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层分离课件_第1页
边界层分离课件_第2页
边界层分离课件_第3页
边界层分离课件_第4页
边界层分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2边界层分离1PPT课件2.8.2边界层分离1PPT课件

不同形状物体表面上的边界层特征各不相同。对于平壁板面,其边界层以外的流动是均匀的,无速度梯度,也无压力梯度的。其边界层内压力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变化可以忽略,所以,在同一x距离处,边界层内外的压力均相同。若在流动方向上的通道截面积发生变化(收缩或者扩张),则边界层外的速度和压力沿流动方向均会发生变化,它将对边界层内的流动有显著影响。正是由于边界层内的压力沿流动方向的急剧变化,引起了边界层分离这一重要现象。2PPT课件不同形状物体表面上的边界层特征各不相同。2PPT课件边界层分离(BoundaryLayerSeparation)

在某些情况下,边界层内流体发成倒流,引起边界层与固定壁面的分离,并同时产生涡旋的现象。

边界层分离是造成流体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3PPT课件边界层分离(BoundaryLayerSeparatio2.8.2.1边界层分离的形成过程

理想流体流经无限长圆柱体

因流体无黏性,其在整个流场均无能量损失,在圆柱四周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完全对称停滞点A的速度为零,压力最大;从A到B,流速逐渐增加,压力逐渐减小,至B点,速度达到最大值,压力则为最小值。4PPT课件2.8.2.1边界层分离的形成过程理想流体流经无限不可压缩流体流经圆柱体

因黏性作用,流体将在壁面四周形成边界层,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流进曲面是的边界层厚度。在B点前,流体处于加速、减压状态,即,,所损失的水头中,一部分转变为动能,另一部分用于克服黏性流动所产生的剪应力。到达B点时,速度达最大值,压力则为最小值。

5PPT课件不可压缩流体流经圆柱体因黏性作用,流体将在壁面四周形

过了B点,流速开始减慢,主流体和边界层流体均处于减速、增加状态,称为逆向压力梯度,即,。

在剪应力和逆向压力梯度的双重作用下,边界层流体的动能逐渐消耗殆尽,而形成一个新的停滞点P,在该点处速度为零,压力达到极大值。6PPT课件6PPT课件边界层分离

由于流体是不可压缩的,故后续流体到达P点时,在高压作用下被迫离开壁面和原流线方向,将自身部分静压能转变为动能,脱离壁面并沿另一条新流线方向向下游流去。这样,在P点的下游就形成了空白区,在逆向压力梯度的作用下,必有一股倒流的流体补充进来,但它们又不能靠近处于高压下的点P而被迫退回,形成涡旋。7PPT课件边界层分离由于流体是不可压缩的,故后续流体到达P点时边界层分离通常将上述边界层脱离壁面的现象称为——边界层分离。点P称为分离点——紧靠边壁的边界层中顺流和倒流之间的分界线。在P点有:在分离点之后,顺流和倒流两区间必然存在一个分界面——分离面。它是不稳定的,任何微小的扰动,都会造成它的破裂,而发展成涡旋。8PPT课件通常将上述边界层脱离壁面的现象称为——边界层分离。8PPT课对比理想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经过圆柱体9PPT课件对比理想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经过圆柱体9PPT课件总结:1、分离过程:在顺压梯度区(B点前):流体加速在逆压梯度区(B点后):BP段减速→P点停止→P点后倒流。2、分离的原因—黏性3、分离的条件—存在逆压梯度,且压力梯度与剪应力梯度相比足够大。4、分离的实际发生—微团滞止和倒流

粘性流体在压力降低区内流动(加速流动),决不会出现边界层的分离,只有在压力升高区内流动(减速流动),才有可能出现分离,形成漩涡。尤其是在主流减速足够大的情况下,边界层的分离就一定会发生。

10PPT课件总结:1、分离过程:在顺压梯度区(B点前):流体加速2.8.2.2边界层分离条件

如上所诉,在边界层分离点前流线图形与理想流体基本相似,而分离点后则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相应的压力分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它转而又影响到产生边界层分离的条件。

最终分离点的位置将取决于最终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而不是取决于最初的流线图形。

11PPT课件2.8.2.2边界层分离条件如上所诉,在边界层分离点如图2-29,在分离点P处,速度分布曲线在壁面处的切线正好与壁面垂直。若流体速度较小,在圆柱体壁面形成的边界层为层流边界层时,分离点将逐渐向上游移。如图2-30(a)若流速较大,在在圆柱体壁面形成的边界层为湍流边界层时,分离点位置更加靠后。如图2-30(b)12PPT课件如图2-29,在分离点P处,速度分布曲线在壁面处的切线正好与

综上所诉,逆压梯度及壁面附近的黏性摩擦力是引起边界层分离的两个必要因素。压力梯度与剪应力梯度相比足够大,就会发生分离现象。速度梯度:∽,黏性剪应力为:,剪应力梯度为:压力梯度:∽二者之比为:,当约为10∽12时,将会发生分离。13PPT课件综上所诉,逆压梯度及壁面附近的黏性摩擦力是引起边界层在分离点之后,会形成尾涡区,同时在物体后端还会出现具有涡旋运动的尾流,从而导致了物体形体阻力Fdf的产生。由于湍流边界层分离点较层流边界层靠后,故形成尾流较小,形体阻力也较小,但并不意味着总阻力较层流小。像圆柱这样具有凸形的物体所产生的阻力都主要来自自由压差所引起的形体阻力,只有在低Re下才考虑摩擦阻力。物体表面为流线型或平壁时,总阻力则以摩擦阻力为主,形体阻力反而可以忽略不计。14PPT课件在分离点之后,会形成尾涡区,同时在物体后端还会出现具有涡旋运分离实例15PPT课件分离实例15PPT课件2.8.2边界层分离16PPT课件2.8.2边界层分离1PPT课件

不同形状物体表面上的边界层特征各不相同。对于平壁板面,其边界层以外的流动是均匀的,无速度梯度,也无压力梯度的。其边界层内压力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变化可以忽略,所以,在同一x距离处,边界层内外的压力均相同。若在流动方向上的通道截面积发生变化(收缩或者扩张),则边界层外的速度和压力沿流动方向均会发生变化,它将对边界层内的流动有显著影响。正是由于边界层内的压力沿流动方向的急剧变化,引起了边界层分离这一重要现象。17PPT课件不同形状物体表面上的边界层特征各不相同。2PPT课件边界层分离(BoundaryLayerSeparation)

在某些情况下,边界层内流体发成倒流,引起边界层与固定壁面的分离,并同时产生涡旋的现象。

边界层分离是造成流体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18PPT课件边界层分离(BoundaryLayerSeparatio2.8.2.1边界层分离的形成过程

理想流体流经无限长圆柱体

因流体无黏性,其在整个流场均无能量损失,在圆柱四周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完全对称停滞点A的速度为零,压力最大;从A到B,流速逐渐增加,压力逐渐减小,至B点,速度达到最大值,压力则为最小值。19PPT课件2.8.2.1边界层分离的形成过程理想流体流经无限不可压缩流体流经圆柱体

因黏性作用,流体将在壁面四周形成边界层,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流进曲面是的边界层厚度。在B点前,流体处于加速、减压状态,即,,所损失的水头中,一部分转变为动能,另一部分用于克服黏性流动所产生的剪应力。到达B点时,速度达最大值,压力则为最小值。

20PPT课件不可压缩流体流经圆柱体因黏性作用,流体将在壁面四周形

过了B点,流速开始减慢,主流体和边界层流体均处于减速、增加状态,称为逆向压力梯度,即,。

在剪应力和逆向压力梯度的双重作用下,边界层流体的动能逐渐消耗殆尽,而形成一个新的停滞点P,在该点处速度为零,压力达到极大值。21PPT课件6PPT课件边界层分离

由于流体是不可压缩的,故后续流体到达P点时,在高压作用下被迫离开壁面和原流线方向,将自身部分静压能转变为动能,脱离壁面并沿另一条新流线方向向下游流去。这样,在P点的下游就形成了空白区,在逆向压力梯度的作用下,必有一股倒流的流体补充进来,但它们又不能靠近处于高压下的点P而被迫退回,形成涡旋。22PPT课件边界层分离由于流体是不可压缩的,故后续流体到达P点时边界层分离通常将上述边界层脱离壁面的现象称为——边界层分离。点P称为分离点——紧靠边壁的边界层中顺流和倒流之间的分界线。在P点有:在分离点之后,顺流和倒流两区间必然存在一个分界面——分离面。它是不稳定的,任何微小的扰动,都会造成它的破裂,而发展成涡旋。23PPT课件通常将上述边界层脱离壁面的现象称为——边界层分离。8PPT课对比理想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经过圆柱体24PPT课件对比理想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经过圆柱体9PPT课件总结:1、分离过程:在顺压梯度区(B点前):流体加速在逆压梯度区(B点后):BP段减速→P点停止→P点后倒流。2、分离的原因—黏性3、分离的条件—存在逆压梯度,且压力梯度与剪应力梯度相比足够大。4、分离的实际发生—微团滞止和倒流

粘性流体在压力降低区内流动(加速流动),决不会出现边界层的分离,只有在压力升高区内流动(减速流动),才有可能出现分离,形成漩涡。尤其是在主流减速足够大的情况下,边界层的分离就一定会发生。

25PPT课件总结:1、分离过程:在顺压梯度区(B点前):流体加速2.8.2.2边界层分离条件

如上所诉,在边界层分离点前流线图形与理想流体基本相似,而分离点后则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相应的压力分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它转而又影响到产生边界层分离的条件。

最终分离点的位置将取决于最终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而不是取决于最初的流线图形。

26PPT课件2.8.2.2边界层分离条件如上所诉,在边界层分离点如图2-29,在分离点P处,速度分布曲线在壁面处的切线正好与壁面垂直。若流体速度较小,在圆柱体壁面形成的边界层为层流边界层时,分离点将逐渐向上游移。如图2-30(a)若流速较大,在在圆柱体壁面形成的边界层为湍流边界层时,分离点位置更加靠后。如图2-30(b)27PPT课件如图2-29,在分离点P处,速度分布曲线在壁面处的切线正好与

综上所诉,逆压梯度及壁面附近的黏性摩擦力是引起边界层分离的两个必要因素。压力梯度与剪应力梯度相比足够大,就会发生分离现象。速度梯度:∽,黏性剪应力为:,剪应力梯度为:压力梯度:∽二者之比为:,当约为10∽12时,将会发生分离。28PPT课件综上所诉,逆压梯度及壁面附近的黏性摩擦力是引起边界层在分离点之后,会形成尾涡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