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_第1页
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_第2页
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_第3页
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_第4页
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设置探讨

——附:对《新课标》的解读何鹏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设置探讨

——附:对《新课标》的解读何1问在前面你觉得有必要教学生认识汉语拼音吗?你觉得特殊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课程设置?问在前面你觉得有必要教学生认识汉语拼音吗?2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3为何有这样的争议?学者的观点与培智学校的实践研究不一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实践模式和课程设置也不一样,观点、形式各异。有学者提出,培智学校的课程可以设置为“文化知识类、社会生活类、劳动技能类、运动康复类四个模块”[5];也有学者认为培智学校的课程结构可由三个板块构成,即:康复训练类课程、文化基础类课程、劳动技能类课程[11]。而一些学校在实践中则构建了不同的课程模式,如生存教育课程,强调以生活板块为中心,基础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例如,实用语文、实用数学、音乐、体育、美术、感知等)服务于这一中心,将教学目标通过综合主题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22];统整课程,以主题活动来统整六个领域[19];人性化课程,由社会化、体能、图形操作、情绪分化四大类课程组成[15];等等为何有这样的争议?学者的观点与培智学校的实践研究不一致,学4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5这就是所谓以自视过高的审美去跟审美不统一的大众讨论审美与专业的问题。“夺冠只是附加品,韩红条件很好,红都是有道理的,唱歌不仅看气质”“音乐这种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是所谓以自视过高的审美去跟审美不统一的大众讨论审美与专业6

辩证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辩证统一的观点看问题7回归主流20世纪50到80年代,至少有50多项著名的研究比较了残疾儿童在各种教育场所、教育模式中的教育教学效果,其结论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方面,特殊学校与特殊班级有明显的优越性;在对轻度残疾儿童的教育与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普通学校与普通班有明显的优越性。80年代以后,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进一步肯定了回归主流的积极作用,强调了回归主流中人的权利和残疾儿童社会适应的长期性。回归主流20世纪50到80年代,至少有50多项著名的研究比较8普通学校与特校在校残疾儿童少年人数比例分布2022/11/26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李伟亚9普通学校与特校在校残疾儿童少年人数比例分布2022/11/29美国第二次全纳教育运动第二次全纳教育运动主要针对特殊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对特殊儿童期望值偏低,以及过分强调符合法定要求的书面作业而忽略教学、学习和学生成就的一系列问题,着重提高对特殊儿童的期望值、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美国第二次全纳教育运动第二次全纳教育运动主要针对特殊教育过程10

期望值过低——要求降低——学业堪忧——全面发展受限期望值过低——要求降低——学业堪忧——全面发展受限11来自百度百科融合的原因1.特教缺乏严谨的课程。2.特教缺乏高质量的个别化教学。3.对轻度残障者的教学与普通班教学混为一谈。4.教学决定缺乏参考点,过份主观。5.特教师资训练不足以应付学生需求。来自百度百科融合的原因12新课标关于《课程的理念与特色》培智学校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上的融合,增强了培智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顺应了国际社会普通教育课程与特殊教育课程一体化的趋势,体现了教育公平,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保障智力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新课标关于《课程的理念与特色》培智学校课程与13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14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15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16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17新课标关于课程模式第二,确定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主题教学或“7+5”教学或综合教学等形式。新课标关于课程模式第二,确定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18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19音乐、美术课各学段教学要求学段一:课程教学要注意将大运动、精细动作与音乐和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相结合,与学生的心理情绪教育、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相结合。

学段二:课程教学要增强音乐、舞蹈、美术等对审美能力与情趣的培养,在艺术教育中增加社会交往能力,遵守活动规则,培养相互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学段三:课程教学继续增加艺术欣赏、审美和人文修养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个人特长的培养。教学中要渗透道德伦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应用艺术手段进行休闲的能力音乐、美术课各学段教学要求学段一:课程教学要注意将大运动、精20再次思考?培智学校的教育教学无论是采用个别化教育还是分科教学,都应该以生活为核心,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来开展。再次思考?培智学校的教育教学无论是采用个别化教育还是分科教学21

当前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当前我国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大致可以分为学科性课程和功能性课程两大类。其中,学科性课程是沿袭传统的普教方式,经十多年的特教实践不断改良而来的。功能性课程是近几年来伴随着招收对象的变化,而由各培智学校自行开发、摸索出来的。两者特色分明,各有优缺点。当前培智学校课程设置22学科性课程所谓学科性课程模式就是结合智障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分科教学为基础,集体传授为主要形式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既有语文、数学等知识类科目,也有音乐、美工等艺术类科目以及生活、劳动等技能类科目。学科性课程所谓学科性课程模式就是结合智障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23这一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1.课程本身已很严谨,也很完善,在系统性、计划性、控制性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2.科目间的牵扯甚少,各科目都能从智障学生的基线水平开始由易而难地进行教育训练,教育进程相对较为顺畅。3.智障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都获得了发展的机会,有利于充分全面地发掘他们的潜能。4.这有利于智障学生形成较系统的知识技能。5.课程设置与普通学校大体相似,这既便于特教与普教的融合和学生的流动,也为智力落后学生营造了一个较“正常化”的生活学习环境。这一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1.课程本身已很严谨,也很完善,在系统24但这一模式也有其明显的缺陷和不足1.课程内容往往过分注重文化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2.课程内容容易超出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的接受能力。3.这样的课程模式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用性不强,弹性、灵活性不够。4.这类课程往往不能充分顾及智障学生的特殊需要,难以实现分类教学、因材施教。5.传授式的教学忽略了儿童获得直接学习经验的重要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一模式也有其明显的缺陷和不足1.课程内容往往过分注重文化25结论学科性课程模式是现今最为普遍的课程模式。由于教学对象的改变,它受到较多的攻击。但仔细分析后发现,它依然有一些可取之处,特别是在促进智力落后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它合理的一面,不宜全盘推翻。

结论学科性课程模式是现今最为普遍的课程模式。26功能性课程功能性课程以学习具体的生活经验为主。它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日常生活的主题来设计活动单元,主张根据学生所处的或将处的环境中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这一课程模式的代表是综合主题教育和生活单元课程。综合主题单元的设计侧重于节日、季节、校内外活动;生活单元课程的设计则侧重于居家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职业环境等。功能性课程功能性课程以学习具体的生活经验为主。它以学生为27这种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联系以及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使智障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生活经验。2.课程内容贴近智障学生的生活,上课形式以游戏话动为主。这能较充分地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课程内容相对简单,主要通过在真实情境或模拟情景中的反复演练,以求达到行动掌握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比较符合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的能力和实际水平。4.课程模式让教师拥有课程设计的自主权,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别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5.课程目标以“生存化”和“生活化”为导向,有利于智障学生掌握实用生活知识、、基本劳动技能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联系以及知识与28但功能性课程模式也受到不少批评1.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困境。有效评估智障学生现有基线生活能力的工具缺乏,客观衡量各项生活技能对智障学生的意义的指标不足,对智障学生将来的生活、就业状况和可能得到的生活、职业支持缺乏了解,造成教育内容选择随意、零散、缺乏科学依据。2.在主题单元的安排上存在逻辑不清和系统性差的先天不足。智障学生不易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到所学的技能在实际生活不同情境中的灵活应用。3.往往只侧重于具体技能的培养,而没为智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系统的教育环境和机会。也不能够提供一系列内部连贯的经验来推动一般智力技能的发展,不利于智障学生的全面康复和潜能发掘4.要求综合应用各种知识技能,却没有解决何时教授基本技能的问题。而且,某一方面基线能力的缺乏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综合单元的教学进程,使日常教学活动无法顺利进行。但功能性课程模式也受到不少批评1.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一定29购物的数学基础5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认识5以内的加减法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5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1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小数的认识能使用人民币购物付款购物的数学基础5以内数的认识30陈冠杏(台湾师范大学)陈冠杏(台湾师范大学)31常见的课程统整的模式融合模式(fusion)多学科统整(multidisciplinary)学科间统整(interdisciplinary)贯学科统整(transdisciplinary)2022/11/26常见的课程统整的模式融合模式(fusion)2022/11/32统整连续体传统融合多学科跨学科贯学科层次低层次高非必然是进步观2022/11/26统整连续体传统融合多学科跨学科贯学科层次低层次高非必然是进步33肖非(北京师范大学)

肖非(北京师范大学)34张华(华东师范大学)张华(华东师范大学)35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类不同的课程。既然学科发展既分化、又综合,那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就都有其存在必要了。单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两种课程组织形式各有其存在价值,不能随意彼此取代。因为学科的发展呈现分化和综合并驾齐驱的趋势。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类不同的课程。既然学科发展既分化、又综36

综合性课程所谓“综合课程”(integratedcurriculum),是这样一种课程组织取向:它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科知识,那么这种综合课程即是“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学科课程”);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社会生活现实,那么这种综合课程即是“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那么这种综合课程即是“经验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经验课程”或“儿童本位综合课程”)。这三种综合课程即是综合课程的基本类型。综合性课程所37普通教育新课改本次课程改革在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前提下,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对分科课程本身进行了改革,使分科课程得以改善。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据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第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普通教育新课改本次课程改革在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38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艺术》《常识》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39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40事实是?语文和适应的关系问题事实是?语文和适应的关系问题41为什么?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超出了教材本身对他的定位为什么?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超出了教材本身对他的定位42要适当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要适当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43主题来源学生身心发展生活事件学校生活社区生活文化民俗节日、假期流行议题人类关心议题政策推行议题2022/11/26主题来源学生身心发展人类关心议题2022/11/2644语文与适应的关系适应语文语文与适应的关系适应语文451.简化课程的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培智学校的招生对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成为主体,他们的智力水平确实较低,而且由于他们智力残疾的情况较严重,或是在外貌上就与普通学生有着较大的区别,家长一般不太愿意带他们出门;即使在家中也没有为他们提供充分的环境刺激,从而加重了他们智力落后的程度。另一方面,随着特殊教育的普及,学生的入学年龄开始回落,这又为我们的智障教育提供了较大的及早教育训练的空间。1.简化课程的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培46现实情况提示我们,对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的教育不应仅仅考虑到他们现有的接受能力,而一味地将课程简化、再简化,而要抓住他们入学年龄相对较早的契机,在课程上下足丰富后天教育环境的功夫,以全方位的教育刺激为他们的智力发展再加一把力。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改革课程来适应学生现有的能力,更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现有能力来接受更高的教育,适应更好的生活。现实情况提示我们,对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的教育不应仅仅考虑到472.注重实用的同时要培养基本智力和能力

过去培智学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二年级的中、重度智障学生与普通孩子区别不明显。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差异反而明显起来。究其原因是差在一些基本的智力概念和能力上,比如已经是十几岁的大孩子了,还没有基本的时空概念、还无法完成简单的因果推理。而无论是按照加涅的教育理论还是皮亚杰的发展模型,人的发展都是有层级的,后一步的发展和提高都必须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之上。因此对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的教育也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在教会实用生活技能的同时不可忽视基本智力能力的启蒙和训练,只有这样做了,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

2.注重实用的同时要培养基本智力和能力

过去培智学校的人都483.处理好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分科课程中,一个教师只需要处理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然而,在综合课程中,一个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而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起来。这对许多教师而言是很难适应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东鳞西爪,把许多知识信息机械地甚至牵强地拼合起来,从而导致知识的琐碎化。这样,综合课程原本是追求整体性和整合化,结果是适得其反,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导致了没有力量的学习。

3.处理好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分科课程中,一个教师只需要处理某49

4.课程开发的技能与实施问题

如果只有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学科知识的要素之后才能够从事学科间的综合工作的话,那么,这些综合课程的教与学究竟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在一个已经拥塞了彼此独立的分科课程的课程体系中,综合课程的教学究竟有什么作用?学生既要学习各种分门别类的知识技能,又要将这些知识技能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来整合起来,有这么多学习时间吗?教师有这种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专业技能吗?凡此种种都表明开发和实施综合课程需要很高的技巧。

50我的观点我的观点51关于新课标,你怎么看?尊重新课标的教学目标(长达8年,专业团队,予以信任)支持自编教材,但要有团队,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涉及的主题体现衔接性、多样性、时代性、全面性,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主题统整或者“7+5”学科教学或者综合教学。在学生进入中高段之后,适当保持语文、数学两门文化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关于新课标,你怎么看?尊重新课标的教学目标(长达8年,专业团52最大化满足学生全方面发展(学业、能力、价值观)的教育才是最科学的!学校要根据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重视课程建设,形成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最大化满足学生全方面发展(学业、能力、价值观)的教育才是最科53

几个原则坚持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原则主题之间的结构性、逻辑性、全面性原则学科关系的相对性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统整程度的原则几个原则坚持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原则54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设置探讨

——附:对《新课标》的解读何鹏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设置探讨

——附:对《新课标》的解读何55问在前面你觉得有必要教学生认识汉语拼音吗?你觉得特殊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课程设置?问在前面你觉得有必要教学生认识汉语拼音吗?56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57为何有这样的争议?学者的观点与培智学校的实践研究不一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实践模式和课程设置也不一样,观点、形式各异。有学者提出,培智学校的课程可以设置为“文化知识类、社会生活类、劳动技能类、运动康复类四个模块”[5];也有学者认为培智学校的课程结构可由三个板块构成,即:康复训练类课程、文化基础类课程、劳动技能类课程[11]。而一些学校在实践中则构建了不同的课程模式,如生存教育课程,强调以生活板块为中心,基础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例如,实用语文、实用数学、音乐、体育、美术、感知等)服务于这一中心,将教学目标通过综合主题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22];统整课程,以主题活动来统整六个领域[19];人性化课程,由社会化、体能、图形操作、情绪分化四大类课程组成[15];等等为何有这样的争议?学者的观点与培智学校的实践研究不一致,学58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59这就是所谓以自视过高的审美去跟审美不统一的大众讨论审美与专业的问题。“夺冠只是附加品,韩红条件很好,红都是有道理的,唱歌不仅看气质”“音乐这种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是所谓以自视过高的审美去跟审美不统一的大众讨论审美与专业60

辩证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辩证统一的观点看问题61回归主流20世纪50到80年代,至少有50多项著名的研究比较了残疾儿童在各种教育场所、教育模式中的教育教学效果,其结论是: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方面,特殊学校与特殊班级有明显的优越性;在对轻度残疾儿童的教育与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普通学校与普通班有明显的优越性。80年代以后,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进一步肯定了回归主流的积极作用,强调了回归主流中人的权利和残疾儿童社会适应的长期性。回归主流20世纪50到80年代,至少有50多项著名的研究比较62普通学校与特校在校残疾儿童少年人数比例分布2022/11/26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李伟亚63普通学校与特校在校残疾儿童少年人数比例分布2022/11/263美国第二次全纳教育运动第二次全纳教育运动主要针对特殊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对特殊儿童期望值偏低,以及过分强调符合法定要求的书面作业而忽略教学、学习和学生成就的一系列问题,着重提高对特殊儿童的期望值、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美国第二次全纳教育运动第二次全纳教育运动主要针对特殊教育过程64

期望值过低——要求降低——学业堪忧——全面发展受限期望值过低——要求降低——学业堪忧——全面发展受限65来自百度百科融合的原因1.特教缺乏严谨的课程。2.特教缺乏高质量的个别化教学。3.对轻度残障者的教学与普通班教学混为一谈。4.教学决定缺乏参考点,过份主观。5.特教师资训练不足以应付学生需求。来自百度百科融合的原因66新课标关于《课程的理念与特色》培智学校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理念上的融合,增强了培智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顺应了国际社会普通教育课程与特殊教育课程一体化的趋势,体现了教育公平,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保障智力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新课标关于《课程的理念与特色》培智学校课程与67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68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69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70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71新课标关于课程模式第二,确定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主题教学或“7+5”教学或综合教学等形式。新课标关于课程模式第二,确定教学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72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73音乐、美术课各学段教学要求学段一:课程教学要注意将大运动、精细动作与音乐和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相结合,与学生的心理情绪教育、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相结合。

学段二:课程教学要增强音乐、舞蹈、美术等对审美能力与情趣的培养,在艺术教育中增加社会交往能力,遵守活动规则,培养相互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学段三:课程教学继续增加艺术欣赏、审美和人文修养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个人特长的培养。教学中要渗透道德伦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应用艺术手段进行休闲的能力音乐、美术课各学段教学要求学段一:课程教学要注意将大运动、精74再次思考?培智学校的教育教学无论是采用个别化教育还是分科教学,都应该以生活为核心,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来开展。再次思考?培智学校的教育教学无论是采用个别化教育还是分科教学75

当前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当前我国培智学校的课程设置大致可以分为学科性课程和功能性课程两大类。其中,学科性课程是沿袭传统的普教方式,经十多年的特教实践不断改良而来的。功能性课程是近几年来伴随着招收对象的变化,而由各培智学校自行开发、摸索出来的。两者特色分明,各有优缺点。当前培智学校课程设置76学科性课程所谓学科性课程模式就是结合智障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分科教学为基础,集体传授为主要形式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既有语文、数学等知识类科目,也有音乐、美工等艺术类科目以及生活、劳动等技能类科目。学科性课程所谓学科性课程模式就是结合智障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77这一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1.课程本身已很严谨,也很完善,在系统性、计划性、控制性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2.科目间的牵扯甚少,各科目都能从智障学生的基线水平开始由易而难地进行教育训练,教育进程相对较为顺畅。3.智障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都获得了发展的机会,有利于充分全面地发掘他们的潜能。4.这有利于智障学生形成较系统的知识技能。5.课程设置与普通学校大体相似,这既便于特教与普教的融合和学生的流动,也为智力落后学生营造了一个较“正常化”的生活学习环境。这一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1.课程本身已很严谨,也很完善,在系统78但这一模式也有其明显的缺陷和不足1.课程内容往往过分注重文化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2.课程内容容易超出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的接受能力。3.这样的课程模式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用性不强,弹性、灵活性不够。4.这类课程往往不能充分顾及智障学生的特殊需要,难以实现分类教学、因材施教。5.传授式的教学忽略了儿童获得直接学习经验的重要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这一模式也有其明显的缺陷和不足1.课程内容往往过分注重文化79结论学科性课程模式是现今最为普遍的课程模式。由于教学对象的改变,它受到较多的攻击。但仔细分析后发现,它依然有一些可取之处,特别是在促进智力落后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它合理的一面,不宜全盘推翻。

结论学科性课程模式是现今最为普遍的课程模式。80功能性课程功能性课程以学习具体的生活经验为主。它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日常生活的主题来设计活动单元,主张根据学生所处的或将处的环境中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这一课程模式的代表是综合主题教育和生活单元课程。综合主题单元的设计侧重于节日、季节、校内外活动;生活单元课程的设计则侧重于居家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职业环境等。功能性课程功能性课程以学习具体的生活经验为主。它以学生为81这种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联系以及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使智障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生活经验。2.课程内容贴近智障学生的生活,上课形式以游戏话动为主。这能较充分地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课程内容相对简单,主要通过在真实情境或模拟情景中的反复演练,以求达到行动掌握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比较符合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的能力和实际水平。4.课程模式让教师拥有课程设计的自主权,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别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5.课程目标以“生存化”和“生活化”为导向,有利于智障学生掌握实用生活知识、、基本劳动技能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种课程模式的优点在于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横向联系以及知识与82但功能性课程模式也受到不少批评1.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困境。有效评估智障学生现有基线生活能力的工具缺乏,客观衡量各项生活技能对智障学生的意义的指标不足,对智障学生将来的生活、就业状况和可能得到的生活、职业支持缺乏了解,造成教育内容选择随意、零散、缺乏科学依据。2.在主题单元的安排上存在逻辑不清和系统性差的先天不足。智障学生不易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到所学的技能在实际生活不同情境中的灵活应用。3.往往只侧重于具体技能的培养,而没为智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的、系统的教育环境和机会。也不能够提供一系列内部连贯的经验来推动一般智力技能的发展,不利于智障学生的全面康复和潜能发掘4.要求综合应用各种知识技能,却没有解决何时教授基本技能的问题。而且,某一方面基线能力的缺乏就可能影响到整个综合单元的教学进程,使日常教学活动无法顺利进行。但功能性课程模式也受到不少批评1.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存在一定83购物的数学基础5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认识5以内的加减法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5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1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小数的认识能使用人民币购物付款购物的数学基础5以内数的认识84陈冠杏(台湾师范大学)陈冠杏(台湾师范大学)85常见的课程统整的模式融合模式(fusion)多学科统整(multidisciplinary)学科间统整(interdisciplinary)贯学科统整(transdisciplinary)2022/11/26常见的课程统整的模式融合模式(fusion)2022/11/86统整连续体传统融合多学科跨学科贯学科层次低层次高非必然是进步观2022/11/26统整连续体传统融合多学科跨学科贯学科层次低层次高非必然是进步87肖非(北京师范大学)

肖非(北京师范大学)88张华(华东师范大学)张华(华东师范大学)89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类不同的课程。既然学科发展既分化、又综合,那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就都有其存在必要了。单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两种课程组织形式各有其存在价值,不能随意彼此取代。因为学科的发展呈现分化和综合并驾齐驱的趋势。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类不同的课程。既然学科发展既分化、又综90

综合性课程所谓“综合课程”(integratedcurriculum),是这样一种课程组织取向:它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科知识,那么这种综合课程即是“学科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学科课程”);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社会生活现实,那么这种综合课程即是“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那么这种综合课程即是“经验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经验课程”或“儿童本位综合课程”)。这三种综合课程即是综合课程的基本类型。综合性课程所91普通教育新课改本次课程改革在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前提下,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对分科课程本身进行了改革,使分科课程得以改善。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据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第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普通教育新课改本次课程改革在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92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艺术》《常识》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93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课程观课件94事实是?语文和适应的关系问题事实是?语文和适应的关系问题95为什么?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超出了教材本身对他的定位为什么?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超出了教材本身对他的定位96要适当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要适当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97主题来源学生身心发展生活事件学校生活社区生活文化民俗节日、假期流行议题人类关心议题政策推行议题2022/11/26主题来源学生身心发展人类关心议题2022/11/2698语文与适应的关系适应语文语文与适应的关系适应语文991.简化课程的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培智学校的招生对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中、重度智力落后学生成为主体,他们的智力水平确实较低,而且由于他们智力残疾的情况较严重,或是在外貌上就与普通学生有着较大的区别,家长一般不太愿意带他们出门;即使在家中也没有为他们提供充分的环境刺激,从而加重了他们智力落后的程度。另一方面,随着特殊教育的普及,学生的入学年龄开始回落,这又为我们的智障教育提供了较大的及早教育训练的空间。1.简化课程的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