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_第1页
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_第2页
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_第3页
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_第4页
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的卫生与安全

水的卫生与安全

1

叶卓明公卫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环境诱变剂学会会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抗诱变剂和抗癌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广东省毒理学会理事、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环境科学学会委员;

<<癌变畸变突变>>杂志编委会常务委员。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环境卫生饮水净化及毒理安全方向,并开展化学物的致突变,抗诱变和致畸方面的研究。

电子邮件地址、电话yzhuom@61648329叶卓明公卫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第五节水环境与健康

水体及饮用水安全

第五节水环境与健康

水体及饮用水安全

3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4水对于人类健康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水对于人类健康来说意味着什么呢?5

世界水资源概况

人类对水的需要量年平均增长10%,加上人为的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日益减少,进入二十一世纪已有1/4的淡水不能利用。世界水资源概况

人类对水的需6水资源状况1、水资源情况:地球表面70.8%被水覆盖,其中97.5%为海水,淡水仅2.5%;淡水除南北极和地下水部分,只有0.26%为江、河、湖等可利用。

2、我国现状:南北方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引黄入津等;污染严重。水资源状况1、水资源情况:7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现有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600多座城市,有300多座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达108个。我国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约1/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8缺水的国家

世界淡水资源的65%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占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如果一个国家年人均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水的国家。人均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是严重缺水国,共有15个:埃及、阿联酋、阿曼、佛得角、布隆迪、阿尔及利亚、也门、约旦、沙特阿拉伯、巴巴多斯、新加坡、巴林、利比亚、科威特、卡塔尔、马耳他(年人均水量仅82立方米)。中国人均水量不富,是缺水国家之一。缺水的国家世界淡水资源的65%集中在9水资源(waterresources)

水与人类的健康

一)水的生理学意义

组成成份;物质代谢;体温调节;润滑作用等。

二)水的卫生学及流行病学意义

水体遭受污染人与水有关的疾病水资源(waterresources)

水与人类的健康

10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特征

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特征11水资源分为三大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

水资源分为三大类:12

降水(precipitation)是指雨雪水,水质较好,含矿物质较少,但水量无保证。我国的降水量分布受季节、地域影响很大。一般而言,由我国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量逐渐递减,呈明显雨区和干旱区。在降水过程中,水首先和大气接触;大气中的一些物质就会进入雨水中,由于各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大气中的化学成分也有变化,因而降水的化学组成也不一样。如沿海地区降水中的氯化钠浓度比内陆地区高;又如大气污染地区降水中因含硫酸等物质而形成酸雨。我国的一些沿海岛屿与干旱地区的居民常收集降水供生活饮用。

降水(precipitation)是指雨雪水,水质较13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14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15

地表水(surfacewater)是降水在地表径流和汇集后形成的水体,包括江河水、湖水、水库水等。地表水主要以降水为补给来源,此外,与地下水也有相互补给关系。地表水的水量和水质受流经区地质情况、气候、季节、居民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有很大变动。当降水大量进入江河时,水量最大,此时称丰水期。一年中水流量最小,水位最低的时期称枯水期。地表水的水质较软,含盐量较少:但因流经地表,能冲刷携带大量泥沙及地表污染物于水中,故水浑浊度较大,细菌含量较高;因其暴露于大气,流速较快,故水中溶解氧含量亦较高。

地表水(surfacewater)是降水在地表径流16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17

地下水(groundwater)主要由降水经土壤地层渗透而形成,有时也由地表水体补给。地层是由透水性不同的砂、岩石、粘土等构成。透水层是由颗粒较大的砂、砾石组成,能渗水与存水;不透水层则由颗粒细小、致密的粘土及岩石构成。地下水可分为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泉水。

地下水(groundwater)主18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19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20浑浊水浑浊水21

水体污染(waterpollution)主要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生产或生活活动。自然因素也可引起水质某些成分的改变,如水中氟含量过高所致地方性氟中毒,可对人体产生危害。

水体污染主要是指人为污染。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waterpollution)主22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23水体的污染水体的污染24水体污染物的来源1、工业污水(industrialwastewater)

工业生产的“废水”污染。2、生活及医院污染(domesticsewage)

如粪便、垃圾、污水、医院污水、废弃物。3、农业污染

农业方面的化肥、农药等。4、其它污染

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等。水体污染物的来源1、工业污水(industrialwast25蓝藻污染蓝藻污染26蓝藻污染蓝藻污染27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可与氯作用生成三氯甲烷等多种有害副产物、增加水的致突变活性。

藻类是典型的氯化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质,一些藻类(如蓝藻,blue-greenalgae)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藻毒素,其中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被认为是继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之后,又一导致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可与28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在富营养化的水域里蓝藻生长较为普遍,约有50%~70%的蓝藻可产生毒素。

我国一些地区作为饮用水源的地表水微囊藻毒素浓度达到了0.0046mg/L,最高可达0.053mg/L,甚至自来水中也能检出微囊藻毒素。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在富营养化的29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提出的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推荐值为0.001mg/L。

我国原有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未制订微囊藻毒素的相关标准。

2001年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根据我国水源污染特点,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增加了微囊藻毒素指标。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30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

氯化消毒副产物(chlorinateddisinfectionby-products)

指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所产生的卤化烃类化合物。

分类:

1、挥发性卤代有机物

氯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

2、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

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溴乙酸、二溴乙酸、三溴乙酸、溴氯乙酸、二溴一氯乙酸、二氯一溴乙酸等;此外还有卤代醛、卤代酚、卤代腈,卤代酮、卤代羟基呋喃酮(如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简称MX)等。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

氯化消毒副产物(chlo31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是指供水单位将来自集中式供水或自备水源的生活饮用水。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又称高层建筑二次加压供水,它贮存于水箱或贮水池中,再通过机械加压或凭借高层建筑形成的自然压差,二次输送至水站或用户的供水系统。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是指供水单位将来自32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高层建筑——包括住宅楼、办公楼、宾馆、饭店等。

通常在5--6层以上的饮用水都要依靠二次供水系统才能输送到高层房间中,高层建筑二次供水量大幅增加,水质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高层建筑——包括住33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北京市在1990~1998年所发生的88起饮水污染事故中,二次供水污染事件占了29起。

二次供水污染集中发生在7、8、9月,占总二次污染污染事故的1/2。

二次供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水箱设计不合理,建筑材料不符合卫生要求,水箱的施工和验收存在问题,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不善等。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北京市在1990~34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可以导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各种污染物可以导致公害病;以及酚,多氯联苯(PCBs),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危害.工业冷却水及放射性污染物污染水源所致。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可以导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35DDT在水生食物链中的迁移和转归

DDT是一种有机氯农药的代表品种,它具有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在自然环境下半减期长达25年,能较好地溶解在油脂等有机相中。DDT一旦被动物机体吸收,则代谢、分解和排出过程缓慢。如果动物持续不断地低浓度或低剂量长期摄取DDT,就会在脂类含量丰富的,组织和脏器中累积,发生生物富集现象。

食物链是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生物以食物摄取和被摄取关系连接起来的传递和循环链。水生食物链是以水生生物为主体的食物链。按简化层次可划分为:(水)-浮游生物-小鱼-大鱼-水鸟。位于食物链的左端或称为低端的生物一般为较低等的动物,而位于食物链的右端或称为高端的生物一般为较高等的动物。

DDT在水生食物链中的迁移和转归

DDT是一种有机36

与水有关的疾病

(1)水媒性传染病:介水传播的病原生物性疾病

(2)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球化学因素引起的地方病

(3)中毒性疾病:

化学性污染物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4)其它疾病:

水中致癌物质、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疾病与水有关的疾病

(1)水媒性传染病:介水传播的病原生37水媒性传染病

(water-bornecommunicablediseases)

细菌性疾病:霍乱、伤寒、痢疾、嗜肺军团菌等;

病毒性疾病:甲型和戊型肝炎及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等;

寄生虫病:

阿米巴原虫病、贾第鞭毛虫病、隐孢子虫病等.水媒性传染病

(water-bornecommunicab38

与水有关的疾病流行

WHO资料:

☆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900万人死于介水疾病,每年死亡的1300万儿童中,约有1/3是因饮用污染水。

☆感染性腹泻是全球性严重问题,据估计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每年因急性腹泻死亡人数约500万。

与水有关的疾病流行

WHO资料:

☆发39四川地震现场堰塞湖四川地震现场堰塞湖40鲁甸地震牛栏江堰塞湖鲁甸地震牛栏江堰塞湖41日本地震海啸日本地震海啸42日本地震海啸日本地震海啸43日本地震海啸后的废墟日本地震海啸后的废墟44日本地震后所致的核电厂故障爆炸日本地震后所致的核电厂故障爆炸45核电厂爆炸后的放射性检测核电厂爆炸后的放射性检测46松花江污染图松花江污染图47松花江污染图松花江污染图48

什么是人类安全的饮用水呢?

什么是人类安全的饮用水呢?

49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

要求及评价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

要求及评价

50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1、感官性状良好:无色、无臭、无味,无肉眼可见物;2、流行病学上安全: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无介水传染病发生的可能;3、化学组成及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无害:所含化学物和放射性指标,不影响人体健康;4、应进行消毒处理并达标:符合要求.5、水量充足,取用方便。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1、感官性状良好:无色、无臭、无味,5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2001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分类(106项)常规检测项目(38):四组非常规检测项目(64),消毒剂4项.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生物学指标放射性指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分类(106项)53

细菌学指标

——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细菌总数:1ml被检水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总大肠菌群: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粪大肠菌群:直接来源于粪便的大肠杆菌,在44.5℃仍可继续生长。游离性余氯:含氯或含有有效氯的化合物进行饮水消毒时,与水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剩余的有效游离氯量。

细54

颁布实施的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与国际标准相吻合。该标准与GB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水质指标由GB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修订了8项;其中:

1)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等4项;修订了总大肠菌群;

2)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氯气、氯胺、臭氧、二氧化氯等项.颁布实施的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55水源类型及特点

类型

种类水质水量使用

降水

雨、雪

较好不定应急

地面水

江河、湖泊、水库、池塘

不好充足城市

地下水

浅井、深井、泉水

很好尚可农村

水源类型及特点

56

水卫生的参考资料:

1.朱启星.卫生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

2.杨克敌.环境卫生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水卫生的参考资料:

1.朱启星.卫生学.第8版.57

涉及水卫生的几个问题

(1)水污染有哪些?─

水源卫生调查

(2)水源不能用怎么办?─

水源利用防护

(3)什么样的水能够喝?─

水质检验、评价

涉及水卫生的几个问题

(1)水污染有哪些?─

水源58

水的卫生与安全

水的卫生与安全

59

叶卓明公卫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环境诱变剂学会会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抗诱变剂和抗癌剂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广东省毒理学会理事、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环境科学学会委员;

<<癌变畸变突变>>杂志编委会常务委员。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环境卫生饮水净化及毒理安全方向,并开展化学物的致突变,抗诱变和致畸方面的研究。

电子邮件地址、电话yzhuom@61648329叶卓明公卫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60第五节水环境与健康

水体及饮用水安全

第五节水环境与健康

水体及饮用水安全

61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62水对于人类健康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水对于人类健康来说意味着什么呢?63

世界水资源概况

人类对水的需要量年平均增长10%,加上人为的污染,可利用的水资源日益减少,进入二十一世纪已有1/4的淡水不能利用。世界水资源概况

人类对水的需64水资源状况1、水资源情况:地球表面70.8%被水覆盖,其中97.5%为海水,淡水仅2.5%;淡水除南北极和地下水部分,只有0.26%为江、河、湖等可利用。

2、我国现状:南北方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引黄入津等;污染严重。水资源状况1、水资源情况:65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现有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600多座城市,有300多座不同程度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达108个。我国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约1/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66缺水的国家

世界淡水资源的65%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占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如果一个国家年人均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水的国家。人均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是严重缺水国,共有15个:埃及、阿联酋、阿曼、佛得角、布隆迪、阿尔及利亚、也门、约旦、沙特阿拉伯、巴巴多斯、新加坡、巴林、利比亚、科威特、卡塔尔、马耳他(年人均水量仅82立方米)。中国人均水量不富,是缺水国家之一。缺水的国家世界淡水资源的65%集中在67水资源(waterresources)

水与人类的健康

一)水的生理学意义

组成成份;物质代谢;体温调节;润滑作用等。

二)水的卫生学及流行病学意义

水体遭受污染人与水有关的疾病水资源(waterresources)

水与人类的健康

68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特征

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特征69水资源分为三大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

水资源分为三大类:70

降水(precipitation)是指雨雪水,水质较好,含矿物质较少,但水量无保证。我国的降水量分布受季节、地域影响很大。一般而言,由我国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量逐渐递减,呈明显雨区和干旱区。在降水过程中,水首先和大气接触;大气中的一些物质就会进入雨水中,由于各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大气中的化学成分也有变化,因而降水的化学组成也不一样。如沿海地区降水中的氯化钠浓度比内陆地区高;又如大气污染地区降水中因含硫酸等物质而形成酸雨。我国的一些沿海岛屿与干旱地区的居民常收集降水供生活饮用。

降水(precipitation)是指雨雪水,水质较71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72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73

地表水(surfacewater)是降水在地表径流和汇集后形成的水体,包括江河水、湖水、水库水等。地表水主要以降水为补给来源,此外,与地下水也有相互补给关系。地表水的水量和水质受流经区地质情况、气候、季节、居民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有很大变动。当降水大量进入江河时,水量最大,此时称丰水期。一年中水流量最小,水位最低的时期称枯水期。地表水的水质较软,含盐量较少:但因流经地表,能冲刷携带大量泥沙及地表污染物于水中,故水浑浊度较大,细菌含量较高;因其暴露于大气,流速较快,故水中溶解氧含量亦较高。

地表水(surfacewater)是降水在地表径流74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75

地下水(groundwater)主要由降水经土壤地层渗透而形成,有时也由地表水体补给。地层是由透水性不同的砂、岩石、粘土等构成。透水层是由颗粒较大的砂、砾石组成,能渗水与存水;不透水层则由颗粒细小、致密的粘土及岩石构成。地下水可分为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泉水。

地下水(groundwater)主76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77水环境与健康(13级临床医学)课件78浑浊水浑浊水79

水体污染(waterpollution)主要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其数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和水体底质的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组成等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甚至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生产或生活活动。自然因素也可引起水质某些成分的改变,如水中氟含量过高所致地方性氟中毒,可对人体产生危害。

水体污染主要是指人为污染。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waterpollution)主80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81水体的污染水体的污染82水体污染物的来源1、工业污水(industrialwastewater)

工业生产的“废水”污染。2、生活及医院污染(domesticsewage)

如粪便、垃圾、污水、医院污水、废弃物。3、农业污染

农业方面的化肥、农药等。4、其它污染

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城市垃圾等。水体污染物的来源1、工业污水(industrialwast83蓝藻污染蓝藻污染84蓝藻污染蓝藻污染85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可与氯作用生成三氯甲烷等多种有害副产物、增加水的致突变活性。

藻类是典型的氯化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质,一些藻类(如蓝藻,blue-greenalgae)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藻毒素,其中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被认为是继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之后,又一导致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可与86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在富营养化的水域里蓝藻生长较为普遍,约有50%~70%的蓝藻可产生毒素。

我国一些地区作为饮用水源的地表水微囊藻毒素浓度达到了0.0046mg/L,最高可达0.053mg/L,甚至自来水中也能检出微囊藻毒素。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在富营养化的87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提出的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推荐值为0.001mg/L。

我国原有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未制订微囊藻毒素的相关标准。

2001年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根据我国水源污染特点,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增加了微囊藻毒素指标。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与健康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88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

氯化消毒副产物(chlorinateddisinfectionby-products)

指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所产生的卤化烃类化合物。

分类:

1、挥发性卤代有机物

氯仿、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和溴仿

2、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

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溴乙酸、二溴乙酸、三溴乙酸、溴氯乙酸、二溴一氯乙酸、二氯一溴乙酸等;此外还有卤代醛、卤代酚、卤代腈,卤代酮、卤代羟基呋喃酮(如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简称MX)等。

饮水消毒副产物与健康危害

氯化消毒副产物(chlo89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是指供水单位将来自集中式供水或自备水源的生活饮用水。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又称高层建筑二次加压供水,它贮存于水箱或贮水池中,再通过机械加压或凭借高层建筑形成的自然压差,二次输送至水站或用户的供水系统。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是指供水单位将来自90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高层建筑——包括住宅楼、办公楼、宾馆、饭店等。

通常在5--6层以上的饮用水都要依靠二次供水系统才能输送到高层房间中,高层建筑二次供水量大幅增加,水质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高层建筑——包括住91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北京市在1990~1998年所发生的88起饮水污染事故中,二次供水污染事件占了29起。

二次供水污染集中发生在7、8、9月,占总二次污染污染事故的1/2。

二次供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水箱设计不合理,建筑材料不符合卫生要求,水箱的施工和验收存在问题,二次供水卫生管理不善等。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与健康问题

北京市在1990~92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可以导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各种污染物可以导致公害病;以及酚,多氯联苯(PCBs),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危害.工业冷却水及放射性污染物污染水源所致。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可以导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93DDT在水生食物链中的迁移和转归

DDT是一种有机氯农药的代表品种,它具有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在自然环境下半减期长达25年,能较好地溶解在油脂等有机相中。DDT一旦被动物机体吸收,则代谢、分解和排出过程缓慢。如果动物持续不断地低浓度或低剂量长期摄取DDT,就会在脂类含量丰富的,组织和脏器中累积,发生生物富集现象。

食物链是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生物以食物摄取和被摄取关系连接起来的传递和循环链。水生食物链是以水生生物为主体的食物链。按简化层次可划分为:(水)-浮游生物-小鱼-大鱼-水鸟。位于食物链的左端或称为低端的生物一般为较低等的动物,而位于食物链的右端或称为高端的生物一般为较高等的动物。

DDT在水生食物链中的迁移和转归

DDT是一种有机94

与水有关的疾病

(1)水媒性传染病:介水传播的病原生物性疾病

(2)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球化学因素引起的地方病

(3)中毒性疾病:

化学性污染物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4)其它疾病:

水中致癌物质、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疾病与水有关的疾病

(1)水媒性传染病:介水传播的病原生95水媒性传染病

(water-bornecommunicablediseases)

细菌性疾病:霍乱、伤寒、痢疾、嗜肺军团菌等;

病毒性疾病:甲型和戊型肝炎及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等;

寄生虫病:

阿米巴原虫病、贾第鞭毛虫病、隐孢子虫病等.水媒性传染病

(water-bornecommunicab96

与水有关的疾病流行

WHO资料:

☆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900万人死于介水疾病,每年死亡的1300万儿童中,约有1/3是因饮用污染水。

☆感染性腹泻是全球性严重问题,据估计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每年因急性腹泻死亡人数约500万。

与水有关的疾病流行

WHO资料:

☆发97四川地震现场堰塞湖四川地震现场堰塞湖98鲁甸地震牛栏江堰塞湖鲁甸地震牛栏江堰塞湖99日本地震海啸日本地震海啸100日本地震海啸日本地震海啸101日本地震海啸后的废墟日本地震海啸后的废墟102日本地震后所致的核电厂故障爆炸日本地震后所致的核电厂故障爆炸103核电厂爆炸后的放射性检测核电厂爆炸后的放射性检测104松花江污染图松花江污染图105松花江污染图松花江污染图106

什么是人类安全的饮用水呢?

什么是人类安全的饮用水呢?

107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

要求及评价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

要求及评价

108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1、感官性状良好:无色、无臭、无味,无肉眼可见物;2、流行病学上安全: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无介水传染病发生的可能;3、化学组成及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无害:所含化学物和放射性指标,不影响人体健康;4、应进行消毒处理并达标:符合要求.5、水量充足,取用方便。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1、感官性状良好:无色、无臭、无味,109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2001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1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分类(106项)常规检测项目(38):四组非常规检测项目(64),消毒剂4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