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综合检测卷(A)(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都出现了盛世都创立了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和隋朝的相关知识,隋朝出现过盛世局面,但是秦朝时期没有出现;隋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秦朝没有开凿大运河;秦朝时期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程,而隋朝没有;秦朝时期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隋朝时期创立了科举制,这些都被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所以答案是B。国家的建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行省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中央集权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内容。隋唐时期,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这首《及第谣》反映的就是唐朝时,通过科举考试的新科进士哪种春风得意的情怀。故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度的创立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给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颁奖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①②①③②④③④【答案】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于,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B符合题意;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②是错误的;唐玄宗是,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④是错误的。AC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列哪一个朝代以博大的胸怀,造就了盛世繁荣景象秦朝西汉隋朝唐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D符合题意。“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藩镇割据B.宦官专权C.黄巢起义D.安史之乱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中的“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方镇“是指藩镇,可知反映的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A符合题意;宦官专权材料中没有休现,B不合题意;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人民无法生存・发动了黄巢起义。C不合题丸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学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杲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匸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6•“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耶律阿保机完颜阿骨打元昊赵匡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赵匡胤发动的夺取后周政权的军事政变。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年仅7岁的幼帝即位。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等掌握实权,密谋取而代之。第二年,赵匡胤以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为借口,率兵出征。大军行至陈桥驿,将士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改国号为宋”。赵匡胤即宋太祖”。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农业经济重心南移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业经济重心南移。从题意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可知农业经济重心南移,故选C。下图所示行政制度影响深远,其设置于
枢密院厂小书省直辖地皇帝i中卩省—L御史台1-行中书省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朝政治制度的准确认识,图片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枢密院”“书省”御史台”行中书省”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是元朝,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故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都城布局,该布局的出现应该不晚于I主翌街匱|/wjgjkWg.汉朝隋朝宋朝明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中信息显示有“夜市”字样,结合史实可知夜市”最早在我国唐代出现,但直到宋代才常态化,所以结合备选项可知只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夜市”出现的时间特征不符。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夜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宋朝发明的是雕版印刷术火药活字印刷术交子TOC\o"1-5"\h\z①②②③④③④②③【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宋朝发明”,结合课本所学,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节约了印刷成本,提高了印刷速度;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③④是宋朝的,C符合题意;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①不正确,A不合题意;唐朝末年,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②不正确,B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B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造成洪武皇帝工作负担沉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丞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的兴起东厂的设置【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材料“洪武皇帝独自处理国家大事”,“洪武”是明太祖的朱元璋的年号。结合课本所学,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六部,A符合题意;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有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B不合题意;清朝统治者为从思想领域控制知识分子,制造了文字狱,C不合题意;明成祖时期进一步强化君权,增设特务机构东厂,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点睛:解体的关键有两个:1、“洪武皇帝”即指明太祖朱元璋;2、“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反映了统治者要加强中央集权。由此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戚继光郑成功赤块楼中国古代改革家对外友好交往抗击外来侵略发展民族经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历史人物的功绩和历史事件。根据基本史实:戚继光为抗倭英雄,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是”清朝前期为保卫边疆,清政府打败了沙俄侵略者,因此三幅图片都符合答案C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便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清朝乾隆时期管理新疆的措施是设置伊犁将军盛京将军驻藏大臣乌里雅苏台将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清朝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相关史实。是基础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史实的记忆能力。在题干中明确提到了是清朝“乾隆时期”管理“新疆”的措施,根据这两个关键词结合课本知识可确定答案选择A。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清朝处于康乾盛世中国经济领先于英国清朝皇帝夜郎自大中国推行开放政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文中,乾隆皇帝认为中国物产丰富,不用同外界交易,这反映出乾隆皇帝夜郎自大,为此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ABD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答案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吗雍正年间康熙年间乾隆年间道光年间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提示词“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结合课本所学,乾隆时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了百家争艳的局面。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道光年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D符合题意;C不合题意;雍正年间、康熙年间与京剧的发展无关,AB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2分,17题14分,18题12分,19题17分,共55分)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开元纪事》(1)据材料一,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材料二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英)汤因比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余秋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因比、余秋雨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材料三(康熙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派兵驻守。施行“展界开海”政策,离乡背井之人纷纷还归乡里,认故亩,以耕以凿,渐次垦辟,至无旷土。各宜乐业,人民安生。——《名家讲坛》(3)根据材料三,概括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答案】(1)表现:农业发展;商业繁荣;社会安定;边疆巩固。(答出其中3点即可)原因:完善科举制度;任用贤才,重视吏治。(2)丰富的物质生活(或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繁荣);发达的科技(科学技术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开阔的对外视野(或海外贸易发展)等。(答出其中3点、言之有理即可)(3)措施:设行政机构;驻军;开放海禁。作用:人口增加;耕地扩大;百姓安居乐业。(答出其中2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也就是唐玄宗的知识,通过对材料一的分析,我们可判断出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是:农业发展;商业繁荣;社会安定;边疆巩固;唐朝时期选人用人”采取的制度是科举制,能够为政府选拔有才能的人到政府担任官职,所以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开元盛世的原因是:完善科举制度;任用贤才,重视吏治。(2)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时期的独特表现,汤因比、余秋雨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是:宋朝丰富的物质生活(或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繁荣);发达的科技(科学技术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开阔的对外视野(或海外贸易发展)等。(3)本题考查的是康熙帝对台湾采取的措施,要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因此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有: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且开放海禁;其作用是:人口增加;耕地扩大;百姓安居乐业,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图一图二图三图阿图五(1)识读材料,结合所学,梳理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唐朝图一鉴真东渡日本图二对外友好交往的史实①②n图三郑和卜0#图四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③清朝图五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2)郑和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其船队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你是怎样看待这次远洋航行的?(3)从以上探究的史实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答案】(1)①玄奘西行;②明朝;③戚继光抗击倭寇;④郑成功收复台湾。(2)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应该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对外来侵略要坚决抗击,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依据图二的人物:玄奘,表格中的文字:对外交往的史实。结合课本所学,唐朝贞观初年,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历时17年,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并以沿途经历写成《大唐西域记》,故①是玄奘西行;依据表格文字图三是郑和下西洋,结合课本所学,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故②是明朝;根据表格结构,图三、图四是明朝的历史。故③是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结合课本所学,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到处烧杀抢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朝派戚继光抗击倭寇;根据表格图五是清朝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结合课本所学,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清初,在福建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开始从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故④是郑成功收复台湾。(2)依据课本所学,明成祖时期,从1405——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怎样看待这次远洋航行的”即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郑和下西洋是明朝的对外交往,从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航海的壮举,开辟了新航路的角度围绕回答即可。(3)依据表格,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有对外的友好交往: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等史实,得出: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应该友好交往,和睦相处;由表格中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得出:对外来侵略要坚决抗击,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等。点睛:通过表格中,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的史实,总结古代的交往的两种方式: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归纳出一种国家交往方式:友好交往;由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归纳出另一种国家交往方式:暴力冲突。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anfU)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王定保《唐摭言》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ou)中矣”。王定保《唐摭言》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廖燕《明太祖论》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创立标志是什么?(2)材料一中“科第之设”制度的特点是什么?(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答案】(1)科举制度。隋炀帝设立进士科。(2)分科考试,择优录取。(以才能为选官标准)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察转变为以考试为主。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社会进步。(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科第之设「草泽玺之起家,簪级望之继世”,意思是'‘设迓了科举考试及第制度后5贫困老百姓希■望靠这个制度读书求得功名而发家5富贵官审之家希望读书中第使家族继续繁荣下去”,給合课本所学,“科举考试及第制度堤指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炀帝时期始置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七若科输勺的创立;陪朝创立的科举制为以后各朝相继沿用.依据材料一已知“科第之设”制度指的是科举制。结合课本所学,为了改变魏晋以来,只从高门权贵的子弟选拔官员,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去卩不能当官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按成绩选拔人才。这就是科举制的特点分科考试,以才能为选官标准。依据课本所学,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为选拔人才,创立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有利于在全社会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4)依据题干“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结合课本所学,明代科举考试的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牵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历史发展,愚天下之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种子、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中小学面试-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结构化面试》真题
- 2025年焙烤食品项目发展计划
- 第十二课 小试身手-视频剪辑的简单编辑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河南省焦作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止血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广东省珠海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3科技产品体验会 大象版
- 退役军人优待证申领表
- Q∕SY 19001-2017 风险分类分级规范
- 劳务分包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 幼儿绘本故事:奇怪的雨伞店
- 钢琴基础教程教案
- 糖基转移酶和糖苷酶课件(PPT 111页)
- 屋面网架结构液压提升施工方案(50页)
- (语文A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跳水 (2)
- 第6章向量空间ppt课件
- 医疗机构聘用(返聘)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