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混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共识
解读武威市医院内分泌科许文秀预混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共识
解读武威市医院内分泌科许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患病率(%)诊断标准兰州会议标准WHO1985WHO1985WHO1999WHO1999调查规模30万21万4.3万10万4.6万年龄范围全人群25-64岁20-74岁≥18岁≥20岁患病率0.67%2.28%3.12%城市4.5%农村1.8%
9.7%男性10.6%女性8.8%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长DiabetesAtlas,Fourthedition©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2009;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a:1-22.YangWY,etal.NEnglJMed2010;362:1090-1101.;2010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p12,downloadedfrom/x_uploadfiles/dm201otaolungao.pdf患病率(%)兰州会议标准WHOWHOWHOWHO调查规模34中国:1型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未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比例较大(58.7%)-糖尿病前期:
14820万1型糖尿病:
占总数5%左右*未被诊断的:
5429万2型糖尿病:
9240万已被诊断的:
3811万*根据国际数据推测,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数据来源于≥20岁的成年人,所以缺少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具体数据1.YangW,etal.NEnglJMed2010;362:1090-1101.;2.2010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p24中国:1型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未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比例较大新诊断的中国糖尿病患者
多数存在餐后血糖升高我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中国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更显著饮食结构多以碳水化合物为主YangWY,etal.NEnglJMed
2010;362(12):1090-1101.单纯空腹血糖升高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空腹和餐后血糖均升高新诊断的中国糖尿病患者
多数存在餐后血糖升高我国新诊断的2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平均水平很高YangW,etal.NEnglJMed362:1090-1101March25,2010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平均水平很高YangW,et糖尿病造成沉重的经济后果2002年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直接费用为331亿元,占当年卫生总费用的6.2%,直接医疗费用占我国当年GDP的0.15%2002年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费用(%)糖尿病的总费用: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患者门诊和住院所产生的费用.包括诊疗费、药费和检查费等直接非医疗费用:与糖尿病诊治活动相关的费用.如交通和营养费间接费用:由于患病、致残或死亡而降低的生产力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经济损失,这其中还包括家属为患者提供护理而导致的生产力损失胡善联等.中国卫生经济2008.306(8):5-8.糖尿病造成沉重的经济后果2002年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中国2型糖尿病的治疗路径注:HbA1c:糖化血红蛋白;DPP-4:二肽基肽酸;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0%),则进入下一步治疗主要治疗路径备选治疗路径一线药物治疗二线药物治疗三线药物治疗四线药物治疗二甲双胍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DPP-4抑制剂基础胰岛素或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基础胰岛素或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DPP-4抑制剂或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
S1-S3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中国2型糖尿病的治疗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胰岛素起始治疗适用人群T2DM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后HbA1c仍≥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起始治疗方案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S1-S3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胰岛素起始治疗适用人群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强化治疗方案-多次胰岛素注射基础+餐时胰岛素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强化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人胰岛素是重组人胰岛素(短效)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中效)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胰岛素制剂低预混人胰岛素70/30剂型(30%短效+70%中效)如优泌林70/30、诺和灵30R、甘舒霖30R、重和林M30等中预混人胰岛素50/50剂型(50%短效+50%中效)如诺和灵50R、甘舒霖50R等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人胰岛素是重组人胰岛素(短效)与精蛋白锌预混人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种类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持续时间70/30剂型0.5h2-12h14-24h50/50剂型0.5h2-3h10-24hCDS2010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预混人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种类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持续时间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或门冬胰岛素)与精蛋白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胰岛素制剂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75/25剂型:如赖脯胰岛素25-优泌乐25(25%赖脯胰岛素+75%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70/30剂型:如门冬胰岛素30(30%门冬胰岛素+70%精蛋白锌门冬胰岛素)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50/50剂型赖脯胰岛素50-优泌乐50(50%赖脯胰岛素+50%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50(50%门冬胰岛素+50%精蛋白锌门冬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种类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持续时间赖脯胰岛素75/25(优泌乐25)15min30-70min16-24h门冬胰岛素3010-20min1-4h14-24h赖脯胰岛素50(优泌乐50)15min30-70min16-24h门冬胰岛素5010-20min1-4h14-24hCDS2010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种类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持续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每日1次方案(1)适用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最大有效剂量治疗后HbA1c≥7.0%的患者预混胰岛素的选择低预混人胰岛素(如优泌林70/30、诺和灵30R、甘舒霖70/30等)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如优泌乐25、诺和锐30)中预混人胰岛素(如诺和灵50R)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如(优泌乐50、诺和锐50)每日1次方案(1)适用人群每日1次方案(2)起始剂量0.2u/(kg.d)晚餐前注射根据患者情况作适当调整注意事项若HbA1c或空腹血糖仍不达标,可改为每日2次治疗方案或参考1-2-3次方案预混人胰岛素应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在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立即注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预混胰岛素,中预混胰岛素主要针对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口服降糖药每日1次方案(2)起始剂量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患者的SMBG*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未达标
每周3天√√√复诊前1天√√√已达标每周3次√√√复诊前1天√√√*SMBG:自我血糖监测注:“√”表示需测血糖的时间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患者的SMBG*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每日2次方案(1)适用人群新诊断T2DM患者,HbA1c≥9.0%同时合并明显临床症状生活方式干预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最大有效剂量治疗后HbA1c≥9.0%的患者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后HbA1c≥7%而空腹血糖已达标的患者预混胰岛素的选择低预混人胰岛素(如优泌林70/30、诺和灵30R、甘舒霖70/30等)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如优泌乐25、诺和锐30)中预混人胰岛素(如诺和灵50R)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如优泌乐50、诺和锐50)每日2次方案(1)适用人群每日2次方案(2)起始剂量适用人群前2种,0.2-0.4u/(kg.d)或10-12u/d,按1:1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适用人群第3种,基础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以1:1.3的比例进行剂量转换,按1:1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注意事项用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方案时,不建议同时使用胰岛素促泌剂可继续使用二甲双胍或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视患者个体情况决定是否停用TZD类药物按时、定量进餐及规律运动,预混人胰岛素应在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在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立即注射中预混胰岛素主要针对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若低预混人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的患者餐后血糖>8mmol/L,可等剂量改为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或根据具体情况改为中预混人胰岛素或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2次方案(2)起始剂量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注射患者的SMBG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未达标
每周3天√√复诊前1天√√√√√已达标每周3次√√√复诊前1天√√√√√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注射患者的SMBG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早餐后午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空腹/餐前血糖水平(mmol/L)剂量调整(U)<4.4-24.5-6.006.1-7.7+27.8-10+4>10+6注:通常每3-5天调整1次,每次调整1-4u,直至血糖达标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空腹/餐前血糖水平(mmol/每日3次方案(1)适用人群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后HbA1c≥7.0%的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需要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但不愿意接受该治疗方案的患者
预混胰岛素的选择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3次方案(1)适用人群每日3次方案(2)起始剂量适用人群第1种,早晚餐前等剂量转换,午餐前加2-4u或每天胰岛素总量的10%,并可能需要减少早餐前的剂量2-4u适用人群第2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注意事项如果预混胰岛素从每日2次增加至每日3次时,建议将预混人胰岛素改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若低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HbA1c≥7.0%,早餐后血糖<10mmol/L,可调整为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3次;若早餐后血糖>10mmol/L的患者,则可调整为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3次治疗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在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立即注射对于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3次治疗患者,如果餐后血糖控制好而空腹血糖>6mmol/L时,可将晚餐前调整为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3次方案(2)起始剂量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患者的SMBG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未达标
√√○√○√√已达标√√√√注:“○”表示可省去的测血糖时间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患者的SMBG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早(1-2-3次)方案(1)适用人群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最大有效剂量治疗血糖仍不达标(HbA1c≥7.0%)的患者方法起始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注射血糖控制仍不达标,逐渐增加到每日2次、每日3次的方案预混胰岛素的选择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1-2-3次)方案(1)适用人群(1-2-3次)方案(2)起始剂量每日1次:10-12u,晚餐前注射,根据早餐前血糖调整剂量治疗后HbA1c或餐前血糖不达标,则早餐前加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3-6u,根据晚餐前和空腹血糖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剂量
如果治疗后HbA1c或午餐后血糖不达标,则午餐前加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3u或将早餐前剂量按1:1分配到早午餐前,根据午餐后(或晚餐前)血糖调整午餐前剂量注:通常每3-5天调整1次,每次调整1-4u,直至血糖达标(1-2-3次)方案(2)起始剂量每日1次:10-12u,晚(1-2-3次)方案(3)注意事项一般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1次治疗,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口服降糖药当调整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2次或每日3次治疗时,不建议同时使用胰岛素促泌剂(主要不良反应与胰岛素一致,为低血糖和体重增加)可继续使用二甲双胍或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视患者个体情况决定是否停用TZD类药物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主要针对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应在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立即注射(1-2-3次)方案(3)注意事项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1-2-3次方案)剂量调整方法空腹血糖(mm0l/L)第2天晚餐前剂量调整(U)<2.8-42.8-4.4-24.5-6.0—6.1-7.7+27.8-11.0+4>11.0+6“—”表示剂量不调整注:通常每3-5天调整1次,每次调整1-4u,直至血糖达标每日1次每日2次每日3次晚餐前/空腹血糖(mm0l/L)第2天早餐前/晚餐前剂量调整(U)<2.8-42.8-4.4-24.5-6.0—6.1-7.7+2>7.8+4晚餐前血糖(mm0l/L)第2天午餐前剂量调整(U)<2.8-32.8-4.4-24.5-6.0-16.1-7.7—>7.8+2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1-2-3次方案)剂量调整方法空腹血糖第预混胰岛素治疗流程新诊断T2DMHbA1c≥9.0%HbA1c<9.0%OAD#HbA1c≥7.0%OAD+预混胰岛素QDOAD+基础胰岛素HbA1c≥7.0%HbA1c≥7.0%或日剂量>0.5U/kg·d生活方式干预HbA1c≥9.0%预混胰岛素BID*HbA1c≥7.0%PPG<10mmol/L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TID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TID基础+餐时胰岛素PPG<10mmol/L**注:#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最大有效剂量*不建议同时使用胰岛素促泌剂**当HbA1c≥9.0%时,建议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起始预混胰岛素治疗流程新诊断T2DMHbA1c≥9.0%HbA1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因患者的年龄、合并症、并发症等不同而异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经济等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危险因素的T2DM患者,应当采取稳妥安全的降糖治疗措施和目标值,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如有低血糖表现时需随时测血糖;如出现不可解释的空腹高血糖或夜间低血糖时,应监测夜间血糖(如3am血糖)预混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因患者的年总结预混胰岛素能同时提供基础及餐时胰岛素,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广泛综合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方案的简便程度、长期依从性、血糖监测及低血糖发生等多种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总结预混胰岛素能同时提供基础及餐时胰岛素,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中谢谢!谢谢!预混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共识
解读武威市医院内分泌科许文秀预混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共识
解读武威市医院内分泌科许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患病率(%)诊断标准兰州会议标准WHO1985WHO1985WHO1999WHO1999调查规模30万21万4.3万10万4.6万年龄范围全人群25-64岁20-74岁≥18岁≥20岁患病率0.67%2.28%3.12%城市4.5%农村1.8%
9.7%男性10.6%女性8.8%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长DiabetesAtlas,Fourthedition©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2009;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a:1-22.YangWY,etal.NEnglJMed2010;362:1090-1101.;2010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p12,downloadedfrom/x_uploadfiles/dm201otaolungao.pdf患病率(%)兰州会议标准WHOWHOWHOWHO调查规模339中国:1型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未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比例较大(58.7%)-糖尿病前期:
14820万1型糖尿病:
占总数5%左右*未被诊断的:
5429万2型糖尿病:
9240万已被诊断的:
3811万*根据国际数据推测,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数据来源于≥20岁的成年人,所以缺少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具体数据1.YangW,etal.NEnglJMed2010;362:1090-1101.;2.2010中国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p24中国:1型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未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比例较大新诊断的中国糖尿病患者
多数存在餐后血糖升高我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中国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更显著饮食结构多以碳水化合物为主YangWY,etal.NEnglJMed
2010;362(12):1090-1101.单纯空腹血糖升高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空腹和餐后血糖均升高新诊断的中国糖尿病患者
多数存在餐后血糖升高我国新诊断的2型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平均水平很高YangW,etal.NEnglJMed362:1090-1101March25,2010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平均水平很高YangW,et糖尿病造成沉重的经济后果2002年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直接费用为331亿元,占当年卫生总费用的6.2%,直接医疗费用占我国当年GDP的0.15%2002年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费用(%)糖尿病的总费用: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患者门诊和住院所产生的费用.包括诊疗费、药费和检查费等直接非医疗费用:与糖尿病诊治活动相关的费用.如交通和营养费间接费用:由于患病、致残或死亡而降低的生产力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经济损失,这其中还包括家属为患者提供护理而导致的生产力损失胡善联等.中国卫生经济2008.306(8):5-8.糖尿病造成沉重的经济后果2002年中国城市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中国2型糖尿病的治疗路径注:HbA1c:糖化血红蛋白;DPP-4:二肽基肽酸;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如血糖控制不达标(HbA1c≥7.0%),则进入下一步治疗主要治疗路径备选治疗路径一线药物治疗二线药物治疗三线药物治疗四线药物治疗二甲双胍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DPP-4抑制剂基础胰岛素或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基础胰岛素或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或DPP-4抑制剂或或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
S1-S3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中国2型糖尿病的治疗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胰岛素起始治疗适用人群T2DM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后HbA1c仍≥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起始治疗方案每日1次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S1-S36.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胰岛素起始治疗适用人群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强化治疗方案-多次胰岛素注射基础+餐时胰岛素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强化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人胰岛素是重组人胰岛素(短效)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中效)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胰岛素制剂低预混人胰岛素70/30剂型(30%短效+70%中效)如优泌林70/30、诺和灵30R、甘舒霖30R、重和林M30等中预混人胰岛素50/50剂型(50%短效+50%中效)如诺和灵50R、甘舒霖50R等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人胰岛素是重组人胰岛素(短效)与精蛋白锌预混人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种类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持续时间70/30剂型0.5h2-12h14-24h50/50剂型0.5h2-3h10-24hCDS2010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预混人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种类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持续时间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或门冬胰岛素)与精蛋白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胰岛素制剂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75/25剂型:如赖脯胰岛素25-优泌乐25(25%赖脯胰岛素+75%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70/30剂型:如门冬胰岛素30(30%门冬胰岛素+70%精蛋白锌门冬胰岛素)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50/50剂型赖脯胰岛素50-优泌乐50(50%赖脯胰岛素+50%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门冬胰岛素50(50%门冬胰岛素+50%精蛋白锌门冬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胰岛素类似物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种类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持续时间赖脯胰岛素75/25(优泌乐25)15min30-70min16-24h门冬胰岛素3010-20min1-4h14-24h赖脯胰岛素50(优泌乐50)15min30-70min16-24h门冬胰岛素5010-20min1-4h14-24hCDS2010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种类起效时间峰值时间作用持续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分类预混胰岛素治疗方案目录我国糖尿病现状每日1次方案(1)适用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最大有效剂量治疗后HbA1c≥7.0%的患者预混胰岛素的选择低预混人胰岛素(如优泌林70/30、诺和灵30R、甘舒霖70/30等)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如优泌乐25、诺和锐30)中预混人胰岛素(如诺和灵50R)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如(优泌乐50、诺和锐50)每日1次方案(1)适用人群每日1次方案(2)起始剂量0.2u/(kg.d)晚餐前注射根据患者情况作适当调整注意事项若HbA1c或空腹血糖仍不达标,可改为每日2次治疗方案或参考1-2-3次方案预混人胰岛素应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在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立即注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预混胰岛素,中预混胰岛素主要针对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口服降糖药每日1次方案(2)起始剂量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患者的SMBG*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未达标
每周3天√√√复诊前1天√√√已达标每周3次√√√复诊前1天√√√*SMBG:自我血糖监测注:“√”表示需测血糖的时间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患者的SMBG*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每日2次方案(1)适用人群新诊断T2DM患者,HbA1c≥9.0%同时合并明显临床症状生活方式干预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最大有效剂量治疗后HbA1c≥9.0%的患者口服降糖药联合基础胰岛素治疗后HbA1c≥7%而空腹血糖已达标的患者预混胰岛素的选择低预混人胰岛素(如优泌林70/30、诺和灵30R、甘舒霖70/30等)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如优泌乐25、诺和锐30)中预混人胰岛素(如诺和灵50R)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如优泌乐50、诺和锐50)每日2次方案(1)适用人群每日2次方案(2)起始剂量适用人群前2种,0.2-0.4u/(kg.d)或10-12u/d,按1:1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适用人群第3种,基础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以1:1.3的比例进行剂量转换,按1:1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注意事项用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方案时,不建议同时使用胰岛素促泌剂可继续使用二甲双胍或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视患者个体情况决定是否停用TZD类药物按时、定量进餐及规律运动,预混人胰岛素应在早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在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立即注射中预混胰岛素主要针对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若低预混人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的患者餐后血糖>8mmol/L,可等剂量改为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或根据具体情况改为中预混人胰岛素或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2次方案(2)起始剂量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注射患者的SMBG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未达标
每周3天√√复诊前1天√√√√√已达标每周3次√√√复诊前1天√√√√√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注射患者的SMBG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早餐后午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空腹/餐前血糖水平(mmol/L)剂量调整(U)<4.4-24.5-6.006.1-7.7+27.8-10+4>10+6注:通常每3-5天调整1次,每次调整1-4u,直至血糖达标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空腹/餐前血糖水平(mmol/每日3次方案(1)适用人群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后HbA1c≥7.0%的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需要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但不愿意接受该治疗方案的患者
预混胰岛素的选择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3次方案(1)适用人群每日3次方案(2)起始剂量适用人群第1种,早晚餐前等剂量转换,午餐前加2-4u或每天胰岛素总量的10%,并可能需要减少早餐前的剂量2-4u适用人群第2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注意事项如果预混胰岛素从每日2次增加至每日3次时,建议将预混人胰岛素改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若低预混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HbA1c≥7.0%,早餐后血糖<10mmol/L,可调整为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3次;若早餐后血糖>10mmol/L的患者,则可调整为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3次治疗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在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后立即注射对于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3次治疗患者,如果餐后血糖控制好而空腹血糖>6mmol/L时,可将晚餐前调整为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3次方案(2)起始剂量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患者的SMBG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未达标
√√○√○√√已达标√√√√注:“○”表示可省去的测血糖时间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患者的SMBG方案血糖监测空腹早(1-2-3次)方案(1)适用人群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最大有效剂量治疗血糖仍不达标(HbA1c≥7.0%)的患者方法起始每日1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注射血糖控制仍不达标,逐渐增加到每日2次、每日3次的方案预混胰岛素的选择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1-2-3次)方案(1)适用人群(1-2-3次)方案(2)起始剂量每日1次:10-12u,晚餐前注射,根据早餐前血糖调整剂量治疗后HbA1c或餐前血糖不达标,则早餐前加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3-6u,根据晚餐前和空腹血糖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剂量
如果治疗后HbA1c或午餐后血糖不达标,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
- 深圳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 钢筋后台下料协议书
- 遗体接运冷藏协议书
- ufc格斗伤亡协议书
- 车间住宿管理协议书
- 金融投资咨询协议书
- 项目收益兜底协议书
- 银行特约存款协议书
- 长久发展入股协议书
- 租地解除合同协议书
- 2025智能矿山暨无人驾驶行业蓝皮书-亿欧智库
- 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离婚协议范文下载8篇
- 金融投资公司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文
- 2025怎样正确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答案3份)
- 建筑工程设备及人力资源配置计划
- 国家级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队建设规范
- 《2024 3575-T-424 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规范 第 1 部分:总则》知识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四氟乙烯弯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