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教版(2019)必修一 2.1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3) 课件(26张)_第1页
2022-2023学年苏教版(2019)必修一 2.1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3) 课件(26张)_第2页
2022-2023学年苏教版(2019)必修一 2.1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3) 课件(26张)_第3页
2022-2023学年苏教版(2019)必修一 2.1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3) 课件(26张)_第4页
2022-2023学年苏教版(2019)必修一 2.1 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3) 课件(2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苏教版)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1节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波澜不惊的湖泊、清澈见底的小溪、水草丛生的池塘、浩瀚无边的大海……形式多样的水体是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科学发现往往和技术发明相携而行。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人们几乎同时发明了显微镜和望远镜。仰望星空,望远镜让人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俯首凝眸,显微镜下一滴池塘水中竟也包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显微镜帮助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之门(图1-2)。但是在技术落后的过去,要看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细胞的发现经历了哪些艰难的历程?显微镜的发明和使用让人类对生命世界获得了哪些崭新的认识?第1节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我国诞生!这是我国科学家历经五年攻关取得的重大突破。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得到许多在遗传上相同的克隆猴。猴与人在进化上亲缘关系很近,它比鼠更适合用作研究人类疾病和进行药物实验的模型动物;遗传上相同的克隆猴用于药物对照实验有利于更准确地评估药效。这一研究成果的确意义非凡。人类已经在生物学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许多未解之谜还得回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同样地,尽管我们已经对细胞有不少了解,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比如为什么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而多细胞动植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为什么细胞的形态各异,但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基本结构?为什么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让我们再次走近细胞,更深入地探索它的奥秘。一、发展史1604年詹森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1665年胡克发现并命名细胞1674年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到活细胞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细胞学说1857-1885年巴斯德创立细菌学说1892-1898年伊万诺夫斯基和贝杰林克发现病毒1982年普鲁西纳发现朊病毒二、细胞的发现【资料1】1604年,荷兰人詹森(Z.Jansen)把两块凸透镜安装在一个适当长度的长管两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这台显微镜能将物体放大10~30倍,可以观察一些小昆虫的整体形态,又被称为“跳蚤镜”。但詹森的发明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绝大部分动植物细胞的直径都不足100μm,是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的。在显微技术发明之前,人类对细胞这个微观的生命世界一无所知。詹森发明的显微镜并没有观察到细胞,你认为他的贡献是什么?【资料2】半个多世纪后,英国物理学家胡克(R.Hooke)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达到了40~140倍(图1-3)。1665年,他在观察软木切片后写道:“能非常清楚地看到软木片充满了空洞,是一个多孔的结构,形如蜂房……”软木片中除了围绕空洞的四壁之外,几乎什么物质都没有,他就把发现的这种“小空洞”命名“cell”,并把观察结果发表在《显微图谱》一书中。胡克观察到的“小空洞”是真正的细胞吗?为什么?【资料3】1674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A.Leeuwenhoek)用自己制作的放大倍数近300倍的显微镜,观察了池塘水中的原生生物、牙垢中的细菌、鲑鱼的红细胞以及人和哺乳动物的精子等。他看到了别人从未见识过的奇妙的微观世界(图1-2)。列文虎克最初只是荷兰德尔夫市的市政厅看门人,但是强烈的好奇心、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和钻研,让他为世人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科学财富。他在给英国皇家学会的最后一封信中写道:“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在当时的情境下,列文虎克的观察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从器官到组织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A.Vesalius)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的比夏(M.F.X.bichat)经过对解剖器官观察,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2.显微观察资料的积累——认识细胞1655年罗伯特﹒虎克(R.Hooke)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小室”,命名为cell——细胞。之后荷兰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3.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形成理论植物学家施莱登通过对花粉、胚珠和柱头组织的观察,发现这些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且细胞中都有细胞核。提出植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的基本单位。动物学家施旺动物动物细胞的形成机理和个体发育过程,认为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胞开始的。4.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施莱登和施旺构建的细胞学说,他们认为细胞是从老细胞核中长出来的。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四、细胞学说的内容1.19世纪,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施旺施莱登(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四、细胞学说的内容3.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1)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3)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2)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五、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动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细胞代谢。2.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和分化。3.动植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六、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叶的表皮细胞叶的保护组织叶(官)冷箭竹(个体)竹林(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六、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心肌细胞心肌心脏(器官)血液循环系统大熊猫(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六、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七、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放大倍数镜头长度10x长12.5x短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镜筒长度放大倍数镜头长度10x短40x长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镜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和安装,低倍镜对光。放片镜筒降,缓升细观赏。像移到中间,转高倍要增亮。细看再绘图,整理后归箱。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在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2.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