B.既看到了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静止DA.只看到了绝对运动C.只看到了相对静止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右面两幅漫画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D.要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B.既看到了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静止D•既没看到绝对运动,也没看到相对静止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人人萼夫笑见了吉受害怕跳界口担风险不如仍弄底卜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由人脑决定②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和特有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器官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红高粱》,讲述了中国上世纪20-30年代东部乡下的故事。莫言将他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这表明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④文学创作是人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TOC\o"1-5"\h\z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航天员翟志刚在神舟七号飞船外以每秒7.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太空漫步”,由此成为“走”得最快的中国人。按此计算,他的“第一步”迈出了9165公里。但是我们通过电视画面可以看到,翟志刚与飞船之间的相对距离是稳定的。这说明()。①运动和静止是一回事②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④动中有静,静中有动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每一座火山都有自己的个性,对冰岛火山喷发,没有人知道它将喷出多少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将达到大气中的何种高度。这强调了()A.火山活动无法预测B.火山活动没有规律性C-火山活动规律具有普遍性D.每一座火山活动的规律都有特殊性唐朝诗人李商隐在《谒山》中写道:“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这两句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D.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如皋市近年来引进农业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2011年3月11日13时45分,日本发生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引发海啸及伤亡。自然灾难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突发性极端事件,造成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害。地震、风暴、瘟疫往往没有先兆,突袭地球的任何角落。这是大自然发怒的一面。有时,当这些灾难来袭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看到难以想象的画面。环境专家指出,人类对环境的无节制开发是造成这一系列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灾害面前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时代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学雷锋活动。BAABADB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