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M型受体的阻滞剂是()
A.十烃季胺B.六烃季胺C.阿托品D.普萘洛尔
2.渗出液与漏出液在下列哪项无明显区别()
A.蛋白量B.细胞数C.液体量D.凝固性
3.各种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A.肌肉收缩B.腺体分泌C.产生神经冲动D.产生动作电位
4.维持胸膜腔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B.胸膜腔密闭C.呼气肌收缩D.吸气肌收缩
5.组织的再生能力依次为()
A.表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心肌细胞
B.腺上皮细胞>表皮细胞>心肌细胞
C.表皮细胞>心肌细胞>腺上皮细胞
D.腺上皮细胞>心肌细胞>表皮细胞
6.下列哪项不是绒毛膜癌的特征()
A.没有间质B.血道转移为主C.高度恶性D.水泡状绒毛浸润到子宫壁肌层
7.不易发生湿性坏疽的器官为()
A.肺B.阑尾C.手D.子宫
8.左心衰竭时患者呼吸困难,其主要机制是()
A.肺不张B.肺淤血和肺水肿C.肺纤维化D.肺通气障碍
9.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结肠上段B.回肠C.直肠和乙状结肠D.空肠
10.刺激促胰液释放因素由强到弱()
A.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
B.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盐酸
C.盐酸>脂肪酸>蛋白质分解产物
D.蛋白质分解产物>盐酸>脂肪酸
二、填空题(10题)11.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____
12.有爆发型或电击型肝炎之称的病毒性肝炎类型是____,其光镜下病变特点是____
13.慢性支气管炎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增生的组织细胞主要是____和____
1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性质是____,淋病的病变性质是____
15.子宫内膜失去____和____的支持而发生脱落和出血,形成月经
16.再生分为____和____。
17.突触后抑制分为____和____两种类型。
18.在强光照射下瞳孔____。
1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____,其次为____
20.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需要____的参与,____因子不属于蛋白质。
三、名词解释(5题)21.兴奋收缩耦联
22.上皮内瘤变
23.血型
24.肉芽组织
25.假小叶
四、论述题(2题)26.试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其继发性病变
27.静脉性充血
五、问答题(2题)28.简述胃液的成分是什么?各有何主要生理作用?
29.试述胃液分泌的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
1.CC阿托品是特异性阻滞M型受体的阻滞剂
2.CC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见下表。
3.DD动作电位指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迅速扩布的电位波动,是细胞产生兴奋的标志
4.BB正常胸膜腔是一密闭的潜在腔隙,两层胸膜互相紧贴,由肺的弹性回缩力而形成胸膜腔内的负压,一旦胸膜腔的密闭性遭到破坏,与外界相通时,空气立即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此时胸膜腔内负压消失
5.AA根据组织细胞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将人体组织细胞分为3类: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和永久性细胞。不稳定细胞再生能力最强,如表皮细胞;稳定细胞次之如腺上皮细胞;永久性细胞再生能力最差,如心肌细胞
6.DD水泡状绒毛浸润到子宫壁肌层为侵袭性葡萄胎的病变特征
7.CC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器官(如肺、肠、阑尾、子宫、胆囊等),也可见于四肢(当其动脉闭塞而静脉回流又受阻,伴有淤血水肿时)。干性坏疽多发生于四肢末端
8.BB左心衰竭时,因左心房和肺静脉内压升高,则出现肺淤血和肺水肿,进而引起患者呼吸困难
9.CC细菌性痢疾的病变主要在大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多见)
10.AA调节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主要有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①促胰液素:由小肠上段黏膜的S细胞分泌。刺激促胰液素分泌的由强到弱因素是,盐酸>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小导管上皮细胞,促使胰腺分泌水和碳酸氢盐,增加胰液量,但酶的含量不高。②缩胆囊素:引起缩胆囊素分泌的因素由强至弱依次为,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盐酸。缩胆囊素主要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促进胰液中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同时还促进胰腺组织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对胰腺组织有营养作用
11.子宫平滑肌瘤
12.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大片坏死且无明显再生反应
13.杯状细胞
14.变质性炎
15.雌激素
16.生理性再生病理性再生
17.传入侧支性抑制回返性抑制
18.缩小
19.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冠状动脉主干
20.维生素KⅣ
21.兴奋收缩耦联:将骨骼肌细胞的电兴奋与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22.上皮内瘤变: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的连续过程称为上皮内瘤变
23.血型:指血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抗原)的类型
24.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25.假小叶: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原来的肝小叶或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
26.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第一期:脂纹脂斑期。大体观,动脉管壁内膜下黄色或者灰黄色的脂质斑点或条纹;镜下见多量泡沫细胞。第二期:纤维斑块期。大体观,灰白色斑块,稍隆起于动脉内膜;镜下见泡沫细胞表面纤维结缔组织帽覆盖。第三期:粥样斑块期。大体观,黄色糜粥样斑块,隆起于动脉内膜;斑块深部大量胆固醇结晶和坏死组织,可有钙盐沉积。动脉粥样硬化的继发性病变有:①斑块内出血;②斑块破裂;③血栓形成;④钙化;⑤动脉瘤形成
27.静脉性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因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简称淤血
28.(1)胃液的成分主要包括:胃酸(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及碳酸氢盐、内因子。(2)胃酸的生理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②使蛋白质变性;③杀菌;④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⑤促进铁和钙的吸收。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作用:保护胃黏膜免受盐酸和胃蛋白酶的损伤。内因子作用:保护维生素B12在回肠吸收,若内因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9.进食会刺激胃液大量分泌,这种进餐后的胃液分泌称为消化期胃液分泌。消化期胃液分泌根据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不同,人为地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实际上,这三个期几乎是同时开始、互相重叠的。(1)头期胃液分泌:指食物刺激头面部的感受器,如眼、鼻、耳、口腔、咽、食管等,所引起的胃液分泌。头期胃液分泌的机制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刺激是食物对口腔、咽等处的机械和化学刺激,条件刺激是与食物有关的形象、声音、气味等对视、听、嗅觉器官的刺激。传入冲动可到达延髓、下丘脑、边缘系统甚至大脑皮质,但最终都汇聚于延髓的迷走中枢。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主要支配胃腺,便对胃窦部的G细胞也有支配。头期胃液分泌特点是分泌的量较大,占进食后分泌量的30%,酸度较高,胃蛋白酶原含量很丰富。(2)胃期胃液分泌:食物进入胃后,可进一步刺激胃液分泌。胃期胃液分泌的机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食物的扩张刺激,可兴奋胃体和胃底部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神经反射和内在神经丛的局部反射,引起胃液分泌。另一方面,食糜刺激可通过下述途径引起促胃液素释放,引起胃液分泌:①食糜的扩张刺激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导致促胃液素释放;②食糜的扩张,刺激胃窦部,通过内在神经丛,兴奋G细胞,引起促胃液素释放;③G细胞的顶端有微绒毛样突起伸入胃腔,可以直接感受胃腔内食糜的化学刺激,主要是蛋白分解产物多肽和氨基酸的刺激,引起促胃液素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租赁协议合同书
- 广告标识制作合同
- 保温施工协议合同
- 对外劳务输出合同
- 印刷厂全员劳动合同书
- 三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拆迁合同终止协议
- 外协维修协议合同
- 解除托管合同协议
- 合伙协议经营合同
- 放疗皮肤反应分级护理
- 深入贯彻学习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601-700题)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VDA6.3-2023版审核检查表
-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 工业气体充装站安全管理规范
- 完整竖管降膜蒸发器的设计计算表
- 危岩崩塌落石稳定性运动计算总表(秦皇岛资源环境勘察院)
- 注塑模具零件名称统一标准
- 电脑椅改良设计(2021041210023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