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学教案-第七章白茶初制_第1页
制茶学教案-第七章白茶初制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白茶初制本章重点鲜叶要求,花色品种白茶初制技术,白茶特异,不炒不揉,成茶满披白毫,呈白色,第一泡茶汤清淡如制成的,称“白牡丹”。以茶嫩稍一芽二三叶制成的称“贡眉”,制银针“抽白茶产区小,产量也少。1952年恢复白茶生产,产区逐步扩大,花色有所茶闽东前后开采,闽北谷雨开采。季嫩稍萌发整齐,毫心肥壮,茸毛多而鲜叶进厂后,立即摊放在水筛上(100cm,边高要均匀,不宜,以免部分叶色变红变黑。35—45小时。萎凋至七八成干,叶片不贴筛,芽叶毫色发白,叶色由浅绿转入继续萎凋阴干约2小时左右。干度达九成半时,就可下筛进行拣剔。10—20分钟(视日光强弱灵活掌握),待叶片略失光泽,稍呈软据试验,复式萎凋比较合理,可以提高茶汤的醇度,对白茶品质起着A、加温34—38行纯自然萎凋有时,可先进行室内自然萎凋,萎凋至叶片不贴筛,叶色变暗,毫心尖端向上,约六到八成干时,下筛烘焙。4cm长时间的萎凋引起叶内复杂的理化变化,从而形成茶叶满披白毫,色泽银白光因叶子揉捻,这种酶促氧化是很缓慢和有限的,而且在叶绿素还未完全破坏之前,叶子含水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含水量13%),酶的活性下降,多酚类香物质的形成,苦涩味和青气的,都起很大的作用。背面白色,青气,毫清露,汤色杏黄,滋味鲜醇。这就是白茶制造中,由际上是续的过程,只在含水率减少到18—25%左右,进行一次并筛。在24小时内,失水较快;24小时后,失水速度逐渐减慢。验证明:失水速度太快,全程总历时太短,理化变化不足,成茶色泽枯黄或燥绿,香青味涩;失水速度太慢,全程总历时太长,理化变化过度,成茶色泽暗黑,香味不良。如遇低温高湿(阴雨)的气候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