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盐城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1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日微子启,其次日仲衍,其次日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日:‘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1.【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试题解析】纣继承王位是其为嫡子,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时尚为妾,微子启与仲衍为庶子,所以材料说明纣为继承人是符合当时的定制——嫡长子继承制,故选D。A项错误,B、C材料不能体现。2.《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涛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2.【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文学成就:诗经【试题解析】《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作为儒家经典,思想纯正的《诗经》承担的社会教育功能。答案选B。A项是作为文学成就。C项是错误的,楚辞开创浪漫主义文学先河。D项是错误的,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是秦汉时期,《诗经》反映的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作品。3.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3.【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选官制度【试题解析】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为察举制。A项为九品中正制。B项为科举制。C项为察举制。D项为八股取士制度。故选C。4.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4.【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试题解析】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农妇采摘白絮,纺纱织布,为家人缝制服装,自己生产,自己消费,材料最能表明元朝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5.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5.【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试题解析】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而没有彻底否定孔孟之道,A项错误。挑战儒家正统思想,所以选D。6.1853年,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中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材料中的“这次变革”是指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6.【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太平天国运动【试题解析】马克思在1853年对一次变革的评价,题中所提供的四个选项发生在1853年之前的只有A、B两项。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即鸦片战争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所以选B。7.“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7.【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新文化运动【试题解析】陈独秀主张人权说和生物进化学说,说明他此时还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还没有发展成为共产主义者,所以D项不选,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新文化运动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A项不选。主张“中学”“西学”结合的观点不符合新文化运动者观点,C项不选。
8.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词有关的战争(或战役)是A.北伐战争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8.【试题答案】A【试题考点】北伐战争【试题解析】从誓师词“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内容即“打倒列强除军阀”,比对下列选项,符合的为A。故选。9.右图是1926年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③物质生活的变迁④大众传媒的发展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试题解析】从图中可以提取以下信息“庆祝国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提倡国货,挽回利权”。再联系这是一则香烟广告,刊载在《申报》上,下面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③物质生活的变迁;④大众传媒的发展全部正确,故选D。10.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大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①地区局势动荡不安②中共有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想法③美国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④“台独”势力开始猖獗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试题答案】A【试题考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试题解析】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大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由此可见当时,台海地区动荡,①正确。美国丢下台舰掉头遁去,③正确。“三十六计,和为上计”,②正确。④“11.《十二铜表法》第五表中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这反映出罗马法从根本上A.保护私有财产B.追究刑事责任C.体现公共意志D.保护监护人权利11.【试题答案】A【试题考点】罗马法【试题解析】材料为私有财产的处理问题,所以选A。B、C排除。D项易混,但认真理解,考虑侧重点即可排除。
12.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12.【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试题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因信称义”“信徒皆为祭司”,所以A、B、C三项皆符合,而D项是对启蒙运动的评价,所以选D。
13.某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时这样论述:“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历史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B.光荣革命C.颁布《航海条例》D.责任内阁制形成13.【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解析】从材料中分析,这一事件能够限制王权,通过和平的方式,又不需要克伦威尔(武装斗争),可以看出符合的为光荣革命。故选B。14.图片是历史事件的鲜活体现,对右图《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农民向列宁汇报前线战况B.农民向列宁倾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不满C.列宁倾听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建议D.列宁听取农民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看法14.【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题解析】时间:1921年,事件:列宁会见上访群众。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都为斯大林时期,C、D排除。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所以农民上访。选B。
15.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②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5.【试题答案】A【试题考点】罗斯福新政【试题解析】对“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这一措施民意调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由于所站的角度和见识,③正确。形成强烈的反差,赞成的占28%,反对的占23%,也说明争议、分歧比较大,②正确。但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④错误。故选A。
16.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北大西洋公约》B.《华沙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6.【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两格格局的形成【试题解析】从材料分析,缔结的是政治军事同盟,不是政治经济同盟,C、D排除。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不可能法西斯轴心国,而是北约,所以答案选B。17.2011年11月30日,英国逾200万公务员举行“世纪大罢工”,以抗议政府进一步提高养老金保障门槛的计划,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福利国家”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B.福利范围仅是社会低收入人群C.实施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17.【试题答案】A【试题考点】“福利国家”的出现【试题解析】对待西方“福利国家”的认识,结合课本内容,就可以得出答案,本题难度不大。
18.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跨地区39个40个6个8个1个7个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18.【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试题解析】从表中分析,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欧洲39个,南、北美洲40个,亚洲、非洲、、
大洋洲分别为6个、8个、1个。答案为C。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A错。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是亚太经合组织,B错。D项是易混项,发达国家在区域经济集团化占优势,是否受益,受益程度取决于国家是否参与,参与程度。19.下列有关兄弟俩的一组漫画反映了一个特殊的现象,最能对此进行解释的科学理论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相对论【试题解析】本题的关健在于看懂这组漫画,第一幅画是年龄相仿的两兄弟举杯告别,第二幅、第三幅画兄弟中的一人进行宇宙航行,第四幅画是宇航回来的一人依然年轻,在地球生活的一人已经白发苍苍。再联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运动的尺子变短了,运动的钟变慢了”,应该选D。
20.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与这一创作风格相符的文学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格尼尔卡》20.【试题答案】A【试题考点】浪漫主义文学【试题解析】材料所述创作风格为浪漫主义文学,下列选项以至于浪漫主义风格的为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第24~25题各1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业的发展使得种植葡萄和橄榄比种粮食更有利可图,结果产生了新的富户,但又使那些不能投资葡萄园或橄榄园的农民陷入贫困。贫困的农民由于付不清债务而沦为半奴隶状态,显然几乎就要反叛。贵族统治者为制止这场阶级间的战事,便宣布紧急将权力交给一个名叫梭伦的商人。——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政治制度……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四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某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摘选自《人民日报》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当时的社会状况。上述状况导致古希腊产生了怎样的政治体制?(3分)(2)材料二描述的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与古希腊有何不同?指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产生的绥济根源。(2分)(3)材料三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上的1例加以说明。(3分)(4)材料四中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有何具体表现?与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政治体制的发展有何认识?(2分)21.【试题答案】(1)社会状况:商业发展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引发政局动荡。(2分)政治体制:民主政治。(1分)(2)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分);原因:小农经济。(1分)(3)主要观点:引进外国政治制度必须与本国国情(传统)相结合。(1分);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没有成功。(或资产阶级革命派照搬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没有成功。(2分)(4)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区别:人民当家作主(或社会主义民主)。(1分)(5)政治体制受经济形态的制约;政治体制具有多样性、继承性、变革性和交融性;政治体制必须与其国情相适应;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答2点2分)(如有其它表述,言之成理也可得分,但总分不超过2分)【试题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雅典的民主政治、戉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试题解析】本题以政治制度为切入点,考查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进行古今中外对比分析。第(1)问概括希腊的社会状况,并分析社会状况与政治体制的关系。第(2)问首先解答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然后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经济根源。与第(1)问进行类比思考,类比答题。第(3)问概括材料三观点:引进外国政治制度必须与本国国情(传统)相结合,然后用中国近代中加以佐证。第(4)问“特殊的民主方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大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区别。第(5)问,实际上是对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史专题的大跨度概括,得出结论。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R·R·帕帕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摘自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三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简史》材料四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3分)(2)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3分)(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6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60字左右。)22.【试题答案】(1)主要动机:掠夺黄金和贵重商品。(2分)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1分)(2)特点:以欧洲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分)原因:经济发展,科技革命(交通革命),资本输出,殖民扩张。(任二点2分)(3)互通有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这一过程中掺杂着罪恶,与文明的成果相比,罪恶无法避免且是次要的(文明的成果与罪恶相比成果是主要的,罪恶是次要的)。新航路开辟后的交流使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等),新航路开辟后的罪恶主要是殖民扩张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从而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观点和论据各3分,共6分)【试题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试题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材料二中涉及“两半球文化圈”、“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等概念,可以分析出研究者从文明史、全球化的角度研究的。第(2)问概括材料三,欧洲“统治了世界经济”,世界市场雏形、初步到正式形成,以欧洲为中心。这就是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第(3)问先要考虑材料四的基本观点,然后加以论证,整理成一段文学,史论结合,而不是要点的罗列。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公元1607年,他与利玛窦(意大利传教士)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假设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根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日: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材料三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日“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魏源《海国图志》材料四湖南一位知识分子看到《时务报》后说:“昨日俞恪士送到报百份,阅之令人狂喜。……此报名贵已极,读书人无不喜阅”。连湖广总督张之洞都写信给年仅24岁的梁启超:“甚盼卓老(对梁启超的敬称)中秋前后来鄂一游,有要事要奉商,并捐助银元五百元。”1898年瓜分狂潮日甚,保国会也在全国各地展开活动,遍及北京、上海及各省会城市,“一举而十八行省人心皆兴起矣”,北京保国会举行了多次集会.每次到会人数都有几千人。而且以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为主,他们对社会舆论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分)(2)据材料二分析以顾炎武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有什么人生追求?而顾炎武以后的二百年间,大多数读书人埋首经书,其原因是什么?(3分)(3)材料三中魏源提出了怎样的“蛮夷观”?其意图何在?(3分)(4)材料四表明当时中国出现了哪些社会现象?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明清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或士大夫)的心态。(5分)23.【试题答案】(1)现象: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学习硒方近代自然科学(西学东渐)(1分)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势力东侵,传教士来华;徐光启等知识分子的主动学习。(2分)(2)追求:瞩目现实,关注国家民族命运。(1分)原因: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八股取士、文字狱)。(2分)(3)蛮夷观:对西方文明之国不能再称为蛮夷。(1分)意图:“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2分)(4)现象:民族危机加剧;维新思想传播;。(3分)心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追求功名利禄到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从学习西方科技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分)【试题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试题解析】本题以中国近代思想的解放为切入点。中国近代由于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决择。第(1)问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关键分析原因。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客观上西方自然科学的传入,原因有新航路开辟,殖民势力东侵,传教士来华。主观上中国知识分子主动学习。第(2)问联系梁启超概括顾炎武的观点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可以分析出顾炎武的人生追求。而以后的二百年,读书人从关心国家、关心民族的命运到埋头故纸堆、不敢过问政治的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第(3)问魏源的“蛮夷观”是西方文明国家不是蛮夷,比我国先进。意图“师夷长技以制夷”。第(4)材料四表明社会各阶层纷纷加入救亡行列。24.【历史上重大历史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外内》材料二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于是海内安之。——《魏书》请回答:(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分)(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3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次改革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4分)24.【试题答案】(1)思想:重农抑商。(1分)影响:成为中国封建政府的基本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的繁荣,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2)措施:均田制。(1分)原因:百姓贫困,人民流离失所:土地兼并现象严重。(2分)(3)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为后来统一全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奠定了基础,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试题考点】选修: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试题解析】本题通过两则材料考查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问材料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重农抑商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影响联系所学的内容分析。第(2)问材料二反映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均田制。从材料中总结采取均田制的原因。第(3)问分析这两次改革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而封建社会形成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秦汉、隋唐恰是由这两次改革打下的基础。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一个世纪内不要重演同样的事情:当时我不得不用武力来制服欧洲,今天得用使它信服的方法。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乐器制作与音色搭配技巧考核试卷
- 亲子活动场地游乐设施安全考核试卷
- 21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专业复印机销售协议模板2024年版版A版
- 2025年度钩机租赁协议(含环保要求)3篇
- 2025年中图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版选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考核试卷
- 图书馆员职业发展规划指导考核试卷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检测计划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2025版)
- 2025年抗肺纤维化药物市场分析报告
- 银行会计主管年度工作总结2024(30篇)
-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上海市12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集锦
- 长亭送别完整版本
- 《铁路轨道维护》课件-更换道岔尖轨作业
- 股份代持协议书简版wps
- 职业学校视频监控存储系统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