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险治理概论风险治理概论学生讲义《风险治理》是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经济主体进行风险分析,采纳合理的风险治理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理,以最经济成本获得最佳安全保障的一门新兴治理学科,是适应培养新型风险治理和保险人才的需要,针对保险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2009朱航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治理与保险学系2009-6-17
MACROBUTTONMTEditEquationSection2SEQMTEqn\r\hSEQMTSec\r1\hSEQMTChap\r1\h课程介绍:《风险治理》是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各经济主体进行风险识不和衡量,采纳合理的风险治理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理,以最经济成本获得最佳安全保障的一门新兴治理学科,是适应培养新型风险治理和保险人才的需要,针对保险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风险治理概论》是讲授风险治理基础知识的一门课,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差不多了解风险治理的一般知识,并通过学习了解整个保险学的专业体系,并对保险有一定了解。由于本课程面对的是大学一年级本科学生,宏微观经济学、微积分、概率论等专业课程尚未讲授,因此风险分析部分涉及到的数学知识不做太高要求。但考虑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部分知识会提早讲授,因此仍然需要学生了解一定的数学和经济学知识。《风险治理概论》的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要紧对风险及风险治理进行介绍,了解风险的含义、种类以及风险治理的进展历史及其差不多内容等(前两章)第二,介绍经典的风险治理体系,包括: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不和风险衡量)、风险治理方法、保险、风险治理决策,以及企业常见风险的分析等(第3—8章)第三,介绍有不于主流理论的其他流派思想及现代风险治理的进展潮流和要紧观点、成果(第9、10章)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简介TOC\o"1-3"\uMACROBUTTONMTEditEquationSection2SEQMTEqn\r\hSEQMTSec\r1\hSEQMTChap\r1\h课程介绍: 2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简介 3第一章 风险概述 5一、风险的含义 5二、如何理解风险 6三、风险的内在逻辑规律 8四、风险的分类 8第二章风险治理概述 10一、风险治理起源和进展 10二、风险治理的定义 10三、风险治理程序 12第三章风险分析 14一、风险分析的含义 14二、风险与人的行为 14三、风险识不 18第四章风险评估 29一、对数据进行整理 29二、概率及常用分布 30第五章风险治理方法 36一、风险操纵差不多理论 36二、风险操纵的要紧方法 38三、财务型风险治理方法 41第六章风险治理方法——保险 46一、什么是保险 46二、保险的险种 47第七章风险治理决策 48一、常用的决策原则 48二、期望损益决策模型 48三、期望效用决策模型 58四、现金流分析决策模型 59五、马尔可夫链(MarkovChains)决策模型 64第八章常见企业风险分析 69一、企业财产风险分析 69二、法律责任风险分析 70三、人力资本风险分析 71四、金融风险分析 71第九章非主流风险及风险治理理论介绍 73一、对风险的不同认识 73二、风险治理的不同流派 74第十章风险治理的新进展——全面风险治理介绍 76一、全面风险治理差不多理念 76二、差不多框架 77要紧课外阅读文献: 80风险概述本章重点: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有关风险的差不多含义,并对风险的差不多特征能较好把握。掌握风险的内在逻辑规律,理解不同的划分标准下,风险的不同种类。一、风险的含义(一)不同角度对风险的认识:广义与狭义、数理与抽象1.广义的风险定义:风险是指在特定客观条件下,特定时期内,某一事件其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变动程度,变动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则越小狭义的风险定义:是指以后结果的变化性,强调损失的不确定性结果的偏差2.数理的定义:强调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带来的后果以及预测的准确性等能够用数学工具进行度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定义假如集合X由n个可能的结果x1,x2,…,xn组成,每一个结果出现的概率分不为P1,P2,…,Pn,那么那个风险能够表示为:抽象的定义:从哲学角度将风险视作事物进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客观的不确定性: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离差,能够用统计学工具加以度量。主观的不确定性:个人对客观风险的评估,他同个人的知识、经验、精神和心理状态有关,不同的人面临相同的客观风险时会有不同的主观不确定性3.保险学中对风险的定义:风险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在特定的期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二、如何理解风险图1-1风险不确定性1.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不确定与风险并不是等同的概念。确定:“一种没有怀疑的状态”不确定:“怀疑自己对当前行为所造成的今后结果的预测能力”,反映了由于难以预测以后活动、事件的后果而产生的怀疑态度。表1-1不确定的水平第3级以后的结果与发生的概率均无法确定第2级明白以后的结果,但结果发生的概率无法确定主观不确定第1级以后结果已知,每种结果的概率也已知客观不确定第0级结果能够精确测定风险与不确定性为0风险的不确定性:客观不确定模型本身的不精确造成的不确定参数的不准确导致的不确定数据的不精确、缺乏代表性以及误差等导致的不确定2.如何理解风险的定义:必须在特定的环境和限定的时期内,观看某一风险的存在;风险损失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时期内某个事件A发生的概率在0-1之间的开区间,P(A)=(0,1),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能够用概率度量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保险风险的测定一般属于客观概率;风险是与人类经济活动相伴的概念。损失程度概率损失程度概率图1-2风险发生的一般规律图1-3常见个人和企业风险三、风险的内在逻辑规律产生产生引起导致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的可能实际与预期的偏差损失间接缘故损失直接缘故1.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缘故或条件,或者风险事件发生时,导致损失扩大的缘故或条件。=1\*GB3①实质风险因素:与物质的物理功能有关,与人无关——有形的;=2\*GB3②道德风险因素:与人的修养有关,偏重于人的恶意行为——无形的;=3\*GB3③心理风险因素: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偏重于人的善意行为——无形的;如:风险因素:=1\*GB3①电线短路=2\*GB3②纵火=3\*GB3③忘拔电源火灾2.风险事故:风险事件的具体表现形式——风险的载体3.损失——风险事件的结果,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四、风险的分类1.按风险的环境分类静态风险:由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动,人们的行为所引起,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变动无关。如各种自然灾难、民事纠纷。动态风险: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变动有关。如:技术进步、人口增长、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2.按风险的性质分类只有损失的可能性而无获利可能性的风险。纯粹风险后果只有两种:损失;无损失既有损失的可能性又有获利可能性的风险投机风险后果有三种:损失;无损失;获利3.按风险的对象分类财产风险:导致财产毁损、灭失和贬值的风险。责任风险:依法对他人造成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应负法律赔偿责任的风险。信用风险:无法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人身风险:因生、老、病、死、残而导致的风险。4.按风险产生的缘故分类自然风险:各种自然灾难。社会风险:因社会缘故引发的风险事件,如盗窃、抢劫、玩忽职守等。政治风险:“战争是政治的连续”——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经济风险:决策失误、经营治理不善5.按风险的阻碍范围分类系统性风险:产生于体制本身,对所有体制内部成员都有威胁,而且一般风险治理措施无法消除其威胁。非系统性风险:与特定的人或物有因果关系,即由特定的人或物引起的而且损失仅涉及系统的一部分,通常能够通过风险治理措施进行有效的风险。第二章风险治理概述本章重点:了解风险治理的起源和定义;对风险治理的流程有差不多认识一、风险治理起源和进展企业风险治理思想早在19世纪已开始萌芽,它是伴随工业革命的诞生而产生的。当时法国科学治理大师亨利·法约尔在其所著的《工业革命与一般治理》一书中首先把风险治理思想引入企业经营内,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一战之后德国企业界因动荡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而考虑企业如何生存20世纪30年代早期和中期的美国,反思大萧条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而产生风险治理20世纪50年代,加拉格尔《RiskManagementtheNewPhraseofCostControl》宣告风险治理学科诞生1963年,美国出版的《保险手册》刊载了梅尔和赫奇斯《企业的风险治理》(RiskManagementintheBusinessEnterprise)—文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出版了《风险治理与保险》(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一书,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1975年,美国保险治理协会更名为“风险与保险治理协会”(RIMS)1983年,RIMS通过了“101条风险治理准则”风险治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门化,成为治理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二、风险治理的定义(一)不同学者对风险治理的定义1.美国风险治理领域权威C·小阿瑟·威廉姆斯:风险治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不、可能和操纵,以最少的费用支出将风险所致的种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一种科学治理方法。——揭示了风险治理的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灾难性后果,指出了风险治理是包括风险识不、风险衡量、风险操纵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治理方法。2.美国学者格林在《风险与保险》一书中提出“风险治理是治理阶层处理企业可能面临的特定风险的一种方法和技术;风险治理的对象是纯粹风险而非投机性风险。”——将风险治理的范围集中于处置企业所面临的特定风险及纯粹风险(局限性)。3.英国特许保险学会(CII)教材定义:从广义上讲,风险治理是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事件的阻碍,通过组织、打算、安排、操纵各种业务活动和资源,以消除各种不确定性事件的不利阻碍。4.美国ScottE.Harrington在其出版的《风险治理与保险》中,着重从治理过程的角度来认识风险治理,包括风险识不、衡量潜在的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开发并选择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风险治理方法、实施所选定的风险治理方法并进行持续地监测。5.台湾保险学家袁宗尉在《保险学——危险与保险》中,将风险治理定义为在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及可能性等因素进行考察、预测、收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包括识不风险、衡量风险、积极治理风险、有效处置风险及妥善处理风险所导致损失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方法。6.法国亨利·福约尔提出:经营不同于治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大致上分为六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治理活动。风险治理即安全活动,是企业治理的要紧职能之一。综合来看,风险治理能够定义为有关纯粹风险的决策,应用一般的治理原理去治理一个组织的资源和活动,并尽可能减少意外事故损失和他对组织及其环境的不利阻碍。(二)风险治理对象风险治理的对象:对纯粹风险的治理——美国模式。风险治理不只限于把纯粹风险的不利性减轻到最低程度,还应当包括把投机风险的收益性扩大到最大限度,应该把动态风险作为风险治理的对象——英德模式风险治理的主体:组织而不是企业。(不专指企业的风险治理,然而在实际中以企业的风险治理为主,一般提到风险治理是指企业的风险治理)风险治理的目标: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企业纯粹风险讲”——建立在保险治理的基础上,思想较为保守。“企业全部风险讲”——符合现代风险治理的进展趋势。三、风险治理程序图2-1风险治理示意图制定风险治理打算书确定风险治理人员的职责;确定风险治理部门的内部组织结构;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会计部门、数据处理部门、法律事务部门、人事部门、生产部门);风险治理打算的操纵;编制风险治理方针书;识不风险:五类风险包括:财产的物质性损失以及额外费用支出;因财产损失而引起的收入损失和其他营业中断损失以及额外费用支出;因损害他人利益引起的诉讼导致企业遭受的损失;因欺诈、犯罪和雇员不忠诚行为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因企业高级主管人员的死亡和丧失工作能力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衡量风险:损失程度:每次损失可能的规模,即损失金额的大小;损失程度的重要性,如损失对财务的阻碍——较小的损失:微不足道;略微大的损失,资金周转问题;特不大的损失给企业财务打算带来不良的后果。损失频率:一定时刻内损失可能发生的次数。如一栋建筑物因火灾受损概率。理查德.普罗蒂提出了用观念代替数值对损失进行粗略可能,如分为:几乎可不能发生(即在风险治理的观念中,这种事件可不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事件虽有可能发生,但现在没有发生今后也不可能发生)、频率适度(预期今后有可能发生)、确信发生(一直有规律地发生,并能预期今后亦有规律地发生)。这种方法不如概率准确,然而仍有优点,由实践考虑风险和研究过去的经验,大多数专职风险治理者能做出必要的可能,进行这些可能还能够促进对风险系统的研究。最大可能损失:可能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额最大可信损失:可能在通常情况下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额选择应付风险的方法改变可能引起或增加损失的风险因素,分为两类:操纵型——采取一些具体的技术手段来防止风险的发生和减低损失。财务型——通过事先的财务打算筹措资金,对损失进行适时充分的补偿。操纵型:规避、预防、抑制等财务型:自留、转移、中和、保险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必须服从风险治理的总目标。贯彻和执行风险治理的决策检查和评价针对新的情况和问题修改和完善方案第三章风险分析本章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风险分析的差不多含义,并掌握公平赌博对确定个人风险偏好的作用。理解效用的含义,以及不同风险类型中效用函数的特点。各种风险识不的方法中,重点理解事故树分析法一、风险分析的含义风险分析是一个包括风险识不、风险衡量、风险评价的复杂过程。而风险的衡量也能够具体细化为风险与人的行为、风险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三部分:风险与人的行为——不同的人面对风险的不同态度和应对方式风险分析方法——具体的分析手段统计分析——对前两部分的整合分析风险分析同样需要考虑成本,因为对一个最多只能造成100元损失的项目花上200元去评估,显然是不划算的风险效益风险效益风险操纵支出图3-2风险效益与操纵支出关系二、风险与人的行为(一)对待风险的态度和行为1.以风险偏好来表示不同的人对风险的态度,以及面对风险可能采取的行为什么叫风险偏好?因不确定性的存在,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风险总会有不同的敏感度和认识。简单来讲,风险偏好确实是不同人对风险的态度2.衡量对待风险的态度:风险理论中将风险的态度划分为3类:风险爱好、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者(二)公平赌博与风险偏好1.公平赌博模型的引入能够关心衡量不同对象的风险偏好类型公平赌博——是指不改变个体当前期望收益的赌局,如一个赌局的随机收益为ε,其变化均值为的赌局。简单来表达确实是——以概率p有一个正的回报h1以概率(1-p)有负收益h2,它称为一个公平的赌博是指该公式的含义是指,假如在某场博弈中,某一局中人所赢钞票的数学期望值大于零,那么此人应当先交出等于期望值的钞票来,才能够使得这场赌博变得公平。或者讲公平赌博结果的预期只应当和入局前所持有的资金量相等,即赌博的结果从概率平均意义上应该是不输不赢。例:某人参与一个掷硬币的赌博游戏,正面朝上获得10元,反面朝上则获得0元,假如要使该游戏成为一个公平赌博,那么该游戏的入门费应该收多少?游戏的平均收益,因此入门费应该收5元2.效用函数效用的提出——18世纪数学家尼古拉·贝努里提出了圣彼得堡悖论(St.PetersburgParadox),即假如交纳一笔钞票k参与赌博,然后掷硬币,当第一次出现正面朝上时,游戏结束,参与者能够获得个卢布(n为第一次出现正面时,游戏差不多进行的次数),决策者是否情愿参与赌博?对参与者来讲,第n次投掷出现正面的概率为,相应的回报为,期望收益为。显然参与赌博能够获得无穷大的期望收益,不管k有多大差不多上专门划算的。但实际上总是掷不了几次就结束了,专门难收回投资。可见,仅仅看平均回报是不够的。问题的解决来自丹尼尔·贝努里提出的“最大期望效用理论”从效用理论动身,那个问题能够变成求赌博收益带来的满足感的期望,即。假如用对数函数近似代替效用函数,且令k=0,那么参与赌博的期望效用为(自己动手计算)效用表示的是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所获得的主观满足程度,是经济学家为了比较消费者在面对不同消费选择时制造的一个经济学名词,其本身并无实际的经济含义,也没有单位。甚至许多学者对效用理论都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前提假设过于严格且脱离实际。但效用理论相关于数学期望理论,更能反映人的主观推断与个性差异,因此一直差不多上主流经济学的内容。3.如何用效用函数区分风险偏好若投资者的初始财宝为W0,他不参与一个公平赌博,则其效用值是U(W0),若参与则其财宝会起变化,变化的财宝的期望效用是以p获得(W0+h1),以(1-p)获得(W0+h2),比较投资者对二者之间态度,能够推断投资者的风险态度。风险厌恶——假如投资者不喜爱参与任何公平的赌博,即,则称投资者是风险厌恶型。现在,效用函数U是一个凹函数。风险厌恶者之因此回避公平赌博,是因为赌博带来的对损失的担心超过了收益带来的满足,即负面效应超过了正面效应。例:低收入者更偏好稳定的职位和收入,对高收入但不稳定的职业心存疑虑风险喜好——假如投资者喜爱参与所有公平的赌博,即,则称投资者是风险喜好型。现在,效用函数u是一个凸函数。这种投资者把风险的“乐趣”考虑在内,即猎取收益的热情超过了对损失的担忧。从而对投资者而言,确实是公平赌博的确定等价值高于无风险投资,风险爱好者总是加入公平赌博。例:年轻人相对老年人更喜爱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风险中性——投资者对公平赌博的参与无偏好,即假如投资者对是否参与所有公平的赌博没有任何差不,则称投资者是风险中性型。现在,这时,投资者对风险采取完全无所谓的态度,不对风险资产要求任何风险补偿。投资者只是按照预期收益率来推断风险投资。风险的高低与风险中性投资者无关,这意味着不存在风险阻碍。对如此的投资者来讲,资产组合的确定等价酬劳率确实是预期收益率。收益收益效用风险厌恶型风险偏好型图3-3三类风险偏好类型图示3.效用函数的取得效用函数是一种主观推断,通常也是通过测定某个人对具体得失的反应得出效用函数的。(1)限定效用函数的自变量范围,因为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效用函数也会不一样。(2)在自变量范围内取n个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记为x1,x2,…,xn。假设对应n个结果,并假定U(x1)=0,U(xn)=1(3)关于xi,被测试者要讲出一个概率pi,使得他关于以下两种收益的效用无差异:确定的获得xi以pi的概率获得xn,以(1-pi)的概率获得x1也确实是讲那个概率表示的确实是他对xi的渴望程度。最后,将p1,p2,…,pn连成线,即可得到近似的效用函数U(XU(Xi)1U(X)XiXnX1图3-4效用函数示意图期望效用原则是期望收益原则的一种替代。依照期望效用,20%的收益不一定和2倍的10%的收益一样好;20%的损失也不一定与2倍的10%损失一样糟!例1:假设有两个选择——要么同意1000元,要么做一个游戏:从一个装有90个黑球和10个白球的袋子里随机拿一个,假如拿到黑球得10元,拿到白球得1万元。如何选择?假如拿到黑球得-10元,又该如何选择?三、风险识不注意事项:1.关于一个企业,必须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相互补充;2.关于特定行业,某种特定的识不方法有特不行的效果,如流程图法用于产品制造业;3.向风险治理部以外的人(其他部门的经理、熟悉企业风险的公司及专家如风险治理顾问、保险经纪人、保险代理人等)征求意见,求得对企业风险的全面了解;4.必须连续地识不风险,风险是可变的;5.经济上的合理性;6.在风险识不的同时,做好准确记录,识不前的表格纪录的预备工作,识不后的资料整理保存。(一)现场调查法1.调查前的预备工作时刻预备,何时调查最合适,费时多少调查对象,重点调查风险较大的项目和已识不风险,和整改后的情况,发觉新的风险。表格:调查项目表2.现场调查3.现场调查后的后续工作,将调查时发觉的情况通知有关方面。4.现场调查法的优缺点优点:通过现场调查可获得第一手资料,而不必依靠不人的报告;有助于与基层人员和车间负责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缺点:耗费时刻多,成本高;认确实调查容易引起职员的警戒和反感。(二)审核表调查法1.审核表类型2.审核表调查法的优缺点优点:能够猎取大量的风险信息且成本合算,在时刻和费用上较节约;执行简单迅速;有利于对企业进行逐年的有效的跟踪监测;审核表易于修改缺点:制定审核标的标准难以确定;填写不准确,不客观,真实性低;回复率低;(三)组织结构图示法图3-5荷兰人寿保险集团风险治理组织结构示意图(四)流程图法流程图能够用来描述公司内任何形式的“流淌”。步骤:1.识不产品加工的各个时期;草图2.流程图的设计;3.简单的规则:用方框表示输入,如原材料的存储,用圆圈表示工艺过程,如压膜;4.流程图的解释;风险治理人能够扫瞄工序的每一步,识不可能发生损失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可能发生损失的缘故和后果。时期可能发生损失的事故可能的缘故可能的后果预测可能的损失情况,预备制定打算;流程图的优缺点优点:把一个图分成若干个能够治理的部分;缺点:耗费大量的时刻;过于笼统;无法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图3-6某企业现金流淌流程图(五)危险因素和可行性研究危险因素和可行性研究是用在项目打算时期对风险进行定性识不,包含四个要紧问题:被检查部分的意图;与声明的意图的偏离;偏离的缘故;偏离的结果。首先要选择工厂的一个特定部分,确定该部分的意图,有一个小组来执行,小组由富有经验的专门技术人员组成,他们通过调查和协商获得该部分的意图,然后再检查工厂的其他部分,依照检查列出所有意图偏离情况,小组成员利用其专业知识与想象力,排列所有可能的缘故和后果,并考虑将要采取的可能行动。优点:以一种更宽敞的思路识不所有可能的风险而极少忽略一些重要情况。缺点:研究的时刻过多,须划出正确的系统图。(五)风险指数法数值风险程度最大潜在损失最大可能损失表3-1损害系数比较加工单位一加工单位二单位风险系数33原材料系数3014损害系数0.740.32火灾与爆炸指数9042表3-2加工单位总结表火灾与爆炸指数90受灾半径76米受灾范围价值280000元损害系数0.74最大可能财产损失207200元置信系数0.45最大可信损失93240元火灾与爆炸指数表示风险程度,不同的数值对应不同的风险程度;同时火灾与爆炸指数也对应一定的受灾半径,从而对最大可能损失和最大可信损失进行可能。因此,求火灾与爆炸指数是关键。火灾与爆炸指数=原材料系数×单位风险系数=原材料系数×(一般风险系数×专门风险系数)(六)事故树法(ATA)事故树分析(AccidentTreeAnalysis,简称ATA)方法起源于故障树分析(简称FTA),是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首先由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于1961年为研究民兵式导弹发射操纵系统时提出来,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运用FTA对核电站事故进行了风险评价,发表了闻名的《拉姆逊报告》。该报告对事故树分析作了大规模有效的应用。1.差不多符号树——一个无圈(或无回路)的连通图矩形——表示顶上事件或中间事件,将事件扼要记入矩形框内圆形符号——表示差不多(缘故)事件,能够是人的差错,也能够是设备、机械故障、环境因素等。它表示最差不多的事件,不能再接着往下分析了。屋形符号——它表示正常事件,是系统在正常状态下发生的正常事件菱形符号——它表示省略事件,即表示事前不能分析,或者没有再分析下去的必要的事件与门符号——与门连接表示输入事件B1、B2同时发生的情况下,输出事件A才会发生的连接关系。二者缺一不可,表现为逻辑积的关系,即A=B1∩B2或门符号——表示输入事件B1或B2中,任何一个事件发生都能够使事件A发生,表现为逻辑和的关系即A=B1∪B22.编制事故树确定顶上事件——顶上事件确实是所要分析的事故,如车辆追尾、道口火车与汽车相撞事故等。事先要详细分析事故资料,以确定什么是顶上事件,将其扼要地填写在矩形框内调查或分析造成顶上事件的缘故——顶上事件确定之后,为了编制好事故树,必须将造成顶上事件的所有直接缘故事件找出来,尽可能不要漏掉绘制事故树——在找出造成顶上事件的和各种缘故之后,就能够用相应事件符号和适当的逻辑门把它们从上到下分层连接起来,层层向下,直到最差不多的缘故事件,如此就构成一个事故树图3-7事故树示意图分析、简化事故树图3-8简化事故树事故树的结构函数能够表示为T=A1+A2=X1·X2+(X3+C)=X1·X2+[X3+(X1·X3)]=X1·X2+X3割集:事故树中一组差不多事件的发生,能够造成顶上事件发生,这组差不多事件就叫割集。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差不多事件的最低限度的集合叫最小割集径集:假如事故树中某些差不多事件不发生,顶上事件就不发生。那么,这些差不多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不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差不多事件的集合叫最小径集图3-9事故树化简求最小割集求最小割集——事故树化简T=A1+A2=X1·B1·X2+X4·B2=X1·(X1+X3)·X2+X4·(C+X6)=X1·X1·X2+X1·X3·X2+X4·(X4·X5+X6)=X1·X2+X1·X2·X3+X4·X4·X5+X4·X6=X1·X2+X1·X2·X3+X4·X5+X4·X6=X1·X2+X4·X5+X4·X6得到三个最小割集{X1,X2}、{X4,X5}、{X4,X6}由此能够得到原事故树的等效图图3-10事故树等效图求最小径集——利用它与最小割集的对偶性,首先做出与事故树对偶的成功树,即把原来事故树的“与门”换成“或门”,“或门”换“与门”,各类事件发生换成不发生。然后,利用上述方法,求出成功树的最小割集经对偶变换后确实是事故树的最小径集。图3-11前述例题转换后的成功树T’=A1’·A2’
=(X1’+B1’+X2’)·(X4’+B2’)
=(X1’+X1’·X3’+X2’)·(X4’+C’·X6’)
=(X1’+X2’)·[X4’+(X4’+X5’)·X6’]=(X1’+X2’)·(X4’+X4’·X6’+X5’·X6’)
=(X1’+X2’)·(X4’+X5’·X6’)
=X1’·X4’+X1’·X5’·X6’+X2’·X4’+X2’·X5’·X6’图3-12最小径集表示的事故树事故树中或门越多,得到的最小割集就越多,那个系统也就越不安全。关于如此的事故树最好从求最小径集着手,找出包含差不多事件较多的最小径集,然后设法减少其差不多事件树,或者增加最小径集数,以提高系统的安全程度。事故树中与门越多,得到的最小割集的个数就较少,那个系统的安全性就越高。关于如此的事故树最好从求最小割集着手,找出事件数较少的最小割集,消除它或者设法增加它的差不多事件数,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4.利用事故树分析某一系统(1)结构重要度分析——从事故树结构上入手分析各差不多事件的重要程度。结构重要度分析一般能够采纳两种方法,一种是精确求出结构重要度系数,一种是用最小割集或用最小径集排出结构重要度顺序看频率——当最小割集中的差不多事件个数不等时,差不多事件少的割集中的差不多事件比差不多事件多的割集中的差不多事件结构重要度大。例: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X1,X2,X3,X4},{X5,X6},{X7},{X8}则重要度的排名为:I(7)=I(8)>I(5)=I(6)>I(1)=I(2)=I(3)=I(4)看频数——当最小割集中差不多事件的个数相等时,重复在各最小割集中出现的差不多事件,比只在一个最小割集中出现的差不多事件结构重要度大;重复次数多的比重复次数少的结构重要度大。例如,某事故树有8个最小割集:{X1,X5,X7,X8},{X1,X6,X7,X8},{X2,X5,X7,X8},{X2,X6,X7,X8},{X3,X5,X7,X8},{X3,X6,X7,X8},{X4,X5,X7,X8},{X4,X6,X7,X8}。结构重要度能够排序为:I(7)=I(8)>I(5)=I(6)>I(1)=I(2)=I(3)=I(4)既看频率又看频数——在差不多事件少的最小割集中出现次数少的事件与差不多事件多的最小割集中出现次数多的相比较,一般前者大于后者。例如,某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为:{X1},{X2,X3},{X2,X4},{X2,X5},其结构重要度顺序为:I(1)>I(2)>I(3)=I(4)=I(5)(2)概率重要度分析——结构重要度分析是从事故树的结构上,分析各差不多事件的重要程度。假如进一步考虑差不多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会给顶上事件发生概率以多大阻碍,就要分析差不多事件的概率重要度。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通常用最小割集的概率和表示例:假设某事故树最小割集为{X1,X2}、{X1,X3}。能够把其看作由两个事件E1、E2组成的事故树。按照求概率和的计算公式,E1+E2的概率为:Q=0.01+0.01-0.001=0.019利用顶上事件发生概率Q函数是一个多重线性函数这一性质,只要对自变量qi求一次偏导数,就可得出该差不多事件的概率重要度系数,即:例:设事故树最小割集为{X1,X3}、{X1,X5}、{X3,X4}{X2,X4,X5}。各差不多事件概率分不为:q1=0.01,q2=0.02,q3=0.03,q4=0.04,q5=0.05,求各差不多事件概率重要度系数顶上事件的概率为各差不多事件的概率重要度系数为如此,就能够按概率重要度系数的大小排出各差不多事件的概率重要度顺序:从概率重要度系数的算法能够看出如此的事实:一个差不多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如何,并不取决于它本身的概率值大小,而取决于它所在最小割集中其他差不多事件的概率积的大小以及它在各个最小割集中重复出现的次数。一般而言,减少概率大的差不多事件的要比减少概率小的容易,而概率重要度系数并未反映这一事实,因此,它不是从本质上反映各差不多事件在事故树中的重要程度。(3)临界重要度系数——从敏感度和概率双重角度衡量各差不多事件的重要度标准,定义为依据前例中的条件,能够得到各差不多事件的临界重要度系数为因此就得到一个按临界重要度系数的大小排列的各差不多事件重要程度的顺序:C3>C4>C1>C5>C2与概率重要度相比,差不多事件X1的重要程度下降了,这是因为它的发生概率最低。差不多事件X3最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它敏感度最大,而且它本身的概率值也较大。总结:三种重要度系数中,结构重要度系数从事故树结构上反映差不多事件的重要程度;概率重要度系数反映差不多事件概率的增减对顶上事件发生概率阻碍的敏感度;临界重要度系数从敏感度和自身发生概率大小双重角度反映差不多事件的重要程度。结构重要度系数反映了某一差不多事件在事故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而临界重要度系数从结构及概率上反映了改善某一差不多事件的难易程度,概率重要度系数则起着一种过度作用,是计算两种重要度系数的基础。一般能够按这三种重要度系数安排采取措施的先后顺序,也可按三种重要度顺序分不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表,以保证既有重点、又能全面检查的目的。第四章风险评估本章重点:如何通过原始数据发觉其差不多特征了解概率及随机变量分布的差不多特征如何利用分布特征对现有数据进行可能一、对数据进行整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1、平均数;表4-1原始数据分组后的统计表赔付成本(元)中点数索赔数fx0<600300154500600<120090012108001200<1800150012180001800<2400210010210002400<300027001129700∑6084000=84000/60=14002、中位数;表4-2依据数据计算中位数赔付成本(元)索赔数f累计频数0<6001515600<120012271200<180012391800<240010492400<30001160中位数=1200+600*3/123、标准差和方差;图4-1依据对原始数据的分组和计算而画出的直方图和折线图二、概率及常用分布一些有关概率的进一步计算(一)差不多概念:1.概率P()表示括号内事件发生的概率例:某公司从1991年到1995年共发生32万次火车运输,发生19次出轨事故,则P(出轨)=19/20000=0.00095预测该公司2010年的营运次数为7000次,则预测的出轨次数为7000×0.00095=6.65次,长期平均来看可能会发生6.65次。幸免错误的前提:P稳定(相当稳定),产生P值的环境是不变的。一个事件发么发生,要么不发生,互不相容且完备。2.联合概率:联合概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给定期间内同时发生的概率,又称复合概率。相互独立:一个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不阻碍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则这两个事件是相互独立。独立事件:两列相距专门远的火车,一年内都发生火灾的概率:P=(2次火灾)=P(F1)·P(F2)=0.02×0.02=0.0004不相互独立的事件假定:通过观看,一列火车着火后与其相近的另一列火车着火的概率为40%,则:P(F1F2)=P(F1)×P(F1|F2)=0.02×3.关于顺序:P(A|B)=P(B|A)P(B随A发生)=P(A)P(B|A)—贝叶斯全概率公式一个小火车仓库一年内发生火灾的概率P(F)=0.005,发生火灾时被抢劫的概率P(L|F)=0.6,则P(抢劫跟随火灾而发生)=P(F)×P(L|F)=0.005×0.6=0.003.(二)两个或多个事件中,一个发生的概率1.互不相容的事件,对那些由一个缘故而非多个缘故同时引起的损失运用互不相容:一个事件的发生,使另外的事件就不可能发生。假定,一辆机车由于火灾而被毁的概率为0.04,由于洪水被毁的概率为0.06,如此一辆机车由于洪水或水灾被毁的概率为:P(火灾或洪水)=0.04+0.06=0.1,假定洪水与火灾不相容。2.相容的事件:P(A+B)=P(A)+P(B)-P(AB)例:该公司火车内的物资由于偷窃导致损失的概率为0.09,因洪水受损的概率为0.06,则物资因偷窃或洪水受损的概率为:P(偷窃或洪水)=0.09+0.06-0.09×0.06=0.1446P(偷窃但非洪水)=0.09×(1-0.06)=0.0846P(洪水但非偷窃)=0.06×(1-0.09)=0.0546P(偷或洪但非同时两者)=0.084+0.0546=0.1392若明白了所要研究变量的分布特征,即可依照公式计算出其期望与方差等数据,从而能够了解风险的差不多特点(三)数字分布特征期望——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变量方差——离散型变量(四)常见概率分布1.二项分布2.几何分布3.泊松分布4.正态分布5.负二项分布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第r次事件出现在第r+k次实验的概率为:负二项分布在保险业务中要紧用来描述当承保风险属于非同质时的状况。例:已知平均索赔次数为0.125707,分不用泊松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来拟合索赔频数,看哪一种更适合?表4-3两种分布分不拟合原始数据的结果对比索赔次数保单数拟合频数泊松分布负二项分布08858588411885971105771089010544277967180635427504413总保单数100000(五)概率分布在可能中的应用1.可能每年总损失金额明白了每年总损失金额的概率分布,可分析出企业在遭受风险事故时会出现哪些损失结果、损失的大致金额等。例:假设某企业拥有5辆车,每辆汽车价值10万元,平均每年遭受的损失分布如下表所示:损失金额Xi概率Pi00.70610,0000.28350,0000.008100,0000.003则年平均损失是多少,方差是多少?2.预测每年损失发生的次数损失发生的次数的概率分布→可能损失发生n次以上或以下的概率,对每年的损失发生次数进行预测。例:假设企业拥有5辆汽车,依照经验,5辆车每年发生的平均碰撞次数为1/2,利用泊松分布公式计算发生碰撞次数的概率分布如下:碰撞次数概率00.606510.303320.075830.0126P(ξ=n)=P(ξ=0)=0.6065P(ξ≥3)=1-0.9982=0.0018P(ξ≥1)=1-0.6065=0.3935P(ξ≤1)=0.9098预测:下一年发生碰撞次数≤1,有90.98%的把握。3.可能每次损失余额每次损失余额的概率分布→每次损失的周期值→预测例:损失金额(元)概率5000.910000.0850000.018100000.002μ=640(元)σ=738(元)关于每次损失金额的信息不够,常用正态分布来近似每次事故所致损失金额的概率分布。阻碍结果的因素众多,且这些因素是相互独立的,近似效果好。X~N(μ,σ2)X~N(640,7382)X-μ/σ~N(0,1)X-640/738~N(0,1)P(X≤1000)=φ[(1000-640)/738]=0.6844P(X>2000)=1-φ[(2000-640)/738]=0.032次数分布与年总损失金额的概率分布例:已知某一风险每年损失次数的概率分布和每次损失金额的概率分布表:损失次数概率损失金额概率00.510000.810.350000.220.2计算风险发生的平均次数和每次事故的平均损失,补充作业:1.某企业每年财产总损失概率分布表如下:损失金额(元)概率试问00.800(1)损失等于或大于5,000元的概率5000.150(2)总损失无期望值,标准差,风险大小分不为多少?1,0000.0305,0000.010(3)若给定概率水平(显著性水平)为1%,最大可信总损失为多少?10,0000.00725,0000.00250,0000.0012.已知某企业每年的损失概率分布与每次损失的损失金额的概率分布如下,试给出该企业年度最大可能总损失(MPy)的概率分布并及其期望值、标准差。损失次数概率损失金额(元)概率00.610000.810.260000.220.1530.05第五章风险治理方法本章重点:这一章关注的重点从风险本身又回到了风险治理上。风险操纵的差不多理论区分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一、风险操纵差不多理论(一)海因里希的人为因素治理理论海因里希——人为因素和其他观念的倡导者。他认为损失操纵应重视人为因素治理,即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职员的安全意识,以杜绝易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依照他的多米诺骨牌理论,一个可预防的事故,按照引起损害的5个因素顺序,可视为这些因素中的一个引起的。海因里希认为,在事故操纵中,目标的中心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图5-1多米诺骨牌理论示意图图中五张骨牌代表意外损害的五个时期:社会环境(阻碍)人的性格、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认识能力局限(造成)人的过失(直接表现)不安全行为(导致)意外损害;减少意外事故的最容易的方法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海因里希研究了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许多工业事故,发觉其中88%的意外事故是由于职员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以不安全的速度操作,使用不安全的设备,或不安全的使用设备、工人的注意力被分散、误用设备或视工作为儿戏等等)造成的。丹·彼得森(Dan·Peterson)赞同海因里希对人的非安全行为的强调,他给海因里希的事故序列又加了第6个因素——治理的失误,这一个因素是使得其他5因素和缘故随时发生的状态,他还强调在每一个事故后面并非只有一个因素,而是有许多缘故和因素。缺点:机械缘故的作用被低估了,如使用不安全的设备不能只认为是人为的失误,相反使设备更安全可靠是可能的。为工业事故而责备工人是与工人伤病赔偿原则——不因工业事故而责备治理者和工人——相悖的。(二)哈顿的能量破坏性释放理论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学会会长小威廉哈顿博士(WilliamHaddonDr),提出了一种更容易理解的,依照事故缘故对风险操纵技术分类的方法。认为损失操纵应重视机械物资的因素的治理,既为人们制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物质环境。哈顿提出了十种策略,其中任何一种策略差不多上试图抑制事故发生的条件或增强阻碍事故的力量。哈顿的分析能够看作是海因里希事故因素序列中第三个因素的扩充,但与海因里希不同的是,哈顿强调了对能量和自然力的操纵,而不是强调对失误的操纵。这两种方法都值得风险经理的研究。10种操纵能量破坏性释放的策略:防止能量的聚拢;(预防危险源,如防止生产导致胎儿畸形的冷静剂)减少已聚拢的可能引发事故的能量(减少危险因素数量,如降低车速、降低饮料中酒精含量);防止已聚拢能量的释放(防止释放,如高温给牛奶消毒、封存核废料);减慢能量释放的速度(减少速度如刹闸);从时刻或空间上把释放的能量与易损对象隔开(时空隔离,如隔离传染病人、越过绕开危险区、各行其道,疏散行人和车辆);用物质屏障达到能量与易损对象的隔离(物质障碍,如外科大夫的手套);改变接触面的物质而减少损害;加强易损对象对所释放能量的抗护能力(增强抵抗力如免疫、增强建筑物的防火防爆性能、高温下工人饮用盐开水);减轻发生的事故的损害(再植断肢、营救遇难矿工);事故后的恢复或复原措施(受伤后美容手术);(三)损失治理1.损失治理的含义损失治理是指着眼于降低损失频率或减少损失幅度的应付风险的方法;(损失操纵)——相关于幸免风险的方法,这是一种积极的方法。目标分为两种:损失发生前,全面消除损失发生的根源,尽量减少损失发生的频率;损失发生后努力减轻损失的程度。损失根源损失根源减少风险因素救助减轻损失2.损失治理的分类(1)按照损失治理的目的,分为损失预防(旨在降低损失频率,事故发生前,使之尽可能不发生)、损失操纵(旨在降低损失幅度,在损失差不多不可幸免的情况下,一般在事故发生之后,如在建筑物上安装火灾警报器、或自动喷水系统可减轻火灾损失的程度,防止损失扩大,降低损失程度)。(2)按照所采取措施的性质分为工程法(着眼于人为风险因素)和教育法(着眼于物质风险因素,如哈顿的能量破坏性释放理论);(3)按照采取措施的时刻分为损失发生前、损失发生时、损失发生后特不的意义:企业若投保:假设事故发生企业获赔无损失,然而依照保险的射幸原则,社会受损;若进行损失治理:事故不发生,企业部损失,社会也不受损;“和谐社会”:从风险治理的角度解读,确实是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3.损失治理的方法防损措施与减损措施并重;人为因素与物质因素兼顾;加强系统安全的观念;安全教育:(1)安全法制知识教育(2)安全意识的培养(3)安全技能的训练二、风险操纵的要紧方法(一)规避风险损失频率专门高主动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风险损失的程度专门严峻拒绝承担该种风险幸免风险的决策应放在某项工作的打算时期时确定,以幸免前期人工白费或中途改变方案的不便。例如:当一个企业打算不操心一栋建筑物或一个汽车队的潜在损失时,能够采取不猎取任何收益的方法——幸免全部风险企业在承接一项工程之前,采取承担部分业务,发包、分配工作等——幸免部分风险优点单纯从处置特定风险的角度来看,是最完全的方法,可将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降为零。消除了所幸免的风险,是其他应付风险的方法所不具有的,如损失操纵方法,不管如何不可能使得p=0。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局限性:(属于最消极的手段)有些风险是无法幸免的,如人的生老病死等风险,每个人无法幸免。幸免所有的风险意味着消亡。风险与利益同在同时正相关;风险越大利润越大,幸免风险意味着放弃盈利的机会;风险的转换(可能产生另外的风险)——常见的现象。适用范围: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都较大的特定风险损失频率虽不大,然而损失后果严峻且无法得到补偿的风险。采取其他风险治理措施的经济成本超过了进行该项活动的预期收益。(二)分离风险单位和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1.分离风险单位增加风险单位数,是对以后损失的预测更接近实际损失,降低风险;分割风险单位:将风险单位分割,化整为零,减少了一次事故的最大与其损失,增加了独立风险单位数;割离法:将面临损失的单一的风险单位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单位,而且每一个风险都应投入使用。例: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优点:降低损害幅度缺点:增加成本;增大损失频率;聚拢风险单位:把多个风险单位变成一个风险单位;(通过增加风险单位的数量来提高整体预防损失的能力,如企业合并、联营和商品的多样化经营。例:保险公司的全保、保险的大数法则。复制风险单位:重复生产备用的资产和设备,只是在使用的资产和设备遭受到损失后才会把它们投入使用。设两套会计记录,存储设备的重要部件,配备后备人员。例:关键仪器设备的元件、资料、财产、备份、复原件,数据备份、关键人物接班人的培养;优点:降低营业中断损失缺点:增大成本,增加损失频率(加倍)。2.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损失后果由一方转移到另一方,要紧有三大类:转移风险源、签订免除责任协议、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转移风险源风险源风险源拥有的财产遭受损失在从事生产或经营活动中使他人的财产遭受人身损失或人身受到损害,要负赔偿责任。转移风险源的方式:出售。面临风险的财产通过交易转移给新的所有者。原所有者新所有者,风险也由原所有者转移新的所有者,实际上是一种幸免风险的方式。租赁。如车主将闲置的车辆出租,从而将使用该车辆的风险转移给承租人;出租人承租人,租约约定哪些风险是能够转移的,哪些不能够转移的。如房屋租赁,使用过程中的责任风险,阳台上花盆砸到行人、财产损失风险等转移。能够使财产所有人部分地转移自己所面临的风险——物损失、租金损失和责任损失;承包、分包。建筑工程中的承包商能够利用分包合同转移风险。图5-2转移风险示意图签订免除责任协议:部分地转移。典型的是大夫医院手术前的免责协议,医疗事故责任不能免除;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必须是一个合法、有效合同的有效组成部分;可能的费用;风险是否确实转移;(三)预防事故发生前采取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可能引起损失的各种因素预防与幸免的区不在于,预防并不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而风险幸免则使损失发生的概率降为零如,高速公路对车速的限制,进入林区禁止携带火种等图5-3操纵措施分类比较三、财务型风险治理方法(一)风险自留1.风险自留:面临风险的企业或单位自己承担风险所致的损失,并做好相应的资金安排;主动地、有意识的、有打算的自留:对风险有正确地认识,基于对自己财务实力的自信。风险治理人员识不了风险的存在并对其损失后果获得较为准确地评价和比较各种治理措施的利弊之后,有意识地决定由自己承担潜在的损失风险。2.被动的、无意识的、无打算的自留:对风险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偏差——没有识不风险,识不了风险然而严峻低估了风险——一种是没有意识到风险存在导致风险的无意识自留;二是尽管意识到风险的存在,然而低估了风险的程度而自留了风险,没有做好资金安排。全部自留风险:较少部分自留风险:绝大部分为部分自留。风险自留的资金来源在确定自留风险的资金安排时应考虑的因素:资金的来源、对损失的补偿程度、损失时补偿资金来源的变现性等。现收现付:最原始的方法,用当时收入弥补当时损失;也是一种把损失摊入成本的做法;然而偶然事故的意外性和不可预期性会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较大的冲击,有可能弥补不了较大的损失。对较频繁的小额损失,可将其在一个较短时期内摊入生产或营业成本,用现有的收入来补偿损失,而不作专门的资金预备,当发生较大金额的意外损失时,企业可能无足够的金额来补偿损失,损益状态可能发生剧烈波动。(3)非基金制的预备金:企业在会计年度初期预提一笔意外损失预备金,以备不时之需。提多少资金取决于:历年损失资料、企业的净现金流量情况,即超过收入的盈余有多少。财务实力和治理者的主观推断也会阻碍。年初计提资金预备金用预备金赔偿缺点:实际损失金额可能远远超过预期值,也可能预备金太多造成资金白费,机会成本增加。(4)专用基金(自保基金):为应付巨额损失风险,企业可从每年的现金流量中提取一定的金额,逐年累积,已形成意外损失基金,可谓不同的用途建立专用基金。优点:每年从利润中按百分比计提,数额较大,补偿能力较强;缺点:较大事故发生在早期,可能出现补偿不足,要从其它渠道猎取资金,阻碍企业经营;在许多国家这种基金是需要纳税的。税后净收入(5)专业自保公司(6)借入资金(借贷)应急贷款:在未发生损失时与金融机构就以后可能发生的损失达成应急贷款的协议。适用于:投保的费率高而事故发生的概率叫小时。缺点:利息较高,还贷。特不贷款:较大的损失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临时借贷行为,受损后,企业的接待信誉可能降低。缺点:难,条件苛刻。3.确定自留风险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当自留不是唯一可行的对策时)成本与服务的比较:附加保费与保险人提供的服务;期望损失与财务实力相适应:可靠的预期损失<企业的最大财务承受能力。投保,尤其是超额损失保险。机会成本的阻碍;税收考虑(二)合同转移1.保证合同忠诚保证:被保证人发生不老实行为给业主造成损失,那么保证人负责赔偿雇主合同保证(履约保证)承包合同,由承包商提供忠诚保证:被保证人发生不老实行为给业主造成损失,那么保证人负责赔偿雇主合同保证(履约保证)承包合同,由承包商提供2.商业保险合同3.融资租赁合同出租人依照承租人的租赁要求和选择,出资向供货商购买租赁物,取得租赁物的所有权或续租或退租。租赁物的质量责任、维修保养责任和损坏责任都由承租人承担。出租人仍拥有资产所有权,风险较小;出租人依照承租人要求购买资产出租人依照承租人要求购买资产承租人出租图5-4融资租赁示意图4.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是治理信用风险和价格风险的常用工具。其中期权、期货、远期和互换等是套期保值中常用的衍生工具。通过买入或卖出的操作,运用衍生工具能够转移相关价格风险。但金融衍生品本身也是一柄达摩克里斯(Damocles)之剑——金融衍生品尽管能够关心企业将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但也可能给企业带来无法承受的损失。远期合约——交易双方之间达成,在今后某个时点往常以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合约标的物的一种契约。期货合约——交易双方达成,在以后某一时点买卖合约标的物的契约。该合约必须在交易所交易,同时按交易当日的结算程序进行。互换合约——交易双方同意彼此交换现金流量的一种合约。例如,交易一方现在从一笔投资中获得现金,但更青睐另一项投资,因此通过经纪人与从事该投资的公司进行交易,双方互换所拥有的合约。由于价格或利率的变化,其中一方可能获利,而另一方则可能受损。期权——交易双方签订合约,规定期权买方有权在某一日期按商定价格买进或卖出标的物,为此期权买方必须支付给期权卖方一笔资金,称之为期权价格。一旦期权买方认为按期交割会亏损,则有权放弃交易。期权交易示例:假设A公司的利润与燃油价格成反比,如图5-5所示燃油价格(美元/桶)46燃油价格(美元/桶)46454475125100公司利润(万美元)图5-5燃油价格与利润的关系以看涨期权为例,假如A公司认为100万美元是利润警戒线,则当油价超过45美元/桶时,希望能通过转嫁风险来保持最低利润。假设A公司买入一个看涨期权,契约规定油价45美元/桶时交割——当油价高于此点时,执行期权(比如,油价46,则支付给A25万美元,油价为47,则支付给A50万美元);当油价低于45时,A不需要与对方进行交易。但作为酬劳,A必须以10万美元为代价以换取对方和他进行如此的交易。如此A的利润曲线就变成图5-6所示的模样9090115444546图5-6买入看涨期权后公司的利润形式看跌期权与之相反,留作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能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看跌期权的风险规避机制。第六章风险治理方法——保险本章重点:认识保险,了解保险,明白保险在风险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保险的差不多险种一、什么是保险保险:能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保险。从风险治理角度来看,保险是分摊灾难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通过转移风险来应付风险的方法。而从保险自身来看,是一种双方当事人的交易,是投保人以缴纳保费为代价,将风险后果转嫁给保险人的一种制度安排(或商品)。保险只是一种应付风险的方法,风险治理的范围大于保险。(一)保险的职能差不多职能:经济补偿差不多职能:经济补偿分摊损失或分担风险经济补偿:财产保险派生职能:投资:保险资金运动的三个时期:保费收取、预备金的积存运用,经济补偿防灾防损:投保人宁可白交保费,也不希望灾难事故发生社会上专职防灾防损部门:公安消防、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劳动爱护、防震、防汛、防洪部门。在保险业发达的国家里,一些大型保险公司向企业提供损失治理服务,如某保险公司下属的损失治理服务公司能够提供各种服务:职业健康火灾产品责任航空安全海洋运输机动车辆建筑业等。(二)保险的成本保险的成本是社会为获得保险效益必须做出的一种牺牲。经营费用:保费的20%左右,投保人以附加保费的形式缴付经营费用:保费的20%左右,投保人以附加保费的形式缴付欺诈性索赔:大约占总赔付案件的1/4对防损工作的疏忽:因为有了保险而放松警惕漫天要价:索价>真实的经济损失保险的成本二、保险的险种(一)财产保险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和相关利益为标的的保险。火灾保险,盗窃保险,车辆保险,电子数据处理保险,地震保险,锅炉和机器保险,海洋运输保险,内陆保险,产权证书保险,农作物保险,信用保险,忠诚保证保险(对雇主因雇员的不忠诚行为所遭受的损失提供保障,如贪污、挪用、诈骗),确实保证保险(承包合同一方没有履约造成另一方的经济损失)。(二)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依法或依合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当被保险人因疏忽或过失导致合同对方或第三方的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时,由保险人进行赔偿。要紧包括:公众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责任保险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保险市场发达与否的标志,也是衡量该国法律制度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欧美等经济发达地区,责任保险的保费收入能够占到非寿险保费收入的35%--45%左右,而我国2008年责任保险保费收入81.7亿元,财险保费收入2336.7亿元,只有3.5%左右。(三)人身保险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或躯体为标的的保险。包括,人寿保险、意外损害保险、年金保险和健康保险等险种第七章风险治理决策本章重点:风险治理常用的决策模型、决策方法。通过本章学习要掌握决策常用的原则、期望损益决策模型、期望效用决策模型、现金流分析模型、马尔科夫链决策模型。一、常用的决策原则(一)概率未知大中取小原则——损失发生时,可能的损失最小的小中取小原则——损失不发生时,成本支出最小的(二)概率已知期望损益原则——所有方案中,期望损失最小的期望效用原则——所有方案中,期望效用最大(或最小的,看效用本身是正效用依旧负效用)二、期望损益决策模型该决策方法是以每种风险治理方案的损失期望值作为决策依据,即选取损失期望值最小的风险治理方案。(一)适用范围下表列出某栋建筑物在采纳不同风险治理方案后的损失情况,关于每种方案来讲,总损失包括损失金额和费用金额,为简便起见,每种方案只考虑两种可能的后果,不发生损失或全损。表6-1不同方案火灾损失表方案可能结果发生火灾的损失不发生火灾的费用(1)自留风险不采取安全措施可保损失100,000间接损失5,000105,0000(2)自留风险并采取安全措施可保损失100,000间接损失5,000安全措施成本2,000107,000安全措施成本2,000(3)购买火灾保险保费3,000间接损失5,0008,000保费3,000在损失概率无法确定时的决策方法最大损失最小化原则:投保最佳最小损失最小化原则:自留最佳缺陷:只考虑了两种极端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情况是介乎期间。在损失频率能够得到时的决策方法可能不采取安全措施时发生全损的概率是2.5%,采取安全措施后发生全损的可能性是1%。三种方案的期望损失分不为:方案(1):105000×2.5%+0×97.5%=2625(元)方案(2):107000×1%+2000×99%=3050(元)方案(3):3000+5000×2.5%=3012.5(元)课堂练习:已知某建筑物面临的火灾风险,损失金额和损失概率如表6-2所示:表6-2损失分布表损失(万元)051015概率0.90.050.030.02目前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完全自留;10万元以下(包括10万)损失购买保险,保费为500元,剩余部分风险自留;完全投保,保费为1500元假如依照各方案的损失期望作为推断依据,同时不考虑间接损失以及折旧等因素,那么最佳方案哪一个?(二)期望损益决策模型的应用——决策树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DecisionTree,常用来对期望收益进行分析,在综合推断各项方案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例:某公司有5万元多余资金,如用于某项开发事业可能成功率为96%,成功时一年可获利12%,但一旦失败有丧失全部资金的危险;如把资金存放到银行中,则可稳得年利6%。为获得更多情报,该公司求助于咨询服务,咨询费用为500元,但咨询意见只提供参考,关心下决心。据过去咨询公司类似200例咨询意见实施结果,试用决策树方法分析:该公司是否值得求助于咨询服务;该公司多余资金应如何合理使用?使用一个简单的宏——treeplan,能够实现在excel中编制决策树。建模过程:第一步双击treeplan插件,进入Excel,点击”Decisiontree"后出现如下对话框:图6-1新建决策树单击"NewTree"选项后,得到如下界面:图6-2初始决策树按图输入相应的数据之后,得到图6-3图6-3录入数据选定单元格"G5",依次点击"工具"→"Decisiontree"后出现如下对话框:图6-4增加事件节点选择"changetoeventnode","Branch"选择"two(2个分支),点击OK,得到图6-5:图6-5增加事件节点后的决策树输入相应数据后的图4.6.图6-6录入数据第二步预验分析(决定是否借助情报咨询)仿照先验分析的制作方法得到如图6-7的决策树.图6-7预验分析决策树第三步后验分析(贝叶斯分析)仿照先验分析的制作方法得到如图6-8的决策树.图6-8后验分析决策树决策树课后练习:DriveTekProblemDriveTekResearchInstitutediscoversthatacomputercompanywantsanewtapedriveforaproposednewcomputersystem.Sincethecomputercompanydoesnothaveresearchpeopleavailabletodevelopthenewdrive,itwillsubcontractthedevelopmenttoanindependentresearchfirm.Thecomputercompanyhasofferedafeeof$250,000forthebestproposalfordevelopingthenewtapedrive.Thecontractwillgotothefirmwiththebesttechnicalplanandthehighestreputationfortechnicalcompetence.DriveTekResearchInstitutewantstoenterthecompetition.Managementestimatesacostof$50,000toprepareaproposalwithafifty-fiftychanceofwinningthecontract.However,DriveTek'sengineersarenotsureabouthowtheywilldevelopthetapedriveiftheyareawardedthecontract.Threealternativeapproachescanbetried.Thefirstapproachisamechanicalmethodwithacostof$120,000,andtheengineers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蓝光播放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落地式风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苹果酒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毕业生年终总结
- 2025-2030中国自动细胞分选仪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酒厂合伙合同
- 民间房产抵押借款协议
- 国际借款合同
- 2025-2030中国聚氨酯防水涂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职业培训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土地承包合同易懂一点(2025年版)
- 企业健康管理计划规划方案讨论
- 隧道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 雨季三防知识培训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试行)
- 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招聘7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1课时 虎门销烟 课件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统编版
- DB13-T5742-2023醇基燃料使用安全规范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宣教》课件
-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