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习题(共34张PPT)_第1页
物态变化习题(共34张PPT)_第2页
物态变化习题(共34张PPT)_第3页
物态变化习题(共34张PPT)_第4页
物态变化习题(共34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1是今年年初我国南方雪灾中高压电线上结起的冰挂,它严重地破坏了电力设施。冰挂主要是

A.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B.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由水凝固而成的

D.由水汽化而成的C第1页,共34页。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第2页,共34页。如图2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B第3页,共34页。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C第4页,共34页。关于雪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化、放热过程 B.熔化、吸热过程C.凝华、放热过程 D.凝固、放热过程C第5页,共34页。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A第6页,共34页。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A第7页,共34页。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汽化吸热的是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B.夏天向教室的地面上洒水很快变干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D.冬天的早晨,地面出现白白的一层霜B第8页,共34页。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D第9页,共34页。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B第10页,共34页。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华的是()(A)冰封的河面解冻(B)钢水浇铸成车轮(C)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D)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C第11页,共34页。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蒸发B.先蒸发后汽化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A第12页,共34页。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的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小华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B.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C.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两人的方法所用时间相近D第13页,共34页。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2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A第14页,共34页。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C第15页,共34页。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我市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原因是常温下汽油容易()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B第16页,共34页。2008年1月,我国南方出现了旱见的冻雨、雪灾,造成了巨大损失。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冻结过程中要______热量。凝固放出第17页,共34页。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两人的方法所用时间相近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D)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2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小华改用文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9所示。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人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和,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填“晶体”或“非晶体)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c.凝华D.(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不同。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A第18页,共34页。原因是常温下汽油容易()B.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钢水浇铸成车轮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人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夏天向教室的地面上洒水很快变干夏天向教室的地面上洒水很快变干c.凝华D.②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0.5分)C.-39℃的水银吸热,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A第19页,共34页。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000℃C.沸点是3000℃D.凝固点是3000℃A第20页,共34页。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搭配正确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升华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熔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液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A第21页,共34页。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又形成了雨.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化凝华熔化第22页,共34页。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在这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中,有“雾、露、雪、霜”,其中雪和霜的形成过程属于

现象;露和雾的形成过程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凝华放热第23页,共34页。炸油条、鸡翅膀用油;煮地瓜、玉米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

_(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

温度沸点第24页,共34页。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为了延长生命,必须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失,当身体出汗时,应用布、纸等擦干身上的汗水,避免汗水

(填一物态变化)吸收人体的

。蒸发热量第25页,共34页。图4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状态。A80固液共存第26页,共34页。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

(填“晶体”或“非晶体)凝固熔化晶体第27页,共34页。答: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O℃,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1分);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O℃时,冰的温度还低于O℃(1分);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1分)。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人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10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第28页,共34页。答:⑴液化(1分)⑵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1分)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由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1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9所示。⑴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⑵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第29页,共34页。答:①不会(1分)②液体沸腾需要两个条件:达到沸点(0.5分)继续吸热(0.5分)③当煲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盅内的汤水也达到沸点.汤水如果沸腾需继续吸热(1分)但由于煲中的水和盅内的汤水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所以蛊内的汤水不会沸腾(1分)(08鸡西)“炖”菜是鸡西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第30页,共34页。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第31页,共34页。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填“A”或“B”)套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不同。(3)通过分析图像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_______;②_______B质量第32页,共34页。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时间/mim0246810121416182022温度/℃989185807969797571676461(1)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2)该物质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