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文科综合(历史部分)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4.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龚自珍8.洪仁开C.李鸿章D.严复15.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16.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17.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l93个,l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C.沿梅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8.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体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D.君主的统治必须高乎道德19.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已听不见“公民”与“女公民”的称呼,彼此称“先生”、“夫人”或“小姐”。人们不再吃“平等面包”,“革命广场”改称“协和广场”。这些变化说明当时的法国A.社会秩序趋于常态B.经济生活恢复正常C.王党势力重新抬头D.男女社会地位平等20.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l/3,1831年占1/4,1851年降至l/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加速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21.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A.1812年B.1914年C.1918年D.1941年22.韩国建立后,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20世纪60年代初.军人集团执掌政权.实行威权政治.经济高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韩国确立了政党政治。这反映出在韩国A.只有威权政治才能干预经济B.欧美式政治体制不适合发展经济C.经济发展与推行政党政治必须同步D.民主体制的确立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23.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第II卷37.(32分)阅谤村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夏尔尼使团前往中斟,井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采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圆圆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水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摘编自《清史编年》等材料二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培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采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责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足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使准行。——摘编自《清实录》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而,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4分)(2)结台所学知识,说明马夏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8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10分)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7,完成下列备题。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特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14分)(2)分析驻峰航线的作用.(6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首先否定C项不符合题意,而D项本身不符合史实,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当时并没有实施。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是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没有真正实行过,因此A项不对。但是,却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点评】本题围绕当今热点各国的近现代化问题展开设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答案】B14.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龚自珍8.洪仁开C.李鸿章D.严复【解析】本题中冯桂芬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与洋务派的观点一致。【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认识的改变: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来发展自己。体现了当今各国需要相互学习才能发展的现状。【答案】C15.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解析】革命派与维新派作为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其分歧的根源在于:是通过革命手段还是改良途径在中国建立何种资产阶级政体,即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资产阶级不同派别政治主张的掌握程度.试题难度系数较低.【答案】C16.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解析】从题干可以判断A项不符合题意,由时间可以判断D项不对,因为列宁在这之前已经逝世.而五四运动是列强掠夺中国的结果正好与题意相反.辛亥革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欧洲列强所不允许的,正好导致了欧洲列强与落后实力的代表袁世凯的相互勾结.【点评】本题考查了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态度,事实证明只有赢得国家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自由、民主、共和。【答案】B17.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l93个,l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C.沿梅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其中A、C、D三项措施只能使城市的规模扩大,而不能事城市数量增长,因此,只有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使许多乡镇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成为一些中小城市。【点评】本题以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考查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答案】B18.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体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D.君主的统治必须高乎道德【解析】马基雅维利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学家,在《君主论》中阐述了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呼吁明智强悍的君主摆脱神学和道德的束缚,不择手段地使用权术,巩固自己的权利。【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答案】A19.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已听不见“公民”与“女公民”的称呼,彼此称“先生”、“夫人”或“小姐”。人们不再吃“平等面包”,“革命广场”改称“协和广场”。这些变化说明当时的法国A.社会秩序趋于常态B.经济生活恢复正常C.王党势力重新抬头D.男女社会地位平等【解析】由题干含义可知,当时资产阶级政党热月党人掌握政权,并且考察的是政治现象,因此可否定B、C项;由“革命”改为“协和”可知D项不符合题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答案】A20.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l/3,1831年占1/4,1851年降至l/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加速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解析】由时间可以判断,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点评】本题围绕当今热点各国的近现代化问题展开设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答案】D21.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A.1812年B.1914年C.1918年D.1941年【解析】由图中的国家名称“奥匈帝国”可以判断此战争发生在一战期间,又有地点“莫斯科”可以判断此战争是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答案】C22.韩国建立后,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20世纪60年代初.军人集团执掌政权.实行威权政治.经济高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韩国确立了政党政治。这反映出在韩国A.只有威权政治才能干预经济B.欧美式政治体制不适合发展经济C.经济发展与推行政党政治必须同步D.民主体制的确立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非常时期为发展经济可采取非常措施,只有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要求相应的政治文明。【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与政治关系的理解运用情况。【答案】D23.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解析】由“要告诉……仍旧相关的东西”可判断作者强调的是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通过学习研究历史来指导现实。【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而得出答案的能力。【答案】D第II卷37.(32分)阅谤村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夏尔尼使团前往中斟,井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采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圆圆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水久之协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摘编自《清史编年》等材料二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培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采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责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足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使准行。——摘编自《清实录》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而,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4分)(2)结台所学知识,说明马夏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8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10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坚持论从史出,按问作答。第⑴问主要是从材料一中概括提炼出中英双方观点的不同并结合教材知识总结其原因;第⑵问主要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即可;第⑶问把材料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做出合理的答案。【点评】本题以当今的国际关系这一热点为出题背景进行考查,体现了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答案】(1)不同之处: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朝上国的关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英方信函:增进邦交,扩大贸易(8分)。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是出于这种心态(6分)。(2)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8分)。(3)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4分)。维护了领土主权: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6分)。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7,完成下列备题。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特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3)简要说明驼峰航线穿越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10分)(4)当时的运输机沿该航线飞行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7(10分)【解析】驼峰航线主要穿越了横断山区(着重强调穿越),其地形特征包括地势和具体特点;困难主要反映的是青藏地区的环境特征,该航线分布在低纬地区的天气特征。【点评】试题难度并不大,结合图了解该航线的大致位置,重在考查考生对其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把握,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对信息的阐述能力【答案】(3)平均海拔高(3分),山河相间(3分),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地势崎岖)(4分)。(4)飞行高度高,空气稀薄,地形复杂,气流紊乱.对流比较旺盛,天气多变、多云雨等。(每答对1项得3分,本小题满分l0分)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族号 B.邑号 C.爵号 D.官号 2.(3分)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3.(3分)如图所示战役是()战役示意图A.明朝与瓦刺之战 B.明朝与后金之战 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 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 4.(3分)表1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表1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5.(3分)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休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6.(3分)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以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7.(3分)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国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这表明英国当局力图()A.将英语教育融入印度本土教育 B.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基督教化 C.在印度大力推行西方文化 D.推动英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 8.(3分)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主要由于()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9.(3分)在20世纪,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渐次消失。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扩张的方式发生变化 B.第三世界兴起 C.经济实力的提高受到普遍重视 D.民主政体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10.(3分)1951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除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11.(3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影响力增强,一些亚洲国家独立后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其中有()A.马来西亚 B.印度 C.新加坡 D.泰国 12.(3分)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他在此强调的是()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20世纪80年代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百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邓实:《国粹学》(1902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国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14.(20分)阅读分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釁(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三国志•鲁肃传》材料二(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族号 B.邑号 C.爵号 D.官号 【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王、侯、公孙等姓氏”切入,结合分封制进行思考。【解答】材料给提供了有关中国姓氏的某些起源,让据此类推有关王、侯、公孙等姓氏的来源,在中国古代,公、侯、伯、子、男属于爵位的称呼。故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爵号。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3分)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考点】2R:古代市的变迁.【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阻碍因素”切入,结合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进行思考。【解答】题干要求是阻碍因素,A有利于商业发展,排除;C和商业没有关系,也排除;D是商业发展的表现。也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3分)如图所示战役是()A.明朝与瓦刺之战 B.明朝与后金之战 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 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 【考点】V6:康熙帝的历史功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康熙帝的历史功绩。康熙时,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准噶尔是漠西蒙古的一支,本来在伊犁一带过游牧生活。自从噶尔丹(1644﹣1697)统治准噶尔部以后,他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蒙古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抵抗失败后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解答】如果能够看清楚“克什克腾旗”,就应该知道这是清朝的历史,所以排除A和B,C和D项是清朝的民族关系的部分。大小和卓是天山回部造反,噶尔丹是蒙古族的叛乱,曾经在乌兰布通之战中打到北京附近。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康熙帝的历史功绩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图片材料分析的能力,基础题,难度不大。4.(3分)表1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表1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考点】GC:经济体制改革.【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掌握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表格的解读与分析,注意表格中的时间和数据。【解答】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1997年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结果,故D项正确。A项涉及的是轻工业、重工业比重的问题,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涉及的是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市场经济逐步形成是在21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以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为切入点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表格、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就解决问题的能力。5.(3分)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休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考点】58:英国工业革命.【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17﹣18世纪”切入,结合工业革命进行思考。【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所以此题的史实在工业革命前,所以A、D排除;根据材料可知,英国的农业发展水平高于欧洲大陆。所以B项排除;英国新贵族的出现应该有利于工业革命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6.(3分)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以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考点】69:美国《1787年宪法》.【分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需要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对“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结合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建立的是一个联邦国家,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克服之前邦联的弊端,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以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考查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意义的把握,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7.(3分)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国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拨出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这表明英国当局力图()A.将英语教育融入印度本土教育 B.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基督教化 C.在印度大力推行西方文化 D.推动英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 【考点】55:英国的殖民扩张.【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完全用在英语教育”切入,结合英国的殖民扩张进行思考。【解答】根据题干所知,英国的这个政策,就是一个殖民教育。所以A和D可以排除;而B项的基督教没有体现。所以B也排除;实际上英国的政策和日本在中国基础教育推广日语一样,就是同化教育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英国的殖民扩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8.(3分)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变主要由于()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考点】6F:德国统一和德意志帝国成立.【分析】本题考查德国的统一的影响。【解答】材料中“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联系所学,说明由于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故这巨变是德国的统一。故D项符合题意;其它选项基本上都是德国统一过程中或统一后带来的影响,故ABC排除。故选:D。【点评】德国的统一为资本主义扫清了发展的障碍,使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发展的道路,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强国。9.(3分)在20世纪,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渐次消失。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扩张的方式发生变化 B.第三世界兴起 C.经济实力的提高受到普遍重视 D.民主政体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考点】R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需要掌握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方式及其变化。解题的关键是对“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的特点以及消失的理解。【解答】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是带有浓厚封建性和扩张性的国家,他们对外扩张是赤裸裸的武力征服,随着这些帝国的消失,其侵略扩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考查对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方式及其变化的把握,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3分)1951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除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考点】UE:联合国的成立.【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的成立。需要掌握《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解答即可。【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联合国家宣言》明确规定,不单独与法西斯国家签署停战之类的协定。而材料中美国的做法明显违背了《联合国家宣言》的宗旨,故A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联合国的成立,考查对《联合国家宣言》的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1.(3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影响力增强,一些亚洲国家独立后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其中有()A.马来西亚 B.印度 C.新加坡 D.泰国 【考点】TO: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需要掌握二战后印度的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结合二战后印度的经济政策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结合所学可知,印度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应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考查对二战后印度的经济政策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12.(3分)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总结20世纪的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的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他在此强调的是()A.走向现代化的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C.不同国家之间的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D.20世纪80年代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考点】EP: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解答】由材料中的“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相似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的本国或对方更为接近”说明了20世纪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走向现代化的速度加快,在经济上的共同之处也越来越多,故A正确;材料没有强调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的经济联系,故B错误;C错在“差距缩小”不合题意,故C错误;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故选:A。【点评】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国必有学百始立,学必以粹为有用。国不学则不国,学非粹则非学。非学不国,其将何以自存矣!﹣﹣邓实:《国粹学》(1902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国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邓实:《古学复兴论》(1905年)(1)概括指出邓实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异同。(2)邓实认为“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评析这一观点。(3)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指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考点】B7:新文化运动.【分析】(1)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学必以粹为有用”“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切入,结合新文化运动进行思考;(2)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评析切入,结合文艺复兴进行思考;(3)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切入,结合新思想的萌发进行思考。【解答】(1)从材料“”可得出邓实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是,根据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是绝对否定的态度;(2)评析观点“亚洲古学复兴”犹如欧洲文艺复兴,首先表明对观点的态度,认同还是否定。接着阐述理由,答案应包括四个方面:①对文艺复兴的认识;②对“亚洲古学复兴”论的看法;③分析两者异同;④总体评价。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有理;(3)从材料可知,邓实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新思想的萌发,结合所学即可得出背景及作用。故答案为:(1)同:反对儒学独尊。异:邓实:倡导国粹立国,认为西学与传统文化相通。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传统文化禁锢思想,阻碍社会进步。(2)邓实的观点是片面的。①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是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但不是完全提倡复古,而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结果,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②亚洲古学复兴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救亡运动,以挖掘人文特点及地域特色方式复兴中华古学来达到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法。结果,宣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未能产生实质性影响,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化守旧主义;③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传播,达到运动效果。亚洲古学复兴,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影响力不够。因此,亚洲复兴只是学习欧洲的做法,并未有欧洲当时的阶级基础,故其效果影响就存在差异性,不过也不能因此否定它的作用。(3)历史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探索救国之路;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自信;易导致复古守旧,不足以挽救民族危机。【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评价的能力。知识积累:历史观点评析型试题的解题步骤大概是:(1)提炼观点。主要是弄清几个问题:评论的客观对象是什么?评论者的主观认识是什么?有几个观点?各观点之间是什么关系?(2)判断表态。这又分四种情况:正确的,错误的,对中有错的,错中有对的。(3)揭示真相。客观对象的真相是什么?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4)认识升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主观认识?上升到理论层次。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认识。由于历史观点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必然会受到阶级、时代、环境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从而导致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14.(20分)阅读分析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釁(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三国志•鲁肃传》材料二(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三国志•诸葛亮传》(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考点】1U: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三国时期的政治状况。考查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需要掌握三国时期的政治状况的表现、影响等知识。【解答】(1)本小问的相同之处,依据材料一“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依据材料二“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可以得出相同之处是荆州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战略要地。(2)第一小问的战略目标,依据材料一“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釁(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可以得出鲁肃的目标是夺取荆州,确保江东;进而占据长江流域,形成南北对峙;实现建立帝业的战略目标;依据材料二“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可以得出诸葛亮的目标是夺取荆州,进占益州;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形成三方鼎立;实现复兴汉室的战略目标。(3)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一、二的内容可知,孙、刘双方双方围绕荆州必然展开激烈争夺;双方均视曹操为主要敌人,为抗击曹操,在荆州问题上会有所妥协。故答案为:(1)荆州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战略要地。(2)鲁肃:夺取荆州,确保江东;进而占据长江流域,形成南北对峙;实现建立帝业的战略目标。诸葛亮:夺取荆州,进占益州;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形成三方鼎立;实现复兴汉室的战略目标。(3)双方围绕荆州必然展开激烈争夺;双方均视曹操为主要敌人,为抗击曹操,在荆州问题上会有所妥协。【点评】本题考查三国时期的政治状况。考查对三国时期的政治状况的表现、影响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4分)1.(4分)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土德 2.(4分)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B.采用了新的材质 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 D.铸造技术更精良 3.(4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宋代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试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4.(4分)宋人刑昺上疏称:“大臣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5.(4分)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谓《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后山把菊花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逼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6.(4分)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7.(4分)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8.(4分)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4分)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之初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用国籍的妻子…这是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 10.(4分)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中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11.(4分)如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6分)12.(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各题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材料三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人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实战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3.(24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材料一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材料二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材料三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及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6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级数转移的特点和意义。(2)中亚地区历史上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列举汉,唐时体现这一纽带作用的具体史实。
201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4分)1.(4分)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土德 【考点】3U: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明中的阴阳五行。【解答】注意五行的顺序:金木水火土。按照五行的顺序,“火”之后应该是“土”,故曹魏应为“土德”。故选:D。【点评】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木、火、土、金、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2.(4分)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B.采用了新的材质 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 D.铸造技术更精良 【考点】2M:隋唐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商业经济。考查唐朝的货币﹣开元通宝的相关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开元通宝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故排除A项。材质主要还是铜,故排除B项。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点评】据史实。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3.(4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宋代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试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考点】1O:科举制.【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在唐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解答】A.首先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就没丧失过独尊地位,故A不符合史实。B.唐太宗时期,实行进士科考诗文策论,符合题意,故B选项正确。C.唐宋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故C项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不符合史实。D.唐朝人喜欢南朝文化太过牵强,应排除。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文选》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4.(4分)宋人刑昺上疏称:“大臣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考点】3B: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3G: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重点是古代的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术。理解印刷术的发展对文化产生的影响。【解答】从材料中“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表明在雕版印刷应用之前,书籍以“传写”方式流传,书的数量难以满足要求,读书人拥有自己经典书籍的人很少,雕版印刷术应用之后,社会上经典书籍已很普遍,对读书人非常有利。因此表明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故C项正确。而ABD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的识记能力。掌握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基础知识,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的影响。5.(4分)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谓《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后山把菊花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逼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考点】3U: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少数民族在其封建化过程中对中原先进文化的汲取。【解答】题干材料“菊”和“重阳”是核心。无论是诗中的“菊花”,还是自注里的“重阳”,都表明了女真族对重阳节的重视和在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如材料中的登高、祭天、赏菊、饮酒等)。A不符合材料主旨,B不符史实且材料也未提及。重阳节起源于战国,逐渐由汉族传入少数民族,所以C也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少数民族在其封建化过程中对中原先进文化的汲取,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6.(4分)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考点】9K: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着重要求掌握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国的传播和民主革命者宣传的主要内容。【解答】材料中强调“东家”(即百姓)可以撤换“舵工”(即皇帝)和“水手”(即官府),说明人民有权来决定由谁来掌握“国家”这艘大船,即“主权在民”,故B选项符合。A项主要是强调人的权利是上天赋予的,任何人不能随意的剥夺,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强调的是君主立宪制,君主依然是国家元首,与题不符,故排除;D项是传统的重民观念,是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了解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辛亥革命。7.(4分)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考点】G5:社会主义十年探索.【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的背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等措施,迅速实现了经济稳定。故A项正确。1950年中国的经济状况依然很糟,基础薄弱,故B项错误。合理调整工商业是从1950年下半年开始的,故C项错误。经济状况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人民收入是不可能迅速增加的,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关于新中国的经济措施,还可以考查:没收官僚资本、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政府帮助恢复生产等措施,另外新中国初期巩固政权的政治斗争也是常考的内容。8.(4分)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考点】6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答】从题干中“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的议会不是由贵族控制而是由新兴资产阶级控制,因此贵族地位是已经没落而不是开始没落,故A项错误;议会拥有绝对权力是《权利法案》颁布后,故C项排除;题干中始终没有体现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来,故D项排除;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的议会,是贵族组成的议会,而1649年的议会国王没有了权威,议会不是由贵族控制而是由新兴资产阶级控制,说明当时的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故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9.(4分)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之初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用国籍的妻子…这是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 【考点】57: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表明了一个新的民族的形成,而其组成是“荷兰人”、“法国人”等其他“不同国籍”的人。这说明这个新民族是通过不同民族的婚姻而逐渐形成。只有英属北美殖民地在独立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体体,即美利坚民族。同时18世纪70年代这个时间有暗示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期。有这些信息即可选出A。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点评】英属北美殖民地是一个移民殖民地,一个家庭各成员都可能拥有不同国籍。英属北美殖民地在独立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体体,即美利坚民族。10.(4分)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中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考点】E6: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共同体的性质。【解答】欧洲煤钢共同体也叫欧洲煤钢联营,欧洲联盟首先是从经济上联合,然后是政治上、军事上的联合。煤钢联营建立的最初目的是实现煤炭和钢铁的在欧洲六国的自由流动,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法德和解。本题问的是共同体的性质。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欧洲共同体性质的认识,属基础题,难度不大。11.(4分)如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考点】E5: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考查古巴导弹危机,学生识图、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以美国的胜利而结束,表明了当时美苏争霸过程中美国占据优势,故A项不正确。从美苏争霸的史实来看。美苏没有一方在任何时候有绝对实力压倒另一方。双方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故B项正确。这一阶段美苏均拥有核武器。同时通过漫画中的画面。赫鲁晓夫额头大颗大颗的汗滴滚淌下来。在掰手腕中优势在肯尼迪。故排除C项。D项也不准确,美国只是稍胜苏联一筹,后来苏联实力增强,在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过程中占据优势。美国只是拥有对苏联的战略优势。故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识图。通过识图获取图片的有效信息,再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即可。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6分)12.(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各题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材料三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人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实战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58:英国工业革命;A2: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3)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的原因。【解答】第(1)问主要考查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其中特点由材料一中“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可知是以工商业为主;“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说明分布比较密集;“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可知范围广、与周边地区联系紧密。背景主要从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和江南地区区域性分工方面来分析。第(2)问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新兴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像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兴起受商业的推动;郑州、石家庄等城市的兴起受铁路交通的影响;“帝国主义…”说明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影响方面,由于在明清时期我国城镇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而近代由于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所以分布由江浙地区转移到了沿海地区;而这些地区是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聚集地,加上交通相对发达,故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也促使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第(3)问主要考查了中英城市发展不同的原因。中国主要从近代中国受列强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来进行分析;英国主要从工业革命对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来分析。故答案为:(1)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背景:江南地区农副业迅速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2)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3)中国:列强经济侵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英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外市镇的发展情况及发展不同的原因的认识。13.(24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健身器材场地租赁及共享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基础设施项目安全施工综合管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KTV商家联盟联合举办音乐节协议3篇
- 广西梧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版家居行业导购员聘用与培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婚姻财产协议书:婚前财产处理与婚后财产权益平衡3篇
- 中国计算机系统集成行业投资分析、市场运行态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2025版)
- 二零二五年度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合同3篇
- 2025年中国儿童智能陪伴机器人行业发展概况、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万吨球墨铸管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
- 肠道支架植入术培训课件
- 数字政府建设行业分析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竖式计算练习400题及答案
- gmp生产工艺的验证
- 关于调整县人民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 《工程计量》课件
- 2024年度企业网络搭建及应用技能大赛方案
- 2024分娩镇痛ppt课件完整版
- 教务处述职报告
- 进口公司创业计划书
-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