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于有毒有害企幻灯片_第1页
就职于有毒有害企幻灯片_第2页
就职于有毒有害企幻灯片_第3页
就职于有毒有害企幻灯片_第4页
就职于有毒有害企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就职于有毒有害企业的健康保护

耿岩本讲座的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念二、职业危害的形势三、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四、近期典型的职业病事件五、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与法律责任六、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七、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

基本概念

什么叫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什么叫职业病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什么叫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15种。二、职业危害的形势职业危害分布广,人群多,发病高分布行业广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130余种(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广泛分布在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以及计算机、汽车制造、医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涉及30多个行业,工业企业1600多万个接触人群多,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居世界前列劳动力人口超过7.58亿年新增劳动力人口625万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与伤害因素者人数众多发病居高不下法定职业病10类115种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发病均在1万以上,2009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共报告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尘肺病新病例14495,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累积尘肺病例66万。前三位的是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行业。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10年新发职业病27240例。其中尘肺病23812例,急性职业中毒617例,慢性职业中毒1417例,其他职业病1394例。从行业分布看,煤炭、铁道和有色金属行业报告职业病病例数分别为13968例、2575例和2258例,共占全国报告职业病例数的69.02%。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死亡149110例,现患527431例;累计报告职业中毒47079,其中急性职业中毒24011,慢性职业中毒23068例截至2008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04602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38234例,死亡147683例,现患490551例。近15年平均每年新发尘肺病人1万例左右,占全国职业病报告数的70%以上。

1991年-2008年累计发生职业中毒42581例,其中急性中毒22842例,慢性中毒19739例。

化学物数量增加全世界化学物数量—4100多万种,有毒性登记>10万种经常使用或接触--6~8万种每年1000多种新化学物进入市场我国使用>3.7万种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平均每例尘肺病人每年经济损失约为3.41万元,每年因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50多亿元,若按一个尘肺病人从发病到死亡按20年计算,总治疗费损失将达3000亿。我国每年因职业病、工伤事故造成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2000亿元按照ILOGDP的4%计算。损失将到达12026.8亿元人民币(按2008年GDP30.067万亿计)群体性职业病时有发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中小企业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职业病报告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职业病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2008年报告的29起重大职业中毒事故中有22起发生在中、小型企业,涉及中毒人数190人,死亡29人,病死率15%。根据2008年报告,76%的慢性职业中毒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集中诊断超过30人的慢性铅中毒有5起,主要发生在中、小型企业。重大群体性职业病事件呈上升趋势安徽无为县186名农民工患尘肺病广西河池市86人慢性铅中毒广西梧州市131人慢性铅中毒云南水富县检查63名曾在安徽凤阳县石英砂加工的返乡农民工,30人被诊断为矽肺(占47.6%),其中2/3为Ⅱ期以上,最短接尘工龄仅2个月。后来陆续200多例。深圳农民工。。。。。。。河北白沟2002,4苯6人死亡刑事、行政责任山东时风集团2002,5苯31人中毒,亡2人罚款20万元北京天晔公司2002,3苯15人中毒,亡2人追究刑事责任温州三洋盛凯鞋厂2002,7苯亡1人罚款10万元甘肃酒钢热电厂2003,3窒息气体65人中毒,亡3人贵州水钢炼钢厂2003,6煤气27人中毒、亡3人时间地区作业体检人数职业病人数死亡人数2001陕西洛南金矿44322002广西广龙村金矿647982003江西修水县采石40040广西马山县金矿348152福建仙游县石英29060另92004青海互助县采金108大通县采矿11732中小企业农民工的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无合同、无告知、无培训,职业防护和社会保障难以落实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具有流动性、临时性的特点,职业危害不可预见因素明显增加,健康影响难以估计和控制许多地区长期受职业病的困扰;有关尘肺村、中毒村报道不断,农民因职业病致贫、因职业病返贫的情况大量存在40岁前用命换钱,40岁以后拿钱换命83%的中小工业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危害,近34%的中小企业劳动者接触尘、毒等有害作业,乡镇工业企业职工的职业病和可疑职业病患病率高达15.78%职业病危害因素转移严重由境外向境内转移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迅速转移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向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转移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约37.2%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具有严重的职业病危害作业,34.7%左右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发病工龄明显缩短传统职业危害粉尘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新的职业危害不断产生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仍然是粉尘,粉尘造成的尘肺病占职业病总数的71%,其中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约占尘肺病人总数的46%,矽肺约占30%职业病危害从开采业、制造业、化工业扩展到宝石加工、农业、林业、木业加工、皮革制造、箱包加工、制鞋等行业职业病发生具隐匿性、迟发性的特点慢性职业病特别是尘肺病和有些化学中毒的潜伏期较长,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疗,病死率高。有时即使保住了生命,也可能留下终生残疾或不可逆转的后遗症。以尘肺为例,潜伏期长的可达数年甚至十数年,但是急性大量接触粉尘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急性发病,病情迅速进展直至危及生命。

我国自2005年职业病已进入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职业病群体性事件在一些地方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早在2002年朱镕基总理针对高碑店事件就做了重要批示:严惩有关人员,对非法经营(地下工厂无证生产)无视劳动保护害人致死的依法治罪。查处大案要案,打击违法犯罪河北高碑店市苯中毒事件查处涉嫌劳动安全事故罪21人判处有期徒刑12人尚在刑事拘留1人取保候审5人转外地处理1人现在逃2人福建仙游矽肺案件处理情况贵州返乡民工89人中46人被确诊为尘肺病,18人死亡7名行政人员受行政处分政府:仙游县县长警告郊尾镇镇长撤职安监:。。。卫生:。。。三、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主要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概念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概念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工作场所中存在或产生的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其他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根据经验或通过工程分析、类比调查、工作场所监测、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把建设项目或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甄别出来的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是防治职业病的首要环节。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3、生物因素(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一、火力发电(一)原料:燃煤、燃油、燃气、生物燃料1燃煤为原料:装卸:手工、翻车机、堆料取料机、梨煤器运输:汽车、火车、胶带机储存:煤场、煤棚、煤仓加工:破碎、制粉分析检验:采样、制样其他:计量、维护、动力杂质:硫、氮、砷特点:用量大、固体粉末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2辅料化水处理:盐酸、氢氧化钠;氨、联氨、磷酸盐;酸、消毒剂、絮凝剂;污水处理:酸碱中和剂、消毒剂点火:柴油,蓄电池电器绝缘:六氟化硫(四氟化硫、十氟化硫)脱硫:石灰石;脱硝:液氨抢维修:其他:抗燃油、润滑油形态:液体、固体、气体储存:罐、瓶、桶等运输:罐车、汽车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3生产过程化学:燃烧、氧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焊接:氧化物理:高温、动力、焊接生产方式:机械、巡检,煤粉喷吹;自动加药、手工加药设备:高温、噪声设备4产品电能——电磁效应副产品:蒸汽——高温废品:渣、粉煤灰废水:污水处理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二)机械制造1铸造:原料:石英砂、铝硅酸盐耐火材料(混合)、铬铁矿砂、锆砂、镁砂等;合金辅料:胶合剂:滑石粉、煤粉、石墨、水玻璃、膨润土、黏土生产工艺:造型:填料、震实、展压、紧实:手工、气压:粉尘、振动、噪声烘干:燃煤: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高频加热:电磁场。高温熔炼:高温热辐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金属烟雾、金属氧化物粉尘;浇铸:同上铸件清理:吹扫、打磨粉尘,切割、打磨噪声、振动产品:略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2锻压原料:金属料坯生产工艺:加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煤尘、炉渣尘锻压:金属氧化物尘、噪声振动产品:略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3热处理(改变金属性质如硬度、韧度、弹性、导电性)原料:酸、碱、金属盐、硝盐、氰盐、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烷、丁烷、丙酮等)、金属坯件生产工艺:加热:高温热辐射淬火:局部高温引起的烟雾产品:坯件:略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4机加工原料:工件,乳化液、切削液(润滑)生产工艺:车、铣、刨、磨、钻噪声、振动、切削液油烟雾产品:略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5焊装手工电弧焊:原料:焊件、焊条(焊芯:钢、碳、锰、硅、铬、镍、硫、磷等;药皮:氧化铁、锰、钛或大理石、荧石)生产工艺高温电弧熔结:电焊烟尘(氧化物颗粒)、电焊烟气(锰、铬、镍氧化物、氟化氢);电弧光(紫外辐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高温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氩弧焊原料:金属焊丝、氩气生产工艺:高温电弧熔结:金属氧化物尘(偶尔烟气);臭氧、氮氧化物;高温、紫外辐射、电磁辐射;放射线(钍钨电极)等离子焊(弧区温度达10000度以上)原料:工件、电极生产工艺:等离子弧高温切割、熔结:紫外辐射、放射线;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光气(特殊情况);高温热辐射、噪声、高频电磁场;电焊烟尘(金属氧化物)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二氧化碳保护焊原料:二氧化碳、电极、工件生产工艺高温电弧熔结:紫外辐射、高温热辐射;电焊烟尘;氮氧化物、臭氧等(稍低)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6涂装原料:树脂类、油脂类;溶剂(汽油、苯系物、乙醇、乙酸乙酯、酮类);颜料形态:液体(挥发性)、固体或粉末储存:桶?,调漆生产工艺:手工、自动喷涂(溶剂挥发物)静电喷涂,电泳涂装辅助工艺:喷涂前表面处理机械除锈:喷砂:粉尘、噪声、振动化学除锈:酸:酸雾其他:除油:碱:碱雾磷化:磷酸盐烘烤:高温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7表面处理电镀(镍、铬、锌、铜、锡、合金)原料:抛光砂、除油剂(种类繁多)、电镀液(氰化物盐、氯化物盐、碱)、侵蚀液(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等)生产工艺:磨光:粉尘除油:溶剂、酸碱、侵蚀:酸雾、氟化氢雾电镀:氰化物蒸汽、碱雾、金属盐雾、电磁场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化学镀(利用还原剂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选择性还原析出到经活化处理的表面上)镀镍原料:镀液:硫酸镍、次磷酸钠、醋酸钠、柠檬酸钠、乳酸、氨基乙酸、苹果酸、硼酸、氟化物辅料:脱油、清洗用酸碱生产工艺还原反应:酸雾、镍盐、氟化物等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镀铜原料:镀液:硫酸铜、甲醛、甲醇、肼、次磷酸盐、硼氢化物辅料:脱脂、清洗用酸碱生产工艺还原反应:酸碱雾、甲醛、甲醇等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三)有色金属冶炼常见:锌、铅、铝、铜、锡、锑、镉、铟、汞、钒、金

锌冶炼1原料:矿料:硫化矿、氧化矿杂质含铅、铁、铜、铝、镁、砷、钴、铟、镓、锗、磷、铊等形态:固体,需破碎、粉磨辅料:燃煤、浮选剂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工艺火法:选矿:浮选——浮选剂焙烧氧化: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制硫酸)高温还原(锌蒸馏):ZnO+C=Zn+CO浮选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矿石粉尘、锌粒粉尘、氧化锌粉尘、煤尘;铅烟、砷化物;高温热辐射设备:破碎机、球磨机、鼓风机、炉。高温、噪声辅助:除尘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湿法:选矿:浮选干燥、焙烧浸出:ZnO+H2SO4=ZnSO4+H2O电解:ZnSO4+H2O=Zn+H2SO4+O2浮选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矿石粉尘、氧化锌粉尘、煤尘;铅烟、砷化物;高温热辐射;硫酸雾、砷化氢、高湿设备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产品:锌锭副产品:硫酸矿渣:砷、硫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四)建材1水泥生产原料:石灰石、粘土、火山泥(灰)、铁粉、粉煤灰、矿渣、石膏、硅藻土;辅料:煤炭运输:汽车、胶带输送机储存:堆场、料仓、均化库装卸:铲车形态:固体、粉末:需破碎、研磨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工艺:高温煅烧研磨设备:破碎、筛分、生料粉磨、煅烧窑、熟料粉磨;配套动力、风机、机泵、除尘设备生料、孰料、水泥粉尘,烟尘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高温热辐射设备噪声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产品:水泥副产品:熟料形态:固体、粉末包装:袋装、罐车散装储存:筒仓运输:汽车、火车、船运

——粉尘其他:水处理烟气处理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2陶瓷生产原料:粘土、石英辅料:石膏、滑石、白云石、石灰石彩色油料(有色金属氧化物如钴、锰、铬、铅、镍、铁、钛等);有机溶剂形态:固体、粉末;有机溶剂为液体燃料:燃气、燃油、燃煤、其他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工艺制模:石膏制模制坯浆:粘土、石英粉、熔剂、助熔剂注坯、修坯:煅烧:粉尘燃烧烟尘:不同燃料高温热辐射彩涂:有毒化学物产品:略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玻璃厂:基本同前,原辅材料差异(石英砂、纯碱、萤石、硼砂、硼镁石)着色料(有色金属氧化物)封口吹烧:耐火材料:基本同前,原辅材料差异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五)造纸1原料:木质纤维废纸2辅料:制浆:烧碱、硫化钠、亚硫酸盐废纸脱墨:烧碱、碳酸钠、硅酸钠、过氧化氢、过氧化钠、吸附剂(高岭土、硅藻土)、表面活性剂、螯合剂漂白:氯气、二氧化硫、次氯酸钠;亚硫酸钠、硼氢化钠造纸:胶料:松香胶、石蜡胶填充料:滑石粉、白土、高岭土、碳酸钙、石膏、钛白粉、锌白粉、锌钡粉等色料:

水处理:酸、碱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3生产工艺制浆:磨浆、蒸煮废纸脱墨:碎解、脱墨、浮选漂白:氧化、还原造纸:打浆、填料、抄纸;测厚4产品纸5废物处理碱回收:燃烧、澄清、苛化(石灰)水处理与污水处理:硫化氢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六)电子行业

电子行业生产中主要分为电子元器件生产、电子产品组装电子元器件生产包括: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玻璃、电子陶瓷、磁性材料等,工艺复杂,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环节较多,如:(1)半导体器件(或集成电路)生产中的外延、氧化扩散、化学气相沉积、离子注入、腐蚀、清洗、刻蚀、溅射、塑封等工序;(2)真空器件零件清洗、阴极热丝制备、涂屏、充汞等;(3)陶瓷料、玻璃料、磁性材料、塑料等材料的破碎、配制、加工工艺等;(4)铸造、热处理、电火花加工、磨削加工、化学处理、电镀、喷砂、油漆、涂装工艺等;(5)铅蓄电池等含铅生产工艺;(6)电阻、电容等元件生产及印刷电路板(PCB)生产;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电子产品组装工艺相对简单(1)清洗,使用酸、碱或有机溶剂,个别使用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乙烯、正己烷等有毒溶剂进行清洗(2)电子装联工艺中的焊接、三防、固封工序等。(3)激光物理因素:电子工业中,激光打孔、激光焊接、激光修值、激光定位、激光划片、激光退火等激光加工生产。(4)电磁辐射:电子工业中大功率整机调试、雷达试验场测试、微波管热测以及高频加热设备、介质加热设备和射频溅射设备等。昆山一诠电子洁净室工作车间某企业五金车间清洗工作岗位昆山一诠电子女工因接触三氯乙烯导致大庖性表皮坏死松解症、重症中毒性肝病死亡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辅助生产设施:压缩空气站、氢氧站、氮氧站、冷冻站、风机室、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以及各类高噪声试验室等。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七)纺织印染行业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棉尘、麻尘等)、高温、噪声(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络筒、精梳、细纱、倍捻、织布)洗毛:氢氧化钠、硫酸防缩整理:硫酸、氨树脂整理:甲醛、乙二胺防水整理:乙醇、环氧树脂漂白:氯气染化料调配:各种有机染料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八)石油化工行业

原料化工:石油炼制、裂解、合成氯碱、焦化精细化工:药品、染料、日化原、辅材料、中间化合物、成品、助剂、催化剂、杂质、副产品等典型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因素:生产规模:达产、超产、不足产生产工艺水平:自动化、密闭化、机械化程度生产设备:新、旧程度防护设施:完善程度、运行情况个人防护:配置符合要求?佩戴符合要求?操作方式:长期固定、短期巡检、远距离操作三、近期典型的职业病事件一是云南水富农民工职业病事件。2009年3月16日,监督局从互联网上获悉事件报道后,随即发文责成云南省卫生厅核实有关情况。根据3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李克强副总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先后4次派出联合督查组赴云南省、安徽省、四川省督办调研,指导地方做好对患病农民工的救治、赔偿和事件调查处理工作。初步核实,此事件涉及到3个省的5个县(区)。经对到凤阳石英砂加工企业务工的1954名农民工健康检查,已确诊的矽肺病患者较多。目前,事件已基本得到妥善处理。农民工尘肺病患者通过纳入新农合、大病医疗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医疗救治和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安徽省凤阳县已与农民工所在地政府签订补偿协议。安徽省对凤阳县政府和有关部门22名负责人员进行了责任追究。

二是张海超尘肺病诊断事件。2009年7月14日,监督局在互联网上获知张海超“开胸验肺”诊断职业病事件后,立即发函要求河南省卫生厅调查核实,妥善处理。7月24日,根据李克强副总理的批示精神,卫生部监督局、办公厅、政法司、医政司、医管司等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员组成联合督查调研组赴河南省督促事件的调查处理。7月27日,张茅同志专门与河南省郭庚茂省长电话联系,商请省政府关注事件的进展,防止发生群体事件,妥善救治病人。

二是张海超尘肺病诊断事件。在督查调研组的督导下,事件很快得到了妥善处理。7月26日,有关部门为张海超明确了“尘肺病Ⅲ期”的诊断,当地政府为张海超提供救助资金并免除一切治疗费用;对涉及事件3个有关单位和5名人员的进行了责任追究;举一反三,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省职业卫生安全大检查。目前,河南省仍在继续对此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三是深圳市群体性疑似尘肺病事件。2009年6月5日、8日,广东省卫生厅向我部报告了深圳市近期发生的群体性疑似尘肺病事件(《广东卫生要情快报》第79、84期)。监督局立即派出由职卫处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卫所组成的督导调研组赴广东深圳督导此事件。该事件是一起有组织的要求职业病诊断的集体索赔上访事件。在督导组的指导下,深圳市卫生部门依据部门职责分工,依法依规积极做好职业病体检、诊断和医疗救治工作。深圳市职防院组织省、市有关专家对湖南耒阳籍106名劳务工进行复查胸片,其尘肺样胸片改变的有78人,尘肺样胸片改变伴其他病变的有7人,有小阴影出现或肺纹理增多需复查的有6人。目前,大部分劳务工已返乡,有8名劳务工在深圳市职防院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四是河北白沟箱包市场苯中毒病人职业病危害事件-“毒苹果”事件

电子工业一向被人们视为最洁净的行业,但实际上电子企业使用的化学毒物种类繁多。近年来屡发中毒事件,日前媒体曝光的“毒苹果”事件就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一例。苹果公司中国供应商员工在无特别职业防护的情况下,使用正己烷擦拭“苹果”LOGO(标志)和手机触摸屏,导致137人中毒,其中最严重的一名工人在中毒期间几乎无法行走,治疗了近一年时间才有所缓解。

72737576扣板制造行业:配料岗位粉尘危害

福建仙游县东胡村农民工矽肺病事件,福建省赔偿2000多万,全国通报,引发全国中小企业职业病防治专项整治,社会影响恶劣,给人民造成严重损害。(石英沙生产)

十年之间,拒不完全统计,先后有一千二百多名村民走上了这条相同的路。七年之内,王营子乡有几百名壮劳力迅速变成了身体虚弱,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

辽宁省朝阳市南部农村。3月10日,志愿者的车在寻找冯海新的途中迷路,驶入了云蒙山区一个叫王营子乡的地方,这个因迷路而误入的乡村让志愿者们感到震惊,志愿者们实际接触到了全乡有诊断证明和自述有尘肺病症状的共225人。已有32人死于尘肺病。吴学前的3个儿子都因尘肺病相继死亡。图为吴学前在三个儿子的遗像前江西省修水县上衫乡近500名村民患上了尘肺病,近几年因尘肺病死亡的人数至少在80人以上。一些地方政府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落实不到位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认为职业病防治工作影响招商引资和地方GDP的发展,使得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贯彻落实不坚决、措施不得力为扩大招商引资不惜降低投资门槛,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准入、监管过程把关不严,致使一些未经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三同时”审查的企业开工投产,导致职业病危害源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干扰职业卫生执法监督,这种现象越是偏远落后地区就越严重存在的主要问题用人单位法制意识薄弱,职业病防治责任没有落实一些用人单位遵法、守法意识不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劳动者的健康保护,职业病防治机构、制度、经费保障落实不到位职业病防治违法成本低,一些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恶劣,没有卫生防护措施;不按规定组织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等违法行为大量存在中、小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问题更为突出职业病防治监管没有形成合力,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建国以来,疾病防治和食品卫生、劳动卫生等工作一直由卫生部主管1982年起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由卫生和劳动部门共同负责,1998年起将劳动部门承担的部分职能交由卫生部门管理2003年卫生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共同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编办15号文件)。但目前职能划转交接进展较慢,至今仍有部分省市作业场所监管职责没有落实,存在职业卫生监管不力甚至缺位的问题。职业卫生监管和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监督机构普遍缺乏既懂职业卫生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的专业人员,职业卫生监管能力不足,亟待加强建设。目前全国超过一半的县(区)没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的地市没有职业病诊断机构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不但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均衡,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较低我国职业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只有20%左右,有的地区可能只有5%。国际相关组织推断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可能不到10%。主要原因是供需矛盾突出、工人流动性大、企业变动频繁我国职业卫生服务基本情况大城市较好,小城市较差,农村没有大企业较好,小企业较差,个体企业基本没有正式职工较好,合同工较差,农民工基本没有东部沿海较好,中部较差,西部很差五、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与法律责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与法律责任职业病防治法》对劳动过程中用人单位的义务做了明确规定,主要有以下内容:1、健康保障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2、职业卫生管理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3、保险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4、报告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和职业病危害事故、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与法律责任5、卫生防护义务: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6、减少危害义务:用人单位应当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7、职业危害监测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8、不转移危害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9、职业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得隐瞒其危害,还应通过合同、设置公告栏、警示标识和提供说明书等方式告知劳动者。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与法律责任10、培训教育义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11、健康监护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12、事故处理义务:发生或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与法律责任13、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孕妇、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14、举证义务:劳动者申请作职业病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15、接受行政监督和民主管理的义务。1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保障劳动者权利的义务。六、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TextTextTextText职业病防治法赋予劳动者的权利Text知情权培训权

拒绝冒险权

检举控告权

特殊保障权

参与决策权

职业健康权

损害赔偿权

(一)知情权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一)知情权职业病防治法还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劳动者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二)培训权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劳动者有权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这些都是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内容。(三)拒绝冒险权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劳动者有权拒绝在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下从事职业危害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的冒险作业。用人单位若与劳动者设立劳动合同时,没有将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等告知劳动者,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或者终止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四)检举、控告权

职业病防治法在总则中就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是职业病防治法赋予劳动者一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用人单位若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检举、控告权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劳动合同,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这种行为是无效的。(五)特殊保障权

未成年人、女职工、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法中享有特殊的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应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国家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六)参与决策权

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是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劳动者所享有的一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劳动者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确保劳动者权益的有效措施。劳动者本着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对所在的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否科学合理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七)职业健康权

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除了应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外,职业病防治法还规定了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对遭受或者可能会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一项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当劳动者被疑患有职业病时,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对病人进行诊断,在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根据这个法律的规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病人,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给予适当岗位津贴。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障的规定执行。

(八)损害赔偿权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这是职业病防治法总则中的一项规定。这个法律规定,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职业病防治法也对劳动者的相关义务作出了规定,如履行劳动合同、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定、遵守用人单位工农业卫生规章、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按规定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等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侵害救济一、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用人单位维护合法权益。二、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检举、控告。三、申请卫生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受教育权的法定职责,如果卫生行政部门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复议请求或诉讼请求是要求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其法定职责。行政复议管辖:1、对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不履行保护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的法定职责的,劳动者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2、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履行保护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的法定职责的,劳动者可以向省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四、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用人单位履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定义务。

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义务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遵守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规章的义务;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的义务;按规定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义务;遵守操作规程的义务。七、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劳动者需进行职业病诊断的,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居住地:1)、户籍所在地。2)、经常居住地(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职业病诊断机构做出职业病诊断后,应当向当事人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的格式由卫生部统一规定。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职业病诊断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上注明的复查时间安排复查。职业病诊断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职业病鉴定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