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讲义_第1页
T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讲义_第2页
T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讲义_第3页
T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讲义_第4页
T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峡百年论证

截至2003年6月10日,三峡水利枢纽坝前水位达到135米,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蓄水100亿立方米,似乎一夜高峡出平湖。然而,在过去的历史中,在建与不建三峡工程几乎论证了百年——工期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7年。一期工程5年(1993——1997年),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等。二期工程6年(1997———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等。导流明渠截流是二期工程转向三期工程建设的重要标志。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具体论证1919年孙中山发愤著成《建国方略》。在其书中,孙中山提出:“此宜昌以上迄于江源一部分河流,两岸岩石束江,使窄且深。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孙中山对这段长江河段的论述被后人普遍看做是这位革命先行者对三峡工程的最初设想。

三峡百年论证

1944年

当时民国政府邀请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到三峡考察,萨凡奇对三峡进行了10天的考察,随后拿出了著名的《扬子江三峡初步报告》。此计划呈交中国政府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后,当时号称“轰动全球”。但它仅仅停留在纸上。因为民国政府当时根本没有财力,即使建成,中国因工业落后,也不需要那么多电。

1949年

新中国成立,三峡工程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三峡工程的大力倡导者林一山在多篇回忆文章中提到,1953年毛泽东乘“长江”舰视察长江,在听了林一山对长江的基本情况、洪灾成因以及除害兴利的种种设想汇报后,毛泽东提出,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就先修那个三峡工程怎么样?1954年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特大洪水推动了三峡工程的论证过程。从1955年到1960年,中苏专家联手在三峡进行了大规模的勘察设计工作,并提出随时随地高蓄水位200米、220米、235米3种方案,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倾向于235米高程方案。关于三峡工程可行性问题的争论随即展开。

1956年

林一山时任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他发表了一篇长文,认为“长江流域规划中必须首先解决防洪问题”,而“三峡是防洪性能最好的地区”、“三峡水库可以根本解决两湖平原的水灾,三峡工程若以蓄水位235米计,可以改善川江航道,使万吨巨轮终年通航于城陵矶与重庆之间;每年发电1500亿度”。

李锐时任燃料工业部水电总局局长,针对林一山的观点,他也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认为,林一山的文章没有根据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去加以充分论证。如果要按235米方案,将迁移215万人口,淹没土地120万亩,只从损失考虑,这样的方案就值得怀疑。1956年夏天,毛泽东第三次横渡长江,写下著名诗篇,第一次向全中国人民表明了他“高峡出平湖”的设想。

1958年

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三峡问题第一次被提到正式会议上讨论。毛泽东提议把林一山和李锐两人找来当面各抒己见。但林一山和李锐第一次面对面的论战,反而使毛泽东一时难下决断。南宁会议后,毛泽东对三峡问题作了个搁置争议的裁决:积极准备,充分可靠。在此背景下,长江流域规划委员会用原来准备修建三峡的力量启动了葛洲坝工程。

上世纪80年代初

三峡工程再度提上日程。李锐再次上书。著名水利学家黄万里则从技术层面提出不同意见,他的一个重要论点是:长江河床的造床是砾卵石,不是泥沙,修建大坝后砾卵石难以排出,将堵塞河道,天长日久,后果不堪设想。黄万里的一个有力论据就是黄河三门峡工程。1957年黄河三门峡工程论证,黄万里是当时惟一一个持反对意见的专家,他的理由和20年后反对三峡工程时相同。他做出了三门峡必将淤塞的预言,两年后,三门峡严重被迫改建。近40年后,黄万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对三峡工程预言:“不出10年,重庆港就会堵塞。为了上游航运,只有炸掉大坝。但两边是高峡,炸掉的东西从哪儿走?只有运到平坦的地方去扔,这花费就太大了。

1985年

全国国政协第六六届三次会会议中,一一些政协委委员根据李李锐的意见见,明确反反对三峡工工程。一些些委员在对对三峡进行行了70多天的考察察后,向中中央写了一一份报告,,提出建三三峡工程弊弊大于利,,不能建,,至少“七七五”期间间不能建。。在此情况况下,三峡峡工程再次次进入可行行性研究和和论证。1986年

水利利电力部成成立了三峡峡工程论证证领导小组组。论证的的内容,主主要集中在在兴建三峡峡工程的必必要性、技技术上的可可行性、水水库移民安安置、生态态环境问题题、经济上上的合理性性、三峡工工程的建设设方案和兴兴建时机等等。1988年

论证证工作全部部结束。14个专题论证证报告有9个获得一致致签字通过过。1989年9月,论证领领导小组在在重新论证证的基础上上,编写出出了建三峡峡的可行性性研究报告告,推荐采采用“一级级开发,一一次建成,,分期蓄水水,连续移移民”的方方案:大坝坝坝顶高程程为185米,一次建建成,初初期运行水水位为156米,最终蓄蓄水水位为为175米;水库总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容221.5亿立方米;;水电站总总装机容量量为1768万千瓦,年年发电量840亿千瓦时;;移民不间间断迁移,,20年完成;大大坝坝址位位于湖北省省宜昌县三三斗坪;工工程静态总总投资570亿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算)。可行性研究究报告的出出台并没有有使反对的的声音减弱弱。物理学学家周培源源的反对声声尤为突出出。周培源源指出,主主管部门在在建设葛洲洲坝工程中中以“静态态投资”((不计算利利息和物价价因素)计计算法与实实际情况大大相径庭。。并有针对对性地针对对长江泥沙沙、地质、、生态、移移民等问题题。在如此情况况下,1989年4月3日,姚依林林副总理在在七届二次次人大召开开的中外记记者招待会会上答记者者问时说::“主张建建三峡工程程的人是有有道理的,,反对上三三峡工程的的人也是有有道理的。。因此,这这个问题还还需要经过过详细论证证。我认为为,治理整整顿期间以以及将来‘‘八五’期期间,都不不会有大规规模上三峡峡工程的计计划。”三三峡工程的的上马又一一次被延缓缓。1992年

经过过国务院三三峡工程审审查委员会会审查的可可行性研究究报告,被被拿到第七七届全国人人民代表大大会第五次次全体会议议上审议,,首开重大大工程经人人大审议表表决的先河河,显示了了三峡工程程的非同小小可。不过过也有人认认为人大代代表绝大多多数为非专专业人士,,由他们来来决定三峡峡工程上与与不上并不不合适。4月3日本次会议议对《关于兴建长长江三峡工工程的决议议》进行表决。。决议获通通过,但人人大代表总总数中近1/3未投赞成票票,这在人人大代表历历史上从未未出现过。。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工程在长期期的争论之之后,终于于正式开工工。但三峡峡工程所涉涉及的一系系列问题还还将持续地地受到公众众的关注。。什么是混凝凝土重力坝坝?三峡大坝分分为哪些坝坝段?共浇浇筑了多少少混凝土??用混凝土浇浇筑,主要要依靠坝体体自身重量量来抵抗上上游水压力力及其它外外荷载并保保持稳定的的坝,叫做做混凝土重重力坝。世世界各国修修建于宽阔阔河谷处的的大坝,多多选择混凝凝土重力坝坝。其坝轴轴线一般为为直线,断断面型式较较简单,便便于机械化化快速施工工,混凝土土方量较多多,施工中中需要严格格的温度控控制措施;;坝顶可以以溢流泄洪洪,坝体中中可以布置置泄流孔洞洞。我国的的丹江口、、丰满等水水电站以及及美国的大大古力电站站,均是混混凝土重力力坝。三峡大坝坝是世界界上最大大的混凝凝土重力力坝,混混凝土浇浇筑量为为2800万立方米米。三峡峡大坝坝坝顶高程程185米,最大大坝高181米(坝基开挖挖最低高高程为4米);坝顶宽宽度15米;底部部宽度一一般为126米;从右右岸非溢溢流坝段段起点至至左岸非非溢流坝坝段终点点,大坝坝轴线全全长2309.47米。各坝坝段布置置从右至至左依次次为:右右岸非溢溢流坝段段、右厂厂房坝段段、纵向向围堰坝坝段、泄泄洪坝段段等。三峡工程程建成后后能够发发挥哪些些主要效效益?防洪是建建设三峡峡工程的的首要任任务。工工程建成成后,将将有效地地拦蓄长长江上游游的洪水水,使长长江荆江江河段的的防洪标标准由目目前的10年一遇提提高到100年一遇,,从而保保护长江江中下游游平原地地区1500万人口和和150万公顷耕耕地免受受洪水威威胁。同同时,它它又具有有发电、、航运的的巨大效效益。三三峡水电电站建成成后,不不仅可向向缺电的的华中、、华东和和广东、、重庆提提供巨量量廉价、、清洁的的电力,,而且将将有力地地带动我我国电力力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