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在20世纪的()A.A.70年代初

B.70年代末

C.80年代初

D.80年代末

2.形成日本富士山的地质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3.在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时,“中间分子”指的是()

A.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C.地主阶级D.小资产阶级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A.A.夏

B.秦

C.西汉

D.隋

5.

6.近年来,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流行的“交子”是()

A.纸币B.当票C.赌具D.地契

8.

9.我国北方用“温室大棚”能够反季节种菜,原因是改变了下面的哪个条件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

10.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沈括的《梦溪笔谈》B.徐光启的《农政全书》C.宋应星的《天工开物》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11.图8示意厦蓉欧国际货运班列(厦门成都波兰罗兹)路线。读图8,完成39-40题。与海洋运输相比,该货运班列的显著优势是()A.安全B.运费低C.省时D.运量大

12.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的体裁是()A.A.纪传体

B.编年体

C.纪事本末体

D.典制体

13.我国在乌鲁木齐、银川、西宁、林芝等地建立毛纺织工厂,所依据的工业布局原则是()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燃料产地C.接近消费市场D.劳动力廉价

14.第

11

15.苏联成为可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

A.斯大林时期B.赫鲁晓夫时期C.勃列日涅夫时期D.戈尔巴乔夫时期16.图8—2为美国本土工业分布图,关于该图的正确叙述()A.图中A工业区中③和④均是新兴电子工业中心

B.图中B工业区铁矿丰富而缺少煤炭资源

C.图中①、②和⑥均为石油和农产品输出港

D.图中⑤是美国中部的交通与工业中心

17.下列洋流属于西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的是()

A.加那利寒流B.日本暖流C.墨西哥湾暖流D.莫桑比克暖流

18.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台儿庄大捷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淞沪会战

19.16世纪中叶,明朝将领俞大猷、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倭寇源起于元末明初的()

A.荷兰殖民者B.日本海盗C.葡萄牙殖民者D.蒙古瓦刺部20.位于亚、非两洲间的非洲国家和亚、欧两洲问的亚洲国家是()A.苏丹、沙特阿拉伯B.埃塞俄比亚、塞浦路斯C.埃及、土耳其D.埃及、俄罗斯二、简答题(2题)21.概述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11分)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独龙族聚居的独龙江流域(图7)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野生生物天然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农业生产以刀耕火种为主。水冬瓜地农业生产是独龙族传统农耕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种生产方式。水冬瓜是一种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生长快,落叶量大,喜光喜湿,固氮能力强。图8示意独龙族水冬瓜地的土地利用时序。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进入21世纪,国家对该民族实行重点扶持,目前该族已整族脱贫。(1)独龙族人口较少,居住相封闭。指出独龙族与外界联系不便的自然原因。(5分)(2)根据图8示意的土地利用时序,分析该生产方式的农业生态价值。(6分)(3)为了促进独龙族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建议。(6分)三、图表题(2题)2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西气东输线路依次(自西向东)经过()、()、()、()、()、()等6个省区。(2)图中①一②一③自然植被类型呈现()一荒漠草原一()的变化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3)关于图中③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选择填空)。A.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地形主要是高山和盆地,地貌流水侵蚀作用明显C.以荒漠景观为主,山地中分布有森林及草甸植被D.以内流河为主,径流多以雨水补给为主(4)黄河在A河段含沙量陡增,该河段流经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并简要分析产生该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5)请简要说明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对东部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24.读沿40°N亚欧大陆的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什么?(2)图中各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原因是什么?(3)C地所在的半球是()(填东或西)半球。B地所在的国家是(),其发展工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什么?四、非选择题(5题)25.45.(11分)下图时间是12月22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请回答:①此图表示经度半球为___、纬度半球为___,大洲为___和所在纬度为___.

②填写气候类型和海域名称

a___,b___,c___;

d___,e___,f___.

③气候类型形成原因分析:

a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此时,下列地区气候特点:

北京____________

罗马____________

巴西利亚________

圣地亚哥________

26.第44题

读图(图4)分析:(10分)

27.读“我国气候分布简图”和“吐鲁番、海口两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A.

、C.(2)甲、乙两图中,表示海口的是图,其气候特点是

;表示吐鲁番的是

图,其气候类型是

。两地中,气温年较差大的是,降水量较多的是,造成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28.图4是地处北纬33°~35°,东经105°~110°范围内的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以及南北部的地形,判断这是我国的_____山脉。(2)图中B处地形区的名称是_____。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3)图中A处的温度带是_____,干湿地区是_____,植被类型是_____。图中B处的温度带是_____,干湿地区是_____,植被类型是_____。

2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材料二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回答:(1)材料一中的"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指的是什么土地政策?这一土地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成效?(2)依据材料二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改革"?

五、问答题(2题)30.读长江中下游图和美国五大湖地区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___;五大湖地区__________。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__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五大湖周围属__________农业带。

(3)两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共同之处是(至少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城市)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31.简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政治、军事背景及会议的主要内容,并评述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A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2.A富士山是日本的活火山,是岩浆喷发活动而形成,根据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属于从岩浆喷发出地表而形成。图中①代表岩浆冷却凝固为岩浆岩,故A项正确。

3.B

4.B基本知识题.A项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C、D项都是在B项的后面建立的朝代.

5.A

6.C本题考查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等都是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需要国家之间协作共同解决。C选项正确。

7.A

8.D

9.A本题考查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知识点。我国北方地区纬度相对较高,热量欠缺。采取“温室大棚”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达到反季节种菜的效果。

10.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巨著。【应试指导】宋应星是明朝杰出的科学家.他写的《天工开物》一书.总结了明朝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被国外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1.C本题考查铁路运输和海洋运输的优缺点。铁路运输的运输能力大,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运行速度快(仅次于航空运输).但建设周期长,机动性差。海洋运输载运量大,运费低廉,不受道路、轨道的限制,但航运速度易受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影响。因此,与海洋运输相比,铁路运输更快,更省时。

12.B

13.A

14.A

15.C这里要充分注意“匹敌”的含义以及“超级大国”的提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即展开抗衡,但当时苏联的综合国力较弱,美国掌握着原子弹,苏联无法与之匹敌。只是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美苏战武器的数量达到大致均衡,苏联成为“超级大国”,“匹敌”才形成。

16.D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美国工业区和工业中心空间分布、区位优势及海港的识记。美国是经济发达国家,本土分为三个工业区。在A工业(西部工业区)中④为电子工业中心;B工业区煤炭和铁矿等资源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是石油进口国,不会有石油出口港;工业中心⑤是芝加哥,为中部的工业和铁路中心。故D选项正确。

17.C该题主要考查世界大洋洋流的空间分布等知识,以及空间想象和判断能力。解题时,根据试题中"西半球"这个条件,可以排除加那利寒流、日本暖流、莫桑比克暖流。所以,唯有C选项正确。

18.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平型关大捷的相关知识。【痤试指导】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19.B这道题考查的是明代边患的问题。元末明初,明代的边疆并不稳定,主要是北面的蒙古和东南的倭寇,当时的西方列强还未对明朝边疆构成威胁,因此,A、C选项首先要排除。B、D选项中,正确的是B项:日本海盗。其实,如果了解“倭寇”的“倭”是小矮人的意思,也就会选择“日本海盗”而不选“蒙古瓦刺部”了。因为日本人相对矮小,蒙古人相对高大一些。本题比较容易做出正确选择,但也有错误出现,常见的错误是选择“荷兰殖民者”或“葡萄牙殖民者”。造成错误的原因是误将明初当成了清初。清初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到我国东南沿海边疆,荷兰殖民者曾占领了我国台湾,葡萄牙人来到了我国的澳门,于是有的考生误将倭寇当成了荷兰或葡萄牙的殖民者。为了防范这类错误的出现,最好把每个朝代之初边疆的形势记清楚,弄清当时东南西北的敌对势力分别是谁,双方的关系怎样,有什么大事等等,这样就会有备无患。

20.C21.(1)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制度源于努尔哈赤晚期设立的五大臣议政王佐理国事制度,后发展为清王朝宗室贵族中的王与八旗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共同议政的形式。(3分)(2)清朝初期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做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4分)(3)康熙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年间设立了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索性被撤销。(4分)22.(1)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东西交通不便;地质破碎,多滑坡、泥石流;冬季大雪封山,独龙江与外界联系中断;北高南低,河流流速快,水运不便。(5分)(2)水冬瓜生长迅速,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大量落叶,提供土壤肥力;根瘤菌发达,固氮能力强,提高土壤肥力.,采用轮作和休耕方式,可以让土地得以恢复;还可以防止杂草丛生和病虫害问题。(6分)(3)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便于与外界联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6分)23.(1)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2)草原荒漠水分(3)C(4)水土流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破碎起伏大;土质疏松;植被稀疏。(5)有利影响:对东部地区,可以减轻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该题以西气东输为背景,综合考查有关行政区划、自然带、环境问题等相关问题,综合性较强,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要到位。我国西北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是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最明显的表现地带,受水分条件影响,①②③三地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新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量少,气候呈现以干旱为主的特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由此影响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因降水少,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为风,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地貌最明显;地表植被以荒漠为主,在山地地区,受垂直地带因素的影响形成森林或高山草甸植被;受气候因素制约,该地河流流量小,流程短,多为内流河,补给类型以高山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黄河A河段因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而导致含沙量增加,主要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夏季暴雨集中,且该地区地形起伏大,黄土的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随水流失,加上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故而形成水土流失这一突出的环境问题。西气东输主要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同时能够减轻能源的压力。24.(1)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2)CC位于大陆西岸,受海洋影响大。(3)东日本有利的自然条件:多优良港湾。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根据题设,该题考查亚欧大陆的气温、降水等相关知识,结合图中所给的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分析解答相关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位于大陆的内部,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而使当地降水量少。2.根据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可计算出各地的气温年较差,得出C地的气温年较差最小,其影响因素是C地位于大陆西岸,在40°N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由于海洋的调节作用,气温年较差小。3.东、西半球的划分,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C地在此范围内。据经纬度可判断B地属于曰本,日本是亚欧大陆东岸的岛国,发展经济的优势是多优良海港,技术先进,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25.45.①东半球南半球非洲23.5?s

②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热带沙漠

d印度洋e大西洋f莫桑比克海峡

③a低纬,终年处迎风坡,并有暖流通过,全年高温多雨。

c终年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全年高温少雨。

北京:寒冷干燥

罗马:温和多雨

巴西利亚:高温多雨

圣地亚哥:炎热干燥

26.

27.(1)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2)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甲;温带大陆性气候;吐鲁番;海口;海陆因素。【解析指要】(1)从中国示意图可以看出,A位于我国江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位于青藏高原,是高原山地气候。(2)海口位于热带,纬度位置低,并且降水多,吐鲁番降水稀少,并且年温差大。28.【答案】(1)秦岭(2)渭河平原小麦(3)亚热带湿润地区常绿阔叶林暖温带半湿润地区落叶阔叶林【解析】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位置和华山等已知条件,可以判断该图是秦岭地区的地形图。图中B处位于秦岭北部,海拔在500米以下,应是渭河平原。图中A处位于秦岭南部,海拔在1000米以下。秦岭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分别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分布区。

29.(1)这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日。(2)材料二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至1952年年底,除少数地区外,全国已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