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省优获奖课件_第1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省优获奖课件_第2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省优获奖课件_第3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省优获奖课件_第4页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8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省优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敌后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面对日本的入侵,共产党组织了什么战场来抵抗日本的侵略的呢?取得了哪几次战役的重大胜利?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组织的战场有什么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面对日本的入侵,共产党组织了什么战场来抵抗日本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什么是敌后战场呢?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

第一篇章第一篇章1.时间:2.地点:3.作战双方:4.经过:5.意义: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神话,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1937年9月25日山西平型关一带一、平型关大捷八路军一一五师和日军1.时间: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抗平型关大捷作战图平型关大捷作战图读一读:我军运行部队在平型关口不明地域遭到从西侧高地的伏击,全军覆没。——1937年9月日本《每日新闻》

二十五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蒋介石1937年9月26日给朱德、

彭德怀电报读一读:我军运行部队在平型关口不明地域遭到从西

怎样评价平型关大捷?1.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仗,也是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第一次朱德向日军发动攻击并取得全胜的战斗。2.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神话,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1.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为日本侵华期间实行的一种惨无人道的政策。见人则杀,见物则抢,无法带走之物则烧。

“囚笼政策”: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把打击的重点转移到抗日根据地,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三光政策”和“囚笼政策”“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为日本侵华期1.目的:2.时间:3.战争规模:4.指挥官:5.主要目标:6.经过:二、百团大战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1.目的:二、百团大战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1.目的:2.时间:3.战争规模:4.指挥官:5.主要目标:6.经过:8月20日晚,八路军向日军发起总攻,首先是以正太铁路为攻击的重点。攻打娘子关、井陉煤矿等地,拔出敌碉堡和据点,沉重打击日寇。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105个团20多万人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彭德怀1.目的:8月20日晚,八路军向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发动了“百团大战”,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八路军集中了105个团的兵力,对华北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实施了大规模的破袭。彭德怀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发动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占领娘子关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围攻井陉煤矿抗日军民破袭铁路百团大战纪念碑百团大战的图片“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占领娘子关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围攻井陉煤矿7.战果:(1)百团大战打出了共产党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极大地鼓舞了困难中的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2)它还牵制了日军的兵力,对支持正面战场作战起了积极作用。共作战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5万人,俘获1.8万多人,缴获各种枪械5900余支,摧毁大量敌碉堡和据点。8.意义:7.战果:(1)百团大战打出了共产党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极读一读:

1940年9月11日,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百团大战加强了全国同胞的胜利信心,促进了全国团结,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朱德读一读:1940年9月11日,蒋介石致电朱德、

材料: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聂荣臻为被救两名日本女孩《致日本军官长士

兵书》(1940年8月20日)请回答:看完这则材料你有什么体会?聂荣臻通过分析战争原因、性质和危害,来激发日本士兵的天良;也体现了八路军的仁义。材料: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为什么说百团大战的胜利打出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分组讨论1.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共作战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5万人,俘获1.8万多人,缴获各种枪械5900余支,摧毁大量敌碉堡和据点。3.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为什么说百团大战的胜利打出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

第三篇章第三篇章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建立了16块抗日根据地。(2)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延安是革命圣地。三、抗日战争的主战场2.作用:3.意义: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游击战争的开展,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居于抗日战争的主导地位,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原因?随着日军的节节进兵,广大国土迅速沦陷,中共按照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组织八路军、新四军深入到敌人后方,在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寇,收复失地。议一议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原因?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名称及创建者一览表敌后抗日根据地名称主要创建者晋察冀聂荣臻晋冀鲁豫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晋西北贺龙关向应山东肖华、张经武等华中陈毅、张鼎丞等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名称及创建者一览表敌后抗日根据地名称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延安宝塔山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延安宝塔山

1942年敌人大扫荡以后,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验,在广大平原地区领导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1943年开始,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地道战示意图1942年敌人大扫荡以后,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1.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的作战力下降,转入次要位置,敌后游击战则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2.共产党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采取展开游击战争,有力的打击了日军,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军力,敌后抗日根据地居于抗日战争的主导地位,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怎样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的呢?分组讨论:1.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的作战力下降,转入1.抗战以来,粉粹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2.为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八路军组织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A

C1.抗战以来,粉粹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3.下列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意义相同点,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沉重地打击了日寇②是敌后战场战场的重大胜利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④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士气⑤都是大规模的战役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④⑤

D3.下列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意义相同点,说法正确的选项4.1940年9月11日,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这份嘉奖的背景是()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B.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D.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

C4.1940年9月11日,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5.读图说史题:观察右图。请回答:依据图片,结合所学,中国人为什么在反击外敌入侵时非常的勇敢,而对战争中的的日本孤儿又那样的铁血柔情?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战争、爱好和平的民族,即使在战争的残酷岁月里,也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聂荣臻和在百团大战中救助的日本小女孩5.读图说史题:观察右图。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战争、爱好和平的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先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开辟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等抗日根据地,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的主战场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2.作用3.意义1.目的2.时间、指挥官、战争规模3.主要目标、经过4.结果、意义1.时间、地点2.作战双方、经过3.意义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的主战场1.敌后抗日智慧导入沈阳残历碑智慧导入沈阳残历碑第七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第七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学习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2、西安事变的背景、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重点)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难点)学习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快乐导学一:预习检测完成练习册知识导航1931沈阳不抵抗抗日义勇军杨靖宇张学良杨虎城1936停止内战十年内战快乐导学一:预习检测完成练习册知识导航1931快乐导学二:自主预习(阅读课文10分钟,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事件,结果和影响。2、局部抗战的兴起包括哪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华北危机时间,出现原因。4、西安事变时间,经过,结果以及意义。快乐导学二:自主预习(阅读课文10分钟,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九一八事变背景:1927年,确立了先独占中国东北、内蒙古,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城北柳条湖村事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目的:以此为借口,侵占沈阳结果:东北军不占而退,东北三省完全沦陷意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背景:1927年,确立了先独占中国东北、内蒙古,一·二八事变时间:1932年1月28日地点:上海人物: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事件:日军突袭上海目的:为了转移国际视线,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一·二八事变时间:1932年1月28日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共产党抗日队伍东北抗日联军国民党部分官兵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华北危机时间:1935年出现华北危机的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加紧侵略华北,制造华北事变。《何梅协定》的签署:日本控制了察哈尔、河北的大部分主权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企图使华北五省成为第二个东北华北危机时间:1935年《何梅协定》的签署:华北五省自治运一二·九运动时间:1935年12月9日地点:北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事件: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一二·九运动时间:1935年12月9日西安事变前中国形势图西安事变前中国形势图西安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地点:西安人物:张学良、杨虎城事件: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阐明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关于事件的报道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关于事件的报道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比记忆名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影响1931年9月18日沈阳1936年12月12日西安日本侵略军张学良、杨虎城日军占领沈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东三省沦陷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战局面的出现对比记忆名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影响1931年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的不满及围剿红军的失利。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快乐导学三:合作探究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快乐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1931.9.18):东北三省沦陷并成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1935)《何梅协定》西安事变(1916.12.1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西安事变后亲日派、亲英美派和共产党的不同主张周恩来等西安谈判“华北五省自治运动”课堂小结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1931.9.18):东1、歌曲《松花江上》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A、1930年皇姑屯B、1931年沈阳

C、1933年山海关D、1931年长春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采取的方针是()

A、抵抗B、不表态

C、片面抗战D、不抵抗3、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A、吉鸿昌B、杨靖宇C、佟麟阁D、赵登禹BD成功达标B1、歌曲《松花江上》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智慧导入沈阳残历碑智慧导入沈阳残历碑第七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第七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学习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2、西安事变的背景、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重点)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难点)学习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快乐导学一:预习检测完成练习册知识导航1931沈阳不抵抗抗日义勇军杨靖宇张学良杨虎城1936停止内战十年内战快乐导学一:预习检测完成练习册知识导航1931快乐导学二:自主预习(阅读课文10分钟,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事件,结果和影响。2、局部抗战的兴起包括哪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华北危机时间,出现原因。4、西安事变时间,经过,结果以及意义。快乐导学二:自主预习(阅读课文10分钟,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九一八事变背景:1927年,确立了先独占中国东北、内蒙古,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城北柳条湖村事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目的:以此为借口,侵占沈阳结果:东北军不占而退,东北三省完全沦陷意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背景:1927年,确立了先独占中国东北、内蒙古,一·二八事变时间:1932年1月28日地点:上海人物: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事件:日军突袭上海目的:为了转移国际视线,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一·二八事变时间:1932年1月28日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共产党抗日队伍东北抗日联军国民党部分官兵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华北危机时间:1935年出现华北危机的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加紧侵略华北,制造华北事变。《何梅协定》的签署:日本控制了察哈尔、河北的大部分主权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企图使华北五省成为第二个东北华北危机时间:1935年《何梅协定》的签署:华北五省自治运一二·九运动时间:1935年12月9日地点:北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事件: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一二·九运动时间:1935年12月9日西安事变前中国形势图西安事变前中国形势图西安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地点:西安人物:张学良、杨虎城事件: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阐明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关于事件的报道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关于事件的报道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比记忆名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影响1931年9月18日沈阳1936年12月12日西安日本侵略军张学良、杨虎城日军占领沈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东三省沦陷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战局面的出现对比记忆名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影响1931年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的不满及围剿红军的失利。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快乐导学三:合作探究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快乐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1931.9.18):东北三省沦陷并成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1935)《何梅协定》西安事变(1916.12.1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西安事变后亲日派、亲英美派和共产党的不同主张周恩来等西安谈判“华北五省自治运动”课堂小结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1931.9.18):东1、歌曲《松花江上》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A、1930年皇姑屯B、1931年沈阳

C、1933年山海关D、1931年长春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采取的方针是()

A、抵抗B、不表态

C、片面抗战D、不抵抗3、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A、吉鸿昌B、杨靖宇C、佟麟阁D、赵登禹BD成功达标B1、歌曲《松花江上》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敌后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面对日本的入侵,共产党组织了什么战场来抵抗日本的侵略的呢?取得了哪几次战役的重大胜利?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组织的战场有什么变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面对日本的入侵,共产党组织了什么战场来抵抗日本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什么是敌后战场呢?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

第一篇章第一篇章1.时间:2.地点:3.作战双方:4.经过:5.意义: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神话,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1937年9月25日山西平型关一带一、平型关大捷八路军一一五师和日军1.时间: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抗平型关大捷作战图平型关大捷作战图读一读:我军运行部队在平型关口不明地域遭到从西侧高地的伏击,全军覆没。——1937年9月日本《每日新闻》

二十五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深堪嘉慰。——蒋介石1937年9月26日给朱德、

彭德怀电报读一读:我军运行部队在平型关口不明地域遭到从西

怎样评价平型关大捷?1.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仗,也是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第一次朱德向日军发动攻击并取得全胜的战斗。2.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神话,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1.八路军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中国“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为日本侵华期间实行的一种惨无人道的政策。见人则杀,见物则抢,无法带走之物则烧。

“囚笼政策”: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把打击的重点转移到抗日根据地,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三光政策”和“囚笼政策”“三光政策”:即烧光、杀光、抢光。为日本侵华期1.目的:2.时间:3.战争规模:4.指挥官:5.主要目标:6.经过:二、百团大战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1.目的:二、百团大战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1.目的:2.时间:3.战争规模:4.指挥官:5.主要目标:6.经过:8月20日晚,八路军向日军发起总攻,首先是以正太铁路为攻击的重点。攻打娘子关、井陉煤矿等地,拔出敌碉堡和据点,沉重打击日寇。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105个团20多万人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彭德怀1.目的:8月20日晚,八路军向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发动了“百团大战”,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八路军集中了105个团的兵力,对华北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实施了大规模的破袭。彭德怀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发动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占领娘子关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围攻井陉煤矿抗日军民破袭铁路百团大战纪念碑百团大战的图片“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占领娘子关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围攻井陉煤矿7.战果:(1)百团大战打出了共产党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极大地鼓舞了困难中的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2)它还牵制了日军的兵力,对支持正面战场作战起了积极作用。共作战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5万人,俘获1.8万多人,缴获各种枪械5900余支,摧毁大量敌碉堡和据点。8.意义:7.战果:(1)百团大战打出了共产党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极读一读:

1940年9月11日,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百团大战加强了全国同胞的胜利信心,促进了全国团结,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朱德读一读:1940年9月11日,蒋介石致电朱德、

材料: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聂荣臻为被救两名日本女孩《致日本军官长士

兵书》(1940年8月20日)请回答:看完这则材料你有什么体会?聂荣臻通过分析战争原因、性质和危害,来激发日本士兵的天良;也体现了八路军的仁义。材料: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为什么说百团大战的胜利打出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分组讨论1.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共作战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5万人,俘获1.8万多人,缴获各种枪械5900余支,摧毁大量敌碉堡和据点。3.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为什么说百团大战的胜利打出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

第三篇章第三篇章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建立了16块抗日根据地。(2)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延安是革命圣地。三、抗日战争的主战场2.作用:3.意义: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游击战争的开展,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居于抗日战争的主导地位,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原因?随着日军的节节进兵,广大国土迅速沦陷,中共按照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组织八路军、新四军深入到敌人后方,在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寇,收复失地。议一议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原因?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名称及创建者一览表敌后抗日根据地名称主要创建者晋察冀聂荣臻晋冀鲁豫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晋西北贺龙关向应山东肖华、张经武等华中陈毅、张鼎丞等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名称及创建者一览表敌后抗日根据地名称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延安宝塔山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延安宝塔山

1942年敌人大扫荡以后,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验,在广大平原地区领导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1943年开始,地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冀中平原和冀南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地道战示意图1942年敌人大扫荡以后,党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1.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的作战力下降,转入次要位置,敌后游击战则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2.共产党在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采取展开游击战争,有力的打击了日军,牵制了日军大量的军力,敌后抗日根据地居于抗日战争的主导地位,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怎样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的呢?分组讨论:1.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的作战力下降,转入1.抗战以来,粉粹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2.为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八路军组织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A

C1.抗战以来,粉粹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3.下列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意义相同点,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沉重地打击了日寇②是敌后战场战场的重大胜利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④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士气⑤都是大规模的战役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④⑤

D3.下列对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意义相同点,说法正确的选项4.1940年9月11日,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这份嘉奖的背景是()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B.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D.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

C4.1940年9月11日,蒋介石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5.读图说史题:观察右图。请回答:依据图片,结合所学,中国人为什么在反击外敌入侵时非常的勇敢,而对战争中的的日本孤儿又那样的铁血柔情?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战争、爱好和平的民族,即使在战争的残酷岁月里,也能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聂荣臻和在百团大战中救助的日本小女孩5.读图说史题:观察右图。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战争、爱好和平的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先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胜利,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开辟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等抗日根据地,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的主战场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2.作用3.意义1.目的2.时间、指挥官、战争规模3.主要目标、经过4.结果、意义1.时间、地点2.作战双方、经过3.意义敌后战场的抗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的主战场1.敌后抗日智慧导入沈阳残历碑智慧导入沈阳残历碑第七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第七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学习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2、西安事变的背景、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重点)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难点)学习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快乐导学一:预习检测完成练习册知识导航1931沈阳不抵抗抗日义勇军杨靖宇张学良杨虎城1936停止内战十年内战快乐导学一:预习检测完成练习册知识导航1931快乐导学二:自主预习(阅读课文10分钟,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事件,结果和影响。2、局部抗战的兴起包括哪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华北危机时间,出现原因。4、西安事变时间,经过,结果以及意义。快乐导学二:自主预习(阅读课文10分钟,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九一八事变背景:1927年,确立了先独占中国东北、内蒙古,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城北柳条湖村事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目的:以此为借口,侵占沈阳结果:东北军不占而退,东北三省完全沦陷意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背景:1927年,确立了先独占中国东北、内蒙古,一·二八事变时间:1932年1月28日地点:上海人物: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事件:日军突袭上海目的:为了转移国际视线,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掩护其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的丑剧一·二八事变时间:1932年1月28日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共产党抗日队伍东北抗日联军国民党部分官兵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华北危机时间:1935年出现华北危机的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加紧侵略华北,制造华北事变。《何梅协定》的签署:日本控制了察哈尔、河北的大部分主权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企图使华北五省成为第二个东北华北危机时间:1935年《何梅协定》的签署:华北五省自治运一二·九运动时间:1935年12月9日地点:北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事件: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一二·九运动时间:1935年12月9日西安事变前中国形势图西安事变前中国形势图西安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地点:西安人物:张学良、杨虎城事件: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阐明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关于事件的报道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时间:1936年12月12日关于事件的报道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比记忆名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影响1931年9月18日沈阳1936年12月12日西安日本侵略军张学良、杨虎城日军占领沈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东三省沦陷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战局面的出现对比记忆名称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影响1931年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的不满及围剿红军的失利。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快乐导学三:合作探究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快乐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1931.9.18):东北三省沦陷并成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1935)《何梅协定》西安事变(1916.12.1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西安事变后亲日派、亲英美派和共产党的不同主张周恩来等西安谈判“华北五省自治运动”课堂小结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1931.9.18):东1、歌曲《松花江上》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发生在()

A、1930年皇姑屯B、1931年沈阳

C、1933年山海关D、1931年长春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采取的方针是()

A、抵抗B、不表态

C、片面抗战D、不抵抗3、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A、吉鸿昌B、杨靖宇C、佟麟阁D、赵登禹BD成功达标B1、歌曲《松花江上》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智慧导入沈阳残历碑智慧导入沈阳残历碑第七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第七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5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学习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2、西安事变的背景、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重点)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难点)学习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快乐导学一:预习检测完成练习册知识导航1931沈阳不抵抗抗日义勇军杨靖宇张学良杨虎城1936停止内战十年内战快乐导学一:预习检测完成练习册知识导航1931快乐导学二:自主预习(阅读课文10分钟,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事件,结果和影响。2、局部抗战的兴起包括哪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华北危机时间,出现原因。4、西安事变时间,经过,结果以及意义。快乐导学二:自主预习(阅读课文10分钟,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九一八事变背景:1927年,确立了先独占中国东北、内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