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微专题三关注民生社会保障【链接热点】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方式不尽相同。近年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共8个部分,包括: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备考策略】1.命题视角:历史变迁与人口问题,关注经济发展中“人”的因素;社会救济、节假日、交通等,以历史眼光关注社会现实。2.掌握古今中外有关民生问题的思想主张、措施及其评价。3.理解并能分析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统治者(政府)关注民生、实施相关社会保障措施的原因(目的)、措施特点及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对我们的启示。古今中外民生实践一、中国史部分(一)古代中国:1.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试图通过轻徭薄赋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国计民生问题。(1)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商鞅奖励耕战。(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3)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其理论依据是黄老之学。(4)北魏:均田制。(5)唐朝: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盛世可以说是古代理想的“和谐社会”。(6)宋朝: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减轻农民负担。(7)明:一条鞭法。(8)清:摊丁入亩。同时,古代民生问题还体现在公平与和谐思想,如先秦儒家的主张;孔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孟子:“仁政”,“重民”、“民贵君轻”。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制天命而用之”。庄子: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现象。天与人“不相胜”。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董仲舒:“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天人感应,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轻徭薄赋,励精图治。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经世致用,工商皆本。2.中国古代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张与实践(1)先秦时期:商朝、西周的时候,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到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超过50%。先民在此逐水而居,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2)魏晋南北时期:中原农耕规模缩小,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3)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生产。(4)明清时期:人口不断增长,垦荒、围湖造田现象增多。(5)中国历代都对山林实施国家管理,很少开放山林川泽,经常封山育林。(二)近代中国(1)农民阶级:①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②颁布《资政新篇》,这是中国第一个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资产阶级:①维新派颁布新法,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②革命派提出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民生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土地纲领,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生主义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法实现,也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一主张最终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3)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措施,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等措施。(见党史材料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三)现代中国:(1)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就着手恢复经济(土地改革、稳定物价、三大改造)、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物质生活。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一化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2)在新中国成立的前20年里,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生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经济方面“左”倾错误的推行,生产遭到破坏,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产积极性受挫。(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这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振兴农村经济,极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2006年取消农业税;提出八荣八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走和平崛起道路。二、世界史部分1.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早期,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他们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他们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2.巴黎公社:1871成立的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措施:如规定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梳了技术工人;对工人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劳动条件尽可能加以改善,提出了劳动者8小时工作制的原则;实行义务教育等。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3.美国罗斯福新政解决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民生问题的措施是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当时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福利制度,政府成为制度的设计者、政策的调整者、开支的主要承担者。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计划指导;加大基础设施和新型产业的投资和建设,扩大就业机会;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改善和保障人民生活;推行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4.苏联(俄)(1)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2)苏联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今中外的社会保障(见选择性必修课本101--102)1.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1)特点: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2)意义: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生活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2.西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见选择性必修课本106--107)(1)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2)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方面;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3)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基本实现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建立。“福利国家”制度是指在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目的:为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发展过程:罗斯福新政时期: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适当照顾,并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增加社会就业,缓和社会矛盾。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建立“福利国家”。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评价: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利于调动社会劳动积极性,容易养“懒汉”。特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旨在解决社会贫富不均问题。主要针对社会弱势群体。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公民福利,覆盖范围逐渐扩大。(4)20世纪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财政收入下滑,各国着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至今效果不明显。3.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4.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列宁认为“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是国家保险”。后来,苏联逐步对士兵、工人、农民等全体公民实行国家保障。根据1977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支付社会保险金,个人受保情况与其贡献和地位相关联。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除了退休养老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服务保障,还包括补助金制度,为由于生病或其他原因暂时不能工作的劳动者提供物质保障,以及为生育或死亡造成的开支进行补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致继承了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跟踪训练】1.(2022·福建省莆田市二模·4)宋初,文官以“职”为衔,如殿阁学士、修撰之类只是荣誉头衔,实际工作、权力则由“差遣”决定,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这种现象自唐中叶以来已经大量出现,宋初更加普遍化。此举意在()A.避免权臣专擅权力B.保障政策的延续性C.落实重文轻武政策D.确保政权的合法性2.(2022·云南省师大附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七)·26)宋朝把全国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占全国户数比大约如下表所示:项目户数占比土地占有比赋税负担主户约70%100%主要承担者客户约30%无不承担由表可知,要巩固统治和确保社会稳定,北宋政府可能采取的治理措施是()A.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B.取消农民赋税徭役的负担C.保护和扩大主户的基数D.允许主户和客户订立契约3.(2022·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12月考试·3)唐代永业田在贞观、永徽时规定,只有五品以上勋官和一般百姓“家贫卖供葬”及“狭乡乐迁就宽者”方可货卖,开元二十五年田令又增补“流移者亦如之”,因此天宝后出现了“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的局面。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源是()A.人口的不断滋长B.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安史之乱的爆发D.国家赋税制度调整4.(2022·四川省达州市一模文综·30)太平天国运动为上海土地市场提供了发展契机,土地交易额创历史新高,英法租界实现了土地全部永租,美租界一跃成为面积最大的租界。以洋行、洋商为主体的土地交易者赚取暴利,塑造了上海高密度土地利用的城市形态,对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体现了()A.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上海社会近代化B.上海崛起与土地市场的繁荣密不可分C.租界发展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主要表现D.洋行、洋商成为上海发展的主体力量5.(2022·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32)1935年,陕西子长县成立苏维埃政权,将地主韩厚福的7垧地分给了韩银厚。次年,苏维埃政权一时撤离,韩银厚被迫退回分得土地,又向韩厚福租了8垧半地耕种。后来边区政府成立,韩厚福要求韩银厚退租,而韩银厚只返还了1垧半地。韩厚福不服,诉至边区高等法院,但遭驳回。判决()A.符合当时边区政府的土地政策B.调动了社会各阶级抗日积极性C.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D.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6.(2022·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8)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进行大量的农村调查,形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兴国调查》等调查报告,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等论断。这些论断()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纠正了农村工作的“左”倾错误C.扩大了红色政权的群众基础D.提供了土地革命政策的理论依据7.(2022·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三1月检测·10)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农村维持“三三制”的政治形态;1946年夏,在农村成立了由农民组成的贫雇农团;1947年7月开始,各解放区相继建立了村级农民代表大会,并选举产生了农民协会。由此可知()A.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因为农民的支援B.土地改革使全国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C.各解放区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共根据形势变化进行基层政权建设8.(2022·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31)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幅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了()A.土改后农民获得土地的喜悦心情B.人民公社体制挫伤农民的积极性C.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下的社会动员D.农业连年大丰收解决了温饱问题9.(2021·福建福州三模·11)表2“20世纪下半叶中国扶贫工作简表”时间扶贫方式1949—1978救济式扶贫,是以政府为主体,以国家财政为支撑,以财政补贴、实物救济为主要手段。1979—1985体制性改革扶贫,通过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获得扶贫成效。1986—2000开始了以开发式扶贫为方针的专项扶贫,以县为中心区域式扶贫。这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的扶贫工作()A.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B.已取得攻坚的彻底胜利C.成为政府工作中心任务D.增加国家财政支出负担10.(2022·安徽省宣城市高三上期末考试·31)计量研究表明,在1978—1984年的农业生产增长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贡献率为46.890,大大高于提高农产品价格、降低农业生产要素等的贡献率。这主要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调整了土地的所有制关系B.推行了农业机械化生产C.采用了先进生产组织形式D.改变了经营和分配方式11.(2022·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下开学考试·29)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示内务部通饬各省重视农业,“劳来(以恩德招之使来)农民”,“其有耕种之具不给者,公田由地方公款,私田由各田主设法资助”。这反映出当时()A.农民对新政府认同度较高B.孙中山对农村流民较为关注C.法律保护农民土地所有制D.农业政策以民生主义为指导12.(2022·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核心模拟卷·33)1785年,英国诺丁汉的帕普尔威克建立了第一个使用蒸汽动力的棉纺织工厂之后,工厂开始大量进入平原,进入城市。而与此同时,如何降低成本、节约投资、节省土地、建立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也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这反映出英国()A.经济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C.工人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D.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互动关系13.(2022·江西省重点中学高三10月联考·7)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北美乡镇的管理机构称乡镇议会,乡镇居民都有参加乡镇议会,共同决定公共事务的权利与义务。乡镇事务管理由全体居民平等共享,而一切个人事务由个人全权自主决定。每一个乡镇都如同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自主自治。这体现了()A.人民主权的特征B.邦联体制的特点C.公共利益至上原则D.基层治理完全自主14.(2022·全国乙卷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33)法国大革命时期,国王、流亡贵族、教会的土地及公共土地被出售。表2是对1826年法国全国土地占有情况的统计。这种情况的出现()表2土地所有者分类占地面积占农业主人数的比例占地比例小土地所有者1480万公顷89.3%32.5%中等土地所有者2120万公顷10%46.4%大土地所有者945.5万公顷0.6%20.8%A.使农民成为民主共和政体的坚定支持者B.不利于工业革命在法国推进实施C.使农民成为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同盟军D.形成了以小农为主导的经济结构15.(2022·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体”高三历史考试·10)1559—1620年,英国占有40座庄园以上的土地显贵由原来的39家锐减至19家。1600年时,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同样,法国等西欧国家的贵族也在不断地贫困化。这反映出,当时西欧()A.下层民众生活水平提高B.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C.社会财富出现重新分配D.对外殖民扩张步伐放缓16.(2022·江苏常熟市高三10月抽测·14)苏联领导人布哈林曾指出:“如果说我们过去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想法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后我们立即消灭市场,从而立即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和立即实行计划经济,那么在这里我们是错了。不是立即,而是通过排挤、战胜和改造等一系列过渡的形式。”这里的“错了”是指()A.没收地主和皇室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B.征收粮食税,废除实物配给制C.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货币和商品贸易D.斯大林实行农业集体化和计划经济体制17.(2022·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23)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达到退休年纪的劳动人员,依据他们自身的不同工资情况,每月能够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据此可知,该法案的实施()A.缓和了社会矛盾B.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C.增加了就业机会D.提高了工人生活水平18.(2022·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22)十月革命前夕,列宁曾经提出过土地国有化的主张;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并没有立即实施土地国有化政策,而是宣布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全部土地无偿地分配给农民使用。列宁这一调整意在()A.促成苏维埃的成立B.争取农民对革命支持C.推动民主革命深入D.瓦解临时政府的统治19.(2022·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诊断·13)下表是19世纪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过程。这反映出德国()1883年《疾病保险法》最初只适用于少数低收入工厂工人,后来发展为凡低收入的农业、林业工人,家庭仆人,公务员,船员及其家属等都必须进行强制保险。1884年《意外事故保险法》最初只适用于矿山、采石等危险职业,后扩大到年薪5000马克以下的所有劳动者。1889年《老年和残废保险法》后经修改,规定几年龄在16岁以上,低收入的工资劳动者都必须参保。A.社会保障体系臻于完善B.帝国议会掌握实际权力C.关注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D.民主化程度的日益提高20.(2021·山东一模·8)《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救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写道:新中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新政权将满足社会成员社会福利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作为救济工作的目标,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社会救济的必备前提。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救济()A.服务于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的主流B.有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D.受国内国际形势影响不断完善政策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表2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近代1.1842年,美国人派克在广州建立了眼科医院。2.1929年,我国开始独立设置海港检疫机构,此前中国海港检疫工作被外国人把持。3.1931年,中共中央军委总军医处成立,出现了医疗卫生制度的专业化设计。4.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民政厅下设卫生处。边区卫生机构出现制度化倾向。5.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军委建立了阶梯救治和医疗后送制度。解放区卫生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制度分工更加细化。现代6.1951年,我国建立城镇职工医保医疗体系。7.2003年,国务院转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到2010年实现了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8.2016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合并。截至2017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5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9.2020年,新冠疫情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提出巨大挑战,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经受住了考验。——据王书城《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选择题ACBBCDDCADBDABCCABCC二、非选择题示例一:论题:政府的支持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论题必须围绕“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可以从背景、特征、影响等角度展开,比如“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明显时代性”、“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改善民众生活”等)阐述:20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逐渐回收部分主权。1929年,中国南京国民政府独立设置海港检疫机构,大大提高了中国卫生安全,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大进步。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央政府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大大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大大推动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化,为抗战胜利奠定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医疗卫生工作,颁布一系列法规法律,推动医疗卫生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2017年,中央政府将城乡医保合并,使医学成果普惠平等,极大推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健康要求,推动了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阐述过程8分,必须要有2个或者2个以上史实,史实4分,史论4分)小结: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民生福祉。政府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通过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建立平稳、高效的医疗卫生体系,保障国民健康。(2分)【解析】第一步审题,本题属于自拟论题类的小论文题,论题范围来自材料中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第二步阅读材料,本题为表格式材料,按照时间顺序从不同角度罗列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体现了其不断发展的历程;第三步拟定论题,按照题目要求,论题必须围绕“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选取材料中相关联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比如第4条“中共中央在”、第5条“中央军委建立了”、第7条“国务院转发”、第9条“在中共的领导下”等,都体现了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故可拟定论题为:政府的支持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等等。此外,也可以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背景、特征、影响等角度展开,比如从背景看,结合材料中所列医疗卫生事业在近代和现代的不同内容可以拟定论题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明显时代性,从影响看,结合材料第6、7、8条信息可以拟定论题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改善民众生活,等等;第四步论证,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展开即可,注意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第五步结论,注意紧扣论题,总结到位。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据材料“实际工作、权力则由‘差遣’决定,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可知,官员实际权力是临时委派,这样有利于避免权臣专擅权力,故选A项;据材料“实际工作、权力则由‘差遣’决定,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可知,官员的权力和工作都有“临时性”,不利于政策的延续,排除B项;材料现象在唐中期就已经大量出现,而重文轻武政策是宋代的主要政策,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唐宋文官实际工作和权力是临时委派,与政权是否合法无关,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据上表,可知宋代主户土地占比较高,而且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着,因此北宋政府应该保护主户以保证其稳定的税收来源,故选C项;宋朝对土地不抑兼并,平均分配土地不利于统治,排除A项;宋代农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取消农民的赋税徭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宋代对土地不抑兼并,因此对于主户与客户订立契约持中立态度,排除D项。3.【答案】B【解析】唐代贞观、永徽年间规定只有五品以上勋官和一般百姓“家贫卖供葬”及“狭乡乐迁就宽者”方可买卖永业田,而到开元二十五年则只要是“流移者”就可以买卖,说明买卖的限制放松了,最终导致均田制无法实施了,而土地允许买卖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故选B项;人口滋长容易导致人地矛盾,而与土地买卖没有直接关联,所以不是导致上述局面的根源,排除A项;安史之乱爆发于天宝年间,而题干则是在开元年间,二者时间不符,排除C项;题干提到的是国家对土地买卖规定的变化,其根源是土地所有制,赋税制度的调整是土地制度变化引发的结果,而不是根源,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据材料“以洋行、洋商为主体的土地交易者赚取暴利对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知,上海土地市场的繁荣推动了上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故选B项;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为上海土地市场提供了发展契机”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上海土地市场的发展,而非推动上海近代化,排除A项;据所学,租界是上海半殖民地化的表现,租界的发展能带动上海的发展,但不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主要表现,排除C项;据材料“以洋行、洋商为主体的土地交易者赚取暴利”可知,洋行、洋商是土地交易的牟利者,而非上海发展的主体力量,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材料情景是边区政府的一次有关土地纠纷的判案。边区政府的判决实际上承认了当时苏维埃政权的土地革命成果。土地革命不是抗战时期边区政府的土地政策,A项不正确。边区政府对当时苏维埃政权的土地成果的承认一定程度上不能维护地主的利益,不能直接加强各阶级的抗日积极性,B项不正确。尽管在抗战时期,但并没有否定土地革命成果,显示出的是中共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实际态度,C项正确。这一判决虽然没有承认韩厚福的封建权利,但是并不是指全面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6.【答案】D【解析】据材料“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等人看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为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故选D项;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可以扩大红色政权的群众基础,但这些论断并不能扩大群众基础,排除C项。7.【答案】D【解析】由材料“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农村维持三三制的政治形态”、“1947年7月开始,各解放区相继建立了村级农民代表大会,并选举产生了农民协会”可知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乡村基层政权建设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故选D项;农民支援是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材料并未强调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排除A项;土地改革使农民在经济上翻了身,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C项。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调整,由个体劳动到集体劳动,由私有制到公有制,宣传画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下的社会动员,注意图片中的“合作社”字样。9.【答案】A【解析】从1949年到2000年,我国扶贫工作的三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而不断调整的,故选A项;题干只是提到了三个阶段扶贫的不同方式,而不是扶贫的结果,排除B项;扶贫是否是政府工作的中心必须和其他工作比较才可以得出,但是题干仅提到了扶贫工作方式,排除C项;题干表格中只有1949—1978年这一阶段采用了财政补贴、实物救济的手段,其他两个阶段没有涉及到财政支出,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承包经营、多劳多得的方式,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增长,故选D项;根据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仍然归国家所有,未调整所有制关系,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配合农业机械化生产,主要是通过改变生产关系调动农民积极性,排除B项;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彻底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生产组织形式,排除C项。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孙中山指示内务部通饬各省重视农业”、“其有耕种之具不给者,公田由地方公款,私田由各田主设法资助”可知,孙中山重视农业,关注农村流民的生活问题,故选B项;材料讲的是孙中山重视农业和农村流民,属于农业和农村方面,并没有讲到在政治方面农民对新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当时孙中山对农村流民较为关注,法律保护农民土地所有制,属于法律方面,排除C项;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二为节制资本,而材料中当时孙中山对农村流民的关注并不是以民生主义为指导,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材料中明确指出工厂大量进入城市后,同时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上日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了应对工厂进驻和随工厂进入的大量新增人口,这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典型表现,故选D项;纺织业作为轻工业典型代表,在经济结构上和手工业同属于第二产业,因而棉纺织工厂进入城市,并未导致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排除A项;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材料中的情况增加了政府行政管理的难度,对政府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并没有转变政府职能,排除B项;材料中仅可知政府准备建立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并未提及工人的收入和生活环境相关内容,排除C项。13.【答案】A【解析】据材料“乡镇事务管理由全体居民平等共享,而一切个人事务由个人全权自主决定”可知,人民享有管理乡镇及个人事务的主权,即人民主权,故选A项;邦联制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公共利益至上原则与“一切个人事务由个人全权自主决定”不符,排除C项;“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14.【答案】B【解析】由材料“法国大革命时期,国王、流亡贵族、教会的土地及公共土地被出售”,结合图表信息中小土地所有者占据了土地的大部分,说明法国大革命处理土地问题的方式打击了封建势力,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这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而不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选B项;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坚定支持者是资产阶级,排除A项;巴黎公社并未调动农民阶级,没有获得农民的支持,排除C项;中小土地所有者占地比例说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举措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15.【答案】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首大学《分布式与并行计算》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试卷九
- 吉林艺术学院《数字交互艺术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供销合同范本超市
- 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画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虚拟现实引擎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大棚蔬菜苗售卖合同范本
- 签字离婚后续签协议书范文模板
- 202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行政执法类卷)及答案解析
- 2022 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真题(县级卷)及答案解析
- 陪护公司运营方案
-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全册)
-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监理细则
-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题3600题
- 政务大厅装修改造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2024年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政治(解析版)
-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报告
- 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心律失常处理原则与药物选择文档
- 【一例脑出血术后病例护理个案报告4100字(论文)】
- 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实施方案
- 2024年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