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5/85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知识培训陈连海宏兴股份公司安全处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概述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英文简写为“OHSMS”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managementsystem)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治理方法”。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产生的要紧缘故是企业自身进展的要求。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的质量治理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采纳现代化的治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治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缘故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进展的需要。WTO的最差不多原则是“公平竞争”,其中包含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乌拉圭回合谈判协议就已提出:“各国不应由法规和标准的差异而造成非关税壁垒和不公平贸易,应尽量采纳国际标准”。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进展中国家在劳动条件改善方面投入较少使其生产成本降低所造成的不公平是不能被同意的。他们差不多开始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对进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和采取限制行为。北美和欧洲都已在自由贸易区协议中规定:“只有采取同一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国家与地区才能参加贸易区的国际贸易活动。”换句话讲,假如没有实行统一职业健康标准的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将不能在北美和欧洲地区销售。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现状我国有50万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超过2500万人,从职业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增病人数量,我国都居世界首位。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职业病的损失近百亿,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800亿元。每年国际劳工组织(ILO)大会都有批判中国职业健康安全问题的言论,世界人权大会等组织也以此为借口攻击中国“忽视人权”。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2002年,在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方共同举办的职业安全卫生研讨会上,记者向台湾负责职业卫生的官员提问:“珠三角有大量台资企业,有的台资企业设备陈旧,每年都有相当数量工人的手臂和手指被机器轧断,在台湾,这些企业也是如此吗?”这名官员回答:“这要紧是大陆在这方面治理不严,惩处不重,在台湾,假如发生了这种事故,老总要付极高的赔偿,这种事故多发生几起,老总就要倾家荡产。”国外一些友好人士对中国的职业健康安全状况表示关怀与忧虑。一位劳工组织官员曾讲过:“中国已成为政治、经济大国,但不应成为工业事故的大国。”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进展的情况1.1996年,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指南》;2.1996年,美国工业卫生协会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指导性文件;3.1997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会(JISHA)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导则》、挪威船级社(DNV)制订了《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认证标准》;4.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HSAS180001《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规范》、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此标准并非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因此不能写成“ISO18001”;5.1999年10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试行标准》;2001年11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公布了《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规范》,自20026.2011年12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治理委员会公布了《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要求》,自2012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治理手段;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治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治理水平;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将在社会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品质和形象。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术语的理解术语和定义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治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团或其结合体,或上述单位中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治理的一部分,不管其是否具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组织治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制定和实施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治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职业健康安全:阻碍或可能阻碍工作场所内职员或其他工作者(包括临时工作人员和合同方人员)、访问者或其他任何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组织自我设定的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要达到的职业健康安全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组织治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损害、疾病(不管严峻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有关的情况。事故是一种发生人身损害、健康损害或死亡的事件。持续改进:不断对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依照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全面改进。不符合:未满足要求。可同意风险:降低到依照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能够容忍水平的风险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可容许风险:依照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同意程度的风险。持续改进:不断对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是依照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全面改进。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损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其组合。危险源辨识:识不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纠正措施:为消消除已发觉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缘故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为为消除潜在的的不符合的缘故所采取的措施。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损害或健康损害的严峻性的组合。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操纵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同意予以确定的过程。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的差不多要素(共17个)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要素1)最高治理者应确定并批准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在界定的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范围内,确保其:适合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包括对损害与疾病预防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包括至少应遵守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因素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提供建立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框架;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传达到在组织操纵下工作的所有人员,使其意识到个人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可为相关方所猎取;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组织保持相关和适宜。集团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方针为:遵守法规,强化监督;预防为主,减少风险;以人为本,提高素养;科学治理,持续改进。宏兴股份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方针为:安全第一,一岗双责;遵守法规,持续改进。4.3策划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操纵措施的确定(要素2)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持续进行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决定必要的操纵方法。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程序应考虑:常规和特不规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人员的行为、能力及其他人为因素;来自工作场所外部会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操纵之下的人员造成不利于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来自工作场所周边、由组织操纵下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产生的危险源;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不论由组织或其他单位提供;组织、组织的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已纳入打算的变化;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的变更,包括临时的变化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阻碍;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操纵方法的实施有关的适用的法定义务;工作场所、过程、装置、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与人的能力相适应。组织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要求:依据组织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以确保该方法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确定风险、优先性排序,并形成文件;适用时包括操纵方法的应用;关于变更治理,组织应在这些变更开始之前,识不其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或其活动的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因素和风险;在决定操纵方法时,组织应确保对风险评价的结果予以考虑。决定操纵方法或考虑变更现有操纵方法时,应基于以下顺序对降低风险予以考虑:消除;取代;工程操纵;标识、警告和(或)管理操纵;个体防护用品。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决定操纵方法的结果形成文件并保持更新。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时,应确保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已决定的操纵方法加以考虑。危险源辨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当工作场所发生变化(如办公地点搬迁等)设备设施(如新购进一台搅拌机)及工艺(如由原来的合成生产改为来料加工)发生改变时,都要重新开展危险源辨识。对要素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操纵措施确定的理解充分识不危险源并正确评价风险、合理确定风险等级并选择操纵措施是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基础和动身点阻碍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制定阻碍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治理方案、运行操纵及监视测量等要素的实施和运行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操纵措施确定的步骤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操纵措施确定的步骤作业活动分类:编制业务活动表,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危险源辩识:辩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损害及如何受到损害风险评价:对与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作出主观评价,应考虑操纵的有效性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判定风险是否可同意:推断打算的或现有的操纵措施是否足以操纵并符合法律和组织的要求编制操纵措施打算(如有必要):编制打算以处理评价中发觉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评审操纵措施打算的充分性:针对已修正的操纵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为可同意风险。作业活动分类方法厂房内(外)的地理位置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时期打算的和被动性的工作确定的任务(如驾驶)按装置划分确定作业活动,依照工作性质和内容,先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再将此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作业活动可从单位厂房内、外的地理位置、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时期、有打算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包含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作业活动信息包括

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⑴任务:实施的位置,持续时刻、人员、实施频率等;⑵设备: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及其使用讲明;⑶物质: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其物理形态(烟气、蒸汽、液体、粉末、固体)和化学性质;⑷现场操纵方法:作业程序或作业文件,工作人员的能力及已同意的相关培训、硬件;⑸手工操作:可能要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形状、重量、表面特征,要用手移动物料的距离和高度等;⑹数据:作业活动及作业环境监测数据;⑺事故:与该工作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历。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操纵措施的确定作业活动危险源现行操纵措施暴露于风险中的人员损害的可能性损害的严峻程度风险水平依照评价结果需采取的行动治理细节,如评价者姓名、日期等危险源辩识危险源分类危险源辩识方法常用方法介绍危险源辩识—危险源分类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法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源载体)第二类危险源:可能导致能量/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划分法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与爆炸类危险源辩识—危险源分类(续)《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2009人的因素(生理、心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室内作业场所作业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所作业环境不良、地下作业场所作业环境不良)治理因素(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职业安全卫生规章制度不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职业健康治理不完善、其它治理因素缺陷)危险源辩识—危险源辩识过程收集识不所需资料,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及相关设计规范化学物理资料(MSDS)生产过程资料(流程图、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生产安全参数等)设备设施资料(用电线路及区域、管路结构及安全系统、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等)确定识不方法进行识不并填写《危险源辨识登记表》危险源辨识总则有助于识不危害的三个问题:a.存在什么危害(损害源)?b.谁(什么)会受到损害?c.损害如何样发生?也能够反过来询问:a.谁(什么)会受到损害?b.损害如何样发生?c.存在什么危害(损害源)?其他危险、危险源参照事故类不和职业病类不进行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共分为20类(1)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损害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损害,不包括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2)车辆损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损害事故。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矿车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运输挂钩、跑车事故;(3)机械损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损害。如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躯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构缠压住等。但属于车辆、起重设备的情况除外;(4)起重损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损害事故。包括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机械损害,但不包括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损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式跌倒;(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损害的事故。适用于触电、雷击损害。如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或棵露的临时线,漏电的手持电动手工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雷击损害;触电坠落等事故;(6)淹溺:指因大量水经口、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堵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适用于船舶、排筏、设施在航行、停泊.作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7)灼烫:指强酸、强碱溅到躯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事故。适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灼伤、放射性皮肤损伤等损害。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8)火灾:指造成人身伤亡的火灾事故。不适用于非企业缘故造成的火灾,比如,居民火灾蔓延到企业。此类事故居于消防部门统计的事故;(9)高处坠落: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损害事故。适用于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的坠落,也适用于山地面踏空失足坠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但排除以其他类不为诱发条件的坠落。如高处作业时,因触电失足坠落应定为触电事故,不能按高处坠落划分;(10)坍塌:指建筑物、构筑、堆置物的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挖掘沟、坑、洞时土石的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事故,或因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11)冒顶片帮: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顶板垮落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简称为冒顶片帮。适用于矿山、地下开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12)透水:指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适用于井巷与含水岩层、地下含水带、溶洞或与被淹巷道、地面水域相通时,涌水成灾的事故。不适用于地面水害事故;(13)放炮: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适用于各种爆破作业。如采石、采矿、采煤、开山、修路、拆除建筑物等工程进行的放炮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14)瓦斯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了达到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要紧适用于煤矿,同时也适用于空气不流通,瓦斯、煤尘积聚的场合;(15)火药爆炸:指火药与炸药在生产、运输、贮藏的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适用于火药与炸药生产在配料、运输、贮藏、加工过程中,由于振动、明火、摩擦、静电作用,或因炸药的热分解作为,贮藏时刻过长或因存药过多发生的化学性爆炸事故,以及熔炼金届时,废料处理不净,残存火药或炸药引起的爆炸事故;(16)锅炉爆炸: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适用于使用工作压力大干0.7表大气压(0.07兆帕)、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以下简称锅炉),但不适用于铁路机车、船舶上的锅炉以及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的锅炉;(17)容器爆炸:容器(压力容器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容器爆炸是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即物理性爆炸,包括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与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产生的化学爆作,也称容器的二次爆炸;(18)其他爆炸:凡不属于上述爆炸的事故均列为其他爆炸事故;如:①可燃性气体如煤气、乙炔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②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如汽油挥发气引起的爆炸;③可燃性粉尘以及可燃性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起的爆炸;④间接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相混合,或者可燃蒸气与空气相混合(如可燃固体、自燃物品,当其受热、水、氧化剂的作用迅速反应,分解出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遇火源爆炸的事故。炉膛爆炸,钢水包、亚麻粉尘的爆炸,都属于上述爆炸方面的,亦均属于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如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废弃的坑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不通风的地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有时会发牛突然晕倒,甚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两种现象合为一体.称为中毒和窒息事故。不适用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毒和窒息的事故,也不适用干慢性中毒的职业病导致的死亡;(20)其他损害:凡不属于上述损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损害,如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不安全行为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1.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1.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1.4不记得关闭设备1.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1.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1.7奔驰作业1.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1.9机械超速运转1.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1酒后作业1.12客货混载1.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14工件紧固不牢1.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16其它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2.1拆除了安全装置2.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2.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2.4其它3使用不安全设备3.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3.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3其它4手代替工具操作4.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4.2用手清除切屑4.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6.1冒险进入涵洞6.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6.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6.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同意进入油罐或井中6.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6.6冒进信号6.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6.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6.9私自搭乘矿车6.10在绞车道行走6.11未及时了望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1.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11.2未戴防护手套11.3未穿安全鞋11.4未戴安全帽11.5未佩戴呼吸护具11.6未佩戴安全带11.7未戴工作帽11.8其它12不安全装束12.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12.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12.3其它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不安全状态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1.1无防护1.1.1.1.1.1.1.1.1.1.1.10未安装防止1.1.2防护不当1.1.1.1.1.1.1.1.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2.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2.2.2.2.2.2.2.2.2强度不够2.2.2.2.2.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2.3.1设备带2.2.2.4维修、调整不良2.2.2.2.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3.1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3.2所用的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4.1照明光线不良4.4.4.4.2通风不良4.4.4.4.4.4.4.4.3作业场所狭窄4.4作业场地杂乱4.4.4.24.4.4.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4.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4.7地面滑4.4.4.4.8贮存方法不安全4.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其他危险、危险源参照职业病类不进行分类《职业病目录》-2002,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115种。一、尘肺(13)六、职业性皮肤病(8)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七、职业性眼病(3)三、职业中毒(56)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九、职业性肿瘤(8)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十、其他职业病(5)危险源提示表作业活动期间存在以下危险源吗?a.在平地上滑倒(跌倒);b.人员从高处坠落;c.工具、原材料等从高处坠落;d.头上空间不足:e.与工具、原材料等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害;f.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型、修理和拆卸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害;g.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h.火灾和爆炸;i.对职员的暴力行为;j.可吸入的物质;k.可损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l.可通过皮肤接触和汲取而造成损害的物质;m.可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造成损害的物质;n.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o.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p.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q.照明水平;r.易滑、不平坦的场地(地面);s.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t.承包方人员的活动。u.应考虑其工作活动和作业场所的特点。危险源辩识方法询问、交谈现场观看查阅有关记录猎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危险源辩识常用方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岗位分析确定岗位类不列出岗位所有作业内容界定各作业的执行步骤分析每一步骤的可能危害流程分析将生产流程分成许多单元针对每一流程单元,分析可能的偏差及危害危险源辩识常用方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危险源辩识常用方法—安全检查表法为系统地辨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结合流程,依据专业经验、标准或法规设计检查表,查找安全卫生危害。优点:可关心缺乏经验的人员执行分析缺点:识不的危害完全依靠检查表的设计危险源辩识常用方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源辩识方法常用方法介绍—危害及操作研究(HAZOP)要紧用于对工艺过程和设备工程造成危害的分析,具体步骤选择一个生产制造单元(设备)选择其中一操纵参数假设偏离情况分析偏离缘故及后果危险源辩识方法常用方法介绍—危害及操作研究(HAZOP分析表)生产单元参数偏离可能缘故可能后果压力炉加压压力高压力表不准过压爆炸(防弹玻璃操纵器失灵生产流程中一单元)危险源辩识方法集思广益法全体动员,运用头脑风暴及经验提出识不的危害技术小组评估推断识不的正确性确认、登记所识不的危害风险评价风险评价的方法:推举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D=LEC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注意点:风险评价标准要固定,定义清晰,不因人、时而异不同类的风险的重要性评分要有区不已存在的安全操纵措施在评估时应假设没有风险评价及操纵措施的确定选择操纵措施时应考虑的因素a.假如可能,则完全消除危害或消灭风险来源,如用安全物质取代危险物质;b.假如不可能消除,则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器;c.可能的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同意能力;d.利用技术进步改进操纵;e.措施用于爱护每一个人;f.将技术操纵与程序操纵结合起来往往是必要的;g.引入打算的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需求;h.关于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只有在所有其它可选择的操纵措施均被考虑之后才可作为最终手段予以考虑;i.应急安排的需求;操纵措施的确定操纵措施包括治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应按以下顺序选择操纵措施:1、消除风险,如用无毒、非可燃物代替高毒、高燃物质;2、降低风险:a.采纳低毒、低燃物代替高毒、高燃物;b.将危险源与同意者隔离;3、限制风险,采纳工种技术措施(自动装置)和治理措施(减少暴露时刻等);4、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仅当无立即可行的其他方式,作为临时暂且措施,才使用个体防护装置。风险评价及操纵措施的确定操纵措施打算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制定的操纵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受阻碍的人员如何评价打算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打算的操纵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在面对专门大的工作压力下仍不被忽视?持续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持续改进a.同一生产单元或单位连续发生同类隐患或发生事故;b.采纳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的作业方式或行为模式,工艺及活动发生较大性质改变;c.人员进行了大量调整;d.职责进行了重新分配;e.生产规模及产品发生变化;f.相关方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g.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H.其它需要进行评审的情况。危险源辨识后续工作在操纵措施通过评审,确认可行后,应组织将操纵措施纳入治理制度、规程和作业标准中予以文件化。按公司文件要求,应组织对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清单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时刻、地点、交底内容、交底人、被交底人。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要素3)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识不和猎取适用的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及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时,对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组织应保持相关信息的更新。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应传达给在组织操纵下工作的人员和其他相关方。具体工作要求:收集法律法规的文本,识不适用的条款,并形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猎取途径要紧有网络、报刊、会议、书店等方式。各单位依照本单位的特点,在猎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时,对其适用性进行识不,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公司有关部门。各单位要建立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安全处和各单位要依照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变化,及时更新公司和本单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已确认适用于公司和各单位的法规和其他要求要及时下达、宣贯。第二讲:体系的由来、方针和策划(下)不安全状态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1.1无防护1.1.1.1.1.1.1.1.1.1.1.10未安装防止1.1.2防护不当1.1.1.1.1.1.1.1.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2.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2.2.2.2.2.2.2.2.2强度不够2.2.2.2.2.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2.3.1设备带2.2.2.4维修、调整不良2.2.2.2.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3.1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3.2所用的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4.1照明光线不良4.4.4.4.2通风不良4.4.4.4.4.4.4.4.3作业场所狭窄4.4作业场地杂乱4.4.4.24.4.4.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4.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4.7地面滑4.4.4.4.8贮存方法不安全4.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其他危险、危险源参照职业病类不进行分类《职业病目录》-2002,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115种。一、尘肺(13)六、职业性皮肤病(8)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七、职业性眼病(3)三、职业中毒(56)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九、职业性肿瘤(8)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十、其他职业病(5)危险源提示表作业活动期间存在以下危险源吗?a.在平地上滑倒(跌倒);b.人员从高处坠落;c.工具、原材料等从高处坠落;d.头上空间不足:e.与工具、原材料等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害;f.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型、修理和拆卸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害;g.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h.火灾和爆炸;i.对职员的暴力行为;j.可吸入的物质;k.可损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l.可通过皮肤接触和汲取而造成损害的物质;m.可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造成损害的物质;n.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o.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p.不适当的热环境,如:过热;q.照明水平;r.易滑、不平坦的场地(地面);s.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t.承包方人员的活动。u.应考虑其工作活动和作业场所的特点。危险源辩识方法询问、交谈现场观看查阅有关记录猎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危险源辩识常用方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岗位分析确定岗位类不列出岗位所有作业内容界定各作业的执行步骤分析每一步骤的可能危害流程分析将生产流程分成许多单元针对每一流程单元,分析可能的偏差及危害危险源辩识常用方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危险源辩识常用方法—安全检查表法为系统地辨识和诊断某一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结合流程,依据专业经验、标准或法规设计检查表,查找安全卫生危害。优点:可关心缺乏经验的人员执行分析缺点:识不的危害完全依靠检查表的设计危险源辩识常用方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源辩识方法常用方法介绍—危害及操作研究(HAZOP)要紧用于对工艺过程和设备工程造成危害的分析,具体步骤选择一个生产制造单元(设备)选择其中一操纵参数假设偏离情况分析偏离缘故及后果危险源辩识方法常用方法介绍—危害及操作研究(HAZOP分析表)生产单元参数偏离可能缘故可能后果压力炉加压压力高压力表不准过压爆炸(防弹玻璃操纵器失灵生产流程中一单元)危险源辩识方法集思广益法全体动员,运用头脑风暴及经验提出识不的危害技术小组评估推断识不的正确性确认、登记所识不的危害风险评价风险评价的方法:推举使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D=LEC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注意点:风险评价标准要固定,定义清晰,不因人、时而异不同类的风险的重要性评分要有区不已存在的安全操纵措施在评估时应假设没有风险评价及操纵措施的确定选择操纵措施时应考虑的因素a.假如可能,则完全消除危害或消灭风险来源,如用安全物质取代危险物质;b.假如不可能消除,则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压电器;c.可能的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同意能力;d.利用技术进步改进操纵;e.措施用于爱护每一个人;f.将技术操纵与程序操纵结合起来往往是必要的;g.引入打算的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需求;h.关于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只有在所有其它可选择的操纵措施均被考虑之后才可作为最终手段予以考虑;i.应急安排的需求;操纵措施的确定操纵措施包括治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应按以下顺序选择操纵措施:1、消除风险,如用无毒、非可燃物代替高毒、高燃物质;2、降低风险:采纳低毒、低燃物代替高毒、高燃物;将危险源与同意者隔离;3、限制风险,采纳工种技术措施(自动装置)和治理措施(减少暴露时刻等);4、使用个体防护装置,仅当无立即可行的其他方式,作为临时暂且措施,才使用个体防护装置。风险评价及操纵措施的确定操纵措施打算应在实施前予以评审,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1)制定的操纵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2)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3)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4)受阻碍的人员如何评价打算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打算的操纵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在面对专门大的工作压力下仍不被忽视?(6)持续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持续改进a.同一生产单元或单位连续发生同类隐患或发生事故;b.采纳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的作业方式或行为模式,工艺及活动发生较大性质改变;c.人员进行了大量调整;d.职责进行了重新分配;e.生产规模及产品发生变化;f.相关方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g.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H.其它需要进行评审的情况。危险源辨识后续工作在操纵措施通过评审,确认可行后,应组织将操纵措施纳入治理制度、规程和作业标准中予以文件化。按公司文件要求,应组织对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清单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时刻、地点、交底内容、交底人、被交底人。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要素3)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识不和猎取适用的法规和其他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及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时,对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组织应保持相关信息的更新。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信息应传达给在组织操纵下工作的人员和其他相关方。具体工作要求:收集法律法规的文本,识不适用的条款,并形成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猎取途径要紧有网络、报刊、会议、书店等方式。各单位依照本单位的特点,在猎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时,对其适用性进行识不,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公司有关部门。各单位要建立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安全处和各单位要依照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变化,及时更新公司和本单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已确认适用于公司和各单位的法规和其他要求要及时下达、宣贯。4.3.3目标和方案(要素4)组织应针对内部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文件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如可行,目标应可测量。目标应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包括损害和疾病预防、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以及持续改进的承诺。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与组织应遵守的其它要求,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可选技术方案与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用以实现其目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案,其中至少应包括:a)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的职责;b)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时刻表。职业健康安全方案应定期并按打算的时刻间隔进行评审,必要时,应调整职业健康安全方案,以确保实现目标。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方案通常是用来操纵不可同意风险的,目标必须是能够完成的,假如条件同意,目标应当予以量化,以便于考核。(如:杜绝工亡事故、特种作业人员员持证上岗率100%、重大生产、设备、火灾事故为0等)职业健康安全治理方案要与组织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同时必须具备职责、权限和完成时刻表等要素,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规范的治理方案。目标的制定依据和要求a.目标的制定应符合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即:要以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为指导,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结果与法规和其他要求为依据,同时综合考虑公司生产、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及可选方案和职员综合素养,考虑经营治理、经济条件与竞争的要求以及相关方的建议等。b.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能够:降低风险的级不或较好地操纵风险;突出对事故的预防;尽可能的量化和可测量。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制定、修订与评审a.安全处依照上年度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目标和各单位的情况,确定本年度职业健康安全目标。b.安全处将确定后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与相关单位协商后报治理者代表审核,由最高治理者主持会议审议,批准后下达到各单位。c.各单位要依照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或修订本单位的目标,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打算表》,并上报安全处备案。e.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要形成文件。目标实施情况监测a.安全处每半年对公司和相关单位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上报治理者代表;各单位至少每季度对本单位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自评。b.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逐级传达,确保相关职员能够及时猎取,相关职员可对目标和目标完成情况提出建议和举报。c.当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目标和指标。职业健康安全治理方案的差不多要求a.治理方案应与目标相符。b.治理方案要有可行的措施。c.治理方案要有完成时刻和进度。d.治理方案应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规定相关职责。e.治理方案应有资金预算。f.治理方案应有竣工验收要求和验收责任部门。治理方案的要紧形式治理方案能够包括安全技术措施打算(安措打算)或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相关的设备大中修打算、设备检修打算、技术创新项目打算、其他专项治理项目等。治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a.各单位依照职业健康安全的目标,制定治理方案,并由本单位要紧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b.所有治理方案均填写《职业健康安全治理方案一览表》。治理方案的检查、评审和修订a.各单位应对治理方案的有效性组织评审,当治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发觉重大问题或无法接着实施时,应对治理方案进行评审和更新。b.各单位每季度组织一次对本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治理方案实施情况的自检;安全处对职业健康安全治理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督查。4.4实施与运行4.4.1资源、作用、责任、职责与权限(要素5)职业健康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的最终责任由最高治理者承担。最高治理者应做出承诺,以:a)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操纵及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所需要的资源。注1: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门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及财力资源。b)规定作用、分配责任及职责、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作用、职责、责任与权限应形成文件并予以沟通。组织应在最高治理层中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健康安全,不管他(们)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和权限,以便:a)确保按本标准建立、实施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b)确保向最高治理者报告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绩效以供评审,并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提供依据。注2:最高治理者代表(例如一个大的组织中董事会或执委会成员)应被授予治理下属职责的同时仍有确定的责任。在组织操纵下工作的所有人员应该承担其相应的作用。所有承担治理职责的人员,都应表明其对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组织应确保其工作场所内的所有人员在其所操纵的区域内负有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包括遵守组织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各单位最高治理者应指定一名班子成员作为治理者代表承担特定职责,治理者代表的职责是负责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除治理者代表之外,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还应有一名或几名职员代表,参加沟通和协商。各单位职业健康安全治理通用职责a.按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开展相关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b.负责本单位相关体系文件的编制、修订并组织实施;c.负责本单位文件、资料和记录的操纵与治理;d.执行与本单位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建立、实施和检查相关体系文件;e.负责本单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操纵策划工作;f.负责相关目标的分解、落实,制定、实施与报告本单位有关目标和治理方案;g.负责建立和配置本单位职业健康安全组织机构和人员;h.负责本单位职员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与能力的培训;i.负责本单位职业健康安全相关信息的协调和交流;j.负责编制本单位内部相关应急预案,并按应急预案进行应急预备,在出现紧急情况或发生潜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或按程序进行处置;k.负责对本单位事故、事件、不符合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l.负责提供与本单位(部门)工作有关的内部审核及治理评审资料,以及审核和治理评审中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m.负责职业禁忌症人员的调岗并合理安排。职员职业健康安全通则a.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b.严格按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文件的要求工作;c.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丰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d.检查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状况,随时提出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e.及时报告周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事件、事故,按要求参与应急处理;f.参与相关危险源识不、风险运行操纵;g.参加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和会议;h.爱护并正确使用设备、工具及个体防护用品。4.4.2能力、培训和意识(要素6)组织应确保在其操纵之下,其工作表现可能阻碍职业健康安全的所有人员应具备胜任其所承担的任务能力,该能力基于备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并应保留相关记录。组织应识不与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相关的培训需求。组织应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应评估培训或采取的其他措施的有效性,并应保留相关记录。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确保在组织治理下工作的人员都意识到:a)个人的工作活动、行为中实际或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阻碍(后果),以及个人工作改进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效益;b)在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程序,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要求,包括应急预备和响应(见4.4.7)方面的作用、职责和重要性;c)偏离规定程序的潜在后果。培训程序应考虑不同层次的:a)职责、能力、语言能力和读写能力;以及b)风险。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职员的安全意识,使之具有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工作的能力。本要素重点关注的是职员的上岗资质以及安全意识和能力。如驾驶员的驾驶证和上岗证,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证等。各单位依照体系文件要求确定培训需求和其他要求,向人事企管处上报培训需求打算,由人事企管处编制年度培训打算并组织实施。培训由公司、单位、作业区、班组四级组织实施,培训方式可采取脱产培训、岗位培训、自学等形式。学员培训结业前应进行考试或考核,可依照文件要求给予不合格者转岗或安排重新培训。培训内容要紧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知识;安全治理制度;危险源辨识和操纵措施;事故预防及应急知识和技能;专门作业专业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标准)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等。培训效果评价:以学员培训后的考试(考核)成绩和各单位每月对所承担的培训工作的综合性效果分析作为培训效果的评价依据。能力评价: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班组长及各岗位人员进行能力评价,对能力评价不合格的,应及时组织培训,对培训后仍达不到要求者应撤换或转岗。资格确认:各单位负责人、安全治理人员、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内审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必须通过相应的培训和作业资格鉴定后方可上岗,对有安全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写入岗位讲明书。资格确认工作由公司各专业部门负责,并报人事企管处备案。已取得政府相关专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证书的人员,视同其资格得到有效认可。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班组活动、板报、报纸、内网信息、广播、电视、事故案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全体职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职员安全意识和持续改进的自觉性,使安全成为适应。三级安全教育:新入厂或离岗一年以上的职工上岗前通过厂、作业区(分厂)、班组三级的安全教育。转岗安全教育:职工因改变工种或工种未改变而工作岗位变动后在作业区(分厂)、班组同意的安全教育(含临时性调岗)。复工安全教育:离岗10天以上的复工人员在作业区(分厂)、班组同意的安全教育。安全资格培训:生产经营单位要紧负责人、安全生产治理人员(要紧指安全治理网络中的人员)在具备安全培训资质的机构同意的安全生产治理资格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其它必要的培训。三级安全教育要紧内容a.厂级安全教育: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本单位生产工艺流程、要紧危险源及操纵措施;公司及厂安全生产治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知识;本单位安全动态;典型事故案例;应急救援预案。b.作业区(分厂)级安全教育:本作业区生产工艺流程、要紧危险源及操纵措施;危险源辩识方法;各种事故的处理、紧急抢救知识;应急救援预案;作业区的安全生产治理要求。c.班组级安全教育:本班组危险源及操纵措施;本岗位、工种及对应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标准;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所操作机械设备、工器具的安全使用要求;常见事故的处理、紧急抢救知识;差不多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安全色、安全标志的内容;应急救援预案;本班组发生过的事故教训及操纵措施;互保对象及内容。转岗安全教育内容:新岗位的生产工艺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标准、相关治理制度、危险源及操纵措施等。复工安全教育内容: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标准、案例、新增危险源及操纵措施等。实习人员的安全教育:本单位职工安全通则;实习区域的危险源及操纵措施;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与实习内容有关的安全治理规定;常见事故的处理、紧急抢救知识;安全色及安全标志的内容;应急救援预案等。日常安全教育以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标准、危险源及操纵措施等为要紧内容。各单位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产品、新设备、新设施、新材料时应及时对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节假日前后应组织全体职工进行节前、节后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时刻的规定厂级、作业区/分厂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各40学时转岗安全教育40学时复工安全教育作业区、班组各4学时其它安全教育视具体情况确定各单位、项目部每年必须组织一次以上全员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转岗、复工及其他安全教育结束时要进行书面考试,考试合格人员方具备上岗条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标准、危险源操纵措施、安全职责一类的考试,以满分为及格线;其它内容的考试以60分为及格线。《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对发生人职员亡及以上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要紧负责人和安全治理人员,要重新参加安全培训考试。矿山、危险物品等高危企业要对新职工进行至少72学时的安全培训,建筑企业要对新职工进行至少32学时的安全培训,每年进行至少20学时的再培训;非高危企业新职工上岗前要通过至少24学时的安全培训,每年进行至少8学时的再培训。对因未培训、假培训或者未持证上岗人员的直接责任引发重特大事故的,所在企业要紧负责人依法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矿长(厂长、经理),实际操纵人依法承担相应责任。高危企业新职工安全培训合格后,要在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带领下,实习至少2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公司规定所有新职工均为3个月)4.4.3沟通、参与和协商(要素7)4.4.3.1沟通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于针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危害因素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的:a)组织不同职能和层次间的内部沟通;b)与合同方及工作场所内其他访问者间的沟通;c)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形成文件和回应。4.4.3.2参与和协商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供:a)职员通过以下途径:适当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决定操纵方法;适当参与事件调查;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建立与评审;参与商讨阻碍其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在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上的代表性。应向职员通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包括谁是他们在职业健康安全事务方面的代表。b)与合同方协商任何阻碍其职业健康安全的变化。适用时,组织应确保就外部相关方的职业健康安全事务进行协商。协商、沟通的要紧内容有:参与风险治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和评审;参与商讨阻碍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的职员代表和治理者代表;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内部信息沟通:是指公司内部各部门/单位之间的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外部信息沟通:是指公司与外部相关方职业健康安全的信息交流。公司及各单位应及时传递有关职业风险和治理信息,保证职员及时了解有关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治理信息并发表意见。沟通可采取会议、文件、报告、报表、电话和电子传媒等方式,确保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的上传下达和横向传递。公司各层次、各单位之间的信息,由信息产生单位按相关规定传达到相关单位和人员。各单位负责业务范围内与相关方的信息沟通,重要的职业健康安全信息,向主管部门、安全处和分管领导及治理者代表汇报,由主管部门依照批示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相关单位和相关方。公司及各单位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应当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操纵措施的确定,事件调查,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和评审等职业健康安全治理工作。在公司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中产生的信息,应记录其内容和处理结论。内部信息沟通内部信息交流的要紧内容:a.高层治理者及各单位对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做出的决策;b.体系运行中产生的信息;c.各部门/单位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报告、报表、建议等;d.应急信息:如伤亡事故、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等情况下的信息;e.职员及其代表的意见或建议;f.其他内容。内部信息交流方式:a.会议、板报;b.文件、报表、通报、通知、纪要;c.酒钢内部网;d.其他方式。内部信息交流的内容及要求a.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委会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及时传递高层治理者对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做出的指示或决策,并交流体系运行情况;b.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文件由安全处办理;各单位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文件由各单位自行办理,重要的文件、资料报安全处备查;c.工会通过与职员交流或与职员代表座谈形式收集职员的意见和建议;d.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报表、报告、建议等;e.紧急状态下的信息交流;f.发生人身损害事故或意外事件的信息交流;g.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单位的整改情况;h.以上信息传递方式,有会议记录、报告及报表、信息登记等记录。信息应及时传递到相关单位(部门)及人员。外部信息交流外部信息交流的要紧内容:a.上级部门对职业健康安全检查、检测的结果及反馈信息;b.相关方的抱怨与投诉;c.法规和其他要求;d.其他外部信息。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a.上级来文;b.各相关外部机构来函、来信、来电;c.对外提交报告、报表、回复等;d.对外宣传及媒体传播;e.其他方式。参与和协商公司组织进行以下活动时,应有相关职员或其代表参与。a.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操纵措施确定的过程;b.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文件,特不是作业指导文件的制定、修订和评审;c.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发生变化时。职员或其代表参与方式:a.职员代表大会、座谈会等相关会议;b.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对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4.4.4文件(要素8)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b)对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范围的描述;c)对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要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d)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e)组织为确保对涉及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操纵所需要的文件,包括记录。注:重要的是,文件要与危害因素和风险的复杂程度相适应,在满足有效性和效率的前提下使文件数量尽可能少。本要素的要紧目的在于建立和保持足够的文件并及时更新,以便起到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得到充分了解和充分有效地运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文件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治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公文、记录等。职业健康安全治理手册应符合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要求》的规定,对各要素提出总体治理要求和要点。职业健康安全治理程序文件是治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实现体系要紧要素的具体工作程序。作业文件是针对具体岗位、活动或治理事项所进行的具体规定,是对上述文件的支持,内容包括规程、规定、实施细则、工作标准和应急预案等。记录对上述三层次文件给予支持,为体系运行提供查询和追踪依据。对质量、环境治理体系已存在的文件和记录,或原有的规章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可直接采纳的,直接引用其名称和文号,其操纵按上述体系要求执行,在通过评审与本体系要求不符时,按本体系文件操纵要求修订。对应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要求》中各个要素,从治理手册至作业文件,均提供查询的相关文件和记录的名称或编号,以供查询。公司体系文件编写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精简,以便于掌握和指导作业,文件可不拘于格式,但必须满足文件编制、审批、公布、查询和追踪的要求。4.4.5文件操纵(要素9)应对本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要求的文件进行操纵。记录是一种专门类型的文件,应按照4.5.4的要求进行操纵。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确保:a)在文件公布前进行审批,确保其其适宜性;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审批;c)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d)确保在使用处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确保文件字迹清晰,易于识不;f)确保对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所需的外來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操纵;g)防止对作废(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如须将其保留,要做出适当的标识。文件操纵要紧目的是便于查找,当文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传达到职员,保证重要岗位人员的作业文件是最新版本。所有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文件批准与公布按《文件操纵程序》执行。文件的更新或更改按照《文件操纵程序》进行,严禁未经授权和批准任意更改,更改应有记录。所有文件都要进行归口治理。文件的发放与回收应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运行的相关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应迅速将失效文件从所有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需作资料保存的作废文件不能与现用文件一同存放,应标识另存。文件的评审文件要定期组织评审,以确保文件的持续适用。文件的评审由文件起草单位组织进行,每年一次,专门情况单独评审。评审可采纳会议、表格传递等方式。4.4.6运行操纵(要素10)组织应确定与所认定的需采取操纵措施的危害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以治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应包括对变更的治理(见4.3.1)。关于这些运行和活动,组织应实施及保持:a)适合于组织及其活动的运行操纵;组织应将这些运行操纵整合于整个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b)与采购的物资、设施和服务相关的操纵;c)与工作场所内合同方人员和其他来访者相关的操纵;d)关于因缺乏形成文件的程序而可能导致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e)因缺乏运行准则可能导致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时,明确规定运行准则。在进行了4.3.1至4.3.3(策划)之后,应当按照策划的结果进行实施。本要素是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不符合报告重点“光顾”的对象。各单位识不、评价出的风险,按风险级不分不治理和操纵,使之全部处于受控状态。实施风险操纵或治理的相关人员应同意培训,熟知其职责和工作方法,通过培训提高职员安全意识和风险操纵技能。公司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都要同意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与考核,以及时发觉并纠正不符合问题。所有需要采取操纵措施的运行和活动,必须制定相关治理文件,并传达到所有需要执行方或人员,并监督执行。各单位、部门运行操纵的重点是:重大危险源、重点危险场所、高度及以上危险源的操纵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其他易发生严峻损害的生产环节,如:涉及煤气、天然气等的危险气体介质的作业,高压电系统,涉及液态金属和熔渣生产、吊运、翻卸的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危险作业审批治理,检修停送电治理,相关方治理等方面。镜铁山矿、西沟矿、天亨和天泽公司、昕昊达公司等矿山单位要加强对重点工艺、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安全治理,地下矿山要以整治通风治理、提升运输、掘进施工、供电通讯等关键环节为重点,做好防透水、防中毒窒息、防冒顶片帮、防坠落、防火灾、防采空区塌陷、防爆破事故的措施落实。露天矿山要结合季节露天作业特点加强边坡、排土场、溜井口和运输车辆安全治理。涉及危险化学品单位要加强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治理,单位负责人、安全治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要加强生产、检修、点检、维护等过程中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各类报警检测仪器、防护器具要正确使用,现场发觉异常情况时要迅速撤离。储运部加油站、中心油库和焦化化产区域、动力制氧区域要加强外来车辆治理,保证各项安全措施有效落实。有关煤气及其他危险气体介质作业的安全治理规章制度必须健全、完善,气体介质检测报警仪和呼吸器具配备、安装、使用、检定必须规范。高炉风口及以上平台、转炉炉口以上平台、煤气柜活塞上部、烧结点火器及热风炉、加热炉、管式炉、燃气锅炉等易产生煤气泄漏的区域及焦炉地下室、加压站房、风机房、封闭或半封闭空间等要安装设置固定式报警装置。进入煤气区域的作业人员按照规定携带便携式报警仪,使用防爆工(器)具,禁止用铁质器具敲打管线、法兰等情况;带煤气作业时,如抽堵盲板、开闭眼睛阀、更换探料尺、盘根、煤气管道扳眼接管等,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等手续,作业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易燃易爆设施内检修、动火,是否及时清理易燃易爆物品,落实相关规定和各项安全措施。氧气区域作业要严格按规定检测氧气含量,防止氧气爆燃事故发生。氮气区域作业要做好通风和空气质量检测。蒸汽系统作业要防止人员烫伤,与煤气系统连接点应使用软连接,使用后断开;与煤气系统硬连接的点要有可靠的防止煤气反窜的装置和措施建设施工和检(维)修等交叉作业:必须制定施工或检修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方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定现场专职安全治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生产区域与施工区域必须进行有效的煤气和窒息性气体的隔断措施,在安全措施确认后实施作业。施工前必须对相关方要进行安全告知。立体交叉作业要制订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人员及物料坠落伤人检修作业要严格执行《设备检修安全治理制度》的规定,认真执行停送电和检修换牌。各单位必须制订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挂牌、停送电制度(要明确区分作业活动、责任人和岗位),对检修、润滑、紧固、清理、点检、卫生清扫等接近运转设备的作业活动明确需要停电、挂牌及相关的安全要求;凡需要进入设备、设施内作业的,必须停电、挂牌,专人监护;任何运转设备必须在有操作牌的情况下方可操作。对同一台设备,不管几个班组或作业区进行检修作业,必须分不执行挂牌。在检修烟道、竖窑、电梯等大型设备时,为防止其他人员误关门、封闭,要在进出门或通道上实行挂牌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确认。进入相对密闭的空间、存在其它气体介质可能的设备、设施、装置内检修,必须采取可靠的介质隔断和置换措施,经检测气体含量合格后方可进入,而且要定时检测空气质量,人员进入后应有专人监护。所有对轮式车辆及其附属设施的检修,检修单位必须携带阻车器对车辆进行固定,或在可能来车的方向设置阻车器后方可作业并设置临时警戒线,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规范使用安全带。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必须采纳冶金铸造起重机吊运,吊运线路与建(构)筑物以及作业人员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不得设置在熔融金属的吊运(运输)阻碍范围内。生产、处置和贮存高温熔融金属的设施必须有防水措施,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应存在滴、漏水隐患,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中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高炉停炉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并办理相关审批、确认手续,切割或拆除设备设施或装置前,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放残铁前,要对残铁口内碳砖受侵蚀情况进行检测评估,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相关单位要完善涉及液态金属(熔渣)的应急救援预案,对存在液态金属和熔渣喷溅的区域要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打水点,对必需的应急物资要保证充足备用。其他接触高温物料的单位(选烧厂、焦化厂、轧钢工序)要做好防止灼烫伤的措施。危险作业要执行审批制度,制定安全措施并经批准后方可实施下述作业属危险作业:(一)在易燃易爆部位的动火作业;(二)高度在15m以上的高处作业;(三)爆破或有爆炸危险的作业(矿山除外);(四)起吊安装大(重)型设备的作业;(重量20吨以上、长度10米以上、高度20米以上、两台及以上起重设备协同作业)(五)特不规带电作业及临时用电作业;(六)密闭(受限)空间作业;(七)处理化学毒品、易燃易爆物、放射性物质的作业;(八)有急性中毒或窒息危险的作业;(九)在轻质屋面(石棉瓦、玻璃瓦等)上的作业;(十)其它危险作业(断路作业、盲板抽堵等)。有限空间作业要完善相关治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原则,未经批准、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要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通风、检测、照明、通讯、应急救援等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监督作业人员的佩戴和使用;要明确作业现场的负责人、监护人员,严禁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入口应设置明显的提示和警示标志。建设项目施工安全治理:各项目部应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安全治理协议》,加强对施工单位治理、参与重大施工方案联合审查,施工单位现场作业的安全治理及施工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佩戴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等情况。各建设项目治理单位要依照冬季施工的特点,加强施工用电、登高架设、起重升降机、取暖设施、劳保穿戴等方面的治理,确保冬季施工安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作业:存在粉尘等可能产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设备设施,采取抑爆、阻爆(隔爆)、泄爆等措施,并在其附近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告知作业人员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炼铁喷煤系统、储运料场和输煤皮带通廊、动力厂热力分厂煤粉系统要重点操纵。凡是与外协单位签订合同的单位,都要认真审核外协单位的资质证照是否齐全有效,梳理外协单位的治理状况,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单位坚决不能入围,人员资质不符合规定的不同意上岗。与外协单位必须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安全协议必须由合同签订人签字方可生效,对外协单位的安全告知必须要明确列出具体作业区域及作业活动存在的危险源和操纵措施。各业务发包单位不能“以包代管”、“包而不管”,要定期检查业务承包单位的作业区域,督促外协单位遵守公司的安全治理规章制度,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各单位必须监督业务大包的外协单位建立健全安全治理规章制度,不得直接使用业主单位制度和规程,并对外协单位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安排专人进行监督治理,定期进行检查。产生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区域及其相关操纵措施的典型示例如下:

a)一般操纵措施

——设施、机械和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修理,以预防不安全状况的产生;

——通畅的人行通道的治理和维护;

——交通治理(如车辆和行人的分离治理等);

——工作台的提供和维护;

——热环境(温度、空气质量)的保持;

——通风系统和电气安全系统的维护;

——应急打算的保持;

——与旅行、威吓、性骚扰、毒品和酗酒等相关的政策;

——健康方案(医疗监护方案);

——与特定操纵措施的使用有关的培训和意识方案(如工作许可证制度等);

——进入工作场所的操纵措施。

b)危险任务的执行

——程序、工作指令或经核准的工作方法的使用;

——合适的设备的使用;

——对执行危险任务的人员或承包方的资格预审和(或)培训;

——工作许可证制度、事先批准或授权制度的使用;

——操纵人员进出危险作业现场的程序;

——预防健康损害的操纵措施。

c)危险材料的使用

——所确立的库存水平、存储位置和存储条件;

——危险材料的使用条件;

——危险材料可用区域的限制;

——安全储存的规定和入库的操纵措施;

——材料安全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提供和访问;

——辐射源的防护;

——生物污染物的隔离;

——应急设备的使用知识和可利用性(4.4.7)。

d)设施和设备

——设施、机械和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修理,以预防不安全状况的产生;

——洁净畅通的走道的治理和维护以及交通治理;

——个体防护装备(PPE)的提供、操纵和维护;

——职业健康安全设备如防护装置、防坠落系统、停机系统,受限空间救援设备、锁定系统、火灾探测和灭火设备、有害暴露监视装置、通风系统和电气安全系统等的检查和测试;

——材料搬运设备(吊车、铲车、起重器械和其他起重设备)的检验和测试

e)物资、设备和服务的采购

——对所要采购的物资、设备和服务的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确立;

——就组织自己的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向供方沟通;

——危险化学品、材料和物质的采购或运输/转移的事先批准的要求;

——采购新机械和设备的事先批准的要求和规范;

——机械和设备在使用前其安全运行程序得到事先批准和(或)材料在使用前其安全处理程序得到事先批准;

——供方的选择和监视;

——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