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2级历史单元模拟试题_第1页
高2022级历史单元模拟试题_第2页
高2022级历史单元模拟试题_第3页
高2022级历史单元模拟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试题(二)一、选择题12.下列对于井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其性质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B主要采用奴隶集体劳动的方式C是西周的经济制度D受田者可以将土地转让给他人13.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他所描述的现象出现在A西周前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14.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15.西汉实行的制度中,其职能与秦朝御史大夫相似的是A.刺史制度B.察举制C.郡县制D.封国制16.两汉时兴起的文学新体裁是A.散文B.楚辞C.赋D.乐府17.受佛教盛行的影响,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呈现的特点是A.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B.寺院经济膨胀C.北方畜牧业迅速发展D.游牧地区发展农耕经济18.下列生产工具,最能反映唐朝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是ABCD19.对下列两幅图片相关史实的说明,正确的是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A.分别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和贞观年间B.前者迫于冒顿单于的威胁,后者是中原王朝主动示好C.分别促进北部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D.都促成了中原王朝设置行政机构管辖该地区20.“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密(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记载这段材料的最早书籍是A.隋朝的书籍B.唐初的书籍C.唐朝中期的书籍D.唐朝末年的书籍21.“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A.汉朝人B.唐朝人C.宋朝人D.清朝人22.元朝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今西藏和台湾在元朝时,分别由什么机构管理A﹒理藩院,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台湾府C﹒宣政院,澎湖巡检司D﹒理藩院,台湾府23.以下对元杂剧的叙述,错误的是A.元杂剧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B﹒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念白熔合在一起C.元杂剧中的一种歌词称为元曲D﹒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剧作家二、非选择题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纯(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材料二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丁。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丁。——据《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三(建中元年)(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计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所在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新唐书·杨炎传》材料四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新唐书·兵志》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征税标准是什么?(6分)为何出现这一变化?(3分)并从材料一中找出根据。(2分)(2)指出材料二中年龄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其效果。(8分)(3)材料一中“庸”的规定有何作用?(3分)(4)材料四和材料一有何关系?(2分)唐朝的兵制跟隋朝有何不同?(6分)并根据材料四回答这种兵制的作用。(4分)39.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材料四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中书省直接管辖的地区)。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请回答:(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地方行政制度有什么变化?作者对于这种变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6分)(3)材料三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具体指哪些措施?(4分)作者对此有何看法?(4分)历史试题答案(二)选择题12——17DCDACB18——23DCACCC二、非选择题37题:(1)前者以人丁为主,后者以土地、财产为主。(每点3分,共6分)原因: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以此为基础的租庸调制无法实行。(3分)材料一中规定世业之田回归私人所有,从法律上为土地兼并提供了便利。(2分)(2)变化趋势:丁男中男的起岁推迟,而“老丁”的年龄提前。(4分)作用:有利于减轻广大民众赋役负担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4分)(3)“庸”的规定可以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发展农业生产;(3分)(4)关系:授田者要服兵役。(2分)不同:唐朝军府数量增加;实行将帅分离;府兵服役期间免征赋役,但自备出征时的武器和粮食等(每点2分,共6分)积极作用: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军队自给,可避免武将专权割据(每点2分,共4分)39题:(1)历史现象:周初实行分封制,诸侯与周王关系密切,后来诸侯之间争战,周天子权威受到挑战。(3分)主要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与周王朝相抗衡。(3分)(2)变化: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