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诊断与鉴别_第1页
神经症诊断与鉴别_第2页
神经症诊断与鉴别_第3页
神经症诊断与鉴别_第4页
神经症诊断与鉴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神经症临床评定(许又新)(一)较复杂的评定方法:明确心理冲突的性质1、常形心理冲突----(1)冲突与现实处境相连(2)冲突有明显道德性质2、变形心理冲突----{神经症冲突}(1)冲突与现实处境无关、(或有现实性

,但一般人认为不值得操心的事,他却纠缠着难以解脱)

(2)冲突无道德性质(或不应负道德责任,但却认真地去付道德责任。如儿童性游戏)(二)简单易行的方法包括三个方面:1、病程不足三个月(短程)1分三个月---一年(中程)2分一年以上(长程)3分2、痛苦程度能自行摆脱(轻)1分劝说后摆脱(中)2分无法摆脱(重)3分3、社会功能正常工作、交往轻微受损1分工作、社交效率明显下降2分不能工作,回避社交3分评定:总分3分以下---非神经症;6分以上---神经症4—5分----可疑神经症。注释:病程必须在3个月以上。

学科边界划分异常(不正常)正常

健康不健康(健康咨询)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发展咨询)精神病学领域(二)、心理紊乱的综合分类--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领域交叉以及工作对象的分类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

心理问题神经症非器质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病有不良人格倾向无不良人格倾向有不良人格倾向无不良人格倾向有不良人格倾向无不良人格倾向有不良人格倾向无不良人格倾向有不良人格倾向无不良人格倾向有不良人格倾向无不良人格倾向常形心理冲突变形心理冲突无心理冲突(许又新定义)(许又新定义)临床心理学领域精神疾病领域

注:按许又新“神经症诊断”和郭念锋“临床心理学分类诊断”编制

(三)、神经症与器质性疾病:

上述两类问题,不是非此即彼。不可能单靠排除法诊断神经症。

1、除外器质性疾病,不是诊断神经症的充分条件。(因神经症不是唯一的非气质性疾病。)2、有器质性疾病,同时也可以有神经症

(四)、神经症可以和人格障碍同时存在(五)、神经症与精神病的鉴别关键在于搞清三个概念:典型神经症精神病性的(psychosis)(长期的神经症+人格障碍,精神病状态)。典型的精神病。(六)不同类型的神经症1、反应性神经症(神经症性反应)2、单纯的神经症3、病前人格障碍+神经症4、长期躯体疾病+神经症二、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姜佐宁

p5---21(一)感知觉障碍17种注意:

1、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鉴别2、内感性不适与内脏性幻觉的鉴别3、功能性幻觉、、心因性幻觉、感觉综合障碍的定义(二)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形式---连贯性和逻辑性(联想性)。(速度、数量、衔接、主题性、条理性、前沿后语的一致性、思维的主动性、语言表达的自控性,等等。):(1)、思维奔逸(狂躁)、(2)、迟缓(各类抑郁)(3)、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答非所问)(4)、思维贫乏(数量上)(5)、破裂性思维(语句完整,句间破裂)和思维不连贯(语词不完整---意识障碍是多见)(9)、思想云集,即强制性思维。与强迫性思维区别:强制性思维(forcedthinking)不自愿地、大量、杂乱、内容多变、

一显即失、毫无意义。强迫性思维(obsession,强迫观念,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持续出现、难以驱除、内容相对固定与生活有关。2、思维内容障碍:妄想强迫观念超价观念(1)妄想共十种。(2)按起源分:原发继发六、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徐俊冕(一)导引相同

事件不同主体abcdefgh……………

反应a’b’c’d’e’f’g’h’…………..不同不同理论派别,对上述现象有不同的解释:经典精神分析---每人的“力必多”发展历程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行为主义学派:不同生存环境酿成了不同的个体经验。认知心理学: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特定的认知模型。A.T.Beek使用“特定的认知模型或图式”来解释抑郁症的内在原因,依据他的解释,建立了情绪的“认知疗法”。A.T.Beek对于“特定的认知模型或图式”导致情绪障碍的说明,使用了如下若干概念:1、依童年生活经验建立起的“认知结构或图式”

2、Beek认定这种认知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Beek赋予这种认知结构有以下功能:a、童年形成的这一图式,对传入的信息进行过滤、区分、评估、编码、知觉新信息、回忆旧信息;b、借助图是判断、推理,支配、评估行为;c、该图示在后来的生活中可以被修正;d、图式引导搜集、记忆、判断资料,使人关注与图式相一致的信息,忽略不一致的信息。在大量信息中确定甚麽是信息加工的中心。e、决定选择新信息和对它进行理解。可以赋予客观现实某种意义。f、使人理解现实、预测未来事件的后果。g、人们总是按着自己头脑中的这种图示形成对自己和外部世界态度。L.Festinger的认知协调理论认为:人们总是采用适合自己认知假设的方法去评价、处理事件。但是,人的认知假设不一定是合理的。比如:它们是僵硬的、极端的、消极的,这时,人就产生了功能失调性态度。如果以这种态度面对自我,就产生消极的自我图示,即关于自我的失调性态度;面对外部世界,就是消极的外部世界图示。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是评估生活事件、赋予事实经验特殊意义、主宰处世方式和支配行为的规则。它是潜在的、深层的,平时不一定被激活,一旦被被激活,就产生表层的负性自动想法。

Beek《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的两个层次就是:1、潜在的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

2、表层的负性自动想法早年认知结构或图示

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重大生活事件激活潜在的功能失调性假设负性自动想法抑郁症症状1自动性(非有意的)。2内容消极。3随时变化,可升入意识阈。4貌似真实。5在意识边缘,稍纵即逝。6存在时间短,力量大。7患者确信无疑,但它是认知的曲解。负性自动想法的特点认知曲解的类型1绝对性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