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总结+理解性默写1.《伶官传序》中,文章开头提出“
,
”这个论点,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紧接着举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来证明这一论点。2.开头以
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
。3.《伶官传序》以感叹起笔,然后顺势提出兴盛和衰落的道理,“
,
”的观点,醒人耳目。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4.《伶官传序》开宗明义,用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
!可谓立论鲜明,催人警醒。5.《伶官传序》中,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
”的结论。这就对“
”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6.《伶官传序》中,作者总结出“
,
”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
,
”的理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7.《伶官传序》中,“
”句强调使人国破家亡的不仅仅限于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8.《伶官传序》中,提到“
”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衰败直接联系起来。9.《伶官传序》中,文章以“
”为事例,充分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数十伶人困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10.《伶官传序》中,叙述“世人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的句子是:“
”。11.《伶官传序》中,用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是为说明“
”这一论点提供历史根据。12.《伶官传序》中,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以及在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
”的结论。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3.《伶官传序》中,“
!”发出对庄宗之“盛”的赞叹。14.《伶官传序》中,借这“
!”句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15.《伶官传序》一文最有力地证明“盛衰之理”这一立论的历史事实依据的句子是:“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失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至于誓天断发,这下沾襟,何其衰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16.《伶官传序》中,写庄宗李存勖替父报仇后社会状况的句子是:“
”。17.《过秦论》中,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写反抗暴秦之势;《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用“
”写晋因伶人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态。18.《伶官传序》中,写庄宗及群臣因伶人作乱仓皇逃跑场面的句子是:“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19.《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
。20.《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
”,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2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对后唐的兴亡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推出:“
”的结论。23.《伶官传序》中可以视为格言警句的语句有:“
”和(夫)
”。2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5.《伶官传序》中,从“
”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26.《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
。27.《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8.《伶官传序》中,庄宗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用“
”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29.《伶官传序》中,由“
。”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
”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30.《伶官传序》中,“
”两句写出了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天下无人能抗衡的气势。31.《伶官传序》中,晋王告诉庄宗,契丹和自己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但后来背叛晋的契丹却归顺了梁,文中体现这一意思的句子是:“
”。32.《伶官传序》中,晋王驾崩前概述了自己未能灭掉三个仇敌“
”。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梁、燕、契丹”的心里的句子是:“此三者,吾遗恨也
3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的句子是“
”,从而表现他意气的壮大。
34.欧阳修《伶官传序》中“
”意思是说,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也正是我们常说的“玩物丧志”。35.《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36.《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
何其衰也!
37.《伶官传序》中,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
?”来说明得失天下皆因人事。38.《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论述由盛而衰的史实后,连用两个设问句:“
?”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文言知识总结——通假字:(一)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通“仇”,仇敌)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通“毋”)(二)词类活用1.函梁君臣之首(名作动,用木匣子装)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名作动,订立盟约)3.抑本其成败之迹(名作动,推究)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名作动,推其根本)5.负而前驱(名作状,向前)6.仓皇东出(名作状,向东)7.一夫夜呼(名作状,在夜里)8.乱者四应(名作状,在四面)文言知识总结——词类活用:9.而告以成功(动作名,成功的消息)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动,使……兴;使动,使……亡)11.凯旋而纳之(使动,使……收藏)1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形作动,作乱)1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形作名,细小的事情;形作名,有勇有谋的人物)文言知识总结——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与与尔三矢无乃尔是过与尝与人佣耕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易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以乱易整,不武yú,通“欤”,语气助词为,给,替。介词和,连词交好,亲近。动词容易。形容词轻易。副词交换。动词给。动词文言知识总结——一词多义:文言知识总结——一词多义:归而皆背晋以归梁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而其归书也必速若水之归下也返回归还归聚,汇聚归附,依附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告诉祭告禀告文言知识总结——一词多义: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请其矢,盛以锦囊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困数十伶人困之智勇多困于所溺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能急人之困chénɡ,装旺盛强盛围困困扰困乏,疲惫困难兴盛文言知识总结——一词多义:微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身份而改装微斯人,吾谁与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枣庄三中2024-2025学年高三寒假开学综合检测试题含解析
-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仪器设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初三最后一模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国学传统知识比赛
- 幼儿园文本格式规范培训
- 2024年6月《阿房宫赋》知识图谱驱动的个性化学习路径
- 数字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2025年煤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证模拟题库及答案
- 员工内驱动培训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小班体育《过障碍物(彩旗飘飘)》课件
- LS-MDG-用户操作手册-物料主数据流程-20181103-V1.0
- 年会颁奖晚会颁奖盛典简约PPT模板
- 绥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方案
- 钳工-实操技能试题
- 中国传统故事英文花木兰二篇
- GB/T 3091-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 GB/T 22004-2007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B/T 22000-2006的应用指南
- 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须知
- 永大新梯种Y15电梯调试手顺及故障码
- DB32-T 4416-2022《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砌体结构应用技术规程》
- 第5课《孔乙己》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