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反应的急救与护理课件_第1页
过敏反应的急救与护理课件_第2页
过敏反应的急救与护理课件_第3页
过敏反应的急救与护理课件_第4页
过敏反应的急救与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敏反应的急救与护理1过敏反应的急救与护理1“过敏”(Allergy)这个词源于希腊,原意是“不正常的反应”。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免疫系统错把一些原本无害的物质当作危险的外来入侵者,反应过度形成了过敏。统计显示,生活中有1/3的人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过敏,过敏己经成了一个很普及的话题。

2“过敏”(Allergy)这个词源于希腊,原意是“不正常的反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

Ⅰ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44四型超敏反应比较型ⅠⅡⅢⅣ名称速发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迟发型抗体IgEIgG1~3IgMIgGIgMIgA无补体无++无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中性粒巨噬细胞中性粒血小板T细胞巨噬细胞疾病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输血反应血细胞减少新生儿溶血血清病肾小球肾炎类风湿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5四型超敏反应比较型ⅠⅡⅢⅣ名称速发型细胞毒型免疫迟发型抗体I超敏反应的特点

1.I、Ⅱ和Ⅲ型超敏反应由抗体介导。

2.补体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但必须依赖补体才能致病的只有Ⅲ型超敏反应。

3.同一变应原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

4.在同一个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敏反应。6超敏反应的特点6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

临床上最常见的过敏反应。反应速度极快。明显的个体差异。治疗及时,一般不留后遗症。遗传倾向。7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

临床上最常见的过敏反应。7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成分

(一)抗原

(二)抗体---IgE(三)IgEFc段受体(FcεR)

(四)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五)嗜酸性粒细胞8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成分8抗原呼吸道-----花粉、尘螨、霉菌和化学物质等;消化道-----鱼、虾、肉、蛋、海产品和牛奶等;皮肤-------昆虫的毒素、化学物质等;人工注射---化学药物及异种动物血清等。9抗原呼吸道-----花粉、尘螨、霉菌和化学物质等;9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全身过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皮炎、神经血管性水肿10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全身过敏反应10过敏性鼻炎11过敏性鼻炎11

荨麻疹、湿疹12荨麻疹、湿疹12哮喘13哮喘13消化道上吐下泻等14消化道上吐下泻等14药物治疗

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的药物

(1)色苷酸二钠---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脱颗粒

(2)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前列腺素E和氨茶碱---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

(1)组胺拮抗剂---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

(2)缓激肽拮抗剂---水杨酸

(3)多根皮苷酊磷酸盐---白三烯拮抗剂改善效应器反应性的药物肾上腺素15药物治疗15Ⅰ型过敏反应的防治原则应着眼于过敏原和机体免疫状态两个方面。一、检出过敏原,避免与之接触。二、脱敏疗法。WHO在其关于免疫脱敏治疗的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免疫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彻底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性治疗方法”.三、阻止生物活性介质释放

1、稳定细胞膜: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抑制介质释放。儿茶酚胺、甲基黄嘌呤、茶碱类药物。四、拮抗生物活性介质

1、竞争靶细胞受体的药物:抗组胺药物。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乙酰水杨酸拮抗缓激肽;苯噻啶拮抗组胺和5-羟色胺等。五、改变效应器官的反应性肾上腺素、麻黄碱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葡萄糖酸钙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16Ⅰ型过敏反应的防治原则应着眼于过敏原和机体免疫状态两个方面。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疾病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细胞减少症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17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疾病输血反应17输血反应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溶血反应18输血反应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溶血反应18

新生儿溶血症:孕妇为Rh-血型,胎儿为Rh+血型;症状重;可预防孕妇为O血型,胎儿为A型、B型或AB型;症状较轻,无有效预防措施母子血型不符引起的溶血反应ABO溶血:Rh溶血:19新生儿溶血症:孕妇为Rh-血型,胎儿为Rh+血型;孕妇为2020郭小芹初产妇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抗Rh抗体第二节Ⅱ型超敏反应21郭小芹初产妇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抗Rh抗体第二节Ⅱ型超敏反红细胞:青霉素,氯丙嗪,非那西汀粒细胞:奎尼丁,氨基比林血小板:

磺胺类药物,噻嗪类药物性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22红细胞:药物性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22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Arthus反应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疾病23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全身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血清病临床血清病Serumsickness

初次注射大量异种血清,经1—2周后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蛋白尿等症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也能出现类似症状,称为药物热。

用马抗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的抗血清被动免疫以预防和治疗这些严重疾病至今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手段。有些病人在注射动物抗血清后7~10天出现体温升高、全身荨麻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等症状。有的还可有轻度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心肌炎,血清中补体水平下降。该病主要因注射异种动物血清所致,故称为血清病。24血清病Serumsickness用马抗白类风湿性关节炎IgGIgG变性类风湿因子病毒、支原体循环IC滑膜皱褶25类风湿性关节炎IgGIgG变性类风湿因子病毒、循环IC滑2

细胞核物质(如DNA、RNA、核内可溶性蛋白)刺激机体产生抗核抗体,形成IC,沉积于周身毛细血管、关节滑膜、心脏瓣膜等处,引起全身性损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6细胞核物质(如DNA、RNA、核内可溶性蛋白)刺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如结核、麻风及某些原虫感染等

结核杆菌侵入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活化细菌被杀死;

细菌抵抗杀伤

形成肉芽肿

肉芽肿中心:由巨噬细胞融合形成的巨细胞构成,在缺氧和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下,可形成干酪样坏死。接触性皮炎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27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27结核菌素反应判定BCG接种的免疫效果或某个体是否患有结核病28结核菌素反应判定BCG接种的免疫效果或某个体是否患有结核病2麻风病人皮肤形成肉芽肿29麻风病人皮肤形成肉芽肿29接触性皮炎30接触性皮炎30皮革引起的接触性皮炎31皮革引起的接触性皮炎31接触塑料拖鞋所致的接触性皮炎32接触塑料拖鞋所致的接触性皮炎32

Ⅰ、Ⅲ、Ⅳ型超敏反应皮肤实验

1:15分钟出现1cm的界限清晰的风团

2:5-12小时出现超过5cm的红肿、出血、坏死

3:24-48小时出现的1cm的红肿、硬结33Ⅰ、Ⅲ、Ⅳ型超敏反应皮肤实验33药物过敏性休克-概念药物过敏性休克(druganaphylacticshock,DAS)是以药物作为特异性过敏原作用于过敏患者而导致周围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速发型变态反应,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死亡。文献统计DAS占药物不良反应的4.4%,因DAS致死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死亡例数的20.0%,列药物致死原因的首位。因此,对DAS高度重视、积极防治是十分必要的。34药物过敏性休克-概念药物过敏性休克(druganaphyl过敏性体质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倾向性较大,他们的免疫力普遍比较低。另外年老体弱患儿以及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差,也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成分本身就比较复杂,包括多种化学成分和辅料,有些中药和生物制品还含有鞣酸、蛋白质、皂苷、生物碱等,这些均可使机体致敏。DAS发生的易发因素

35过敏性体质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倾向性较大,他们的免疫力普遍比DAS的特点

DAS发病急促,来势凶猛,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间死亡。

①发病人群分布广泛,性别比例均衡;③涉及各种给药途径,④发生迅速,DAS常为猝然发生,大约60%在用药5min内发生,30%在用药30mi内发生,但也有在数小时或连续用药数天发生,最长达连续用药过程中(数天)发生;故应注意整个用药过程的监护。⑤临床征群表现明显,⑥死亡率高,其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例数仍高居第一位;36DAS的特点DAS发病急促,来势凶猛,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间死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体征和特点

皮肤:全身潮红、肿胀和发痒性皮疹(荨麻疹);面部和身体肿胀(血管性神经水肿)。呼吸:持续性干咳;喘息样的呼吸(喘鸣);声音嘶哑;说话或吞咽困满;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发绀。胃肠道:痛性痉挛(腹痛);排便感心血管:脉速(心动过速);肢体脉搏消失(低血压)。神经:虚脱(意识丧失)。37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体征和特点皮肤:全身潮红、肿胀和发痒性阶段过敏反应症状和体征严重性早期前兆体征眩晕、会阴烧痒感、发热、瘙痒轻度

↓潮红、荨麻疹、鼻塞、喷嚏、流泪、血管神经性水肿轻至中度声音嘶哑、恶心、呕吐、胸闷中至重度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腹痛中至重度晚期有生命威胁的症状支气管痉挛、喘鸣、虚脱、低血压、脑节律障碍重度38阶段过敏反应症状和体征严重性早期前兆体征眩晕、会阴烧痒感、发DAS的急救1、一旦发生DAS要立即停药,应尽快除去过敏源,迅速抢救,立即以0.1%肾上腺素0.5︿﹀1.0ml,皮下注射,根据情况可在5—10分钟重复给药。2、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维持有效循环,进行扩容治疗3应用抗敏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肌肉注射。4、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氧,必要时面罩辅助通气,气管插管。5、对发生心跳骤停病人按心肺脑复苏处理、39DAS的急救1、一旦发生DAS要立即停药,应尽快除去过6、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监测病人血压、体温、呼吸功能和肾功能等,以便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DAS的急救40DAS的急救40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其疗效确切,机制明确,剂量不应过大,常用剂量0.5-lmg,可肌注0.1%肾上腺素0.5-lml,并略加按摩以促进迅速吸收,病情严重者可重复使用或缓慢静注。研究表明小剂量反复静脉给药(0.1-0.3mg,稀释10倍)极其有利于改善病人自觉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抢救成功率。DAS的急救-给药方法41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DAS的急救-给药方法41大剂量患者血压回升后常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悸、烦燥、焦虑、恐惧、震颤、皮肤苍白、濒死感,并可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虽血压回升但病人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肾上腺素剂量过大可引起血压骤升骤降,对脑血氧供应极其不利,甚至可诱发脑出血危险,也易引起心律失常,可发展为窒颤。尤其对于已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甲亢、糖尿病以及老年病人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更应慎用。小剂量反复静脉注射能迅速发挥作用,作用时间短.不易储留,能达到疗效,又避免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目前认为肾上腺素加压反应峰值在用药后2-3分钟,5分钟消失DAS的急救42大剂量患者血压回升后常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悸、烦燥、焦根据病情对症选用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扩容、抗组织胺药、钙剂等。支气管痉挛可输氧、缓注氨茶碱稀释液,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心跳停止是最危险的情况,经过抢救大都能脱险,因此强调即使出现呼吸心跳停止,也不要轻易放弃抢救。DAS的急救43根据病情对症选用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扩容、抗组织胺肌注肾上腺素:不必行皮下注射。因肌内注射后,肾上腺素的吸收速度远较皮下注射快。关于静脉注射问题:在患者发病时若没有静脉通道,不必事先去建立,特别是在抢救护士较少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为休克患者的血管有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成功穿刺。即使发病时患者有现成的静脉通道,也不必去静脉注射,因为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要用液体稀释,配制时要“浪费”一定时间。静注时要缓慢,若速度太快,易使血压在短时间内陡升,造成“脑溢血”或诱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DAS的急救-给药途径44肌注肾上腺素:不必行皮下注射。因肌内注射后,肾上腺素的吸收速主张在抗原注射部位(如发生反应前注射青霉素处)局部注射0.1%肾上腺素0.3ml,以延缓抗原的吸收。如有可能,在抗原注射部位的近端加止血带,以延缓抗原向全身扩散,并每5-15min放松一次。

DAS的急救45主张在抗原注射部位(如发生反应前注射青霉素处)局部注射0.1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在用该类药物前,要耐心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是防止过敏的重要环节。要注意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加强对青霉素药物的使用管理,注意其药物的批号和有效期,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46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在用该类药物前,要耐心仔细询问患者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配制时间,因青霉素类水解产物可受温度、酸碱度及时间的影响,故静脉滴注时,应单独加人一瓶液体,最好是用等渗溶液稀释较好,配好立即滴注,不宜放置过久。因为青霉素G溶液的效价容易在室温下迅速降低,放置2个小时可降低50%,青霉素G分子在水溶液中很快经过分子重排,而成为青霉烯酸,形成青霉烯酸和青霉哇酸等致敏降解产物,增加过敏反应发生的机会,所以,药物必须现配现用,以防止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47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配制时间,因青霉素类水解产物可受温度、对于第一次使用该类药物患者,必须要有医护人员或家属守护在床旁,并备齐抢救药品和物品。静脉滴注开始速度要慢,严密观察10分钟后,无有不良反应再调节至正常的速度。一般药物过敏反应发生得越早,其症状较重,发生得越晚症状越轻。

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48对于第一次使用该类药物患者,必须要有医护人员或家属守护在床旁过敏反应最快是用药后立即发生,最长是用药后30分钟发生。因此,对使用该类药物的患者,用药后必须严密观察半小时以上,警惕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发生。晚间,尽量不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和静脉滴注青霉素,由于人体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激素有时间性周期,晚间皮质激素水平低,易发生过敏反应。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49过敏反应最快是用药后立即发生,最长是用药后30分钟发生。因此抢救配合与护理

用药前仔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并备齐抢救药品和物品,易敏感者慎用。应用前进行皮肤反应试验。病情观察:药物过敏一般是闪电样发生,多数在给药5分钟内发生,也可在半小时后发生,其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有心慌、气紧、烦躁不安、出汗、皮肤发痒、咽喉堵塞、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因而在用药过程中,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有无上述症状的表现,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HR,R,Bp的变化,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处理。50抢救配合与护理用药前仔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并备齐抢救药品对过敏反应的抢救必须迅速、及时,要分秒必争。护士要熟练了解青霉素过敏的先兆症状及体征,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及时处理。有过敏反应表现时,立即停药,应尽快除去过敏源。由皮试引起者,迅速用止血带结扎注射肢体的近端。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氧气吸入,安装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HR,Bp,R的变化,并作好记录。护士要熟练掌握常用急救药物,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血压情况以双管输液,一条输液管用以扩容,并根据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的原则补液;另一管则用血管活性药物。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输液速度,特别是高龄或有心肺疾病者更应注意,必要时适当予以控制,及时发现其他并发症先兆。

抢救配合与护理

51对过敏反应的抢救必须迅速、及时,要分秒必争。护士要熟练了解青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尿量及末梢循环情况。做好心理护理:DAS患者病情均较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慌、气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患者情绪非常紧张不安,心理恐惧,为先克服患者这种心理,我们必须给患者有力的心理支持,医护人员遇到此情况,必须镇静、自信,并有条不紊地做好抢救,以增加患者的信心,同时还要安慰、鼓励患者,并守护在患者床旁,直到其脱离危险,让患者及家属放心。过敏反应抢救流程.doc抢救配合与护理

52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尿量及末梢循环情况。抢救配合

结论用药前询问过敏史,严格用药指征,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时抢救处理过敏性休克,确保用药安全。53

结论用药前询问过敏史,53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YouDoYourBest,FailureIsGreat,SoDon'TGiveUp,StickToTheEnd54结束语54感谢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PleaseCriticizeAndGuideTheShortcomings演讲人:XXXXXX时间:XX年XX月XX日

55感谢聆听演讲人:XXXXXX时间:XX年

过敏反应的急救与护理56过敏反应的急救与护理1“过敏”(Allergy)这个词源于希腊,原意是“不正常的反应”。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免疫系统错把一些原本无害的物质当作危险的外来入侵者,反应过度形成了过敏。统计显示,生活中有1/3的人发生过不同程度的过敏,过敏己经成了一个很普及的话题。

57“过敏”(Allergy)这个词源于希腊,原意是“不正常的反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58过敏反应anaphylaxis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

Ⅰ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

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594四型超敏反应比较型ⅠⅡⅢⅣ名称速发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迟发型抗体IgEIgG1~3IgMIgGIgMIgA无补体无++无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中性粒巨噬细胞中性粒血小板T细胞巨噬细胞疾病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输血反应血细胞减少新生儿溶血血清病肾小球肾炎类风湿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60四型超敏反应比较型ⅠⅡⅢⅣ名称速发型细胞毒型免疫迟发型抗体I超敏反应的特点

1.I、Ⅱ和Ⅲ型超敏反应由抗体介导。

2.补体参与Ⅱ、Ⅲ型超敏反应,但必须依赖补体才能致病的只有Ⅲ型超敏反应。

3.同一变应原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超敏反应。

4.在同一个体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超敏反应。61超敏反应的特点6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

临床上最常见的过敏反应。反应速度极快。明显的个体差异。治疗及时,一般不留后遗症。遗传倾向。62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

临床上最常见的过敏反应。7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成分

(一)抗原

(二)抗体---IgE(三)IgEFc段受体(FcεR)

(四)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五)嗜酸性粒细胞63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成分8抗原呼吸道-----花粉、尘螨、霉菌和化学物质等;消化道-----鱼、虾、肉、蛋、海产品和牛奶等;皮肤-------昆虫的毒素、化学物质等;人工注射---化学药物及异种动物血清等。64抗原呼吸道-----花粉、尘螨、霉菌和化学物质等;9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全身过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皮炎、神经血管性水肿65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全身过敏反应10过敏性鼻炎66过敏性鼻炎11

荨麻疹、湿疹67荨麻疹、湿疹12哮喘68哮喘13消化道上吐下泻等69消化道上吐下泻等14药物治疗

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的药物

(1)色苷酸二钠---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脱颗粒

(2)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类、前列腺素E和氨茶碱---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

(1)组胺拮抗剂---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

(2)缓激肽拮抗剂---水杨酸

(3)多根皮苷酊磷酸盐---白三烯拮抗剂改善效应器反应性的药物肾上腺素70药物治疗15Ⅰ型过敏反应的防治原则应着眼于过敏原和机体免疫状态两个方面。一、检出过敏原,避免与之接触。二、脱敏疗法。WHO在其关于免疫脱敏治疗的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免疫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彻底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性治疗方法”.三、阻止生物活性介质释放

1、稳定细胞膜:色甘酸二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抑制介质释放。儿茶酚胺、甲基黄嘌呤、茶碱类药物。四、拮抗生物活性介质

1、竞争靶细胞受体的药物:抗组胺药物。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乙酰水杨酸拮抗缓激肽;苯噻啶拮抗组胺和5-羟色胺等。五、改变效应器官的反应性肾上腺素、麻黄碱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葡萄糖酸钙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71Ⅰ型过敏反应的防治原则应着眼于过敏原和机体免疫状态两个方面。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疾病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细胞减少症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72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疾病输血反应17输血反应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溶血反应73输血反应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溶血反应18

新生儿溶血症:孕妇为Rh-血型,胎儿为Rh+血型;症状重;可预防孕妇为O血型,胎儿为A型、B型或AB型;症状较轻,无有效预防措施母子血型不符引起的溶血反应ABO溶血:Rh溶血:74新生儿溶血症:孕妇为Rh-血型,胎儿为Rh+血型;孕妇为7520郭小芹初产妇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抗Rh抗体第二节Ⅱ型超敏反应76郭小芹初产妇分娩后72小时内注射抗Rh抗体第二节Ⅱ型超敏反红细胞:青霉素,氯丙嗪,非那西汀粒细胞:奎尼丁,氨基比林血小板:

磺胺类药物,噻嗪类药物性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77红细胞:药物性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22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Arthus反应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疾病78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全身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血清病临床血清病Serumsickness

初次注射大量异种血清,经1—2周后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蛋白尿等症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也能出现类似症状,称为药物热。

用马抗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的抗血清被动免疫以预防和治疗这些严重疾病至今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手段。有些病人在注射动物抗血清后7~10天出现体温升高、全身荨麻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等症状。有的还可有轻度急性肾小球肾炎和心肌炎,血清中补体水平下降。该病主要因注射异种动物血清所致,故称为血清病。79血清病Serumsickness用马抗白类风湿性关节炎IgGIgG变性类风湿因子病毒、支原体循环IC滑膜皱褶80类风湿性关节炎IgGIgG变性类风湿因子病毒、循环IC滑2

细胞核物质(如DNA、RNA、核内可溶性蛋白)刺激机体产生抗核抗体,形成IC,沉积于周身毛细血管、关节滑膜、心脏瓣膜等处,引起全身性损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81细胞核物质(如DNA、RNA、核内可溶性蛋白)刺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如结核、麻风及某些原虫感染等

结核杆菌侵入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活化细菌被杀死;

细菌抵抗杀伤

形成肉芽肿

肉芽肿中心:由巨噬细胞融合形成的巨细胞构成,在缺氧和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下,可形成干酪样坏死。接触性皮炎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82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27结核菌素反应判定BCG接种的免疫效果或某个体是否患有结核病83结核菌素反应判定BCG接种的免疫效果或某个体是否患有结核病2麻风病人皮肤形成肉芽肿84麻风病人皮肤形成肉芽肿29接触性皮炎85接触性皮炎30皮革引起的接触性皮炎86皮革引起的接触性皮炎31接触塑料拖鞋所致的接触性皮炎87接触塑料拖鞋所致的接触性皮炎32

Ⅰ、Ⅲ、Ⅳ型超敏反应皮肤实验

1:15分钟出现1cm的界限清晰的风团

2:5-12小时出现超过5cm的红肿、出血、坏死

3:24-48小时出现的1cm的红肿、硬结88Ⅰ、Ⅲ、Ⅳ型超敏反应皮肤实验33药物过敏性休克-概念药物过敏性休克(druganaphylacticshock,DAS)是以药物作为特异性过敏原作用于过敏患者而导致周围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速发型变态反应,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死亡。文献统计DAS占药物不良反应的4.4%,因DAS致死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死亡例数的20.0%,列药物致死原因的首位。因此,对DAS高度重视、积极防治是十分必要的。89药物过敏性休克-概念药物过敏性休克(druganaphyl过敏性体质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倾向性较大,他们的免疫力普遍比较低。另外年老体弱患儿以及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差,也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成分本身就比较复杂,包括多种化学成分和辅料,有些中药和生物制品还含有鞣酸、蛋白质、皂苷、生物碱等,这些均可使机体致敏。DAS发生的易发因素

90过敏性体质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倾向性较大,他们的免疫力普遍比DAS的特点

DAS发病急促,来势凶猛,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间死亡。

①发病人群分布广泛,性别比例均衡;③涉及各种给药途径,④发生迅速,DAS常为猝然发生,大约60%在用药5min内发生,30%在用药30mi内发生,但也有在数小时或连续用药数天发生,最长达连续用药过程中(数天)发生;故应注意整个用药过程的监护。⑤临床征群表现明显,⑥死亡率高,其中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例数仍高居第一位;91DAS的特点DAS发病急促,来势凶猛,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间死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体征和特点

皮肤:全身潮红、肿胀和发痒性皮疹(荨麻疹);面部和身体肿胀(血管性神经水肿)。呼吸:持续性干咳;喘息样的呼吸(喘鸣);声音嘶哑;说话或吞咽困满;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发绀。胃肠道:痛性痉挛(腹痛);排便感心血管:脉速(心动过速);肢体脉搏消失(低血压)。神经:虚脱(意识丧失)。92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体征和特点皮肤:全身潮红、肿胀和发痒性阶段过敏反应症状和体征严重性早期前兆体征眩晕、会阴烧痒感、发热、瘙痒轻度

↓潮红、荨麻疹、鼻塞、喷嚏、流泪、血管神经性水肿轻至中度声音嘶哑、恶心、呕吐、胸闷中至重度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腹痛中至重度晚期有生命威胁的症状支气管痉挛、喘鸣、虚脱、低血压、脑节律障碍重度93阶段过敏反应症状和体征严重性早期前兆体征眩晕、会阴烧痒感、发DAS的急救1、一旦发生DAS要立即停药,应尽快除去过敏源,迅速抢救,立即以0.1%肾上腺素0.5︿﹀1.0ml,皮下注射,根据情况可在5—10分钟重复给药。2、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维持有效循环,进行扩容治疗3应用抗敏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肌肉注射。4、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氧,必要时面罩辅助通气,气管插管。5、对发生心跳骤停病人按心肺脑复苏处理、94DAS的急救1、一旦发生DAS要立即停药,应尽快除去过6、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监测病人血压、体温、呼吸功能和肾功能等,以便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DAS的急救95DAS的急救40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其疗效确切,机制明确,剂量不应过大,常用剂量0.5-lmg,可肌注0.1%肾上腺素0.5-lml,并略加按摩以促进迅速吸收,病情严重者可重复使用或缓慢静注。研究表明小剂量反复静脉给药(0.1-0.3mg,稀释10倍)极其有利于改善病人自觉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抢救成功率。DAS的急救-给药方法96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DAS的急救-给药方法41大剂量患者血压回升后常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悸、烦燥、焦虑、恐惧、震颤、皮肤苍白、濒死感,并可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虽血压回升但病人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肾上腺素剂量过大可引起血压骤升骤降,对脑血氧供应极其不利,甚至可诱发脑出血危险,也易引起心律失常,可发展为窒颤。尤其对于已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甲亢、糖尿病以及老年病人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更应慎用。小剂量反复静脉注射能迅速发挥作用,作用时间短.不易储留,能达到疗效,又避免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目前认为肾上腺素加压反应峰值在用药后2-3分钟,5分钟消失DAS的急救97大剂量患者血压回升后常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悸、烦燥、焦根据病情对症选用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扩容、抗组织胺药、钙剂等。支气管痉挛可输氧、缓注氨茶碱稀释液,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心跳停止是最危险的情况,经过抢救大都能脱险,因此强调即使出现呼吸心跳停止,也不要轻易放弃抢救。DAS的急救98根据病情对症选用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扩容、抗组织胺肌注肾上腺素:不必行皮下注射。因肌内注射后,肾上腺素的吸收速度远较皮下注射快。关于静脉注射问题:在患者发病时若没有静脉通道,不必事先去建立,特别是在抢救护士较少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为休克患者的血管有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成功穿刺。即使发病时患者有现成的静脉通道,也不必去静脉注射,因为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要用液体稀释,配制时要“浪费”一定时间。静注时要缓慢,若速度太快,易使血压在短时间内陡升,造成“脑溢血”或诱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DAS的急救-给药途径99肌注肾上腺素:不必行皮下注射。因肌内注射后,肾上腺素的吸收速主张在抗原注射部位(如发生反应前注射青霉素处)局部注射0.1%肾上腺素0.3ml,以延缓抗原的吸收。如有可能,在抗原注射部位的近端加止血带,以延缓抗原向全身扩散,并每5-15min放松一次。

DAS的急救100主张在抗原注射部位(如发生反应前注射青霉素处)局部注射0.1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在用该类药物前,要耐心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是防止过敏的重要环节。要注意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加强对青霉素药物的使用管理,注意其药物的批号和有效期,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101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在用该类药物前,要耐心仔细询问患者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配制时间,因青霉素类水解产物可受温度、酸碱度及时间的影响,故静脉滴注时,应单独加人一瓶液体,最好是用等渗溶液稀释较好,配好立即滴注,不宜放置过久。因为青霉素G溶液的效价容易在室温下迅速降低,放置2个小时可降低50%,青霉素G分子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