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课件(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1目录当堂检测0201作品梳理目录当堂检测0201作品梳理201作品梳理·第82首
南安军·第83首
别云间·第84首
山坡羊•骊山怀古·第85首
朝天子•咏喇叭01作品梳理·第82首南安军·第83首别云间·第84首3南安军南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①,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②。第82首南安军第82首4重点注释①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山上多梅树,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②采薇: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薇,一种野菜。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重点注释5背景知识文天祥坚持数年抗元斗争,但终于无力回天,不得不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被俘后他自杀未成,被元军押解北行,路过南安军时写下了此诗。背景知识6重点赏析(1)表现手法“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运用对比手法,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的亡国之痛。“一时”表现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重点赏析7(2)炼字“湿”字既写出征衣被雨淋湿,也表明被捕后的凄苦。“出”“归”二字反复使用,声情激荡,抒写了诗人行程中的悲苦心情。(3)典故“梦中行采薇”引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表明自己的态度:即使饿死殉国,也不与元军合作。(2)炼字8作品主旨这首诗表现诗人被捕后的悲苦孤独之情,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侵略者的蔑视,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显示出凛然的民族正气。作品主旨9参考译文经过梅岭,一路风雨把征衣湿透。越过梅岭我与谁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囚徒。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采薇在首阳山头。参考译文10别云间明夏完淳三年羁旅①客,今日又南冠②。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③近,欲别故乡难。毅魄④归来日,灵旗⑤空际看。第83首别云间第83首11重点注释①羁旅:寄居他乡,生活漂泊不定。羁,客居在外。②南冠:《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③泉路:地下。指阴间。④毅魄:英魂。⑤灵旗:战旗。古代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重点注释12背景知识这首诗是夏完淳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家乡松江时所作。背景知识13重点赏析(1)炼字“羁旅”一词写出了诗人三年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的情景;“又”字抒发了诗人因被俘而壮志未酬的悲伤之情。(2)典故“今日又南冠”借用楚国人锺仪被俘后,仍戴着“南冠”的重点赏析14典故,表现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和精忠报国的情怀。(3)写作方法首联于平静的叙事中深含着诗人的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颔联抒发诗人对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颈联抒发诗人眷念故土、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尾联既表达了诗人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坚持抗清义士的希望之心。典故,表现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和精忠报国的情怀。15作品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和炽热的爱国情感。作品主旨16参考译文三年为抗击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中犯难。等到我英魂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参考译文17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①,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第84首山坡羊•骊山怀古第84首18重点注释①一炬:一把火。②萦纡(yū):回环曲折。重点注释19背景知识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后,放火将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径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散曲。背景知识20重点赏析(1)表现手法“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赢”“输”的对比,指出封建王朝社会变迁的规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警世醒世的意义。重点赏析21(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登上骊山,阿房宫早已被烧毁,当年的繁华一概无存,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古今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2)表现手法22作品主旨这首散曲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也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作品主旨23参考译文站在骊山上环望四周,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环曲折的水流。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了土;战败了的国家,都化作了土!参考译文24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①。官船②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③。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④!第85首朝天子•咏喇叭第85首25重点注释①曲儿小腔儿大:曲子短小,声音响亮。②官船:官府的船。这里指扰民的宦官船只。③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④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重点注释26背景知识这首散曲创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当时宦官当权,他们在运河上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作者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首《朝天子•咏喇叭》。背景知识27重点赏析(1)修辞手法①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道出了与宦官的共同之处:“曲儿小”比喻宦官本事很小;“腔儿大”比喻宦官官腔十足。这六个字把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揭示得淋漓尽致。重点赏析28②“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军和民听了喇叭声、唢呐声都又愁又怕,写出了宦官在精神上给军民造成的痛苦和压力。(2)炼字“乱如麻”极言官船之多,形象地表现了这些官船来来往往、到处扰民的情景。②“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军和民29(3)表现手法“曲儿小腔儿大”的“小”和“大”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是对宦官的嘲讽和蔑视。(4)表现手法借物抒怀。作者借咏喇叭,活画出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3)表现手法30作品主旨这首散曲表面上写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宦官的痛恨之情。作品主旨31参考译文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扰民的宦官船只来往频繁乱如麻,全凭借你抬高声望和社会地位。军人和百姓听了都又发愁又害怕。到哪里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干了,鹅也飞光了!参考译文32当堂检测021234当堂检测02123433阅读夏完淳的《别云间》,回答下列问题。1.【2020•龙岩质检•3分】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诗表现诗人誓死不屈的报国决心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B.首联叙事,“三年”与“又”联用,暗示诗人离乡之久,永别之憾。阅读夏完淳的《别云间》,回答下列问题。1.【2020•龙岩质34C.尾联抒悲愤之情,表达了诗人死后仍要为抗清战士摇旗呐喊的决心。D.全诗悲壮动人,塑造了一位充满热血、忠肝义胆、英勇奋斗的英雄形象。【答案】CC.尾联抒悲愤之情,表达了诗人死后仍要为抗清战士摇旗呐喊的决352.(核心素养•思维发展和提升)【2020•龙岩质检•3分】“无限山河泪”包含了诗人流下的哪些“泪”?请简述。见祖国山河破碎、饱受践踏、满目疮痍而流的悲愤之泪;为永别故乡、愧对亲人而流的伤心之泪;为自己身落敌手、壮志未酬、收复河山宏愿落空而流的遗恨之泪。2.(核心素养•思维发展和提升)【2020•龙岩质检•3分】363.(核心素养•思维发展和提升)诗人为什么“欲别故乡难”?请简要分析。诗人离乡之际,涌上心头的除了国恨,更有对故土的眷念、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之情。3.(核心素养•思维发展和提升)诗人为什么“欲别故乡难”?请374.(核心素养•审美鉴赏和创作)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相同方面:都表达了诗人将生死置之度外,以死殉国明志的坚定决心。不同方面:文天祥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抗元的艰辛和无功的慨叹与无奈,以及视死如归的豁达情怀。夏完淳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4.(核心素养•审美鉴赏和创作)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38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复习课件(四)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39目录当堂检测0201作品梳理目录当堂检测0201作品梳理4001作品梳理·第82首
南安军·第83首
别云间·第84首
山坡羊•骊山怀古·第85首
朝天子•咏喇叭01作品梳理·第82首南安军·第83首别云间·第84首41南安军南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①,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②。第82首南安军第82首42重点注释①梅花南北路:指经过梅岭。梅岭,即大庾岭,山上多梅树,是广东和江西的分界岭。②采薇:周武王伐纣灭商,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阳山,采薇而食,后来饿死。薇,一种野菜。文天祥到了南安军曾绝食八天。重点注释43背景知识文天祥坚持数年抗元斗争,但终于无力回天,不得不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被俘后他自杀未成,被元军押解北行,路过南安军时写下了此诗。背景知识44重点赏析(1)表现手法“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运用对比手法,以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的亡国之痛。“一时”表现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重点赏析45(2)炼字“湿”字既写出征衣被雨淋湿,也表明被捕后的凄苦。“出”“归”二字反复使用,声情激荡,抒写了诗人行程中的悲苦心情。(3)典故“梦中行采薇”引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表明自己的态度:即使饿死殉国,也不与元军合作。(2)炼字46作品主旨这首诗表现诗人被捕后的悲苦孤独之情,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侵略者的蔑视,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显示出凛然的民族正气。作品主旨47参考译文经过梅岭,一路风雨把征衣湿透。越过梅岭我与谁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囚徒。祖国的河山千年万世永存,城郭只是暂时落入敌手。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采薇在首阳山头。参考译文48别云间明夏完淳三年羁旅①客,今日又南冠②。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③近,欲别故乡难。毅魄④归来日,灵旗⑤空际看。第83首别云间第83首49重点注释①羁旅:寄居他乡,生活漂泊不定。羁,客居在外。②南冠:《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人锺仪被俘,仍戴着“南冠”(楚国的冠)。后世遂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③泉路:地下。指阴间。④毅魄:英魂。⑤灵旗:战旗。古代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重点注释50背景知识这首诗是夏完淳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家乡松江时所作。背景知识51重点赏析(1)炼字“羁旅”一词写出了诗人三年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的情景;“又”字抒发了诗人因被俘而壮志未酬的悲伤之情。(2)典故“今日又南冠”借用楚国人锺仪被俘后,仍戴着“南冠”的重点赏析52典故,表现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和精忠报国的情怀。(3)写作方法首联于平静的叙事中深含着诗人的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颔联抒发诗人对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颈联抒发诗人眷念故土、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尾联既表达了诗人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坚持抗清义士的希望之心。典故,表现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和精忠报国的情怀。53作品主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和炽热的爱国情感。作品主旨54参考译文三年为抗击清兵辗转飘零,今天兵败被俘成为阶下囚。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已经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中犯难。等到我英魂归来的那一天,定要在空中看后继者的队伍抵抗清军。参考译文55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①,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第84首山坡羊•骊山怀古第84首56重点注释①一炬:一把火。②萦纡(yū):回环曲折。重点注释57背景知识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后,放火将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径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散曲。背景知识58重点赏析(1)表现手法“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赢”“输”的对比,指出封建王朝社会变迁的规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警世醒世的意义。重点赏析59(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登上骊山,阿房宫早已被烧毁,当年的繁华一概无存,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对古今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2)表现手法60作品主旨这首散曲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也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作品主旨61参考译文站在骊山上环望四周,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环曲折的水流。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了土;战败了的国家,都化作了土!参考译文62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①。官船②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③。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④!第85首朝天子•咏喇叭第85首63重点注释①曲儿小腔儿大:曲子短小,声音响亮。②官船:官府的船。这里指扰民的宦官船只。③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④水尽鹅飞罢:水干了,鹅也飞光了。比喻民穷财尽。重点注释64背景知识这首散曲创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当时宦官当权,他们在运河上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作者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首《朝天子•咏喇叭》。背景知识65重点赏析(1)修辞手法①小令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道出了与宦官的共同之处:“曲儿小”比喻宦官本事很小;“腔儿大”比喻宦官官腔十足。这六个字把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揭示得淋漓尽致。重点赏析66②“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军和民听了喇叭声、唢呐声都又愁又怕,写出了宦官在精神上给军民造成的痛苦和压力。(2)炼字“乱如麻”极言官船之多,形象地表现了这些官船来来往往、到处扰民的情景。②“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军和民67(3)表现手法“曲儿小腔儿大”的“小”和“大”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是对宦官的嘲讽和蔑视。(4)表现手法借物抒怀。作者借咏喇叭,活画出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3)表现手法68作品主旨这首散曲表面上写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借物抒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宦官的痛恨之情。作品主旨69参考译文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扰民的宦官船只来往频繁乱如麻,全凭借你抬高声望和社会地位。军人和百姓听了都又发愁又害怕。到哪里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水干了,鹅也飞光了!参考译文70当堂检测021234当堂检测02123471阅读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软件工程》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朗诵艺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妈妈宝贝课件教学课件
- 叶子课件简单教学课件
- 淮阴师范学院《草书技法(2)》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2305-T 022-2024玉米茬保护性耕作整地技术规范
- 焙烤食品制造中的品牌建设与形象推广考核试卷
- 安全生产标准化启动课件考核试卷
-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设计与实现考核试卷
- 托儿所服务的类型和特点考核试卷
- 圆锥齿轮参数设计
- 各年级危机感激发精华版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教材(通用教材)
- 毛竹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 实验12示波器的使用
- 节约能源资源实施方案 (2)
- 切削力计算程序
- 长链、中链脂肪乳区别
- MATLAB中Simulink基础应用
- 新版心肺复苏流程图(共1页)
- 1第一章衬底制备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